上古帝尧时代,忽然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只晒得土地焦热,禾草枯干,因此造成可怕的大旱,人民苦不堪言。
帝尧向天帝祷告,请求援救。天帝就派了羿〔yì〕来帮助帝尧。
羿,又称后羿,是擅长射箭的神人。当他辞别天帝的时候,天帝赐给他一张红色的弓和一个白色的箭袋,袋里装满了箭。
羿来到了人间。尧见了大喜,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并且 要求立即施展神力,惩治一下胡闹的太阳。
羿听了尧帝的恭维和请求,十分得意,当即取出天帝所赐的弓箭,走向广场,对准天空十个太阳中的一个,嗖的一 箭,射了出去。起初,不见动静,稍隔一会,只见那个太阳 猛地爆裂开来,火花乱迸,纷纷散落下一些金色的羽毛来。 随即轰然一声,掉下了一团红亮的东西。人们跑过去一看, 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金黄色的三足乌鸦,身上还插着羿的那枝神箭。望一望天上,果然少了一个太阳.、人们不禁同声欢呼,额手称庆。
这时羿更加得意了。于是又射出了第二枝箭,又一个太阳掉下来,又一次引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接着,第三枝箭,第四枝箭,……一枝一枝的射上去,太阳就一个一个的 掉下来,人们的欢呼连连不绝。空气立刻转冷,焦旱枯干的灾难,眼看就要解除了。
尧当然高兴极了。但是,当他看见天空只剩了一个太 阳,而羿射箭的兴致似乎还没有尽的时候,他急了,赶紧从 羿的箭袋里,把剩余的箭全部抽去。这样,才提醒了羿,留下了一个太阳,要不,成了黑暗的世界,可麻烦了。
这个神话故事,见汉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本经训》。
因为神话中说,太阳里有金黄色的三足乌鸦,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例如唐朝韩愈的诗:“金乌海底初飞来”(太阳刚从海底冲出来);白居易的诗:“白兔赤乌相趁走”(月亮和太阳互相追赶)。古 人还有以“乌飞兔走”或“兔走乌飞”比喻日子过得快的, 例如五代韦庄的诗: “兔走乌飞不觉长。”
为什么把月亮叫作“白兔”呢?因为另有神话传说,说 月亮里有个宫殿,名“广寒宫”或“广寒清虚之府”,有蟾蜍,有捣药的白兔,还有髙五百丈的桂树。古人于是给月亮 取了许多别名: “月宫”、“月府”、“蟾宫”、“蟾魄”、 “桂魄”、“桂轮”、“白兔”、“玉兔”等等。在诗文中,要讲字面对偶的话,以“玉兔”对“金乌”、“白兔” 对“赤乌”是最贴切工巧的了。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洪水泛滥,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造就了流芳千古的伟绩。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故事,他夸口:“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国,不是省事很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说:“你错了!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会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便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小故事,大智慧。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的错误思想难免害人害己。相反地,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推崇。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告诉了后人这个做人的浅显道理,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学会换位思考”,相信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总是喜欢以自己的喜好去安排别人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人家是不是愿意。而当你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时,往往得到的更多,如果我们多一些爱心,多一点关怀给他人,我们是不是也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宽容。当因为利益冲突或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因素,与他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分歧时,我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经常会认为别人总是不能理解自己、不能体谅自己,却也很少能做到不以自己的认识及偏好来评价他人的行为,真正地去理解别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暂时放开自己的成见,从对方的角度着想,才能体会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行为。由此可见,换位思考能使人变得宽容。
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理解。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在和别人交往时,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而各执己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产生矛盾后,如果还是互不相让,就会造成双方关系的破裂,人际关系的僵化。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坦诚相待,更需要懂得换位思考。只要我们心胸开阔一点,襟怀坦荡一点,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别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而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尊重和理解。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与解决分歧、矛盾;要善于换位思考,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相互理解,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