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深处,奶奶家的后院宛如一个藏着的小小绿洲。几棵竹子倔强地生长在门后的砖缝之中,它们像是被世界遗忘的精灵。
瞧,它们的身体被挤压得扁平,却依旧不屈不挠地向上伸展着。那一节节的竹子,青翠欲滴,好似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精心雕琢出的艺术品。即便生长在如此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它们依旧挺直了身姿,努力地向上生长。当一阵阵微风轻轻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奏响了一曲曲激昂的生命赞歌,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这些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竹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形态,变得随圆就方。它们从不抱怨环境的恶劣,只是默默地适应着,拼尽全力去争取每一寸阳光、每一滴雨露。令人惊叹的是,即便生活在砖头的缝隙间,饱受日晒雨淋、尘土堆积的折磨,它们的外表虽已斑驳不堪,但内心那份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却熠熠生辉。这,便是生命力最真实的写照,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爷爷总嫌弃它们不美观还占地方,便时不时地砍掉几棵。然而,每到春天,一场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土壤里便会有许多小笋悄悄地探出尖尖的脑袋,像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在玩捉迷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每次回老家,我都喜欢漫步在这片竹林里,感受着竹叶轻摇,微风拂面,那一刻,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悠然又自得。
妈妈见我如此喜爱竹子,便买了一盆翠竹放在家里。这盆翠竹小巧玲珑,仅有二十厘米高,叶子青翠欲滴,宛如被精心呵护的掌上明珠。竹身光滑如玉,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它生机勃勃,十分好看。然而,这份美丽背后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娇弱。每周都要按时施肥浇水,每天的光照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原本翠绿的竹叶就会枯黄卷曲,失去生机,最终衰败凋零。
每当看到这盆需要精心打理的竹子,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奶奶家后院里那些挺拔的翠竹。同样是竹子,只因生存环境的不同,命运竟有天壤之别。前者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需要精心呵护,稍有闪失便会萎靡不振;后者却坚韧不屈,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蓬勃生长。正如郑燮所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应当像在砖缝中求生存的翠竹一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勇往直前,向上生长。
院子里,东墙角的砖缝中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颗柔嫩的小草,纤细的腰身,淡绿的色泽,它是那么的柔弱、那么的渺小,仿佛吹一口气就能把它吹倒。我心想: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能活几天呢?我决定观察观察它。
第二天,我去看它,它并没有什么明显地变化。第三天,它好像长高了一点儿。第四天,它好像比之前的颜色更青绿了些,姿态也直挺了些。第五天,它的草茎好像宽大强壮了些……就这样,每天看它都有新的惊喜,它在悄悄地生长着。
早春的天气真是不稳定,昨天还是阳光明媚,今天就天气突变,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到最后居然变成了雨夹雪。校园里许多美丽的小花都冻蔫了。我心想:完了,这回小草肯定扛不住了吧?我放学回家赶紧跑去看它。啊!它并没有被冻坏、刮倒,依然在那儿坚强地挺立着,正迎着冷风、冷雨冲我笑呢!我一下子被震撼了,这是怎样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啊!突然,我对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赞美的小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生命力的顽强在于拼搏,小草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沙漠中的仙人掌;生命是砖缝中的小瓜苗。可我认为,生命是一颗小草。
草是默默无闻的,它总是衬托着美丽的花儿,可它总是被人遗忘,但它从不吭声。当人们踩着它去爱护花儿的时候,它也从不吭声。它从未被人发现过,可它却依然顽强的活着。他所在的地方没有阳光,没有雨露。可它依然坚强地活着。一年又一年。它总是这样,为大家付出可又无人知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是多么顽强啊!我要向草学习!学习它的顽强,学习它的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