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读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6:50:29
  • 《读石汉平教授博文有感1500字》
  • 下午,弟弟发给我了石教授博客链接,即时点开看了几篇,5:30同学一起去吃拉面,回来后继续拜读。很长一段时间东西了,此时自习室里很安静,恰好也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写点什么。

    一、相识石教授

    1.初步了解石教授。偶尔一次,有一位陌生人在人人网中加我为好友。查看资料后,得知是一位通山老乡。后来,他又把我通山广州老会QQ群,他就是我们现任的王建新会长。记得王会长,当时跟我说过两句话:一是,希望我们这些在广州读书的人能以后给留在广州发展;二是,我们这些老乡要相互帮忙。听完后,我满是激动与感动。当时,王会长介绍到在广州的通山老乡有政府公务员,中大医学博导,公司老板.....听完后,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很佩服,也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是何人?后来才知道中大医学博导就是石教授。

    2.与石教授的三次接触。今年上半年的一天,突然接到姐姐从惠州打来的电话,细妹姐长了一个乳腺瘤,想在广州医院动手术,但没有熟人,希望我和弟弟能帮帮他。一下子,我震住了,第一次遇到身边的人得肿瘤,脑子里瞬间刷地把所能想到了的人都过了一遍。除了能认识几个学医学的同学外,似乎没有了。拨通细妹姐电话后,得知他在中山一院挂不到号,然后去省人民医院,挂到了号,但做B超检查要等一个星期。她是生意人,时间忙。当场我答应她,说尽可能帮她想办法。后来,弟弟找到了他同学的哥在中山医沁尿外科读博士,我想到了同学在读硕,还联系到了肿瘤医院一个老乡同学,她也答应说问问看。似乎这些都不能直接切中要害,后来想到了王会长说过的:中大医学博导。他是谁?与人素不相识。而且还是教授、博导,怎么能联系上他?联系上了,他会理我吗?...一系列的疑问在我脑中出现。但肿瘤关乎人命呀,我得帮她呀。拿起电话,求助了海宝兄和王会长。他告诉我石教授是外科,恰好与乳腺瘤相关。第一次,拿起了电话向那时还陌生的教授求助。开始,我说了几句通山话,后来用普通话交流的。他很热情,很快答应了我求助,并约好时间见面。放下电话,心里满是激动、兴奋与自豪。第二天,在石教授办公室见到了他,细妹姐的事很快得到了解决。事后,他与我、弟两人交流了一段时间,给了我们名片,还了我们的电话,希望我们在这多与人交流,多读书,走出通山大山区。这是第一次与石教授见面,他的亲切,友好,尤其他的话语让我充满感动。回校后,第一时间在QQ里写过一句话:今天总算是成功地办了一件事。虽然,以前在本科里,有过很多不同场合的经历,做过很多事,但这是第一次说自己“成功地办了一件事”。

    第二次与石教授接触是今年暑假。亲戚腹腔长一瘤,一听到这种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教授。理所当然,又想到了石教授。事情紧急,可打了几次他的电话,都无法接通。一下子,情绪低落了很多,数小时之后,突然接到了石教授短:什么事情?我在美国,短信联系。一股暖流遍至全身!告诉他相关情况后,他帮我们联系了余主任。第二天,我们一起找到余主任,她对病情作一简单分析,但是结果不明确。这一下子,亲戚们又不放心起来。如此大事情,一定要十分可靠。不得不,又一次向远在美国的石教授发去了求助短信。没想到的,很快地接到他的跨国电话,让把MRI结果短信发过给他。那种感动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他回国后,担任了亲戚的主刀医生,近一个月生,亲戚康复了。对他,除了敬佩之情就是感恩!事后,明显感到自己身上担子重了很多:当身边的亲人朋友有重大事情发生事,直接的经济负担,还有那必要的社会人力资源....我能帮到多少??

    第三次接触是前两天,为爸妈和陈**的事。近年来,爸妈的身体出现了一毛病,每当电话中得知他或她最近身体不舒服时,心里就凉凉的,总担心怕出大毛病。研究生的经历,让我对医学的发解比以前更多、科学一些了,对病的及时治疗要重要很多。爸的肠镜检查报告和妈的B超、eCT报告是石教授亲自看的,得知没有大问题之时,心里放下了长久以来的一个重担子。陈**的是口腔科,他很快把我们联系了中大光华口腔医院的张院长。昨天晚上,送爸坐上回咸宁的火车。可以看出,爸对这一次广东之行是很满意的。心理念到,平安健康就是福呀!

    二、拜读石教授博文

    第一次拜读他的博文,是在老乡会博客。石汉平《火车随想》,写到了他从第一次坐火车、美国工作时坐火车、乘坐武广高铁。感情细腻,从他的火车随想,看到了他的奋斗历程,更是看出了他的家乡爱国之情。今天是第二次进他私人新浪博客,认真拜读了《写在感恩节之前》、《老人生病时》、《毕业寄语》、《WhenYouSayNothingAtAll》、《等女回家》、《我的2009》、《就职演说》、《明年再见》、《映秀医院的兄弟姊妹,你们好吗?》.....等等。看完了,很多内容在我心里产生了共鸣。其为子为父之心,为师行医之道,皆让我敬佩感动!

    三、吾生所感

    我崇尚儒家提倡的行孝道,讲仁义。孝道仁义主导着我的行事做人。高中以前,都把时间中书本中,经历较单纯,事情少,交流不多。大学开始后,就经历一些事,与人交流多了起来。四年中,三年为学生干部,大三一年担任了本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职。服务同学与锻炼自身是担任学生干部两大目的。尽管现在大学中,对学生干部做事,是确实存在一些可争议的地方,但我在办理中,确实是本着为他人服务好,尽好自己责任去做的。在交流中,尽可能的从最实在的出发,说心里话,尽最大可能避免“漂亮的官方语言”,正国为如此,结交了一些知心的朋友,还有常常当时并非本班同学的一个短信问候,这些让我心里有了莫大的慰藉。现在,平时家教过程中,也尽最大力度去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物理的思维,欣慰的是他们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也很高,她(他)的一句“老师,你讲的我听明白了!”也是对极大的鼓舞与安慰。我认可“思想指导行动”这句话,认为思想、价值观指导着一个人的为人做事。所以,在生活中,不去与价值观背离很大的人去交流,喜欢与价值观、思想认同度高的人交流共事;家庭里,总在做一些让大家庭和谐的事。漫漫人生路,多做好事,学会感恩,乐于助人,和善积德,不断提升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习榜样力量,做个好儿子,好朋友,好同学,将来做好丈夫,好父亲!写完了,没检查,如有错别之处,实属正常哈!跑步去了!

  • 《读《苦斗集》后感》
  •     “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之后凋”,这是我读石菲(史莽)同志《文坛边上之思索》系列杂文时突出的感受。现在,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这些杂文以《苦斗集》的书名结集出版了(浙江文艺出版社)。重读这些杂文,倍感亲切。

        我和史莽同志结识于“琢州会议”,共同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把我们连在一起,成了忘年交。他是抗战演剧队一队(后改四队)的队员,是文艺界的老前辈。当我知道他的经历后,对他的杂文写作,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意中。感到意外者,是史莽同志已近古稀之年,但他文思敏捷,及时地对文艺界、对现实的一些问题作出反应,令人诧异;感到又在意中者,因为史莽同志是老演剧队员、文艺战线的老战士,杂文所表现出来的战斗者的风格,实属必然、自然,是战斗者所应有本色。我觉得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这种战斗者的风格,是十分宝贵的;我们需要这种战斗者的风格。

        史莽同志的杂文不是那些什么恬适任情的“小摆设”,而完全是为了战斗而写作的,目的十分明确。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当一些错误观念汹涌而来时,史莽同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个老战士的身份,挺身而出,搏击风浪,毫不含糊地向形形色色的错误、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投出了锋利的匕首、投枪。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众所周知,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平息之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是很困难的;它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连发表文章的机会也找不到。因为那时候很多阵地都不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在困境中苦斗”,把书名定为《苦斗集》,确是反映了前几年实际的情况。然而,正是由于这样,这种战斗精神才更使人敬佩。

       史莽同志以战斗者的锐利目光,关注着现实生活,敏感地抓住一些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挥洒成文。这种对现实矛盾的敏感性,从另一个方面体现着《苦斗集》的战斗风格。史莽同志视野广阔,既关注着文坛上的种种弊端,也关注着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诸如“现代艺术”、“反理性”、“文艺商品化”、“全民忏悔”、“蛇口风波”等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鲁迅先生曾说: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时候,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战斗。《苦斗集》中文章的发表,在当时也是起着及时抗争的作用。资产阶级自由化及错误思潮潮水般涌来的时候,种种奇谈怪论充斥于我们的刊物和现实生活中,那时多么需要及时反响、抗争的文章。史莽同志这些文章在《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的时候,那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使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着战斗。鲁迅先生曰: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憎。史莽同志的文章反对什么,赞同什么绝不含糊。史莽同志有贬锢疾不留情面的精神。例如,关于“蛇口风波”,当时是一边倒的叫好声,甚至连一些最重要的报刊发表的报道,都倾向于一边。但史莽同志却毫不含糊地指出这个“风波”与社会主义思想方向背离的本质。又例如有文章歪曲了鲁迅与冯雪峰同志的关系,史莽同志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的史料为根据,有理有据地予以严肃驳正。读史莽同志这些旗帜鲜明的文章,总有一种心舒气顺的感受。

        史莽同志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鲁迅先生的杂文尖锐泼辣,犀利幽默,史莽同志在鲁迅杂文中吸取了艺术营养。《苦斗集》的文章,深得鲁迅杂文犀利泼辣的特色,但由于时代不同,史莽同志的杂文又和鲁迅杂文不完全一样。鲁迅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有时出于斗争形势的需要,必须使战斗性包容在含蓄曲笔之中;而史莽同志的杂文语言更加平实流畅,少用曲笔。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斗争的需要,也是史莽同志杂文的艺术风格。这种杂文的艺术风格也给当今杂文创作者以启迪。前些年有些杂文作者以杂文宣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而某些评论家却给以鼓吹、提倡,是很不应该的;应该提倡的倒是幽默活泼、襟怀坦荡的杂文。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思想文化战线经过整顿,基本上扭转了那种“九十九家齐声放,只有马列不许鸣”的局面。但是国际上风云变幻,苏联东欧出现急遴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一文中指出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正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广泛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更为突出。”这是非常正确的、深刻的估计。理论思想战线的正本清源远未大功告成,“战斗正未有穷期”。祝愿文艺战线老战士史莽同志,在思想文化阵地上战斗不息,写出更多富有战斗风格的杂文。我们的时代太需要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战斗风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