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关于你会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11-29 17:16:47
  • 世界文学简史读后感
  •     走进世界文学艺术的殿堂,你会发现从古至今的每一个地方都闪耀着绚丽奇妙的色彩,而且富有沧桑。最先吸住你眼球的应该是古希腊文学,它像是一朵昙花,含苞于公元前十二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是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绽放在公元前五世纪,即奴隶制全盛的“古典时代”,其文学的主要成就为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凋谢在公元前四世纪末,由于文学崇尚修词技巧,内容贫乏,其主要成就只有新喜剧。然而,这朵花在科学极不发达,生产水平极低的条件下的生活斗争中创造了丰富优美的神话,散见于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三大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中。虽然,昙花的绽放转瞬即失,但它的美丽和香味是极致的,永恒的。并且,以希腊神话为它的土壤,这才有机会让这朵古老的昙花表现出独有的魅力。由此,它的香飘去了欧洲,至今也影响着我们,比如 “丁达罗斯的苦难”、“引起纷争的苹果”、“特洛伊的木马”、“普洛克拉斯提的铁床”、“亚莉亚德尼的线”,等等。

        顺着缭乱的美丽幻觉,你会看到一束花,想起杨诚斋的诗:“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这月季花开就代表了中古欧洲文学。在此期间,世俗的封建文化涂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世俗封建权力沆瀣一气,产生了教会文学和封建文学,如法国的基督诗歌《圣亚里克西的生涯》、特洛亚的《圣杯》、德国诗人高特夫里特·封·史特拉斯堡和法国的贝卢勒等诗人的《特利斯坦和绮瑟》和《屋卡珊与倪珂兰》,等等。还有反映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意识与斗争生活的人民文学,如神话、传说、歌谣、英雄叙事诗和戏剧等。其中,意大利诗人但丁是从中古到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包括《神曲》在内的全部创作,表征了“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今资本主义时代的开端。”

        然而,这朵狂野的月季带着锋利的刺在一千多年的中古欧洲史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游历。虽然,它有着像玫瑰般的浪漫,但终究是一朵月季,没有一丁点柔情。因为这样,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用死亡结束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用枯萎的月季祭奠了他们的忠贞。并且在期间,人文主义作家、艺术家都是喜欢把文学艺术比做反映现实的“镜子”,从这个美学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方法上划时代地发展了现实主义。由于他们眼界开阔、阅历丰富,因此在作品中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由于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注重写实,因此作品具有时代感、历史感和真实感。由于他们有着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作品中常带着讽刺的笔调。由于他们怀着人文主义的进步理想,因此作品洋溢着乐观、健康的气氛,在许多地方又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幻想。他们创造了许多不朽的典型形象,丰富了人类艺术的画廊。他们发展和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为近代和现代的文学品种奠定了基础。虽然,月季花有着撩人的油彩和不遏的傲骨,但始终也逃不过冬雪的冰残,伴着花的调零悲剧上演。

     

  • 描写博物馆建筑的作文
  •     步下台阶,向东走,你会发现路旁有一座单枪四角攒尖顶的亭子,亭子里有一口大钟,上面刻有精美的文字。它铸造于唐天宝十年(公元73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仍完好无损,真是稀世珍宝。继续向前走,便来到了第三进院落,你会马上觉得视野开阔。这座庭院是四进院落中最大的一座。院子里四棵马尾松笔直挺拔。迎面是正殿,它是三座大殿中最大的一座。殿下筑有花岗石砌筑包边的基座,高一米多。大殿为卷棚顶,用清代大木作做法,斗拱交错,绿瓦绿聋巍峨宏丽,气象庄严。殿周围及月台都是雕花木栏杆。褚级而上,进入正殿。殿里最引入注目的是梁、柱间的雀替,它采用中国式的木雕装饰,非常古朴。而顶棚角线和灯光装璧却是采取欧洲近代式样。殿里展出了清代皇帝皇后的服饰、玺册,食品、食具,药物、药具和很多宫廷书画,真是琳琅满目,别具匠心。

        正殿东西有两座配殿。东边的是《清代皇帝皇后生活文物》第二展室,有钟表、盆景等。西边的是造像艺术展室。

        步下台阶,慢步院内,你会看到长廊的额仿间都绘有苏式彩画。这些画的亭台楼阁、池水馆榭是那样的玲巧别致,藤萝翠竹是那样的婀娜多姿。几十幅彩画无一雷同。看着这一幅幅彩画,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置身于仙境之中。

        继续向院内走,就到了最后一进院落。迎面是文光阁。它是三座主殿中最精美的一座。阁高三十多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檐下出回廊一周,阁的东西两房有楼梯直通顶层。凭栏远眺,可以纵览济南古城风光。阁顶作九脊歇山式,绿瓦飞搪三层。阁上檐下有“文光阁”,三个篆字匾额一方。檐下大型朱红色石柱二十四根,均垫以青石柱础。斗拱、额杭上均绘有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阁周围有木制雕栏。阁下有一米多高的基台。阁南阶摘龙盘绕,上面雕工异常精巧。湛蓝的天空,绿色的琉璃瓦交相辉映,显得格外辉煌。走进文

        光阁,里面面庭一间,进深一间。正中有一个约一米多高的矩形玻璃展窗,里面陈列着帝后们的书画作品,主要以扇面为主,四面墙壁上也挂着许多。抬头仰望顶棚,藻井上的天花绚烂多彩。梁、柱间的木雕雀替,精致古朴。

        文光阁前东西两边有两座式样完全相同的亭子。亭子里面原来有石碑,所以叫碑亭。亭子是重搪八角攒尖顶,覆盖绿筒琉璃瓦。檐下梁杭施沥粉大点金彩画,绚丽多彩。整个亭子显得小巧秀丽。

        不知不觉,万道霞光已洒满大地。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离开了博物馆。博物馆是古式样的建筑群,它的前院富有庭院风韵,后院不乏宫殿气派,建筑以工巧见胜,堪称建筑艺术的佳作。它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它回到了人民手中,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它将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 首次“经商”记
  •     一看这题目,你会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经哪门子商?别忙,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快过年了,家’A免不了要贴个“福”、“春”之类的挂画。那天,我去街上买,摊主要两元一张。我嫌贵,去了批发市场,结果一元就买下了。嘿,不能批发了去卖吗?一来尝试一下当商人的酸甜苦辣,二来嘛·一赚一些钱。正巧,李科、王亮来找爸爸辅导功课,我一提议,二位拍手称好。说干就干。爸妈均开明人士,鼓励我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妈妈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我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巧元钱拿出来,和这两位同学直奔批发市场而去。

        车子如脱缓之马,惹来路人异样的眼光。卖挂画的摊点一个紧挨一个,我们选了有两位阿姨的这摊点。

        “阿姨,这个‘福’怎么卖?”

        “1元1个。”阿姨头也不抬,好像以为我们是随便问价的。

        “那个‘春’呢?”

        “一样价钱。”还是那么漫不经心。

        “那一大堆‘龙’呢?”

        “噢?”她这才正眼看我们。“你们买很多吗?”

        “当然!”

        “那好,我给你说说价钱。”阿姨一下子热情起来。

        你来我去一番磨嘴皮子,花13元买了大大小小20多张,又兴冲冲去找出售地点。

        来到了工商银行东边的小市场。远远地看中了一块地方,我跑了过去,他俩尾随其后。不好,我向他俩吐吐舌头,看好的地上用白漆写着四个大字:禁止摆摊。我们继续往前走,可惜都摆满了摊子。没办法,只好摆放在市场头上人少处,东张西望地盼顾客。

        有一位大哥哥走过来。不过,他没有买的念头,却采访起我们来,还说要写一篇文章,寄到我们学校去。这事新鲜!  

        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阿姨。她带着一个小姑娘。我见那个小姑娘长得很可爱,就送给她一只小小龙。阿姨看了看我们的摊子,欲走又留。我在心中大声祈祷:“买一张吧,买一张吧!”谁知阿姨领着孩子还是走了。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下来。“阿姨,捎着几张吧!他们是学生,是来锻炼的,不是专门卖东西的。”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原来是那位正要走的大哥哥说的。阿姨回头看了看我们,也许是看到我们可怜巴巴盼望的样子,也许是被那位哥哥的话说动了,就拿出钱买走了一张“春”。王亮拿着钱,探着身子递给我。第一笔生意做成了,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路上的人来来往往。李科看着远处有了好主意:“那个老奶奶很和善,我让她来买。”当那位老奶奶走近时,李科面带笑容地迎上去:“老奶奶,您买一张吧,新千年新构思!”老奶奶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我和王亮捂着嘴巴笑起来。李科说:“这个老奶奶怎么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人还不少,不少过路人总是先看看我们3个小孩,又朝地下一瞥,就面无表情地过去了。王亮气得咬牙切齿,给他们起了一大堆外号:油条脸、小坏孩、小气鬼……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中午,我说“收摊!”3个人收起来,各自回家,约好下午再卖。

        可是下午一开始情况也不好,换了一个地方才卖掉2元钱的东西。又换了一个地方,刚到就和旁边卖苹果的叔叔阿姨认识了。他们一早就到这儿出摊了,中午在这儿吃的饭,下午继续卖,辛苦极了,而且天还这么冷。我这才体会到摆摊的劳苦,不由得对他们起了敬重之心。

        等到4点多,顾客涌上来了!有的买“龙”,有的买“春”、买“福”,一阵紧张忙乱。最有意思的是一位老爷爷,他提着一篮鸡蛋走来,我忙说:“老爷爷,您买一张吧!”“噢,我先看看!”说着,他把篮子放在了树旁,走到了摊前。

        “你这个怎么卖?”

        “2元。”

        “那个呢?”

        “1元。”

        “这两个就2块5吧,再搭给我这个‘龙’。”

        “啊,老爷爷,这两个该是4元,2块5太少了,我们不能卖的。”

        “那给我这个‘龙’吧!”他指了指那个大龙。

        “不行,老爷爷!”

        “那我就不买了!”他一边说一边放下“福”。

        “老爷爷,我们真的不赚您的钱。那您总不能让我们亏本呀!”我趁热打铁,“这样吧,我再找找有别的什么搭给你。”  

        我装模装样地找起来,抽出一张卖I元5角的小龙。

        “彭帆,这一个就7毛5呀,你给了老爷爷,那老师批评我们怎么办?”好聪明的王亮,不过也急中出错,7毛5是批发价呀!我故意为难地说:“唉,没办法呀!那就让老师批评我吧!”我故意不情愿地把这小龙搭给了老爷爷。老爷爷一看多给了他一张,就拿出钱来给了王亮,拿着“龙”和“福”心满意足地走了。

        待老爷爷走远,我们放声笑起来。我们蹲下,从书包里倒出钱,数了数,嘿,不但卖回了本,还赚了一大笔:3元。我们3个人高兴得一个劲儿握手,一个劲儿大叫。天渐渐黑了,不再卖了,我们把一对“龙”送给了旁边卖苹果的叔叔阿姨。他们还要辛苦地守着小摊。他们自然感激不尽。

        第一次“经商”,我成功了。我想请客,但是拿着自己赚的钱总不想花,总认为它很珍贵,这也许是亲自劳动的结果。我想到平时常向爸爸妈妈要零钱,心里有了些别样的思索。

        第一次“经商”使我增长了一份阅历,我感到长大了一些。

     

  • 我的世界
  •     我拥有一个世界。你会感到很惊奇。

        我感到我的世界非常大。

        我的世界,是一座森林。它不属于哪个温度带。它的领域中有不同的树木。常绿的或是落叶的,针叶的或是阔叶的,开着各种颜色的花,结着各样的果子。我并不能把每一片树叶,每一个花瓣,每一颗果子都留在怀里。我曾经是一个顽童,现在也还像一个顽童在森林中匆匆地走来走去,好奇地摘着果子。

        这一片森林既高大又茂密,阳光只能从缝隙中透过。我的膝盖上放着书,我不时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世界。

        仰望着从缝隙中透过的阳光,我十分高兴。我是从书中认识“人”和“社会”的。我认识的人身材高大,而他们的名字也具有高大的气势。

        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暗,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相联系的悲剧使我震惊。我并没有看到过这些悲剧,这难道是真的么?不过世界在我眼里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我被书骗了。我开始脚步沉重地走路,并用奇怪的眼光望着周围。

        没有多久,野菊花穿着浅色毛衣和红色裤子在我前面出现了,她望着那只娃娃,失望地说太贵了。这时候我才明白,这是真正的人呢!是的,这才是具体的人呢,没有高大夺目的光辉,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拼搏和伤痕。

        我以为我终于认识人了,在平凡的命运中在同一溪流的冲刷下,却又卷在各种漩涡里的人。我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社会。这一片森林经历了风雨的冲刷,阳光照射着它,小草向它点头,它并不如先前想像的那般阴冷。

        我以为我从书中认识了社会。当然,我也从书中认识了自然,知道了宇宙的起源。现在你也许知道在我世界中我最喜欢呆的角落了,知道我偏爱哪一些书了。我喜欢我的这一个世界,也喜欢周围的人们。这一座森林是我的摇篮,我在它的怀抱中长大。长大了,走向阳光,走向新的世界,走向生活。

        我抱着果子走去,风会把它们送向远处,然后它们生根、开花、结果,在阳光下,在新鲜的空气里。

  • “不会”看表的妈妈
  •     如果我问你:“你会看表吗?"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会啦!”可是,我的妈妈却不会看表!

        一天中午,我正在看书,妈妈走过来,故意抬手看了看表,大声说:“呀!怎么1点多了还不去学校,要迟到了。”我连忙匆匆赶到学校,学校里却空无一人,怎么回事?我又气喘吁吁地回到家,一看挂钟才走到12点10分,于是,气急地冲着妈妈大喊:“才12点10分,你就叫我上学去,幸好没碰上检查人员,要不我就‘光荣上榜’了!”妈妈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我这是考考你的观察反应能力!”我听了,脸刷一下就变得红红的了。

        晚饭后,精彩的儿童节目开播了,我投人地看着,全然忘了第二天早晨还要早起学奥数。妈妈大声催我说:“快,都9点半了,还看电视,睡觉去!”我瞄了一眼电子表,撅起嘴巴不高兴地说:“才9点呢……”还没等我说完,妈妈便抢着说:9点就9点,人家婷婷每天9点半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你比别人早起床半个小时,就应该比别人早睡半个小时!”唉,还是妈妈有理!没办法,我只好离开电视机,上了床。

        唉!妈妈真是的,连表都不会看。我始终不明白,一个比我大二十多岁的人,怎么连表都不会看呢?

  • 出乎意料 让人回味
  •     看看这篇《别了,“皇帝的新装”》吧!你会感到出乎意料,又确实让人回味。

        本文选取的是前后两次“公开课”,写的是学校中司空见惯的事儿。

        照理说,听“公开课”,主讲老师事先做好准备,以期收到良好、以致最佳效果,本是普遍又普遍、见怪不怪的事儿!谁会提出异议呢,就是有些想法,比如觉得“假”,也不说了,为什么呢?“公开课”吗!总不能象平时那样,总应该对得起前来听课者!

        本文主讲人林老师第二课讲“公开课”却一反第一次的作法,不指定学生,不背熟答案,不弄虚作假,而是自自然然,真真实实,不怕出丑,不怕失败。课上,以皇帝的新装为现身说法,以永远讲真话为中心,使在坐者均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这堂课虽然不大成功,可是它真实!”

        “恰恰相反,正由于真实,它才显得成功!”

        材料平凡又平凡,然而所揭示的主题却很不一般。

        敢于这样做的老师是要有胆耸、有气魄的而且要抛弃个人的得失。

        试想,林老师由于第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已当上“先进教师”,这无疑是很光荣的称号。有谁不珍惜它,不愿意保持它夕有谁又愿意让它轻易失去呢!

        然而,林老师敢于这样!

        他意识到第一次的间题,他要用第二次的机会,来挽回,用他高昂的声音说:“别了,皇帝的新装!”

        这分明是在与假的丑的决裂,这分明在向真的美的靠近。

        这不是很难能可贵的吗!

        十分可贵。

        作者选材与构思是很巧妙的,穿插《皇帝的新装》也是匠心独运的。

        作文,要有新意,有新意的文章,读者欢迎,而且会从中受到启迪,得到艺术享受。

     

  • 给自己加油
  •     也许,你会轻易地说出:我很健康,我很漂亮,我很富有,可是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出我很坚强吗?

        坚强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这个简简单单的双音词,想要得到它要付出多少辛酸的泪水,而真正称得上坚强的人又有几个?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是坚强的,他不为当时的恶势力所屈服,为了替父报仇忍辱负重,即使是同邪恶同时死亡,他也会含笑九泉;小仲马书中的马格丽特也是坚强的,即使病魔缠身,她的脸上依旧荡漾着纯真的笑容,即使失去一生都在祈求的幸福,她也依旧独自面对一切,依旧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但您意识到了吗?其实坚强的人就生活在你周围。

        我永远都忘不了公交车上的那次奇遇。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哪一站上来一位个子高高的中年男子。是因为在他面前有一个空位置,可是他却迟迟没有坐下引起了我的注意。从外观上看,他一与常人并无太大区别,只是有些过于谨慎,他用手摸索着,一直碰到车边的窗户,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当他刚刚坐稳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他也许是盲人。他坐的位置,我刚好可以看清他的脸,他与常人并无太大区别,只是眼中无神,辨别不清眼神的方向。他真的是一个盲人。

        他穿戴整齐、干净,而且神情安详、自信。实在不敢相信他是一个盲人。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他和我在同一站下车,步伐同样急促,显然这条路他已经非常熟悉。他成功地绕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踏上一级又一级的石阶,没有一点失误,也看不出他的残疾,只是突然驶来的汽车他没有料到,险些把他撞倒。幸好车速不快,他慢慢绕了过去,又踏上行程,步伐依旧急促,表情依旧平静。我的眼前迅速闪过许多的画面:他是怎样走路,是怎样跌倒,又是怎样爬起的,……我突然感觉到,他就是我所说的生活中的强者,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在他银灰色的世界里,拥有的不是黑暗,而是想像中那种蓬勃向上的朝阳的排红;在他艰苦的生活里,拥有的也不是单调无味,而是奋斗带给他的绚烂多彩的坚强的一生。与他相比,我们的确很幸运,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所有多姿多彩的美好事物,但你能说,我们比他幸福吗?他是真正坚强的人,他克服了我们难以想像和描幕的痛苦。而我们呢,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许多人都想有一只强有力的手拉我们一把,而不是靠自己那奋斗来战胜困难。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股强劲的力量,那就是永恒不变的自信和执著,它足够支持你朝奋斗目标奔去,所有阻碍你的困难也就微不足道了。当你站在胜利的顶峰,回顾曲折的行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很坚强。

  • 炒蛋的趣事
  •     “炒蛋,哈,哈,哈……”一提起炒蛋,我就忍不住大笑。也许你会觉得奇怪,炒蛋有什么可笑的。
        有一次,爸爸教我炒蛋,我准备好配料,爸爸在屋里一边看足球现场直播一边教我炒蛋的步骤。炒蛋开始了,爸爸在屋里说:“加油。起油锅!”我便加了点油,锅发出了“劈里啪啦”的声音。不一会儿,爸爸在屋里像中了邪似的一边用手拍打着腿一边大声喊:“加油,加油呀!”我听了说:“爸爸,油不是刚刚加过吗?”他却拉着长音喊:“加油。加—油!听见了没?”于是我只好又拿起油瓶往锅里加了许多油。这下可完了,我自言自语地说,然后呆呆地等着爸爸的下一道命令。突然,屋里传来电视播音员报道:“中国队先进一球!”爸爸在屋里直乐。“哈哈……中国队进了一球!”爸爸似乎又醒悟了过来说:“哦,对了,隽隽快打蛋。”我连忙加蛋。不久。爸爸又发狂似的边蹦边笑,说:二啊,加油,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嘛!”我听了又是加油,又是加蛋,还边摇头边想:我可没见过妈妈炒蛋加过这么多油呢!我好奇地问:“爸爸,要多少油,几个蛋呀?”“当然要加油,再来一个就赢了!”
        “啊,噢,什么意思?真不懂。”
         “哎,叫你加油,加油,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你怎么老减油呀!”我只得不断地加油、加蛋。好一会儿,爸爸扫兴地走出来说:“完了,完了…”我问爸爸:“好了吗?这就行了?”他沮丧地说:“中国队又输了。”听了我便麻利地将蛋盛进盘内,请爸爸品尝。当把炒蛋端上桌的时候,爸爸便把嘴张得老大。我见了连忙解释:“这是你……”还没等我说完,爸爸倒先笑起来时我说:“女儿,咱们收拾好行李到吉尼斯去参加炒蛋比赛吧。准拿第一。”

     

     

  • 我们应该做善良的人
  •     朋友,当你身上只剩一元钱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这一元钱呢?而此时,如果有一个乞丐向你乞讨,你会施舍吗?我可不敢有这样的设想。虽然我时常会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献给那些更需要它的人,但我却不敢保证会把自己仅有的一元钱去献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需要这仅剩的一元钱,以设法让自己生存下去。
        然而此时此刻,当我认真看完《最后一美元》这篇散文后,我开始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文中的主人公孤身一人来到异乡寻找工作,结果四处碰壁,口袋里仅剩一美元。这时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向他讨一美元买吃的。主人公虽然自身难保,但为了不让他失望,在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把一美元给了他。就在那天,主人公时来运转地找到了工作,从此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
        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很吸引人。美好的结局犹如童话一般,让人感动,令人向往。我想:那乞丐莫不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天真,很幼稚,但我确信一点,那就是好人一定有好报。
        我们应该做善良的人,并坚信现实生活也会如童话般美好!不是吗?上海在一年内就招募了一万多名骨髓捐献者。他们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写下一篇篇美丽动人的童话。现在,如果当我手中只剩最后一元钱时,面对一个乞讨者,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他。当然,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图回报,而是出于对弱者的关爱。我坚信: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 我眼中的“孝”
  •     谈起“孝”,也许你会联想到大人逢年过节买礼品送长辈的场景吧!什么人参、鹿茸、深海鱼油,一堆又一堆,花很多钱,好像这才算是孝。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真正让长辈感到子女“孝顺”他(她)的,就应该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事虽然细小,又不花钱,但很实在。不信吗?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一次,我和妈妈结伴去联华超市买油盐酱醋。临近傍晚,买东西的人不算太多,刚进店,我和妈妈便一人拿起一个篮子往货架走去。一瓶料酒、两桶精制油、三盒牛奶、四包馄饨……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我爱吃的“奇多”喽。不一会儿,我们就把两个货篮子给装得满满的。

        付了款,装了袋,眼看着那么多东西,又没骑车来,该怎么拿回家呢?公交车?没有;打的?似乎又太“奢侈”了!商量了老半天,我们母子俩一致决定还是乘“11”路———步行回家!

        目标明确,我二话没说,忙抢过妈妈手中那两桶精制油出了店门。5斤一桶,两桶可就有10斤了,怪不得沉甸甸的。妈妈见了,心疼坏了,忙喊住我:“沈涵,沈涵,快停下!让我来拿这两桶油吧,别弄伤了身体!”闻声回头,看着妈妈拿着很多东西,一副吃力的样子,我自然不肯答应。这时我想,“孝”的时候到了,妈妈关心我,我更要体贴妈妈呀。于是,我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对妈妈说:“妈妈,还是让我练练臂力吧!”妈妈看我如此“顽固”,也无可奈何,只得爱惜地摇了摇头,拎着其他东西赶了上来。一路上,我们猜猜谜语,讲讲歇后语,连收银条也成了口算的题目,说说笑笑,一点儿也不感到累。

        终于到家了。刚放下手中东西,进了屋,妈妈就急匆匆地告诉爸爸我抢拿精制油的事,爸爸听后,开心地笑了。以后,妈妈逢人便夸我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我说得没错吧,孝顺不只是逢年过节时送些礼品给长辈,要更多地在细微处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关心长辈。总之一句话,我认为“孝”应体现在实处,体现在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