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得同学们奋笔疾书时,笔尖摩擦纸张的“唰唰”声。突然,一团裹着风的黑影猛地闯入教室,宛如一枚石子砸入平静的湖面,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轰”地炸开了锅,同学们的议论声如同点燃的爆竹,“噼里啪啦”地钻进我的耳朵里。向来爱凑热闹的我,早已按捺不住性子,脖子一伸,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循着声浪望去——只听同学们兴奋地叫嚷:“看!在那儿!在天花板下面!那小不点儿在飞呢!……”
顺着几十道发亮的目光,我惊奇地发现,一只灰色的鸽子正在教室天花板下慌乱地盘旋着,活像一只迷路的小陀螺!这对我们班而言,可是一年也碰不上一次的新鲜事儿。这时,鸽子扑棱着翅膀,“咚”的一声落在了老师的椅子旁。我连忙侧过身,目不转睛地紧盯着它,挤开围观的人群往前凑,连呼吸都捏成了细丝,生怕稍有动静就惊飞了这团毛茸茸的“小精灵”。
凑近细看,我才发觉这只鸽子格外漂亮:它全身覆盖着灰扑扑的羽毛,点缀着细碎的白点,背上的几道白纹仿佛被谁用粉笔轻轻勾勒,圆滚滚的小脑袋一歪一歪的,十分灵动,模样可爱的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摸摸它。可是,很显然,来到这样的陌生之地让它惊慌失措了,它呆呆地缩在角落里,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姜老师来了!姜老师来了!……”突然有人高声喊道,声音好像装了扩音器。我慌忙朝门口望去,只见姜老师的身影掠过门框。我们一群人顿时四散开来,只有我站在一旁,盯着老师快步走近,停下脚步后,站在原地思索了几秒。我不禁暗自揣测:老师会怎么处理呢?是想抓住它吗?
只见老师慢慢地弯下腰,手缓缓伸向桌子底下……说时迟,那时快,鸽子突然炸了毛!“扑棱”一下猛地飞起——幸好我反应快,连忙侧身躲开,不然准被它撞个正着。这次,鸽子找准了方向,急促地扇动几下翅膀,如同一道灰色闪电般冲出教室,转瞬即逝。
好些同学欢叫着,有人甚至鞋都跑掉了,冲到走廊上想送送这位小客人。然而,哪还有那团灰色的踪影?它早就扎进蓝天了。大家似乎是为不能与这位不速之客多相处一会儿而感到惋惜,声音里裹着笑,也裹着软乎乎的可惜,“啊,终于回家了!”“唉,要是能摸一下它的毛就好了!”渐渐地,走廊里的喧闹声如同潮水般退去,教室里的“唰唰”声才浮上来,这场突如其来的“飞鸽风波”终于在窗外送来的微风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502班叶满 指导老师 姜雅芬)
“哈哈哈……”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猜一猜我们在干什么?原来是我们班正在举行“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活动。瞧,台上比划的同学把其他同学逗得哈哈大笑呢。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共选出三组,每组有两人,一人比划,另一人根据比划者的动作、神态来猜是什么词语,限时三分钟。“心有灵犀”队拉开活动序幕,他们是林思和小华,林思比划,小华来猜。第一个词是“回眸一笑”,只见林思同学思考了一会儿,便马上转过身去背对着小华。小华满脸问号,还没来得及询问有几个字,林思便回过头来,努力地对小华挤出了一个微笑。同学们见到这一幕,顿时大笑起来:有的笑得直拍桌子,有的笑得前仰后合,还有的笑得差点从座位上摔下去。小华看着林思,不确定地问道:“回眸一笑?”“对啦!”台下顿时掌声雷动。到了最后一个词“猪蹄”时,林思先模仿猪“哼哧哼哧”地叫着,手还指着自己的脚。小华灵机一动,脱口而出:“猪蹄!”“不会吧,这么难都猜得出!”台下全是同学们的惊叹声。
轮到“秒懂”队的林小娥和郑雅。他们号称班中的“默契二人组”,在这次活动中过五关斩六将,不断地比划,不断地猜词,把计分员整得手忙脚乱。到“狼吞虎咽”这个词时,林小娥先学着狼“嗷呜”叫了一声,再夸张地比划出老虎的样子,郑雅迅速回答道:“狼吞虎咽!”台下的同学们不禁感叹道:“不是吧,还没比划完就猜出来了,真不愧是‘默契二人组’啊!”
最后一组是“戏精”队的沛沛和小翔,他们的表演那叫一个搞笑。虽然分数远比不上前两组,但每一个词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最有趣的是“流口水”这个词,只见沛沛话也不说,呆呆地站在那,仿佛在思考什么。台下的同学都一头雾水,搞不懂沛沛在干什么。没过多久,一道口水便从沛沛的口中流了出来。台下同学见此情形,纷纷竖起大拇指,像是夸奖,又像是在调侃沛沛一样,说道:“沛沛真如同这队名一样,是个戏精啊!”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教室中还回荡着同学们的欢笑声。这次活动不仅考验了我们的默契,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欢乐的瞬间。
下午第四节课是语文课,数室里正安静的上课,窗外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雷雨交加,雨点“噼里拍啦”砸在玻璃上,打破了课堂的宁静。
最近班里好多同学都犯了鼻炎,我也没能幸免,鼻子堵得难受,教室里的咳嗽声也逐渐多了起来。就在这时,老师拿着一包口罩走了进来,笑着给我们几个“鼻炎宝宝”每人发了一个,瞬间觉得心里暖暖的。
下课铃一响,我立马跑出教室想看看雨势,却惊奇地发现天上居然下起了冰雪!一颗颗白色的小圆球砸在地上,我赶紧捡了几颗,手指瞬间感觉冰凉,等我转身准备回教室时,发现身后已经挤满了来看冰雹的同学,闹哄哄的全是兴奋的声音,我好不容易挤过人群,终于回到了教室。
多亏了老师的急救包,我才能欣赏这美妙的雨景!这份小温暖,我会永远牢记!
“我带米饭。” “我带紫菜。”“那我带火腿肠。”…… 得知下周一要去劳技室学做炒饭,我们小组成员七嘴八舌商量着分配工作。
到了周一下午,我们带着各自准备的食材,来到六楼劳技教室。劳技教室就像个小厨房,刀具、锅、电磁炉、调味料应有尽有。我们先看老师示范。只见老师熟练地在碗里打入两个鸡蛋,加盐,手像风火轮般快速打散,倒入平底锅中,没有预期的“滋啦”作响,原来是老师没有把火力调得很大。不一会炒成鸡蛋碎。接着倒入米饭,加入调味料,不断翻炒,撒上一把葱花,蛋炒饭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教室。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一声令下,大家纷纷就位。我们组准备做紫菜炒饭,提前打好了鸡蛋,把紫菜撕碎,火腿肠切成小丁。
开始炒饭了,趁着锅温不高,我们先放紫菜,把它炒得酥脆,盛出备用。接着,小庄倒油,小纪倒鸡蛋液,油一下子溅起来,我们慌得直往后退。还好小纪很快稳住,他用锅铲把凝固的鸡蛋往上推,未凝固蛋液流下来,很快摊成一个蛋饼,再把蛋饼铲碎盛出来。
轮到我了,我拿出米饭倒入锅中,开始翻炒起来。这时,有同学急得满脸通红,大声嚷道:“赶紧下酱油,不然味道就不够浓郁啦!”有同学则皱着眉头,不紧不慢地说:“得先把水分炒干,来回扒拉,不然米饭会黏糊糊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不可开交。还好老师来给我们支招:炒饭要好吃,米饭得够干,不用急着下酱油。听了建议,我继续翻炒,直到米饭一粒粒在锅里跳起了舞,就可以下酱油了。可小方倒酱油时手一抖,直接倒在锅面上,锅瞬间滋滋冒烟,散发出一股糊味。小纪眼疾手快,接过锅铲,铲去烧焦的地方,还好是不粘锅,我们用面巾纸紧急处理,再依次倒入各种配菜,翻炒,紫菜炒饭可以出锅了。
刚盛出来的炒饭,我们顾不上烫嘴,直往嘴里塞。一边被烫得直哈气,一边不停竖起大拇指。我们这滑稽的模样,把老师都逗得哈哈大笑。
(小作者是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这次团队炒饭,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但自己亲手炒的饭,特别香!
同学感言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炒饭,还感受到劳动的趣味。
教师赏析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次有趣的蛋炒饭,被孩子们创造出不一样的新意炒饭,植庭小朋友还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讲清楚了过程中的趣事和解决方法。(林丽)
“都闭嘴!”,只见教室里传出了数学老师刘老师喊叫声,仿佛地球都发抖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如同一只“母老虎”,只要一上她的课,班里就不能有说闲话的声音。
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一头干练的短发,瘦瘦的,年纪也是比较大了,总是穿得很朴素。数学老师的眼睛却还是那么的敏锐,他的眼神似乎可以看透整个班级同学的小心思。记得一次数学课,讲台下炸开了花,老师一出去就一直说话,结果老师一回来,看到李王冠还在说话,我说:“快别说了,一会儿老师就看见了”。他却说:“管你什么事?我就说”。她给了李王冠一个眼神,大声喊:“下课去我办公室!”。李王冠立刻坐好,后面的课堂李王冠再也不说闲话了,并且整个班里也鸦雀无声。
数学老师步伐稳重,每次上课时都感觉像是一位骄傲的公主走进了班级里一样。上次老师走进来时,杯子忘拿了,但是数学老师还是迈着高贵骄傲的步伐走了进来,上课时总是在咳嗽。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教室,照到了刘老师的身上,暖暖的,数学老师即使很累,也坚持的给我们上课。她如同我们的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
在一个课室里,总会传出一些声音,但是十分奇怪,因为它们并不枯燥,而让人听后十分舒畅。它们就是我最喜欢的音乐。
我们的音乐老师十分有趣,他的头和一个大篮球一样大,可身体却跟不上节奏,瘦的不能再瘦,骨瘦如柴,像是好久没吃饭了,可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他的嘴,他的手,只要拿起任何一款吹奏的乐器,什么音乐都可以完美地吹出来,就和一个音乐盒没有多大区别。
他就像一个音乐管理家,什么音乐都在他的掌心里。记得一次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小草小花都高兴地晒着太阳,小鸟也唱着歌儿,我们排着队来到了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当我们坐下后,老师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现再来演奏一首歌,你们想不想听呢?”
一听到“一首歌”三个字时,我立刻好奇地想,会是什么歌呢?会是儿童歌呢?还是流行歌呢?有点意思!这时上课铃响了,老师也开始了演奏。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老师演奏的竟然是上课铃!顿时整一口教室都是欢声笑语。
不但如此,老师为了让我们爱上音乐,还让我们进行“巴乌”大比拼,每个人都吹一首相同的歌,看看哪个同学吹得好,哪个同学吹得不好,以后就要多多练习。随后就开始“甜蜜”的仪式,每个人都乐哈哈的。
这位老师,虽然样子奇怪,可我们的欢乐,可以补充他的缺洞。
前一段时间,爸爸的办公室里迎来了两位“小客人”,原来是爸爸的好朋友送来了两只可爱至极的小鹦鹉。
这两只小鹦鹉长得可漂亮啦!一只鹦鹉的羽毛五彩斑斓,就像穿着华丽的衣裳。而另一只鹦鹉的羽毛蓝白相间,看上去清新可人。它们那圆溜溜的眼睛,好像两颗乌黑亮丽的宝石。它们的嘴巴弯弯的,像个尖锐的小钩子,显得格外俏皮。它们常常叽叽喳喳地叫着,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好像在亲密的聊天,好像在欢快地唱歌,也好像在激烈地争吵。
从它们来到那天起,只要我一有空去爸爸的办公室,就会迫不及待地去看望它们。我会小心翼翼地给它们喂瓜子和水。一边喂还一边跟它们温柔地说话,它们总会歪着小脑袋,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我,仿佛能听懂我在说什么。每次我说一句话,它们都会叫一声,好像在回应我,那模样可爱极了!
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爸爸打开笼子准备给他们换水。就在这时,那只蓝白相间的鹦鹉趁爸爸不注意,“嗖”地一下从窗户飞走了。我看到这一幕,着急地大喊:“鹦鹉别飞走”!我赶紧跑到窗户边,眼巴巴地看着它越飞越远,它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空中。
那一刻,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难受极了。剩下的那只鹦鹉可能知道它的小伙伴飞走了,原本好动的它也变得安静了。我在心里想:那只小鹦鹉会不会饿肚子呢?它能不能找到安全的地方住下呢?这件事真的太悲惨了,我到现在依然十分想念那只飞走的小鹦鹉。
“哈哈哈”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原来,我们正在举行吃薯片比赛,但这可不是正常的用手拿着吃薯片,得先把薯片放到额头上,利用脸部的肌肉,做出各种表情,把薯片弄到嘴里,过程中不许用手,薯片掉落为失败,每人有三次机会。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盒薯片,我们每人拿出三片,便开始练起来。比赛开始了,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两组。第一轮一个同学刚把薯片放到额头上,头一低,薯片就掉了,还有一个同学的薯片到了她的眼睛上死死不肯挪窝,她真像一个薯片海盗....很快就到我们这一组了,我拿了一片薯片放在额头上小心翼翼地动了动。但是薯片还是像调皮的小猴子一样,坐着清梯滑了下来,我又看了看同桌,他似乎是想速战速决猛一晃脑袋,薯片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哈哈!真是神速,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有一个同学成功了,可惜的是我没看到她是怎么弄的。
第二轮对方一组先开始,一个同学扬起了眉毛,两眉毛像两条毛毛虫,晃晃悠悠的最终他的薯片掉了。还有一位同学的薯片像胶水粘在了脸上,她皱了皮眉头,眨了眨眼睛,把骨毛挑准老高,把嘴巴噘成小喇叭,鼓起腮帮子,等薯片到嘴边时,她迅速地伸出舌头,可薯片却一溜烟的逃走了......对方没有一个人成功,我不由心想,这个游戏也不是很难呀,怎么就......我肯定能成功,轮到我们这一组了。我把薯片放到额头上,课吸一口气.皱了皱眉毛,薯片就到了脸上,我又眨了眨眼睛,薯片又到了我的嘴边,我抓住时机,用舌头一舔,薯片就乖乖的进入了我的嘴里,我心想这下你饱不掉了吧!
第三轮又开始啦,我有了经验,把脸斜着,只要薯片到了脸上,就好办了,到脸上时轻轻动一动,不要动作太大,不然薯片会掉的,最后到嘴边时趁机用舌头-舔,薯片就会和乖地进入嘴里。我连续成功两次,同学们却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这次的经历可真让我难忘啊!
春风拂过枝头缀满新绿的青杨,拂过校门上斑驳的铜制校牌,拂过保安大叔洗得发亮的蓝色制服,轻轻扑在我的脸上。恍惚间又想起初见他时,他正站在晨光里的门岗旁,对着我们这群背着新书包的小家伙扬声笑道:“欢迎你们呀,新来的小朋友。”
保安大叔的问候像闹钟一样准时,每次我背着书包走进校门,他总会先笑一笑,再看向门卫室上方的时钟说:“早上好,现在是七点五十五分!”记得有一次我眼看就要迟到了,他故作严肃地催促:“你来的可真‘早’,知道吗?快点跑,不然就真迟到了!”我心里一惊,赶紧刷了校卡,慌忙塞回书包就往教室冲。没跑几步,身后突然传来“等一下,等一下”的呼喊。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蓝色身影上气不接下气地追来,他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制服上,把校卡递过来说:“你的校卡没放好,从书包里掉出来了。瞧你这马虎劲儿,害我从校门口追到这儿。下次记得放好!”我匆匆道谢,攥着还带着他指温的校卡大步跑向教室,踩着铃声进了门——多亏了他,我既没迟到,也没弄丢校卡。
一个深秋的早上,我感冒了,嗓子又干又疼,拖着沉重的步子进校园。他一眼就看出我的不对劲,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昨天没注意着凉了,嗓子特别不舒服。”我无精打采地说。他听完立刻走进门卫室,从抽屉里拿出一包润喉糖:“这个给你,不舒服的时候含一颗。”说完便转身去迎接其他同学。我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漫开,全身都暖融融的。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发着低烧,被婆婆接出校门,之前答应了两个同学帮她们买零食,说好放在门卫室等她们来取。我买好零食装进黑色塑料袋,小心翼翼放进门卫室,却忘了系紧袋口。保安大叔瞧见了,故意开玩笑:“呦,还给她们偷偷送零食?我可要告诉你们班主任哟。”我脸一下就红了,连忙解释:“大叔,我们上午体育课跑了1000米,她们实在太饿了,才让我帮忙的。您就原谅我们这一次吧!”他顿了顿,接过袋子系好,放到门卫室最里面:“行吧,我让她们在这里吃完再回教室,下次可不能这样了。”我连忙道谢,看着零食被妥帖放好,心里涌上一阵暖意。
每次经过门卫室,总见他在收拾桌子、用毛巾擦窗台,偶尔还会给流浪猫喂食。那些藏在准时问候里、热心关照里、玩笑包容里的温暖,像一捧持续燃烧的炭火,把我整个小学时光都烘得暖洋洋的。
如果教室里是同学们的“炼狱”,那宿舍则是“天堂”,因为这里住着各路“神仙”。——题记
在我们A119宿舍里,到处都是“俗”舍奇人,各有各的神通“法力”,接下来我就详细介绍一下这些“神仙”。
“宿舍魔王”小七
放眼整个宿舍,小七在班里的威慑力,绝对数一数二。宿舍里我们一众“神仙”,都惹不起他。每个周日看见他,大家都不敢找他,在宿舍也常要看他脸色行事。只因四年级时,小Q不小心碰到小七,他瞬间发怒,趁小Q上床不注意,直接把小Q推倒,接着重拳出击……小Q耳朵都被打紫了。经此一事,大家对他又敬又怕,轻易不敢惹他做事了 。
“无敌学霸”小X
网络上常流行一句话:每个班成绩最好、长得最帅、最成熟的人,一定是数学课代表。这话在我们班还真说对了。小X语数英各科都是无敌存在,每次考试,我问他有没有信心,答案始终不变,依旧是那几个字:“包的呀,兄弟。”我甚至觉得,100分是试卷的极限,而非他的极限!
“声波龙”小工
要是说小七是肉体攻击,那小工就是精神折磨。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准备睡觉时,小工的“演唱会”——打呼噜,就开场了。这对肉体伤害不大,精神伤害却大得要命,总能在你快睡着时,把你吵醒。
在宿舍里,大家各有各的厉害之处,总之,每天和大家一起待在宿舍,就是最开心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