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李商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5:00:40
  • 《经典古诗词佳句》
  •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3、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5、他年回首,秉烛西窗如梦否?惟愿相知,长似人生初见时。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1、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1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3、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4、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崔涂《七夕》

    1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1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17、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19、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佚名《菩萨蛮》

    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1、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2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苏轼《南乡子》

    2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5、琴声依旧,妾心已冷,漫漫长夜,君已入梦?

    26、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27、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采葛》

    28、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30、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3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

    33、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之二》

    3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5、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3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7、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38、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宋)张先《千秋岁》

    40、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温庭筠《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4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42、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秦风·小戎》

    43、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4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4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4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4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4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4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0、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 《《送别》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必考名句】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只。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嫦娥》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注释】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应不应该做官作文550字》
  • 新年,我和好朋友伟伟一起视频聊天玩。他看见我身后的书架上又买了好多书就问我:“你知不知道唐朝诗人李商隐?”之前他们学校有一个辩论会,辩论的主题就是“李商隐应不应该做官?”伟伟说他是反方,反方观点就是“李商隐不应该做官”。我回答说:“我知道李商隐,而且很喜欢他的一首诗《滞雨》。”我接着说,李商隐为什么不做官呢?我认为他应该做官。”

    我的观点是:李商隐即使当的是一个小官,也是官啊。他少年寒窗苦读又“佣书贩舂”为了什么?如果他辞官回乡靠自己的微薄积蓄生活,每天都得种田,很忙也很累,怎么有时间写诗呢?但是如果他愿意再多做一段时间的官,虽然得不到皇帝的重用,也能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是很好呢?

    而伟伟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说:“虽然李商隐做官可以帮助老百姓,但是如果辞官回乡的话,每天都可以欣赏到家乡的风景,也是很好的。自己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再做官又有什么意义呢?”

    爸爸听着我们的辩论笑着说:“伟伟的观点,是说自己做不上大官,得不到皇帝的重用,那么就没有做官的意义。儿子你的观点是李商隐哪怕只是一个小官也可以为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都是注重生命价值。”我和伟伟辩论的很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认为李商隐应该做官,伟伟认为李商隐不应该做官,小朋友你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李商隐《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 【教学设想】

    《夜雨寄北》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篇诗歌。作为经典诵读篇目,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点诗味。本堂课以诵读为起点,明确诗歌节奏划分需兼顾音节、意义和情感。

    清人叶燮在《原诗》中直言:“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李商隐作诗擅用比兴、典故,深于象征暗示,似乎很不情愿将诗写得浅直晓白。读李商隐的诗,晦涩又朦胧,叫人颇费猜疑,正所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可见,世人欣赏李商隐的诗作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但正因为如此,“隐语”之妙给《夜雨寄北》的审美鉴赏和创造性解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正如千年前的那声夜雨,朦胧却美得深远。

    部编本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诗词下面配文赏析评价,从内容到主题,从语言到风格等。利用这段文字,可以进一步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明确诗中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学习他人对诗歌的鉴赏,不仅加深了对诗歌文本的自我解读,也学会了判断、借鉴他人的解读。

    【教学目标】

    1﹒以诵读为起点,明确诗歌节奏划分需兼顾音节、意义和情感。

    2﹒通过知人论世,多维度地解读文本,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3﹒学会判断、借鉴他人对诗歌的鉴赏和评价,并尝试写作诗歌赏析。

    【教学重点】

    明确诗歌诵读的节奏划分需兼顾音节、意义和情感,能够多维度地解读文本。

    【教学难点】

    学会判断、借鉴他人对诗歌的鉴赏和评价,并尝试写作诗歌赏析。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甲骨文“雨“字的写法,像从天空降落水滴的样子。本义是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引申为朋友,也可比喻离散;又可用来比喻恩泽,像雨一样润泽大地万物。正是因为雨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才会对雨情有独钟。《夜雨寄北》便是其中一首耐人寻味的写雨佳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边读诗一边赏雨。

    读诗赏雨

    (一)读眼前的文字:巴山夜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两遍(不需要齐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

    2﹒尝试变化朗读节奏,并根据变化进行对比,思考:节奏变了,读诗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对比吟诵。诗歌中的停顿能够给人想象、理解、感悟的空间, “未”“涨”两个单独停顿的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想象空间呢?

    ②反复吟诵。找出重复出现的字词,将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串联起来,并适当发挥联想和想象,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期”:时间(回家的日期)

    “巴山”:地点(身处的地方)

    “夜雨”:环境(身处的环境)

    【设计意图】七言绝句一般按“二二三”或者“二二一二”的节奏朗读,而节奏划分的依据是兼顾音节和意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朗读理解来感受整首诗的节奏和画面。

    (二)读笔下的诗情:一生苦雨

    古人善用书信传情达意,比如李白把信笺托付给明月,传达出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担忧,杜甫不顾烽火连天,用家书报了一声平安。那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什么样的深意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这封信是寄给谁的。

    1﹒一读寄妻——语浅情深

    借助注释,体会“寄北”。

    明确:“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是寄给北方的妻子的家书,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资料助读:妻子王氏出身侯门,李商隐不仅出身寒门,而且一生困顿不得志,但王氏却愿意摒弃锦衣玉食,粗茶淡饭,不离不弃。

    2﹒二读寄友——辞婉意深

    揣摩“君”和“西窗”的意思和用法,思考这封信还有可能是寄给谁的?

    明确:

    “君”:古人常用作敬辞,多用于男性,唐诗中很少用“君”来称妻子。

    “西窗”:“窗”字常常连词为“同窗”,而古人一般会将舍房西侧的房间作为书房或给客人住。

    “寄北”也有可能是寄给朋友令狐绹。

    资料助读: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是李商隐的恩师,他不仅精心教授写文章的要诀,还允许李商隐在令狐家自由进出,与令狐家的公子们结交优游、攻读食宿,李商隐与老二令狐绹的关系最好,令狐绹曾帮李商隐几出援手,其中李商隐登进士弟,靠的就是令狐绹的举荐之力。李商隐一生用于交际的诗作,写给令狐绹的最多。

    诗人滞留巴蜀,不知何时能返回长安,孤独郁闷,此时写信给令狐绹,用“西窗”拉近彼此的距离,用青少年的回忆打动对方,使对方也动情于往昔的情谊,目的就是希望令狐绹能再次出手相助,让他早日回到长安。

    3﹒三读寄己——言简愁深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封寄不出去也收不到回信的信,因为写这封信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去逝,昔日的挚友也与之反目,而这一切都源于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资料助读: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李商隐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而李党也认为他有牛党的背景。就这样,李商隐无可奈何地卷入牛李两党争斗中,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一生难展怀抱,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

    《夜雨寄北》中的“寄北“,不论是寄给北方的妻子或是朋友,都是实指。但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寄北“也可以是虚指,即一种情绪的寄托,对过往美好的深切怀念,而这种美好当中,既有关妻子,也有关朋友,而曾经的美好一去不复返,只能在未来的畅想中才能实现。因此,《夜雨寄北》还可以理解成是诗人写给自己的。

    资料助读: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市)。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生世的苦无法选择,经历的苦似乎只能听天由命。因此,这场夜雨也是李商隐一生的苦雨的写照。请同学带着对李商隐凄苦一生的理解和安慰再读《夜雨寄北》。

    【设计意图】李商隐作诗擅用比兴、典故,深于象征暗示,叫人颇费猜疑,但“隐语”之妙恰好给《夜雨寄北》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能够更好地读出诗歌的味道。

    (三)读言外的诗意:千年凄雨

    毕飞宇说《夜雨寄北》里的那场秋雨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场雨。这场雨,从李商隐思念亲友的那个夜晚开始,千百年来,让每一个读诗的人,让每一颗有“念想”的心,都感到淅淅沥沥的柔软和潮湿。

    君问归期未有期:收到来信的过去时,

    巴山夜雨涨秋池:写下回信的现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想象团聚的未来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未来时中嵌套现在时(未来相聚中谈论写信的这个夜晚)。

    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时间上的沧桑感和深邃感,造就了《夜雨寄北》不朽的艺术价值,正如诗歌下面的赏析所言。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下面的文字赏析,圈点勾画出你认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既要有对诗歌文本的自我解读,也要学会判断、借鉴他人的解读。部编本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统一在诗词下面配文赏析评价,从内容到主题,从语言到风格等。老师可以借“文”发挥,捕捉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闪光点。

    课堂小结

    时光流转,我们不可能当面问一问李商隐,《夜雨寄北》到底是写给谁的。但是这几行浅显的诗句,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且还将继续感动着。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对诗歌进行审美鉴赏与解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夜雨寄北》这场漫长的秋雨早已浸润人心,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希望同学们能经常诵读古典诗词,用文化传承的心来点亮前行的路!因为,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整首诗歌。

    2﹒回顾课堂内容,仿照书本上的诗歌鉴赏部分内容,自选角度,尝试给《夜雨寄北》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要求200字左右。

  • 《校园日落》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笔下的日落,我觉得写的非常好,那我也体验一下这一种“美”吧。

    今天,我刚吃完饭,就看到几个同学在看日落,我也跑去窗户旁观看,太阳像一个火红的皮球在照耀着天空中的云朵,云朵们穿着各色彩衣,有大红色 、有血红色、有淡黄色、有橙红色好看极了!太阳不知不觉掉到了云边中好像在跟我做游戏,一会儿躲在里面时不时还会看一下我,我每一次我都能会发现他,他可能是吃的太胖了,总会露出半边脸。太阳终于下山了,只留下一些余晖,但余晖的亮光很夺目,眼望天空,会让到我眼睛发痛,但我毫不介意,因为他把整个校园染成了红色的世界,真像一个童话世界。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李商隐笔下的“美”了。

  • 《校园日落》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李商隐笔下的千古名句只用十个字就能恰当地表达对日落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也要表达我对校园日落的喜爱之情。

    太阳落下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一座山。头破血流,太阳的血把整个天空染红了,这正是我们所见的红霞。有的云是紫色的,这是蓝色的天空和太阳的血混合起来的颜色,更有趣的是,地上一片金黄,宛若太阳给大地铺了一层金箔!

    太阳还在忍着痛苦慢慢地往下坠,眼看太阳就要突破地平线了,天空红得发黑,但太阳还有一束余光照在大地上。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但还有一些余晖洒在天空中,我觉得它在预示着“天黑了,太阳下班了,你们要回去吃饭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 《日落即景》
  • 记得唐代诗人李商隐说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天我和妈妈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

    我来到阳台上,凝望着那耀眼的西方。起初,太阳像个光芒四射的大火球,那强烈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睛,渐渐地,它变得柔和了,颜色也比之前红了些,那颜色很漂亮,它既像人见人爱的鸡尾酒,又像珍贵的红宝石。夕阳中,湖面波光粼粼,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面倒映着天上的云,空中的鸟,岸边的柳垂柳,鲜花怒放着,这情景着实迷人。

    瞧,天边的云霞,远处的山,近处的房屋、树木,在余晖的映衬下都披上了一层薄沙,人也沐浴在夕阳的柔光之中,真是美不胜收,它们真的很像一个个魔法师,刚刚还是白色的,一下子就变成了灰色、金黄色、红色,让人看得应接不暇,有些顽皮的彩霞更是左右乱窜,慢慢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片彩霞,

    日落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赞叹不已!

  • 《秋的况味》
  •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又一秋。

    自李商隐于《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留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名句后,愁,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趣。莲峰居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把哀愁推到顶峰。如果一个人常年漂泊他乡,忽逢秋叶飘零,黄花满地,联想到温暖的家乡、人生的四季,满腔思乡和愁苦便会突如其来。于是,秋,便被那一句句愁诗所包裹,而在那看似平常的诗句后,谁又能想到诗人那颗充满愁苦的心呢?

    山山秋色,寒鸦绕枝,江水已经由夏日的清爽变成秋冬的寒冷,变成了愁的代言词。

    北雁南飞,哀啭幽鸣,风裹着冬的清冷,秋的哀愁,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变成了迷惘、悲伤、苍凉的名片。于是,就有了吴君特笔下写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一说了。

    然而,李太白那一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景美丽、宜人秋色从笔尖流露出。我们从秋山秋水中也领悟到了秋天的兴味盎然。的确,秋天的景色怎么不是美好的呢?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一行大雁在空中自北向南缓缓飞去,既和谐,又淡雅,让人韵味十足。

    无独有偶,庐山居士也曾在秋日高吟出那一句“山时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想一下,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已经来到了夜晚就会降霜的秋天,放眼向山水望去,树树挂满了金黄的残叶,地上、水面漂浮着落叶,将郊野“染”成一片黄色,可有几片火红的叶片挂在枝头,从浅黄、深黄中脱颖而出……

    其实,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秋天。有的人悲观,那么他只会看见忧愁和悲伤;有的人乐观,则他就可以欣赏到秋天无与伦比的美景。

    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为何不能在人生的“秋天”中乐观地、积极地去面对呢?我们为何不能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成长道路上的“秋”之美景呢?

    四季反复无常,岁岁年年亦是,可我偏爱秋。不为别的,只因秋是生命之花最后一次努力绽放的时候,是一种可以用两种情感去面对、有两种结果的季节。

    秋意更浓,诗情愈烈,好一秋。

  • 《黄昏即景》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李商隐说的半点不假,一天当中最美便是黄昏了。

    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中浮动着大片大片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光辉下呈现出火一般的艳红,倘若你仔细看,会看到云絮在天空中自由飘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让烦恼与苦闷随着这白云扬长而去。

    一阵风扑面而来,吹的身上每一根紧张的神经都松缓下来,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殷红色的余光照在河面上,仿佛撒下的一盒的玛瑙。

    渐渐地,渐渐地,在夕阳洒下最后一缕红光后,夜幕降临了,我脑海中还浮现着那醉人的黄昏,那美丽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情形,陶醉着我:我的视线,我的思想,我的精神!使我沉浸在这美丽的“黄昏图”中。

    当月亮探出头来时,天边还有一串晚霞,仿佛呼之既来,挥之不去,旁若无人地在天空中逗留。可又有些像躲猫猫,当月亮逐渐上升时,他们开始渐渐消失,慢慢的,慢慢的越来越淡,越来越淡,最后如一缕香烟飘散。来无影,去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日出、荷塘、夜晚……这些都是美丽无比的,有多少诗人与作家称赞过他们呀!可现在,我却被这黄昏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