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谁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20:09:36
  • 《《红楼梦》读后感》
  • 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红楼中的故事,是真是假!是真,它凄婉的令人不敢相信;是假,它却真实的可怕,这也是它成为古典小说史上巅峰之作的原因之一,还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这本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地描写了多姿多彩的世俗风情。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陵十二钗》、《情赠录》等,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凄美爱情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控诉了封建贵族的虚伪、自私自利!

    在我看来林黛玉的命运无疑是一个悲剧,她从出生,进入贾府,再到宝玉相爱,最后病死,她眼泪从未停下过。她很敏感,毕竟寄人篱下,渐渐养成了爱计较,怨声怨气的性格,父母早逝,无依无靠,楞是与宝玉相爱,最后却患得患失,只能抱憾终生。

    衔玉而生的宝王聪颖灵秀,他向往自由,对封建社会的控制极度不满,她死心塌地爱林妹妹;妹妹,却以失败告中。

    在如此一个封建社会中,他们却义无反顾的爱着对方,这种爱,让他们的生活多了几分“新鲜感”,也是在提醒我们人这一辈子要按自己想活的样子去活,不受束缚,敢爱、敢恨、敢想、敢做、敢当。

    这部巨著写出了封建社会的世俗人情,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缩影,揭示了当时深刻的人性,世态炎凉,社会矛盾推动发展的哲理。这本书让我明白要坚持自己的尊严,不畏权贵,就能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

  • 《薛宝钗,我想对你说》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照这么说,我已经有一个老朋友了,它就是——《红楼梦》。今天我要跟其中那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老朋友——薛宝钗,来一番发自肺腑的倾诉。

    提到宝钗,也许在许多人心中你不是一个讨喜的人,你没有黛玉的率真可爱,讨人喜欢,也没有探春那侠肝义胆,令人钦佩。我甚至对你也谈不上喜欢,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的的确确是个复杂,深奥,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人物。

    初读红楼,薛宝钗这个角色倒是十分讨喜,你宽容大度,善解人意。不管是对小姐,还是对丫头们,都一视同仁,都那么友好。比如:宝玉房里的小丫鬟林红玉,因怕黛玉多心改了小红,就是这么一个连宝玉都不认识的小丫头,你见了也能主动打招呼,可见你待人之友好。对于我这个慢热、交往恐惧者来说,就需要你这份热情。

    可是,在我第二次翻阅《红楼梦》时,发现宝钗不那么讨喜了,甚至惹人讨厌!这时我发现你之前的待人友好,善解人意都是伪装的,只是为了在贾府收买人心,成为贾府的宝二奶奶,想到这我不禁大失所望,我最喜欢的大家闺秀,居然只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心机女!对于我这个思想简单、没有能力洞悉人心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但是在我第三次细细品味《红楼梦》时,我又对你有了深深的怜悯。你之前拼命把自己伪装得完美,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别人眼里无可挑剔的宝姑娘,却丢了真正的自己。我认为,没有一个女孩子天生就想做一个恪守妇德的大家闺秀,可是你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不得不这么做。你为了家族的荣耀,白白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实为可怜。这时我对你的厌恶瞬间消失了,剩下的有悲悯,有遗憾,也有了些许敬意……

    都说:少不读红楼,老不看三国。我在还未到豆蔻年华的年纪就迷上了《红楼梦》,不知是喜还是忧。

  • 《读《红楼梦》有感》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题记

    历经千年的沉淀,《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透过泛黄微蜷的书页,循着那缕素雅缱绻于鼻翼的墨香,那一个个或灵动剔透、或沉沦腐朽的灵魂徐徐铺陈开,在四个封建贵族家族的悲欢离合 、兴衰盛亡中栩栩如生,举手投足皆扣人心弦。

    它,蒙着一层繁复华贵的面具,面具上绘着贾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一幕幕嬉笑怒骂的戏码。褪下皮囊的遮掩,那早已腐蚀不堪的骨肉便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在腐朽制度笼罩下,渲染于各阶层人们间不同形式的不幸犹如病菌一般在社会中疯狂滋长、蔓延。人们皆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铐住了身体与灵魂,几欲窒息。“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贾府的繁荣最终付之一炬。这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结局。素日清朝高门权贵奢侈无度的生活、绵里藏针的暗流涌动,早已为悲剧的收场埋下伏笔。

    黛玉,这朵阆苑仙葩,是我最为喜爱的人物。眼泪几多,皆付诸她那在一场水月镜花的邂逅后黯然玉殒的生命。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衡量女子贤德的标尺,亦是牢牢禁锢女子羽翼的枷锁。在葬送个性的潮流中,女子被铸就成了一个个惟命是从、奴颜婢膝的傀儡,大观园中冰清玉洁的女儿们亦成了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标新立异、才思聪颖的她如一株芙蕖,蕙心兰质。诚然,命运待其何等不公,父母不在身畔的她孑然一身,在贾府这鱼龙混珠的污浊之地寄人篱下,在纨绔之风的乌烟瘴气中,她没有选择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抑或随波逐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始终秉持着那颗纯粹的初心,勇于以一介女流的柔弱之躯,去与勾心斗角的权力旋涡抗衡,为自己争得一分一毫的权利。在大观园诸多“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任人操纵己命运的女子中,她无疑是具有深远目光与别样胆识的。可惜,她失败了,落得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清结局。在八面玲珑地周旋于长辈间的宝钗眼中,黛玉的反抗便同飞蛾扑火。但她高洁的灵魂,犹如一面纤尘不染的明镜,以高尚的人性光辉折射出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堪怜咏絮才”,她孤傲的骨子里,是如寒梅般挺立残冬的清高,是如莲般濯清涟而不妖的操守。她走了,带着多少未了的遗憾,却终于不复囚禁于枷锁之间。她终究不适合在那样的繁华喧闹中蹉跎年华。就让她在另一个纯净的世界里完成她的夙愿罢。

    《红楼梦》引我穿越时光的长河,在悠悠古韵间细细品咂其间意蕴。昨夜红楼入梦里,红楼梦里梦红楼。梦中红楼,是难以挣脱的枷锁;时过境迁的今天,我们的身躯卸下了枷锁的束缚,但那缠绕心头的或抑郁、或颓丧、或悲怆的枷锁,仍需要我们努力去打破。我们何其幸运,得以在人人平等的时代呼吸自由的空气,怎能不加倍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