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置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1:06:45
  • 《带着感动出发》
  • 置身江南小巷,可以感受到宁静优美的气息;漫步纽约街头,可听见城市热情魅力的低语;行走山间小路,可触到古老神秘的呼吸。当纸上文字在眼前展开,我愿带着感动出发,一览世间美景。

    愿执一把纸伞立于早春,刚醒来的桃花岭,身上还残留着清冷的气息,几星绿意刚冒出,小心翼翼地看着世界,小溪恢复了以往的活跃,在旁边的怪石上激起阵阵水花,几尾银鱼也参与了进来,溅起晶莹的白珍珠,鸟儿在枝头间跳跃着,洒下一串串婉转的啼叫。再过几月,桃花姑娘才姗姗来迟,为光光的树丫戴上粉色的发饰,这个时候,桃花岭才真正恢复了生气,在池旁捧一掬清水,洗净心中的尘埃,留下满满的感动。

    愿乘一叶小舟游于初夏,郁郁葱葱的樟树在略有些燥热的空气里晃动着,为过路的生物带来片刻清凉;池中的荷花盛开,掩了池子的半边脸,撑着小舟在水的怀抱下,慢慢陷入梦乡;远处是一小片林子,阳光照下来,染得湖水也绿了,分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水。拾一朵荷花,在回家的路上咬一口冰棍儿,便是夏天里最简单的幸福。

    愿摘一片红叶行于晚秋,找一个小小的亭子坐下来,看着眼前高大的树,不知名的紫色小果子落了一地,被秋温柔的光笼罩。想着它接受了多少阳光的馈赠,才长得这么的粗这么的高。顺着小径下山,有细雨就下下来,夹杂着花的芬芳,一抬头,桂树在我的头顶,笑得像秋那样温柔。

    愿披一身蓑衣坐于寒冬,冬天不再有了以往的温度,院子里的猫抖露着身上的雪,毛上亮晶晶的,像披了一背的星星,牵着温暖的大手,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呼出氤氲热气消失在干冷的空气里,而温暖却留在心中。

    四季轮回,卸下一身的疲惫躺在大自然里,想起云卷云舒,想起路边的野花,想起村里的醉汉哼着不着调的曲儿,信箱里的家书,想起旅途中收获的所有美好事物。

    每一天,带着感动出发。愿心里是澄澈的水,是自然的轻吟,愿以后不只是书中的浏览,家里的悠闲,更有自然的风景伴我前行。

  • 《致梦想》
  • 年轻狂妄的我们,

    置身青春的驿站,

    以一腔澎湃的热血,

    来迎接太阳。

     

    推开那一扇扇窗

    阳光洒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插上撒满阳光的羽翼,

    向梦的最高处飞行。

     

    也许青春之路漫漫,

    也许前方充满坎坷与荆棘,

    但我们敢闯,敢拼,

    朝着远方的目标不懈的前进。

    坚守到时间最美的尽头。

    希望的钟声敲响着黎明,

    让我们携起手来,

    披着阳光穿行岁月,

    加快青春的脚步,

     

    折出一架架纸飞机,

    乘着我们一个一个的梦想,

    钻出蔚蓝,射向苍穹,

    直指无尽的宇宙。

  • 《读《唐诗》有感》
  • 当你置身孤独走南闯北的夜晚,是否也能忆起张继以酒作墨留下枫桥夜泊的万般感伤?当你在落花狼藉的季节里又见故人,是否也能忆起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欣喜?当你在碌碌的生活中驻足时,是否还能忆起《唐诗》中零星的诗情画意?……

    翻开《唐诗》读本,千万首唐诗之中,又不得不提起张若虚被后人所誉“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了。

    可偏偏是这“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曾有着400多年被人遗落的历史,唐代所编诗集中也全无它的身影。原来,当时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第一首诗是由荒淫无度的陈后主所写,后又有隋炀帝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主题都是描写宫中情事的宫体诗,于是人们也把《春江花月夜》的形象禁锢在了风流不堪一类的词语中,哪怕张若虚的诗意根本不在此。

    好在直到400年后,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下依然打破了世俗,被高棣编入诗集中为人论赏,足见这首诗的情境感情实在深入人心,在后世,许多文学名家,如闻一多、李泽厚,对它的内涵、手法赏析和争论更是为人们开阔了理解的空间,现在还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春江花月夜》,是历史留下的宝物,更是教训。不知道有多少首如它一般的文学经典在历史的长河里飘零不见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阻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幸好这种对诗的热衷,我们现在身边还能见到。

    2012年12月初,一条微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原博一晚达六万多次转发,一万多条评论——这是一首诗,一首在北京打工的河南老人写的诗。

    发博的张女士和我们一样惊讶,在秋冬之际,她的母亲韩女士在小区看见看摊的老人衣衫单薄,便赠予老人两件大衣御寒,当时老人就连声道谢,没想到过几天韩女士遛狗时,老人竟回赠她一首诗:“冬舍棉,夏施单,良善之心日月鉴,秋冬交际收夹袄,强似三春绫罗穿,一场雨雪突然降,全赖此衣挡风寒,素不相识不图报,仅以拙句聊奉还。”

    五十五个大字在老人的笔下铿锵有力,在寒冷的冬日为所见它的人们增添了一丝温暖,这首小诗深深的震撼着张女士和千万网友的心。名不经传的老人用诗让上千万人记住了他,我们为这个老人感动,更为这首饱含情感的诗而感动!

    试问老人换另一种方式,他是否还会被人们这般难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可见诗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中依然留存着无法动摇的情感地位,是人与人心中恒久不变的桥梁。

    当我面对生活的困难时,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激励着我继续直面挫折;当我因为因为贪玩排名一落千丈时,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鼓励着我继续努力向上;在生活中,诗中古人的情感也一直潜移默化着我,和那些爱诗的人们。

    唐诗里流淌着中国古代的君子之风,是中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是千万年来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几行汉字底下藴藏的是中华的千年历史! 它理应被传承,被发扬光大!

    我不知道如今的中国人几个仍然铭记着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但我希望在这个信息复杂多样,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人,记得手边的诗集。

  • 《置身书海》
  •     还记得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此看待读书与学习,令人敬佩与叹服!读书有其境界,徐燕谋赠给钱钟书先生的佳句说的正是此:“北海西山都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既浪漫又充实。宋人刘子军曾说:“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试想,在时光的空白处,读几页书,搞赏一下饥渴的心灵,体味“月华似水,佳期如梦”的意境,是多么惬意的事!真可谓“书田寂粟皆有味,心田芝兰有异香”!生活的大海,广阔平静又波光诡橘,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的高手,就要有超人的智慧。这种智慧蕴涵在经典读物中,孕育在开放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怀之中。因此,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歌唱;使春风永远吹拂,春晖永远明媚,使我们的世界充满融融爱意。

        书,尤其是经典读物,能愉悦身心,更能塑造性情。从书中,我们学会了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看待生活。我们认识到完美是相对的,而且世界在不断向完美过渡。我们不仅能闻到花朵的芬芳,还能嗅出太阳的味道,体味生活的美好;我们不仅能看到绿树的繁茂,还能看到她舒展的微笑,感叹微风的奇妙……置身于书中的场景,犹如穿过了时间隧道,一路上,我认识了许多人,有的豪气满腔,有的英姿飒爽,有的则外柔内刚……

        有人描写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确,读完他的作品,眼前他那身着长袍、昂首山颠的身影便久久难忘。读完鲁迅的作品,顿觉浑身痛快,叹服他的铮铮铁骨和他“骂人”的艺术。眼前不觉浮现出他微皱眉头,大口地抽着烟的瘦削的身影。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真想沿着他的路线走四方,品味中国的历史文化……读书的乐趣,简直妙不可言。

        很庆幸我生在中国,一个如此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被前人的优秀作品包围着,无比幸福。同时,我也庆幸我处在这样一个年代,知识开放、信息沟通、文化交流,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快捷的方式来接触作品。不过,我喜欢读散发着墨香的书籍,这是一种更直接的接触,不像在网络中读作品那样冰冷;翻书时,纸张摩擦的声音又是那般悦耳,因为新的一页上有更精彩的内容等待着我。常看到人们购书时的火热场景,那是一种求知的期盼,一种追求心灵升华的渴望。看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虫多,书虫更多。我们愿意做书虫,品名著、嚼余香的书虫,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书虫!

        青春是短暂而美好的,有青春经典陪伴的青春是充实而值得回味的。落叶的季节,因为有青春经典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不落叶的心。踩着金黄的落叶,翻阅心爱的读物。在这“没有秋虫的地方”,有青春经典的陪伴,足矣!“书本是最好的大学”,我们正身处其中,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行囊。

        回到开头那个比喻,我们都是天鹅,一只羽翼靠网络支撑,另一只羽翼则需要书籍来充盈。有了这样一双翅膀,那还等什么?展翅高飞吧!我愿意与你—我的青春经典,聆听着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携手走向那无比奥妙又绚丽多姿的精神殿堂,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感悟思想的灵动,解读生活的智慧。与青春经典同在,让书卷气息使青春的内涵丰盈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