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秦淮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16 06:21:13
  • 《秦淮河游记》
  • 放暑假后,爸爸妈妈就带我们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南京。一下高铁,热浪便扑面而来,热得我们汗流浃背。我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才到达酒店。当我向烂泥一样瘫倒在床上时,就听到妈妈说:“都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晚上我们还要去秦淮河、夫子庙呢!”

    到了晚上,我们来到秦淮河边,这里人挤人,人挨人,灯火通明。秦淮河上的游船,一条接着一条,不断的从码头驶离,归来。爸爸妈妈拉着我们好不容易才排队买到了船票。

    当我们登上船,就能看到对面红墙上的双龙戏珠,两条金光闪闪的龙之间有一个同样在发光的龙珠,这样一副巨大的浮雕使人们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它,而这就是使它成为主角的原因。

    船儿向前驶去,秦淮河两岸的道路上,人声鼎沸,灯火通明,河上波光粼粼,就好像宝石散落,河面上亮晶晶的,倒映出楼房、花草树木和人群,让人忍不住地赞叹,南京真不愧是六朝古都。

    我们先经过了桃叶渡,再驶进白鹭洲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在我看来,白鹭洲公园更像是森林和街市的交接处。这好不容易等船来到了一处略显宁静的树林,一转眼,画舫就又来到了热闹的街市,让人恍惚间以为刚才的宁静树林其实是自己梦里的场景。

    之后,我们又经过了水街、东水关和中华门。水街的人比别的地方的都多,也更加热闹,而东水关则更加肃立,它的主体颜色是灰黑色的,与旁边灯火通明的商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让人奇怪的是,这样竟然一点都不违和。中华门则有固定的灯光表演,蓝色的光线交叉着,河两岸还冒出阵阵烟雾,十分好看。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正在闪闪发光!

  • 《秦淮河一游五年级作文》
  • 秦淮河一游五年级作文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10.11号学校组织我们到南京秦淮河去游玩,那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一大早老师和家长就带着我们同学们乘坐地铁来到秦淮河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堵雄伟壮丽的屏风,它矗立在秦淮河上,由两根红色粗大的柱子支撑着,屏风的中央雕刻着二龙戏珠,两条金色的盘龙在阳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就像是要随时腾飞的样子。往前走看到的是一扇朱红瓦片做成的大门,大门的上方镌刻着《秦淮胜境》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门的下面摆放着两个大鼎,四平八稳,气势恢宏,左右两边的柱子挂着付长长的两幅对联,第一副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另外一副上联“鼓卓以歌莫负十里秦淮三春好景”下联:“引觞而醉宜珍一轮明月万斛清辉”站在门前细细品味这两幅对联。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诗,让人思绪翩翩,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大门的不远处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牌坊,牌坊是由汉白玉石为底座,花岗青石为立柱,横柱的上面雕刻着《十里秦淮》四个大字透露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内涵。

    顺着秦淮河向下游览,看到一座水城门横跨在秦淮河上面,它就是有名的《东水关城门》是用来调节秦淮河水位的城门,秦淮河水流到这里便形成一个“Y”字形把水一分为二,一股顺着明城墙的外则流淌到护城河里,保护着当时的城里人们安全,一股水流穿关入城,引人秦淮内河,为当时城里的人们生活所需。老南京人又把“东水关”称为“东水头”或者“上水关”。千百年来,流经这里的秦淮河水抚育了两岸的芸芸众生,又流淌出了五彩缤纷的秦淮文化。我们不禁要赞叹这大自然的美丽,也为前人们的智慧而折服。

    悠悠秦淮河水穿城而过,一路向东流到长江母亲的怀抱,向她诉说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变换沧桑,娓娓吐露南京这座城市的优柔美丽,丰富文化积淀和人文内涵。

    这次游玩,让我爱上南京秦淮河,同时我也在这里呼吁所有的南京人都来保护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

    【秦淮河一游五年级作文】

  • 《夜游秦淮河》
  • 离开弟弟家,我们旅行团到了南京。我们住在夫子庙旁边,夫子庙傍着秦淮河。晚上整个夫子庙灯光璀璨,人山人海。随着人流我们登上夜游秦淮河的游船。船舷两侧挂着红红的灯笼,倒映在水中把河水都染成了红色。

    船慢慢驶离岸边,广播里讲述这条河的故事。秦淮河是中国第一的历史文化河,每座桥、每座房子都有它的故事。有座桥的名字叫“二水桥”,它的名字来自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还有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伴着秦淮河水,李白、王昌龄、刘禹锡、杜牧……他们的故事从我眼前一一闪过。

  • 《秦淮河沉思录》
  •     她,背靠三国两晋南北朝,脚踏隋唐五代又十国,像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讲述着她曾经的辉煌……

        站在复成头,看吧,向远处看吧。一道狭长的绿溪静静地,悄无声息地流着。澳上,偶尔有几只小舟散落飘零,可谓“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行人稀少,房屋稀稀疏疏地静默着。河边柳漫兴而飞,似金蛇狂舞。溪中还飘浮着几片粉红的嫩桃瓣,随着河水远去。真是“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远处,古迹楼旁,传来工作人员们一阵阵打扑克的叫喊和喝彩声……噢,这难道就是曾盛极一时的秦淮河吗?这难道就是当年将相王侯,纹扮子弟消遣娱乐、纸醉金迷的秦淮河吗?这难道就是曾沉淀过六朝金粉,云集过墨客文人,聚集过富商巨贾的秦淮河吗?这难道就是五代十国时中国最富裕、最繁荣、最昌盛的秦淮河吗?这难道就是孕育了沈万山,造就了朱元肆,培养了曹芹的秦淮河吗?唤,不!怎么会这样!

        漫步秦淮河畔,我想,“旧时王谢堂前燕”,大概乘着历史的风,飞进了本属于它的线装的唐诗中去了吧;“隔江扰唱《后庭花》”,这歌声,大概也已沉淀入水,“一江春水向东流吧了”,“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的是无可奈何的哀花吧!

        盛极必衰,历史上一幕幕动乱无不一次次诉说、证明与诠释着这个历史的永恒真理。想秦皇,一统全国,震镊四海,最后,仅十五年的秦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飘落;念汉武,开疆扩土,群英荟革,结果,一场巫蛊之祸,虽有轮台之悔,仍无力回天于国力的急转直下;思唐宗,从谏如流,国力昌盛至登峰造极,却因一个才人武婴,险使大唐毁于一旦;惜宋祖,力征十国,洒释兵权,天下一统,却因重文轻武,中央力弱,烛光斧影,使南宋历代永蒙洗不尽的耻辱……眺望历史的长河,盛极而衰的悲剧不断上演,原因何在?!历代帝王都向历史发出了质问。“纵览古今兴亡事,”或后继无人,或沉迷于前期之盛,躺在功劳薄上,一睡不醒;或新帝年幼,外戚专权,皇太后千预朝政,其父兄执掌大权(这一点应学学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杀其母赵夫人);或违背祖训,或违历史之潮流,违客观之存在原因,结果奢望未成,反受其乱;若死于非命,又有帷恐天下不乱之贼人,改圣旨,立幼子,天下之焉能不乱?沙丘阴谋便是明证,归根结底,无外乎君王之过,虽不可避客观之原因,但君王有着极其特殊的位置,他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挥舞权杖,天下皆伏首听命。君王沉迷酒色,脱离群众,王朝也就危危可及。武帝刘彻有轮台之悔过,唐玄宗面对“安史之乱”,此实属亡羊后补牢,见兔而顾犬,晚矣!尽管如此,能真正承认自己当政之过的帝王几何哉!封建王朝焉能不灭,国家焉能不衰矣!

        眺望秦淮,河水静静地流着,柳树依旧飘舞,默欲地倾诉着历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