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策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4:51:53
  • 《契合写作教学定位的实用文写作策略》
  • 璩艳霞老师引领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寒假深度阅读了黄厚江老师的名作《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我在研读第四章的时候深受震撼,黄老师在书中为我们做了三个写作教学定位: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写作素养;中学生写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指令性写作;中学作文教学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我在阅读内化的过程中,勾连了自己的写作教学,尤其是实用文写作,非常契合这样的定位。为了充分体现这个定位,我摸索出了几个策略:创设生活语境,培养公民写作素养;搭建知识支架,完成指令写作要求;经历完整过程,训练基本写作能力;

    策略一:创设生活语境,培养公民写作素养

    黄老师认为,公民素养就是能够用书面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能够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做到文从字顺、言之有物,能够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学会常见的文体的写作。为了让每个公民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自如地表达,我们在写作教学要尽可能地营造和还原具体真实的语境,实用文写作更是倡导“在具体的应用中写作”“在真实的世界中写作”的理念。创设一个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的表达趋向生活需求的表达,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当下的世界其实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每一个真实的交际写作语境,就是在给学生发出一次有价值的挑战。教师预估学生未来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打包浓缩提前演练,触发他们面对未来的勇气。实用文写作课,就应该还原或者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丰富、功能各异、目的不同的写作活动。比如给校长写一封信、为运动会写通讯稿、给参观校园的师生做导游写导游词、做一场活动策划、主持一次辩论赛、竞选学生会干部等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一般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利用”和“设计”两种方式创设语境。

    (一)利用

    将学生的过往生活经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级主题活动等充分利用起来,给学生搭建一些活动支架,帮助学生树立“写作来源生活、服务生活”的意识。

    统编语文八上一单元《新闻采写》,我根据教师赛课获奖这一真实新闻事件,结合教材单元的新闻阅读,创设了一个新闻采写的交际活动:

    我是小记者:接受采写任务。2018年4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七省九地语文教研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蒋婷婷老师,荣获一等奖。嘉州学校新闻中心,决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蒋老师的人物通讯稿。如果你是新闻中心记者,请拟定一份采访提纲对蒋老师进行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写作一篇规范的约600字的人物通讯。

    统编语文八下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我在说明文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语境:

    1.向一位没有见过你房间的同学描述你的房间,让你的同学了解你的房间的结构布局历史以及你的兴趣爱好等。

    2.拍一张你房间的照片,张贴在教室公告栏,把你介绍房间的文字也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

    (二)设计

    如果写作是无目的的、无对象的,那么这样的写作难免陷入假大空的窘迫境地。实用文写作,重在实用性,它是撬动我们生活的工具。如果有的活动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写作要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无限趋于真实的有趣语境,让我们的写作真正变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统编语文八上六单元《表达要得体》,创设写活动邀请函要得体的语境,每一个步骤都是模拟语境:

    1.为了迎接“环境保护月”的到来,我校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的启动仪式,针对这次活动,学生会制作了两份活动策划书,选择一份活动策划书研读。

    2.根据选择的策划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要求表达要得体。

    3.利用相关软件,制作一张精美的电子邀请函。(APP推荐:美图秀秀、请柬邀请函、电子请柬制作、易企秀、多彩手账等)

    统编语文八下四单元《撰写演讲稿》,创设了几个语境任务: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学生身份完成主题为“梦想”的演讲稿。

    ①小学六年级开学典礼上,以语文老师身份演讲。

    ② 七年级新生见面会上,以九年级同学身份演讲。

    ③ 初中毕业典礼上,以高中毕业班同学身份演讲。

    ④在高中选修课推介会上,以大学同学身份演讲。

    丰富的语境,有助于多元语言运用的展开,学生的语用能力自然会呈现阶梯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语境中的生活、活动、信息,只有被学生注意、激发、转化、加工之后,才能变成写作内容和素材。创设语境只是前提,而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需要在此基础上,把学生有经验的生活,通过加工重组提炼转化。转化的过程,需要结构化的写作知识。

    所以,写作教学的第二步,则需要教师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搭建写作知识支架。

    策略二:搭建知识支架,完成指令写作要求

    黄老师将自由写作和指令写作进行了区分。指令写作多是在规定的情景中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为了让指令写作更指向结果,教师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知识支架显得尤其重要,这直接决定学生的指令完成度。教师的写作知识指导如果过于抽象化概念化,是很难被学生吸纳的。如果仅仅停留在陈述知识层面,知识是静态的、隐性的,那么这些写作知识是无效的。什么样的知识是有效的呢?结构化的程序性、策略性写作知识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写作知识是一堂写作课的着力点、困难点、闪光点。统编语文写作内容主题与技能主题基于统编语文教材要求,写作技能知识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认知能力,搭建知识支架,这个支架一是内容知识,二是技能知识。

    (一)内容知识生活化

    写作内容一方面来自生活体验(多见于叙事性文本写作),一方面来自主题阅读(多见于说明性议论性文本写作)。实用类习作的大部分内容知识都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统编语文七上四单元《对名人的一次采访》这个作文题目,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文本阅读搭建内容知识。

    “李永红生活化作文”公号开播,李老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纷纷再公号上发表成长故事,许多故事都写到了李永红对老师们的专业引领和人格影响,这让我们对李老师产生了浓厚的探访兴趣,于是,我们约到李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

    为更深入地了解写作对象,教师给学生提供公号文章阅读、李老师传记文本、李老师专著等支架,解决写作内容。

    (二)技能知识程序化

    实用类写作如传记、新闻、访谈、演讲、倡议书、邀请函、书信等,教师最需要提供的是写作的策略性知识或结构化的程序性知识。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群文(书)阅读建构图式,用四个步骤获取这些写作技能知识。第一步,多文本比对;第二步,勾画关键结构;第三步,合并同类项;第四步,归纳提炼术语。

    统编语文八上一单元《新闻采写》其实有两个写作任务,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这两个任务都需要技能知识:

    写作知识1:新闻采访问题串设计

    1.确定采访核心点

    2.设计合理问题串——GOSS公式

    (GOAL) 目标—(OBSTACLE)障碍—(SOLUTION) 解决—(START)开始

    写作知识2:新闻写作“四步基本法”

    1.串“核心要素” ——连缀导语

    2.提“核心人事” ——拟出标题

    3.展“核心事件” ——充实主体

    4.显“核心主题” ——简明语言

    统编语文八上六单元《表达要得体》中写邀请函的写作知识:

    1.邀请内容最需具体性

    2.依据目的语有号召性

    3.辨识对象考虑身份性

    统编语文八下四单元《撰写演讲稿》的写作知识:

    开头:背景话题——中间:主题故事——结尾:思想号召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以上的技能知识都是教师在海量阅读同类型文章的基础上,经历比对、勾画、归纳、提炼四个步骤。

    结构化的写作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任何学科都需要的基础能力也是关键能力,思维的提升要依靠必备的知识,正所谓无“知”便无“能”。

    有效写作知识只是学生提升思维的基础,要想真正训练写作关键能力,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实践训练,因为,写作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实践的。

    策略三:经历完整过程,训练基本写作能力

    写作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黄厚江老师要我们注重过程写作,即只有在活动中掌握写作的技能,才能形成写作的能力。写作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写作教学不能单纯地介绍写作知识,而应该开展大量活动,大量基于写的活动。这个写作过程是把写作变成了一种可教可学的程序,是学生思维活动轨迹。学生经历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叠加式的过程,而非线性单向的过程),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提升应用表达能力。

    统编语文八上一单元《新闻采写》经历了采和写的过程:

    写作实践1:就已知的此新闻的内容,你要报道的主题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表达。(1分钟)

    写作实践2:请同学们根据经典课例的启示,再次确定此事件你报道的主题。

    写作实践3:请同学们拟出采访问题3—5个(两分钟)

    写作实践4:写一则人物(事件)通讯稿

    统编语文八下四单元《撰写演讲稿》写作过程为:

    写作实践1:追问——主题故事

    写好故事是故事型演讲稿的核心,围绕话题写故事,需要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追问图式展开,比如“梦想”,我们就需要追问三个问题:

    1.你的梦想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3.为梦想做了什么?

    我们可以根据三个追问拟出故事提纲。

    你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梦想,请写一两个故事解释一下。为梦想做了哪些事?我们不妨用“标志法”将这些故事做一个合理的排列。(10分钟)

    写作实践2:核心——思想主张

    请你几句话表达你的思想主张。(4分钟)

    写作实践3:开头——背景话题

    是什么引发了你做这次演讲?请用一段话讲述一下演讲背景,写一个关联听众的有吸引力的开头。(6分钟)

    写作实践4:结尾——思想号召

    写一个鼓动听众的结尾。(4分钟)

    在过程中提供写作知识,作者才会加工转化,最后在技能学习中习得技能,提升表达能力。

  • 《初中微写作教学序列化策略探索》
  • 一、微写作的概念及背景

    从狭义上讲,微写作泛指内容短小精悍的一类文体,字数一般在 200 字以内,包括发布在微博上的微小说、 微故事、微剧作等网络文体,也指高考作文中的微作文。从广义上来说,微写作也泛指内容比较精短的文学作品,因此,又称微作文。本文将从广义的角度来构建微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

    微写作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发端于微博,具有亲民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①在人人都可以是作者的大背景下,一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并渐成燎原之势;还有一些报刊杂志也敏锐地嗅到这一热点,专门开辟了微写作栏目,有的甚至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出版。随着2014年北京高考改革的方案公布,微写作逐渐进入语文教学领域。

    微写作短小精炼,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兴趣性,紧随时代步调。微写作作为一种新的写作文体,备受推崇,逐渐成为新的宠儿,推动着写作教学向前发展。当然,目前微写作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作者在文字的表达、意境的创造、思辨的精微、文本的深度等方面有待提高。教师既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脚步,让微写作进入中学作文教学,又要审时度势,不能用微写作完全替代作文教学,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打通微写作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之间的脉络,不断优化作文教学路径。

    二、微写作训练的序列化构建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序列化教学训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它是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写作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基础上摸索写作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而促进学生稳步提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写作训练的序列化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结合教材编排,实现写作内容的序列化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是以新的目标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大纲,紧扣教材,构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目标序列。每个目标分为若干训练专题,每个专题又确立若干个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实施不同层次的作文序列教学计划,使其系统、全面地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部编版教材在不同阶段安排了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贯穿整个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部编版教材从“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入手,过渡到“如何突出中心”“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最后落于“学习抒情”“布局谋篇”,初步完成从写简单记叙文到有感情的生动记叙文的转变。说明文的写作分布在八年级上的第五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分别进行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议论文的写作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二、三、五单元,分别从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这三要素进行写作训练。另外,部编版教材还安排了几个应用文专题训练。

    教师在进行微写作序列化构建的时候,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部编版教材的编写基本一致,基于文体的角度,从记叙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进行微写作训练时,写作内容还需做到由易到难,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对微写作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者整合,以达成更好的训练效果。

    2.结合认知规律,实现训练方式的序列化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能力各不相同,写作兴趣、写作能力包括创作出来的写作成果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现实、因人而异,为学生打造量体订做由易到难的微写作训练方式。

    微写作教学的训练不要求面面俱到,主要集中在写作的单项能力上:或集中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上,或集中与微小说、微应用、微评论等应用文体上;甚至是心理、动作、语言这种细微的描写上。教师在设计微写作课程的时候,并不是零散的、随意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每一组知识点的训练有规划、成体系。

    3.结合过程写作原理,实现写作过程的序列化

    “过程写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由思想观念产生到作品发布的系列过程。②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精心设计写作过程尤为重要。教师应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建立写作过程的序列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笔者在微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依循“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写作——修改润色——点评——展示”这一序列。在写作中,学生对选材、立意做出精准的选择,然后谋篇布局,确定写作思路。接下来就要进入学生独立写作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修改润色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还需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作文点评的方式同样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点评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最后是展示环节,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把万能钥匙,展示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找到写作自信,培养写作兴趣。

    三、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兴趣激发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写不好,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写作没有兴趣。因此,微写作教学的序列化构建,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内容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降低难度,建立写作自信

    写作于学生,最主要的困难是:“一是不想写,二是没的写,三是不会写。教师呢?一是害怕教,二是没法教,于是不去教。” ③微写作具有短、小、灵活的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很好地克服畏难心理。教师在写作之初,尽量不提过多要求,尽可能降低写作难度,先让学生做到乐写,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

    2.精选内容,贴近生活实践

    微写作序列化教学,须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学生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做到由简到繁。可以依托活动设计微写作内容,如发朋友圈、写贺卡、运动会写加油稿等;依托文本,向课文学写作,尝试进行片段写作;可以依托新闻媒体,发表观点,进行微点评写作等。微写作内容需要依据学情,合理科学地进行选择,为学生提供了交际语境,让学生感觉很熟悉,明白写作就是写生活中的事,从而有话可说,觉得写作不是一件难事。

    3.创设情境,搭建写作支架

    微写作教学初期,要将活动作为外驱力,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的设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比如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亲子阅读、主题阅读、师生共读活动,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开展每日播报活动等等;活动的设计,还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比如:欣赏自然名胜,参观考察工厂、农村、科研项目,参加各种社团,听报告、讲座,参加各种劳动宣传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还积累了鲜活的写作素材,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2.实施路径多样化策略

    (1)每日抒写,积累素材

    “每日抒写”是指每天坚持写一段话,相当于写日记。之所以用“抒写”,是期待学生能用心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写的主要目的是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作畏难情绪。因此,笔者在微写作教学之初,实行“三无”原则——无写作内容规定、无文体要求、无字数要求,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多少就多少,只要学生愿意动笔,真实记录即可。尽管教师不提要求,但坚持一段时间的写作后,学生的表达欲望明显增强,字数也在不断增多。

    在实施过程中,上好“每日抒写”点评课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举措。可采取每日5分钟总结式点评,也可以拿出一整节课,对近段的优秀“每日抒写”作品进行统一点评。在点评之时,教师根据学生作品,重点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选材,准确立意。

    (2)随文练笔,渗透方法

    微写作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文为突破口,随课堂教学推进。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经典段落、精彩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多样的写法等,在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微练笔。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挖掘出多个随文微练笔的教学点,比如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微练笔、进行多角度景物描写微练笔、进行动作描写微练笔等。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深度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有规划、有层次地微写作训练,以达成作文教学的目标。

    随文微练笔也可以利用课外的阅读材料。笔者在指导学生赏析贾平凹的《风雨》时,敏锐地发现这篇文章的侧面描写极为精彩,而学生对描写大自然中无形的、抽象的景物往往是无从着笔。因此,笔者带领学生赏析了《风雨》的写作手法,并进一步做了写作指导,学生的练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同学在《午后的太阳》中如是写道:“一只甲虫贴着墙边的阴影小心翼翼地爬着,丝毫不敢越阴影半步。坐在屋门口的老人发现了它,把它呼喝走了,然后就满面愁容地望着前方,扇子不住地扇着……”

    随文微练笔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比如改写、仿写、扩写、缩写、补写,想象性短文,应用性短文——颁奖词、人物小传、倡议书、邀请函、公开信、广告词等等。比如,笔者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安塞腰鼓》时,发现这篇文章句式丰富多彩,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改写成诗歌的微写作活动,学生兴致高涨,诗兴大发。有同学写下这样的诗行: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变幻/每一个舞姿都是人和声的交织/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悠悠天地之间/唯有这安塞腰鼓在呐喊。

    (3)联系生活,挖掘深度

    《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明确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④ 写作的确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写作一定是干枯乏味的,写作只有源于生活,根植现实,才能真实灵动。

    微写作教学要打破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壁垒, 不拘泥于课堂练笔的狭小空间,变封闭的作文训练为开放的写作体验,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和对话,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教师可经常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亲身去实践,去体验,感受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获得真实感受。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校内课外活动,营造学生写作的生活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源头之水滋润作文田园。

    3.教学评价交互性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⑤《标准》关于写作评价也明确指出:“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⑥根据这些要求,在实施教学评价时,采取交互性策略。

    (1)个性化自评

    修改,是微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学生一气呵成完成自己的微写作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审读、修改自己的文字。教师可专门给学生上作文修改指导课,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写作有没有切合题意,是否围绕中心在表达、叙述;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同时仔细斟酌文字表达能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不能巧妙运用一些的写作手法等。个性化自评是提升自我写作能力的关键。

    (2)合作式互评

    合作式互评,就是在自评之后,同桌之间或是学习对子之间对作文进行新一轮的修改。通过互相批改,学生不仅可以发现了语句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进一步修改文章。笔者在实施互评时,要求学生微写作点评,做到三条优点加一条建议。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唤醒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3.指导式点评

    学生对教师的点评充满期待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品,并且上好作文点评课。一方面充分肯定文章的优点,对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做出正面导向;另一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指导学生进行作文重构,再次修改作文。教师点评要遵循鼓励为主的原则,增强学生写作的激情,激发他们写作的信心。

    4.激励式展评

    评价是多元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平台,展示学生作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一是邀请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文章,或是将作业本进行传观,或是打印出来张贴于教室、走廊,供大家鉴赏。二是申请班级微信公众号,专门推荐学生的微写作。三是搜集报刊杂志的投稿邮箱,根据栏目要求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四是组织班上的家长和学生共同编写班级刊物,对优秀作品集结出版。

    参考文献

    [1]吴雪,汪莉. “微写作”对中学作文的影响[J].文学教育,2014.04

    [2]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2010:70

    [3]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 [J]. 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35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点面相结合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21)的研究成果。作者: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璩艳霞)

  • 合作与竞争的策略
  •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社会。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那么,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竞争呢?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就是合作与竞争的策略。  

    一、下跳棋的例子  

    下过跳棋的人都知道,6个人各霸一方,相互都是竞争对手,都想先人一步,把自己的6颗玻璃珠尽快地移至对面预定的位置上去。但是,如果你一味地为别人搭桥铺路,那么,别人就会先达到目的地,而你,则落后于人,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相反,如果你一心拆别人的路,而耽误了你自己的正事,你也不会取胜,因为其它的各方会在你们“鹬(yu)蚌(bang)相争”时“渔翁得利”。正确的竞争策略,应该是:以追求自己的棋子尽快达到目的地为第一考虑要素。   

    二、学习中相互请教或自我封闭的例子  

    在学习中,有的同学在独立思考之后,仍然无法获得答案,那么,向他人请教,是一个好的办法。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例子。  

    有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这也是学习中相互合作的例子。假如一个人,采取了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他主动与其它9个人交流了思想,那么,他就拥有了10个思想。但是,由于其它9个人,只与他交流了思想,其它9个人就都只拥有2个思想。这样算来,那个主动与其它9个人交流思想的人,自然比其它9个人拥有更丰富的思想。可见,合作的策略在竞争中获胜是多么的重要。

    相反,如果一个人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思想,他不帮助别人,别人也不帮助他,那么,他就只拥有自己单调的思想。不与他人合作、自我封闭的策略,在竞争中无疑要失败。  

    三、在合作与竞争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  

    有一只小鸡,心地特别善良,其它的小鸡都比它有心计。每当主人洒食时,其它小鸡总是对它说:“你道德品质好,政治思想好,你就合作一点,不要太小气,让我们先吃吧。”这位小鸡总是把自己看作是圣人,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到侵害。等到其它小鸡吃饱了,地上的食也几乎没有了。这只小鸡越来越瘦弱,最后抵御不了疾病的袭击,不治而亡。  

    有的同学,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就沾沾自喜,把自己看成是同学们的老师。同学们也纷纷向他请教问题。他不厌其烦地为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的成绩上去了,他自己却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最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很好的把握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达到成功的彼岸。

  • 《“转身”之间》
  • 转身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境界。这也许是思想的成熟,也许是智慧的选择,也许是价值的体现……

    抉择就在“转身”之间

    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99年她去大凉山麻疯村采访,她目睹了麻疯村被遗弃的病人和孩子孤独无助的眼神。在“转身”之间,她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要亲自改变麻疯村的现状。为了筹集钱款建学校,她写文章,做演讲,圣诞之夜卖蜡烛。经过艰辛的努力,她在凉山建起了全国麻疯村第一所学校,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把麻疯村孩子无助的眼神变成了对世界的希望。“转身”之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是一种人性境界的体现。

    成败就在“转身”之间

    用灵魂奏响音符的刘伟,10岁那年,因触电而失去双臂。摆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转身”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不仅要用双脚练习吃饭、洗漱,而且还用双脚练习钢琴,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脚趾也起了血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登上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走进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脚下风光无限,刘伟用事实向世人证明,努力就有希望。“转身”之间,改变了他的人生,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他思想成熟的标志。

    生死就在“转身”之间

    最美司机吴斌,驾驶着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途中从空中飞来的铁块穿过玻璃砸在他的腹部和手臂上。在生死危急关头,“转身”之间,他忍着剧痛,将车慢慢地停下,拉住刹车,打开双闪灯,让24名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职业就是生命”,吴斌用生命诠释了它的真谛。“转身”之间,是崇高人格价值的体现。

    朋友,我们在“转身”之间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是选择为他人谋利益,还是选择损人利己;是选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还是选择屈从于命运;是选择为他人舍弃生命,还是选择苟活于世,答案不言自明。“转身”也是一种考验。

    【简析】本文优点一:材料新颖,具有时代气息;优点二:层次清,文章具有结构匀称美;优点三:叙析结合,使文章表意深刻。

  • 《2024年中考作文冲刺:中考作文的高分策略》
  •     “文若其人,字若其人”。文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的语文素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要求“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清秀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这是考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外在显现,也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无形之中就可得到一点“感情分”。让我们记住这样两话:“丑陋是作文打不赢的官司”,“漂亮是笔下留情的王牌”。

        综观一类文面,书面美观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一般不用涂改液、改正纸。

        使用涂改液、改正纸,虽然改掉了一个字,但却在文面上留下了污迹,甚至改成模糊一堆,再填上字后往往加黑,弄得脏兮兮的一片,影响文面整洁。平时要养成不用涂改液,改正纸的习惯,并且要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和技巧。

    2、不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

        试卷的用纸一般颜色洁白,答卷时用浅色笔,对比度不大,让人看起来比较费力,即使好字,也出不来文面效果。特别是浅色圆珠笔写出来的字,细软无力,不便于阅读。特别是一些年经大一点的老师,眼睛不好使,看这样的文字就特别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说是吗?用细而淡的笔书写,对自己的眼睛也有伤害。用钢笔并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涂改的学生慎用),这样一来,会收到“白纸黑字”的清晰效果,对比鲜明,易于辨识,美观大方,使阅卷老师容易“一见钟情”。

    3、注意最基本的书写要求。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字反正也不美,就干脆放弃对书写的要求。其实,你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自己的文面提高一个档次。不求书法美,只求工整清楚;不求遒劲漂亮,只求笔笔规矩。忌连笔字,忌细长不稳的字,忌忽大忽小的字,忌挤扭成团的字。笔笔交代清楚,字重心下移,字体大致均匀统一。

    4、力戒写错别字。

        按一般规定,在一篇作文里,出现了个别错别字要扣作文总分的1分。错别字往往还会严重影响作文的得分,造成写错别字的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字的字义理解不清,对字的结构写法不明白;二是写字粗心大意或是写字有坏习惯,随意加笔、减笔,造成不必要的错漏。有时也可能是笔误,写好文章后要仔细审读一遍。

    5、正确使用删除、修改符号。

        考场难免出现一点书写的错误,需要删除文字时,不宜涂成黑块。抹去一行,不宜“刷”成黑条,而应使用正确的删除符号,修改符号,保持文面洁净,使内容清晰可辨。

    6、准确控制字数。

        近年来,中考作文要求600字以上。而中考评卷时,我们经常见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够600字,按中考评卷规定,每少50字扣1分。实际上,字数不够往往被认为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以臃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就反感,这样的作文自然得分也不高。另外还浪费了许多时间,实在是出力不讨好。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

        写字时,大小应以字满格又不出格为好。“字满格,”是说写的字不要太小,致使评卷老师看得吃力。试想,把字写得像芝麻一样小,老师改卷时,简直要像福尔摩斯似的,拿个放大镜才能看得到。这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吗?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写多大的字。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出格”,是说字写得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似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来咬人一样,致使评卷老师不愿意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

        讲行款式,一是标题要醒目,一般写在一行中央,两边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不要拟很长的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如果是两个字是标题,两个字之间要空一格,显得舒展大方。标题与正文之间,我认为可再容一行。正文头要空两格,每段开头也是如此。如写应用文,书信体等,当然更应该按照应用文的格式行文了。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正确”主要指使用标点符号规范,准确。规范指标点单独占一格或两格;有些标点不宜在行首使用,如句末的点号;有的标点不能在一行之尾使用,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有些标点不能兼跨两行如省略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标点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七种;标点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总之,文面是你的答卷给人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能忽视!

  • 《2024年高考作文冲刺:英语作文拿高分策略》
  •     高考英文写作几乎是所有同学在英语考试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在这一项上有所突破。在迎考倒计时之际,高考名师就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进行了4方面总结

    一、要善于模仿

        一些同学的办法往往是背一堆范文,然后再到考场上进行一个“剪切”、“粘贴”的工作,真正的模仿重点永远要放在一定的句式结构上,而非个别的词汇。有一个句式说:“…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表示某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在高考写作中,我们就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自行车在中国如此的流行:“The bicycle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然而,很多同学一谈到原因仍然是“…because…”。如果要表示“总是能够”的概念,很多同学提笔就会写can always,但理想的句子应该是用双重否定表示强烈的肯定,用never fail to。

    二、要灵活变通

        在批改过上万份同学们英语作文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将中文生硬地翻译成英文的表达法。有一句话叫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写英文作文,一定要有决心把它写好,有信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立志如山”;但关键是遇到问题时要有个灵活的态度,能像流水一样变通解决问题。有个翻译界的故事说:在某大型国际会议的招待会上,一道菜是用鸡蛋做的。与会的客人问翻译:“What is it made of”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结果翻译太紧张,忘了“egg”这个词,但是他急中生智,回答:“It is made of Miss Hen’s son.”这里,就是一个灵活变通的范例。绕道表达,是写作中应该常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三、要细心观察

        注意英语中一些表达上的习惯。比如在正式文体的写作中,很少用 “it isn’t”这样的略缩形式,而往往是一板一眼地写作 “it is not”。同理,在正式文体中的日期一般不缩写,阿拉伯数字一般会用英文表达(特别长的数字除外)。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习惯于把 “since” “because” “for”这样的词放在句首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事实上,在我们见到的英语报刊杂志文章中,这样的从句一般都是放在主句之后的。另外, “and”也常常被误放在一句话的开头,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其实,经常留心地道的英语文章能发现,如果是并列关系,完全可以不用连词;如果是递进关系,用 “furthermore” “what is more”更为普遍。

    四、要心有全局

        英文写作如果结构意识良好,应试写作就简化成为一个填空的过程了,适当地填入观点、素材,文章就自然而然立起来了。

        临考在即,同学们要牢记英语写作的基本要领,特编顺口溜如下: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

  • 《2024年高考作文冲刺:写好高考作文的小策略》
  •     下面就是我所做的工作和写作建议,希望对考生们有点用处。

    一、帮孩子搜集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素材本,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素材。但学校教师提供的素材非常有限。这样一方面学生手中掌握的素材不足,另一方面全班同学使用类似的素材,容易发生素材撞车,难以令判卷老师耳目一新。

        由于高考前学生们学习都非常紧张,无暇读课外书、读报、看电视,所以无从获得新的写作素材。这时,搜集写作素材的工作由家长来做是最好的。

        在高考前两个月,我开始投入“找素材”的工作。

        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天非常留心,在报纸、网络、电视、书籍里寻找素材。这些素材大致分两方面,一是可以引用的事例,二是可以引用的格言、诗句等。

        事例方面要注意古今中外的都要兼顾到,学校老师给的素材和孩子们心中已有的,大多是已往的中外名人的事例;当下生活中的,特别是高考前近几个月的事例较少。那么家长在搜集时就要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孩子在高考作文中使用了考前一两个月或一两周,甚至是一两天发生的事例,这会让人觉得他的作文紧贴生活现实,很生动。

        注意,不光收集主流事件,也要收集一些非主流的热点事件。例如我当时给搜集的既有当代楷模方永刚、“血汗工厂”这样的核心事件,也有“一个馒头的血案”、刘德华的粉丝杨丽娟疯狂追星等这样的非主流事件。对于这些事例,要注意给孩子一个恰当的观点引导,使孩子在引用时能提出有高度的见解。例如当时网上正热议“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洪战辉演讲售书的事,我把这件事也收集来,并和讨论了洪战辉“不愿做苦难代言人”的观点,对此给予了理解与肯定,还把网上一些比较客观的好的评论载出来,和分享。这样就让她在使用到这些素材时能表达出较为成熟的观点。

        在格言、诗句方面,主要选择那些可以灵活运用,或说用途广泛的。例如“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何妨流水过”,暗含着潇洒地逆转一种境况的意思——那么它就可以当作“但是”这个词来用。这个词在作文中出现的概率又是如此高,如果你在该用“但是”的地方用到了这句诗,就会立即增加文采。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格言,如用“张飞绣花,黛玉领兵”来陈述强人所难、用人不当、英雄无用武之地、错误决断等这样一些概念,也会使作文显得更生动有趣。

        我平均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搜集和整理这些素材,把看到的素材记录下来。这差不多相当于二次创作,因为有时素材虽好,可文字量很大,而孩子在作文中不可能引用那么多字。我就依孩子作文可能引用的长度,尽量用最简单的文字把它记下来。

        我每天写到本上的不过几十到几百个字,半页纸,总共两三条。每天在晚饭的饭桌上花一两分钟看一下。为了让她记住一些格言和诗句,我会不时地在聊天中和她一起回忆一下这些句子。“事件”性素材,则不要求她背,只要看过有印象即可。

        到高考前,这个四十多页的笔记本基本上也写满了。在毕业会考及高考前的“一模”、“二模”、“三模”中,每到语文考试前,就把所有的素材浏览一下。她说自从有了这个小本子,就不担心写作文一下找不到素材了,上语文考场时总是心里踏实有底。她考完后,几次对我说这个小本子真是个宝贝,千万不要丢了,好好保存起来。

        我当时为了让对这个小本子产生感情,也另外花了点心思。为了让正处于高考紧张学习中的看到这个本子有轻松感和娱乐感,我就不把本子写得密密麻麻,总是留出较多的空,让页面显得清爽,用各种花边把各个素材区别开来。还不时地在上面搞搞笑,画个小插图。比如在和粮食有关的一条素材下,画一大碗米饭;在要求她背诵的诗句旁画个我自己挥着鸡毛掸子凶神恶煞地说“背!”其实我不会画画,这些画得非常可笑,被称为“儿童画”。反正只给她一个人看,只是为了逗她笑,也不怕什么了。

        完整的范文我也搜集一些。但考虑到孩子考前这一段时间非常紧,就没给她太多。任何我推荐给看的东西必定是我先看过,并且觉得非常好的。听说有的家长找来范文要求孩子背,以期考场上能原封不动地用到。我想,除非家长自己是高考作文命题人,否则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徒劳的工作,白白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二、具体的写作建议

        下面是我给大家的具体的写作建议,希望对考生能有点用。

    1.大题目从小处入手,小题目从大处着眼。

        比如题目是和国家举办奥运会有关的,这比较宏大,那么就从我家写起,从写姥姥第一次听到奥运会申办成功时的反映和话语开篇,透过具体看宏观;但题目如果是限定性材料的,即“小题目”,给出一人一事,那不妨从社会、历史等宏大视角进入,让人迅速感觉到你的思想和视角的广度。

    2.勤分段。

        现在许多孩子写作文仍然习惯三大段,“开篇——主体——结尾”模式。这种八股模式从视觉上来说比较压抑。建议勤分段,一个小内容就是一个小自然段,这样会使卷面显得清爽,且阅读感更好。

    3.文中用一到两个破折号、引号。

        用破折号可以使句子形式更富于变化,或增加某种解释而不至于使句子显得拖沓,也能适当增加字面观赏感。

        用引号可强调和突出某个词,或增加某些词的生动性;最大的好处是当我们在表述中一下找不到合适的词,需要借用一个不太合适的词或自创一个词,但又担心这个词的使用不太恰当或者会引起误解时,使用引号则可消除这些影响。一个引号,会让判卷老师觉得你是故意用这个词,不但没觉得不合适,甚至还能提升文采。

        例如本文就有这样的破折号和引号。

    4.结尾一定要回到题目上。

        对结尾的感觉往往影响着评分的高低。无论你使用什么标题、如何开篇,结尾一定要回到标题上或开篇上。甚至有的学生来不及写完时间就到了,那么你就在这个“半拉工程”的结尾处,把文字拉回到题目或开篇上,让它们有相同的文字,呼应一下,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作文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高考场上要写出一篇好作文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点或要诀非常多。在这里只是就我个人的经验给出很少的一点建议,对其他考生有没有用不敢肯定——希望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