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楚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4:18:20
  • 《甚嚣尘上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 甚嚣尘上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左传•成公十六年》载:

    春秋时,楚国和晋国相战于鄢陵[yān](在今河南省)。当战斗开始之前,楚共王和“太宰”伯州犁登上战车,了望和观察晋军的情况。楚王边看边问,伯州犁一一回答。

    楚王问:“晋军中那几个人骑着马在奔来跑去,干什么啊?”

    伯州犁答:“在召集各军将领。”

    “你看有不少人会集到一起了!”

    “他们在商议作战计划。”

    “怎么张起帐篷来了?”

    “为了要祭祀祖先,祝祷胜利。”

    “帐蓬怎么又撤了?”

    “那就是要发布命令了。”

    “甚嚣〔xiāo〕,且尘上矣(大声喧闹,而且尘土上扬), 这是干什么?”

    “这是在填井平灶,准备摆幵阵势了。”

    “晋军都上战车了。……咦,怎么又下车了?”

    “下车进行战前宣誓。”....

    楚共王和伯州犁所见到的这些情况,说明晋军是指挥有方、行动有序、士气很高、纪律很严的。战斗一打响,晋军果然猛不可当,楚军大败。

    上面所说的“甚嚣,且尘上矣”,后来简化而为成语“甚嚣尘上”。(甚、很,嚣,喧闹。)这个成语,本是形容军中准备战斗的那种忙碌的状态,后来用来形容对于传闻之事纷纷议论的那种乱哄哄的情况,现在多用来指反动言论的胡传乱说,非常嚣张。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二回:“虽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燮元,姓齐,曾任江苏督军。)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反对投降活动》:“……所谓和战问题竟闹得甚嚣尘上,投降的可能就成了当前政治形势中的主要危险。”

  • 《蔡将军梦游楚国》
  • 夜幕降临,我渐渐沉入梦乡。醒来时,我居然身穿铠甲,手握长枪,讨厌的眼镜也不见了。我当上了楚国的一员大将,大家都尊我一声蔡将军,嘿嘿!

    作为楚国的一员虎将,我被大王委以重任:派我率领九万士兵去占领秦国的第四领土。一接到命令,我就快马加鞭回到将军府,召来座下一众门客,一起商量如何攻占敌人的领土,这其中也包括怎样最大限度降低我军的损失。讨论格外热烈,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到半夜。

    我率领九万名士兵向秦国奔去,大军日夜兼程,终于在两日后抵达目的地。我命令将士们在隐蔽的地方驻扎下来,接下来我开始布置任务:首先,我让手下两名副将各带一万士兵,等我们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引出城外,再由他们攻占敌人的领地——这就是调虎离山计!等我们攻占敌人的领地之后,再给敌人的主力部队来个双重包围,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算他们侥幸冲出我们的包围,也必定损失惨重!

    在本将军英明的领导下,将士们浴血奋战,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一时开心地笑出声,这一笑可把我惊醒了。蔡将军梦游楚国,真过瘾啊!

    (小作者是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四年级学生)

    后 记

    英雄总有用武之地,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将士们一样保家卫国!

    家长感言

    孩子平时就酷爱《三国演义》,这可能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教师赏析

    每个看过三国的孩子想必都有过这样的英雄梦,好男儿志在四方,愿梓跃梦想成真!(林初阳)

  • 《画蛇添足》
  • 从前,楚国有个管理祭祀的官员,有天,他赏给自己手下们一壶酒。部下们互相商量着说:“这壶酒,我们几个人一起喝不够,要是给一个人喝会有多余。不如我们比赛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大家听完,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部下们都挽起袖子争先恐后在地上画起蛇来。

    不一会儿,一个人最先画完蛇,他兴奋地拿过那壶酒,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只见他左手拿着酒壶准备喝酒,右手又拿起笔继续在地上画,还洋洋得意地说:“我不仅第一个画完蛇,还能给蛇画上脚呢!"

    给蛇画脚的人正画着脚呢,万万没想到,另一个人也把蛇画好了,那人一把将给蛇画脚的人手中的酒壶夺过来,一饮而尽,还不忘痛快地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给它画上脚呢?活该呀!"听了这话,给蛇画脚的人只能叹了口气,无奈地走开了。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酒。这真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呀!

  • 《自相矛盾》
  • 风和日丽的一天,一个卖矛和盾的楚国商人扛着做工精美的盾和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矛走进了喧闹的集市。集市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有卖狗皮膏药的,把自己药贴的功效吹上了天;有卖冰糖葫芦的,扎满红艳艳冰糖葫芦的草把子旁围满了垂涎三尺的孩子们;有刚出炉的包子,热气腾腾的让不禁有饥肠辘辘的错觉……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楚国人心里乐开了花:今天可以大赚一笔了!

    楚国人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开阔的空地,把矛、盾一放,就开始大声吆喝起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南来的,北往的,都往这里瞧一瞧啊!我的盾非常坚固,无坚不摧,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破它!”说完,他把他的盾高高地举起,好让后面的人也能看得清楚,前排有人甚至走上前去用手敲了敲,盾牌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不禁赞了一声:“好盾!”楚国人听了,心里一阵窃喜:今天运气真不错,我要发财了!

    楚国人清了清嗓子,继续卖力地夸耀:“大家再看看我的矛,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东西都会被它刺破,这矛的尖头,可是用精铁打造的!”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长矛,做出刺杀的动作,仿佛空气都被矛给劈开了,矛尖反射的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矛杆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着他的动作活了起来,在矛杆上游动。

    楚国人介绍完之后,又有一些人聚拢了过来,大家在议论纷纷。有的人激动地说:“如果这矛真有这么锋利,我一定要买一杆回家练武去,到时候好上战场杀敌。”有的人挤到最前面:“我买一块盾牌,我要送给我表哥,他马上就要上沙场了,送给他好防身,真是太及时了!”但也有少数人半信半疑地说:“真的吗?怎么可能有这么神奇的矛和盾?”

    正在众人纷纷掏腰包准备购买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位老者走了出来,他身穿一袭白衣,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头上戴着一顶蓝色的纱帽,手里拄着一根坚实的褐色拐杖,看起来像一位云游四方的老道士。只见他用苍老的声音问卖矛和盾的人:“年轻人,老夫且来问你,既然你的矛和盾都是天下最厉害的,那么,用你最锋利的矛去刺你最坚固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听了这话,顿时哑口无言。围观的人一听,也都对他指指点点,正掏钱想买的人赶紧把钱袋捂得紧紧的:“你这个商人好不实诚,差点骗了我的钱,你以后说话可要实事求是啊!”那个楚国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什么都刺不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否则就是自相矛盾。

  • 《端午吃粽子》
  • 传说屈原投江身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吃光,便用楝树叶包裹饭团。粽子就这样产生并流传下来了。

    我家每到节日都会自己动手做各种食物,比如元宵节会吃元宵,就亲自动手做。端午节特有的粽子,毫无疑问也是自己动手了。

    奶奶会提前几天购买好所需材料,一盒金黄金黄的咸鸭蛋黄,一捆又长又大的棕叶,一大袋颗颗饱满的糯米和四、五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奶奶先把粽叶一张张地刷洗干净,接着把猪肉切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块块,然后把糯米淘洗二三遍并用少量的酱油搅拌均匀,最后把切好的肉块用调料进行腌制。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马上就能开始包粽子了。

    拿起两片粽叶,用双手做成一个漏斗形,留下半个粽叶在外面,一只手握住粽叶,另一个手用勺子装两勺米放入粽叶的中心,再放入一颗蛋黄,然后放入一块猪肉,接着用米覆盖在上面,均匀地铺满,再用剩余的半块粽叶裹上去,用手握紧,就成了一个柱形,用五六十厘米的细绳一圈圈地把粽子扎紧,最后打上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磕磕绊绊地包了起来,开头几次,都不太成功,经过奶奶的指点,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速度也不知不觉快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全部包完了。奶奶烧好煤炉,架上一口大锅,锅里加入水,把一个个精致玲珑的粽子放入水中,盖上盖,慢慢地煮。奶奶说,心急吃不了香粽子,要慢慢等,等到每一粒米都吃到蛋黄和肉的香味并且把香味锁住,粽子才成。于是,我又开始等,这简直是一种煎熬,足足等了五个小时,锅中飘出各种诱人的香味,我知道,解馋的时候到了。

    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把绳子剪断,把粽叶剥开,金黄的米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像是丰腴的东坡肉一般。把粽子放在碗里,粽子还冒着热气,一种混合着粽叶清香的米肉奇香,立时钻入鼻中。拿起筷子,插入粽中,把粽子一分为二,可以清楚地看到肉和金黄流油的蛋黄,第一口咬下去,软糯软糯的米粒在牙齿上跳起了舞,再咬一口,就咬到了肉,肥肉的油腻中和了瘦肉的柴,可以说是肥而不腻,咬一口蛋黄,嚼一嚼,咸香咸香的,一口再一口,一个棕子很快就没了。我嘴巴里忙得不亦乐乎,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锅里,早就惦记着吃第二个了。饿死鬼投胎般的样子,惹得奶奶哈哈大笑。

    粽子的美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故土乡恋,皆在其中。

  • 《晏子使楚》
  • 晏子被齐王派去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听说晏婴是齐国出了名的能言善辩之人,现在要来我们楚国,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善于辞令。我想羞辱他,你们说用什么办法好呢?”一位手下答到:“不如在他来面见您的时候吧!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然后大王您就问我们:‘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是齐国人。’大王您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当着他的面说‘偷窃的罪。’这样子您觉得如何?”楚王点头叫好。

    不一会儿,晏子来了。楚王赏赐酒给晏子,二人同饮。喝得正高兴时,堂下两个手下绑来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你们绑着的是什么人?”一个手下答道:“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的罪。”楚王听完,转头看着晏子,话中有话地说:“难道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窃吗?”晏子一听,立即起身离开座位,郑重地说:“橘树生长在淮南,就结出又大又甜的橘子,生长在淮北却结出又酸又小的枳。它们的叶子形状相似,可是味道却不一样。这是原因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在齐国不偷窃的齐人来到楚国却犯了偷窃罪,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们变得善于偷窃吗?”楚王自知不是对手,笑着说:“果然不能同圣人开玩笑,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250字:端午节》
  • 在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国诗人。 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但国王从不听他的意见,只听一些奸臣的意见。有一天屈原提出新意见,国王不但不听,反而更加生气,于是把他赶到汨罗河。屈原非常伤心,但他并没有因此不爱自己的国家。

    有一次,突然知道一个消息,楚国灭亡了,他十分痛心,于是他跳江自尽,百姓知道了,非常伤心。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了他,人们撒了一些米饭,目的是让鱼、虾吃饱,不在去碰屈原。

    慢慢的人们开始用芦苇叶包糯米,然后绑上线成了粽子,划船撒米,变成了赛龙舟。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 《形容美女的诗句》
  •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 硕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逍遥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雪河清清水, 空谷幽幽人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讲西施的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描写杨贵妃的美貌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农艳露凝香, ( 【禾农】一作红 )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栏干。

    《卜算子》 王观 宋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最是那低头一笑,

    千种风情绕眉梢。

    香腮冰洁,胭脂无染去粉饰;

    云鬓浸漆,青丝如瀑落玉簪。

    纤指若兰透骨香,

    凝眸似水剪心愁。

    暮云拈花倦霓裳,

    无语别院倚西楼。

    君不见,

    六宫粉黛无颜色,

    再唱黄昏美人吟!

  •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到洛阳求学,为了勤於学习,

    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於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

    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而后他苦读有成。

    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

    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

    於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

    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凿壁偷光

    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匡衡,家贫,买不起蜡烛,而隔壁人家却经常灯火辉

    煌,他便偷偷凿穿墙壁,借隔壁透过来的光而读书。

    囊萤读书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

    点灯。日子久了, 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

    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 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读书

    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

    随月读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

    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

    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

    ,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牛角挂书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

    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

    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

    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