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反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5:31:07
  • 《教学论文 | 优化教学反思,引领专业成长——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进步、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撰写教学反思中存在的误区

    1.反思笼统,缺乏针对性。

    撰写教学反思初衷是督促老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学校对老师撰写教学反思的校本培训不够,而且学校检查时,一般只检查老师写没写,质量方面关注不够。所以很多教学反思只是应付了事,多是一些空话、套话,并未落到实处,这种反思没有价值。

    2.重视课后反思,忽视课前、课中反思。

    备课之后对教学设计再加工,课中随着课堂生成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堂中的“一闪灵光”等,都是教学反思。很少有老师涉及课前和课中的思考,教学反思往往是在执教一节课之后,回忆一节课的得失成败。

    3.重视课堂教学的反思,忽视其他方面反思。

    教学反思内容单一,多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谈自己执教一节课的体会、教学环节的设置、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师生关系的表现等却涉及较少。

    4.重视查找不足,忽视经验总结。

    教学反思像“检讨书”,一味地盯着自己教学中的失误、不足,无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考,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之处,缺少萃取经验的意识。

    二、教学反思的概念、形式和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即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学反思的形式和内容,有以下几类。

    1.教学日记反思

    教学日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批判性理解和认识的真实书面记录。它没有固定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感兴趣的内容。

    2.课后反思

    (1)记载“精彩之笔”

    课堂常有精彩处,如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如各种意想不到的“生成之美”。凡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和使用。

    (2)铭记“失败之处”

    课堂总有不尽如人意处,教师要冷静地思考、回顾、梳理,剖析失误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做好经验记录,为今后的教育作“提醒”。

    (3)捕捉“灵感瞬间”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情感的深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多,教师会在瞬间产生一些“灵感”,它们稍纵即逝,需要教师准确捕捉,及时记录,以免错过优良的素材。

    (4)发现“学生之美”

    教师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会得到更多的话语权。教师要主动挖掘“学生之美”并加以肯定,这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鼓励与赞扬,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好的示范和借鉴,对于老师来说是思路的拓展。

    3.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同事进行对话,能促进自己更深入地思考,激发更多的创意,打开更广阔的思路。

    4.师生合作反思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学习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如实评价师生课堂表现。师生合作反思教学相长,既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杜威认为,反思由五个步骤构成:第一、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情境产生了“困惑、混乱、怀疑”;第二、确定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第三、通过观察和搜集事实材料等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第四、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第五、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它可概括为“情境——问题——问题解决——验证修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撰写教学反思可以三步走:课堂回顾,分析问题,剖析重构。

    1.课堂回顾,着重过程性描述。

    选取一整堂课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反思的点,进行过程性描述,即课堂回顾,这是反思的第一步。描述教学情景时要力求细致生动,尽量真实准确地再现当时的课堂情境。课堂回顾的环节既是深入理解教学设计和课堂反馈等信息的过程,也是教师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识别问题的过程。

    这里有一个问题:课堂回顾的这个点怎么选?

    (1)从怀疑处反思。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衍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处反思。

    转换立场。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自身、学生、其他教师的角度来看会不同,细究之,从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知识系统、不同学科领域来看,也是如此。多角度反思,让反思更具深度与客观性。

    转换时空。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要深究潜藏其中的问题。

    (3)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一种假设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4)从联系对比处反思。联系体现衔接,对比体现差异。如横向联系或对比自己与其他教师,纵向联系或对比自己不同时期教同一课的不同设计,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2.分析问题,联系“问题”出现的前因后果来谈。

    教师在课堂回顾中发现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识别问题使教师对教学情境有较为具体、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使教师以探究者的身份主动改进教学。

    3.剖析重构,探寻改进方法,尝试重构课堂。

    剖析重构是尝试改进的关键。在剖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途径。还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如利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机会,借鉴同事的一些做法,或通过查阅资料,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得到解决问题进行重构的更多途径。

    美国学者波斯纳说,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教学反思有很多类型,也有很多的写作方法,格式也不是固定的,但所有的反思一定是基于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而且是基于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思考:遇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后,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然后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给出导向性结论,罗列可操作的解决策略,最后重构课堂,设计再教方案。从这个思考过程看,优化教学反思,就是在动态地引领教师实现真正的专业成长。

  • 《上《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反思》
  • 录完课,走下楼,此时窗外月光明亮,今天是辛丑年农历八月十六。可是,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停留在那夜的月,那夜的竹柏影,那夜的人,那夜的闲心。恍然,楼道上学生的一句问好打破了我的思绪。我抬起头,看到天空也悬着月,不过眼前的是一轮满月,位置并不高,正眷恋而温柔地把月光洒在我最熟悉的校园中。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去校园中找一找那“如积水”,找找那竹柏影,可追究还是停下了脚步。我明白,自己没有苏轼的那样的心境啊。他在困境中修炼了一颗最珍贵的“闲心”。而千年之后的我,仅仅刚刚经历完了一场挣扎中的突围。

    13天前,我接到了一份很突然的任务。易老师非常信任地交给我一堂录课任务。但是,时间很紧,一种紧迫的压力像一块石头实实地压在我的心上。首先,我要确定上课篇目,没有太多纠结,似乎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推动着我,我选择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虽然网络上已经有太多《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的课例,余映潮、王君等名师也都有过精彩的呈现。

    首先,我必须要好好读文本。我开始一遍一遍读文本,大声读,默读,做批注读。形式不同但都是素读,然后在本子上写好自己的初读感受和读后的疑问。接着,我查找一切可以找到的这篇85个字的“记”的文本解读资料,做好相关笔记。同时,我也开始重新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买来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阅读,找到中央台的《苏东坡》的纪录片观看。其中有关于苏轼在黄州的部分,我反复看,很多语言我甚至可以背出来。准备工作之后,我要开始确定教学内容和设计学生活动。我试着不仅与苏轼对话,也有编者对话,确定好“这一篇”的特点。同时,如何使这堂课少一些碎问碎答,多一些丰富的学生活动,是我花了很多精力在思考的问题。那几天,备课室和办公室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没有课的时候,我就在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和设计学生活动。我总想着,自己一定要通过一些巧妙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多在文本中穿梭几个来回,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多读懂一些苏东坡,也多汲取一些来自苏轼精神世界的力量。同时,我很明确,这堂课所有的活动都要是语言活动,都要稳稳地立足文本,要有明确的语言要求,要有张力,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活动空间。

    而后,在千呼万唤中总算熬出来了我的教学设计第一稿。但是没有多久就被我自己推翻掉了,没有紧扣住文言文的“一体四面”。又来了第二稿,有了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雏形,我立马开始了试课,而借班上课是摆在我面前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题。我深知自己的个性,慢热而且有些“端着”,很难短时间就和学生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但是,我知道自己又是真诚的,我真诚地想通过这堂课给学生带来点什么改变。带着这样的忐忑心情,有了我第一次不成功的试课。试课结束后,语文组的老师们纷纷给我出主意,也很直白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我的教学设计确实存在问题,但是我的上课状态更有问题。我太急了,也太紧张了,总想把自己准备的答案强加给学生。也就是说我的提问,不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走进文本,而只是为了让学生回答到我准备好的那个答案罢了。我又开始调整我的设计,有了第三、四稿。更加艰难的是,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更要冲破自己早已经适应的教学惯性。我对自己说:“我必须要眼中有学生,整堂课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带学生回到那个承天寺的夜晚,体会苏轼复杂微妙的心境,感受其人格魅力,而绝不是为了卡点顺利完成我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我又试了两次课,修改了一个大的教学环节,改变了一个学习支架的设置,但是效果依旧没有达到预期。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了?我有些焦虑,加上接连几天了两地奔波上课,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记得那天,第五节课试课,午睡起来的学生有些蒙,在课堂上带不动学生的我心里更急了。在学校的书吧,老师们耐心地帮我评完课,随后纷纷离开了。我一个人坐在窗前,陷入到了一强烈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我知道,自己这几年,看课的眼光不同于之前,看得更加深入,也似乎越来越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语文课。从自己的课抽离出来,我冷静地看待自己刚刚上完的课。其实,这是一堂假课吧,学生没有真正获得成长!这与我设计的问题和活动数量以及难度有关,也与我给的无效支架有关。并且,我不想承认,但又必须要承认的是,整堂语文课我最关注的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是否推行完,是我自己用心准备的语言是否表达清楚了。我似乎被这样“别有用心”的自己围住了。我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做,似乎陷入一份泥淖中。电脑关着,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簌簌往下掉。窗外,一群又一群七年级的孩子在上体育课,身穿蓝色校服的他们如小鸟一般在欢笑,在校园里“飞”来“飞”去。而我仿佛和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重重地被束缚在地上,“飞”不起来,只能赤裸裸地面对着最真实也是最不堪的自己。下课铃打断了我的思绪。第七节课下课了,书吧也要关门了。而我,应该去做什么呢?我悄悄地把眼泪抹去,给对面玻璃里的自己挤了一个笑容。继而收拾好自己的书和资料,拿着电脑包,走向食堂。边走,我边跟自己说:“别怕,别着急,一点一点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了最后农历八月十六这天晚上录课,《记承天寺夜游》我竟然已经试了十次课。最后几次,设计已经基本稳定了,不需要再调整了,课堂效果比之前也好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想有意识地通过试课,训练自己倾听学生、引导学生、和学生对话的能力。一次又一次试课,我都真实地看到一个有很多不足的自己;同时,一次又一次试课,我还看到一个心中有一股劲,不问东西就想全力以赴的自己。师父调侃道:“我的心中渐渐也有竹柏的影子了。”我知道,这段日子,和我隔着千年的苏轼,他确实在影响着我,仿佛在我的心里播下了什么。

    图片

    也许,这样一段艰难而收获满满的日子,于我而言,称得上是一次挣扎后的突围吧。这样的一段经历,不仅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对什么是好的语文课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我明白了一堂课好的语文课必然有好的提问。以前,我总觉得“一问就答,一答就对”就是有效提问。我会为这种“有效提问”而窃喜。但是通过这次磨课,我明白了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必须从文本中来,同时又要回到文本中去。并且我提出问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答准确!答的过程比答的结果更加重要。既然答的过程很重要,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张力,即有足够的语言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能敢于让学生想一想,甚至错一错。而我总是习惯性地想法设法想要限制学生的这份活动和思维空间,害怕他们的这“想一想”“错一错”,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真正发生。

    第二,我明白了好的语文课是能够看得见学生成长的课。学生的成长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朗读文章,课堂一开始和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朗读呈现一定是发生了变化的;比如说,对文章的理解,课堂一开始时,学生对那个词、那句话、那处写景的理解到了课堂结束时一定发生了变化,他看到了之前没有看到的“风景”;比如说对作者情感的体悟,甚至对作者这个人的认识,在课堂开始之时,到课堂结束之时一定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这样的变化没有发生,那么这样的课再热闹再精巧都绝对称不上好课。

    第三,我更加感悟到好的语文课,教师的眼中要有学生。这一点看似最简单,但是做起来却着实不容易。这次磨课,我发现这几年自己不知不觉陷入到了一个教学的舒适圈。具体是指,我已经习惯了一种上课模式,便是我自己预设好一个正确答案,然后不断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引导着学生答出我的这个预设。当学生答不出来,我就直接说出来、板书出来或者用PPT呈现出来。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惯性,做起来驾轻就熟。换一种更严厉的说法,我上语文课时,其实眼中、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真正看到学生。最近,我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这样一段话重重地落在我的心中:占据你注意中心的不应该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状况的关心。而此时的我,课堂注意力的核心并不是学生的思维状况。归根结底,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明白,更加没有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可以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风格多样,但是一定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我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黄州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是的,生命中经历的黄州的苏轼蜕变而成了千古一人——苏东坡。于我而言,与这样一堂课,一篇文相遇的日子远远还不能让我蜕变。但是,这份奋力的挣扎,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执着、更加坚定、更加真实、更加知道如何往前走的自己!

    我也知道,经历了这样一段日子的我,前方的路,多了一轮明月的映照,多了一份知己的陪伴,多了一束竹柏的影子,更多了一份挣扎后突围的反思和感悟。

    我不再惧怕看到那一个存在诸多问题成长中的自己。因为,我知道:明月在,知己在,竹柏在,而我,始终在继续前行......

    (写于2021年秋天录课结束之后)

  • 《教学反思|教读课文言文阅读课例《愚公移山》》
  • 【话题探讨】

    “主问题”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都把目光投到了“主问题”教学方法上面来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主问题”教学法,对优化语文课堂结构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主问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和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问题或话题,它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部编版的语文教材编排非常灵活,“主问题”教学法对我们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有整体意识,我们要熟悉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哪。其次,我们要有文本意识,要摆脱对教参和教辅资料的依赖,要回归教材,潜心研读文本,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去体会,去品味,去精心设计主问题。我们还要有主导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点燃、点拨、点评的作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扎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益阳市龙光桥镇中心学校,潘敏)

    “主问题”教学法绝不是对教师教学的简单缩减,而是让教师精益求精,养成与文本、与学生、与课堂对话的习惯。

    1.它要求教师对文本内容以及相关出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通过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来准确地抓住文本关键,进而得出“主问题”。

    2.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学情,进而设定难易适中的“主问题”,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进程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3.它要求教师全面驾驭课堂,在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质疑等活动中,能提供有效帮助,并能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推动课堂向深度、向广度或向高度发展。

    (益阳市龙洲中学,郭益平)

    教学反思

    文言需要诵读,课堂需要聚焦

    ——执教《愚公移山》所得的经验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向省里选送《愚公移山》这个课例,聚焦文言文阅读“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教学现状,借用学生的话来说,“非常勇敢”。所以,我在反思中拒绝了“亮点”这样“温和”的字眼,郑重地使用了“经验”。

    经验,可以复制和推广。

    聚焦于课例中的教学方法,个人认为,突出“诵读法”和更新“串讲法”,是经验。用“有任务和要求”的诵读,来提升文言语感,把适机追问、相互答疑和对应的诵读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串讲”。

    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更需要“书读百遍”,可总看不到“其义自见”。这与诵读任务和要求不明确及教师“串讲”不精当有关。

    紧扣寓言中的“人•事•理”这个主问题,安排了朗读。

    第一轮读,任务是“找到人物对移山的态度并简析”,与此对应的要求是精准地读出表明态度的关键词句。学生找到的诸如“惧其不已也”“笑而止之”“跳•往助之”“聚室而谋”“杂然相许”“献疑”“感其诚”等,都是重要的“脚本”,利用这些提示,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第二轮读,任务是“找出两个对比鲜明的人并背诵”,与此对应的要求,除了“熟读”,还应该读得“有感情”。以声传情,离不开重音词、语速、语调和语气的处理。课例中,有个孩子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通来对比其妻和智叟,冲散了我原本聚焦“愚智辩论”的预设。而且,这样的“侃侃而谈”正是文言文“废于清议”的迹象,我必须让它“生于章句”!

    于是,我截取了其妻和智叟的话,追问两处话语中相似句式和不同态度。追问,追出了“精彩纷呈”。学生找到了“以……力”,前者以“君”尊称,后者说“残年余力”,语带鄙夷。学生发现了,两处句子都使用了“曾不能”和“如……何”的句式。前者将人与山比较,指向移山之难,后者说愚公奈何不了山中草木,强调的是愚公年老力衰。还有学生指出,“其”放在“如……何”的前面,使句子非表疑问,而是强调反问语气。

    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转换角色读人物语言的练习。重读“焉置土石”“甚矣”“不惠”等词,拉长“其如土石何”中“其”字尾音,区分疑问语气和反问语气,这些诵读技巧的应用,变得自然而然。同时,其妻对移山的关切、担忧、深思,智叟的傲慢、尖酸、刻薄,都不需“清议”,而是化在“生于章句”的诵读中。

    第三轮读,任务是“找寻人物对话背后的心理”,与此对应的要求,不止于“语言”“思维”,还要引向“审美”和“文化”。“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学生言之凿凿说愚公蠢,再次打破了我的预设!

    我顺延学生的思路分析了智叟的心理,追问:愚公又为什么说智叟思想顽固呢?我觉得此处是有必要“串讲”的。由两人的观点,到两人对“事”的分析,再聚焦智叟和愚公争论的本质,是对“人力和自然力”的认识这个“理”。教师这样层层“串讲”,才能避免学生在故事表层原地打圈圈,才能将浅显“小故事”背后深刻的“大道理”引出来。

    课例显示,这样的“串讲”是有效的。

    再议愚公形象,学生没有讲出我预设中的“不畏艰险”“心志坚毅”“目光长远”。一个孩子说“愚公是有大智的”,我欣喜地抓住了这个预设外的“智”字,并板书。接着有孩子受了启发,说“愚公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让我更欣喜地提取了“勇”这个字。“明知不可为而为者,是为勇者!”说出这个句子时,我和孩子们都觉得好痛快!再回到“搬家”之说,有孩子生发观点:他是仁义的。“仁”字被板书。我将“智”“勇”“仁”串讲起来,又顺势追问:愚公如此智慧、勇敢、仁义,为何还被叫做“愚公”呢?学生竟然联想到了《陋室铭》,“陋室”的名字和“不陋”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堂由此及彼,由表而及里。

    文言需要诵读,课堂需要聚焦。以上,姑且妄议为执教《愚公移山》的“经验”。经验,源于反复实践。这份实践的指导,来自教材的编排体系。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单元导语”“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等,提供了精到的“助教和助学系统”,教者若能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多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依此生出有效的教学举措。

    肖培东老师在《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中说,“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是高境界。”学生也说到了,文言文学习要面对“难”和“懒”两座大山。愚公移山,毕力平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是勇者之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只为福泽子孙,是仁者之心。自然伟力有限,人力虽弱却无穷,目光长远,辩证看待,是智者之思,是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借《愚公移山》课例所得,聚焦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深研诵读之法,用好串讲之法,连通文言文简洁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需要语文教师静心求索和躬身实践,我将为此继续努力。

  • 《教学反思|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 我想,每个老师在执教初,都会有一个美好的设定:一定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少不要做自己学生时代厌恶的那种老师。在“教师”这个圈子里翻滚几年或者多年,不知道我们是否长成了自己欢喜的模样……

    读熊芳芳《生命语文》,一直伴随着关于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思考。熊芳芳说,阅读、课堂、写作,是生命语文教育的三大“主阵地”。教材等教育资源是源客体,学生是近主体,教师是远主体。在“三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源客体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会不断生成,近主体和远主体的生命也会获得不同层面的生长。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远主体和近主体的角色进入源客体,形成诸我共同体。

    《生命语文》说,对教师而言,从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来说,生命语文是“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用生命而为!何其壮美。

    一、躬身阅读的人

    我们感叹熊芳芳老师在课堂随时随处的“信手拈来”,惊异于她在文学、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旁征博引和自如切换。她是那样睿智通透。心之所向,目之所及,足之所立,在很大程度上,语文老师的底蕴和面貌,就是这个老师所在的课堂的样子。

    行万里路,真实具体的现实生活是一种生活;读万卷书,阅读想象的心灵生活也是一种生活。生活即语文,我即语文,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从教以来,我一直保持着不带教本进课堂的习惯。它意味着课前我必须“素读”文本,“参读”资料,创设学生阅读就近发展区,提供阅读抓手,搭建阅读共享平台。这种长期和常态化的自我挑战,让我练就了更多教学机智,却也让我忽略了自己阅读面狭窄造成的浅薄和虚空。直到工作室做“整本书阅读”,才发现,习惯快餐式碎片化接受信息的时代,年已不惑的我,要系统地阅读和研究,竟沉不下心,打不通文本、学生和课堂的关联。

    好在有工作室师友的指导和督促,我空杯清零,躬身入局,读文本,读书评,读论文,构建整体框架,反复修改方案并不断调试。这个过程,由量变而质变,读懂的不仅仅是“整本书”,还拓宽了阅读视野,优化了阅读和思考的方式。

    用生命而为!——用心阅读,求真,向善,尚美。

    二、深耕课堂的人

    《生命语文》的课例,大多使用了主问题教学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理性推进,又可以感性发散。板块式教学,有机扩充了课堂容量,在多个维度联结中,立体地呈现“生命”的多样生态。泉眼无声惜细流。熊芳芳引领学生带着真实生活体验走进文本,携着文本阅读经验走入生活,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怎样的“渠”,把怎样的“水”,用怎样的方式,引到哪里,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生命语文》的课例,是熊芳芳式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熊芳芳的课堂,个人认为,不必模仿,更不可使用“拿来主义”,应学其精髓:找准切入点整合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共同体。

    每个文本,在不同的阶段、单元和具体的学情下,有其相对“科学”的定位,如何合理增删,确实考验教师的智慧和经验。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和体验局限,还是不宜剥离文本生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要有云的轻盈。一棵树摇动一颗树,要有树的稳固。一颗心撼动一颗心,要有心的温情。若能营造安全和安心的课堂氛围,巧妙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必能释放师生共同体的“生命”光华。

    用生命而为!——用心教学,格物,致知,修身。

    三、热爱写作的人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语文天生浪漫,语文老师总善感多情。微微涟漪,深深悸动,小小确幸,却在不断重复的烦琐的教学日常里,消磨殆尽,再没有“闲情”看庭前花开落和天上云卷舒。

    新课标说,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当然,也给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写作。

    我以我手写我心。熊芳芳勤于阅读,也笔耕不辍。她细致地点评学生习作,编辑和推广学生作品,做课题研究,写论文和报告,写出了一本本汪洋恣肆率性洒脱的著作,写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写作,是与自己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里,我们宽恕他人,善待自我,发现美好。

    用生命而为!——用心写作,怡情,明志,致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长河向前,向前,只要它流淌,只要它不停滞,它就会在光影变化里,在流年浮沉里,欢唱,欢唱二三十岁美好的年龄,欢唱二三十岁后常变常新的人生。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顺着这条长河,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善听,会说,能读,还不够,还要常写作,写我们琐碎教学日常里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写我们长成自己欢喜的模样的过程。

  • 《反思》
  • 又是星期五了,好开心呀,可以好好休息啦!

    晚上,我做完一部分作业的时候,发现爸爸的嘴巴一直在动。我以为他在偷偷吃好吃的,我一定要叫爸爸给我看,爸爸不肯。我和爸爸就开始玩闹起来。过程中,爸爸不小心弄痛了我,我马上生气地给妈妈打电话,哭着告诉妈妈,说爸爸欺负我,还把事情夸大了。妈妈听了很生气,在电话里安慰我,回到家指责爸爸:“你为什么要欺负笑笑?”爸爸说:“没有啊。”

    其实,看到爸爸生气,我很难过,觉得自己闯祸了。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就一个人去完成书签、练习笛子。做完这些事,我走到妈妈面前,轻轻叫了声:“妈妈。”妈妈看着我,把我拉到她面前,说:“情绪发泄完了?现在人冷静了?”我说:“是的。”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等我说完,妈妈说:“那我们来反思一下,今天晚上你有错吗?错在哪里呢?”我说:“妈妈,我知道我有错,可是我说不出来。”妈妈告诉我说:“首先,你和爸爸是在玩闹,爸爸不是故意弄痛你的,对吗?其次,玩闹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我们应该先想办法解决问题,先反思自己有没有错,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到告状,平时和同学相处也是一样的,懂了吗?如果你和别人的相处中,一有问题,你只会指责别人和告状,那么,没有人会喜欢你,你也交不到真心的朋友,记住了吗?现在,你认识到自己错了,该怎么做呢?”我说:“我该和爸爸道歉,但是我不敢!”妈妈说:“我再告诉你一句话:我们要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道歉的勇气!”

    “爸爸,对不起!”我走到爸爸面对,真诚地说。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及反思》
  • 教学背景:上个学期有一湖南女子学校的女生在我校实习,学校告知让我指导她实习。女生在听完一个星期的课后,我放心地把班上的语文教学交给她,女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得过快,走马观花,没有重点难点。一节课差点把整篇课文讲完,然后不知第二节课该教什么内容,说好像没有什么内容可以用来做分析的点。于是我在第二课时干脆接着她讲到的买《三海经》这一情节接着上,从课文后面讲到课文的前面去,因为女生还没找到课文分析的点,词句段不会分析,我又详细讲述了课文的几个段落,给她作为示范。然后再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联系学生实际,初中生在作文中也能运用这一写作手法。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过一个人物,美女蛇的故事就是她讲述的,大家记得是谁么?对,是长妈妈。大家叫她阿长,课文又写了她一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阿长

    师: 阿长在“我”家的身份是什么?

    生:是一个女工,也是“我”的保姆。

    师:如果你家要请一个保姆,你愿意聘请她么?

    生1:我不愿意,因为阿长没有文化。

    生2:我不想聘请她,因为她长得不好看,颈子上有很多灸疮疤。

    生笑。师:你不能以貌取人呀。

    生3:不愿意,我最讨厌有人成天到晚盯着我,抓我的小辫子,然后去大人那里告我的状。

    生4:我喜欢听故事,我会聘请她的。

    生5:阿长她很关心我,我心里想要什么她能觉察到,买来了我心爱的书这一部分。

    师:买了一本什么书?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山海经》。阿长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写得生动传神。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19--29自然段。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同时,其实对阿长的形象有了大概的了解。)

    2,模拟买书 再现场景

    同学们想象一下阿长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假如你是阿长当你走进一家书店时你该如何跟店员交流呢?请两位同学分别饰演一下阿长和店员。

    生6(店员):大姐,请问你要买本什么书呢?

    生7(阿长):有没有《三哼经》这本书?

    生6(店员疑心自己听错了):《三哼经》?我从没听说过,不好意思,店里没有这本书,你到别处看看吧。

    生7(阿长还是不死心,指手画脚地比划):《三哼经》啊,怎么没有呢,我跟你说啊,书里画着九头的蛇,人还长者翅膀呢!

    生6(店员恍然大悟):哦,这本书啊,有有有------

    众生鼓掌。

    (模拟场景,生动再现买书的不易,愈发感知贫穷的阿长的真情实意。)

    师点评:阿长虽然目不识丁,连书名都不知道,但是能描绘出书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说说通过两位的表演你们读到了什么?

    生8:没有文化的阿长买书过程并不顺利,几经周折竟然买来《山海经》,她买书的艰难说明她对待“我”像亲儿子一样疼爱。

    生9:别的人比她有文化比她有钱,却没有她这么对我用心。

    生10:这件事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师:一本《山海经》凝聚着阿长对孩子真诚无私的爱。书虽小,情意却浓。

    3,整体感知 阿长形象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一个“我”认为最不可能的人却能做成功,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注意是“新的敬意”,说明以前也产生过敬意,那是一件什么事?

    生11:阿长为“我”讲长毛的故事的时候。长毛叫妇女排在城墙上,脱下裤子,大炮就放不出来。这个故事太匪夷所思了,毫无科学依据,但是阿长却深信不疑,可见阿长愚昧无知,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

    师:一个长毛的故事足见阿长迷信愚昧,但是小小的“我”却以为她确有神力,从此对她产生特别的敬意。但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甚至变成严重的诘问,这是缘何?

    生12: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

    师:隐鼠是一种拇指大的不畏惧人的小动物,喜欢跑到人面前来,缘腿而上。有一次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作者用“谋害”这个词,表明了此时作者对阿长是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生13:憎恶,讨厌,不满,怨恨-----

    生14:表明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特意谋杀案。恨得我当面喊她阿长。

    (抓住关键词分析。一个词语就能凸显人物的感情。)

    师:一只 隐鼠让“我”心生怨恨,那让“我”不满的只有这件事情吗?

    生15:阿长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

    师:哪个自然段写她喜欢议论长短?

    生:第三自然段。

    速读文字,屏幕显示: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师:这段文字写出阿长什么特点?文中哪些文字用得贴切生动?

    生16:写出阿长饶舌多事的特点。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16:我认为“低声絮说”用得准确生动,说人闲话,搬弄是非不能大声喧嚷,只能低声来说。“絮”字写出了阿长说人闲话时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生17:我认为动作描写传神。“竖起”“上下摇动”“点着”这些动词写出了阿长搬弄是非时眉飞色舞的动作和神态。如果是左右摇动就表明否定某件事,所以手指应是上下指指点点。而且是点着别人的鼻尖,这样才是说人闲话的动作,如果是点着别人的额头就不能表现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了。

    生18:我注意到的是“竖起第二根手指”,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竖起中指表示挑战,竖起小指表示蔑视,只有用第二根手指才能表现出阿长唠唠叨叨,喜欢传人闲话的特点。

    师:一个手指里有这么多的学问,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一个手指就将人的性格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注意细节文章就能写得生动形象。

    (通过分析这段文字让学生养成注意生活细节的习惯。)

    阿长还有让我不满的举动么?

    生19:阿长睡觉把床占满,把“我”挤到一旁,让“我”睡不好觉。

    屏幕展示: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师:这段文字写出来阿长什么生活习惯?你又会注意到哪个词呢?

    生20:这段文字写出来阿长睡态粗俗不堪,在生活中不拘小节。我认为“摆”字用得好。

    师:“摆”字可以换成“睡”字么?

    生21:不能。阿长睡成一个“大”字,说明阿长是无意的,摆成一个“大”字是阿长故意这样让我没有余地睡觉。

    (通过两个字的比较,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师:文中还写了阿长什么特点么?

    生22:阿长有很多规矩,这些规矩让年幼的作者不耐烦。

    生23:阿长元旦喂“我”福橘,她希望我们一年到头都能顺顺溜溜,她对我还是很关心的。

    4,体味写法

    师:一根手指,一个大字,一个福橘,一个长毛的故事,一只隐鼠,一本书······作者写了阿长很多的缺点,那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批评她么?

    生24:我认为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怀念阿长,阿长虽然粗俗,饶舌多事,又迷信无知,但她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

    师:嗯,是的。一开始写了阿长这么多的缺点,是为了后面写她带来的惊喜,以及作者对她的怀念。那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25: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就避免了平铺直叙。

    师总结: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有波澜起伏之感,吸引人注意。

    (分析了人物形象之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其写法及其妙处。)

    三.写作

    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景平坦,一览无余,正因为山势有起伏,山景才让人回味,流连忘返。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也能使你的文章情节波澜起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能用这种写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么?

    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阿长: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规矩繁琐

    愚昧无知 朴实善良 真诚无私

    情感: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写法:欲扬先抑

    教学反思:根据背景介绍,我打破常规,从课文后文教起,然后根据作者感情变化串起课文前面的所有内容,详实地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课堂上基本上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去一步步分析阿长的形象,结合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子段落,体会一个文学大家的文学功底。课堂的话语权基本上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再水到渠成分析其写法,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不拘一格分析课文爱上文学,借鉴写法灵活多变爱上写作。

    作者:肖丽娟 湖南省洞口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优秀班主任

  • 《新冠肺炎后的反思》
  • 2020年的春节如期而至,大街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贴上代表吉祥的春联,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好光景。

    正当人们憧憬着美好时光时,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打破了一切。没错,它就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它最早出现在湖北武汉,可能寄生在一些野生动物身上,比如蝙蝠。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蕴含着强大的传染力。它牵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我们要和这些病毒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进入了:“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非常时期。往日繁华的大街上变成了一座空城。

    现在,新冠病毒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控制,但近期新疆乌鲁木齐和辽宁大连有先后出现确诊病例,所以疫情防控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虽然不能冲上抗疫前线,但是要在家里做好:勤洗手、勤消毒、多开窗通风、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不随便吃野生动物、少聚会。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在以往每逢危机过去,总有人会忘记疼痛这一次,从现在开始,就记住,大自然对我们的这一次惩罚。面对我们的医护人员——今天,怎样被感动;今后,就请,怎样去尊重。

  • 《心事》
  • 少年时不经历最严酷的反思,成年时何以承担最沉重的责任。

    ——题记

    带着希望,走向金秋九月。带着对青春的向往,妈妈的话依旧历历在耳:脚是大地上飞翔的翅膀,只要你每天脚踏实地,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一阵风吹过地面,凄然地吹起几片早已枯死的树叶,看在我的眼里,吹到我的心里。望着那张令我悲愤却无可奈何的试卷,此刻它如同一只野兽咬噬着我的心。我把试卷塞入书包,踏着沉重的步子,茫然地走在无人的街道。

    夕阳,本该美丽而温暖的夕阳。今天也如同插了刀子一般,无情向我刺来,脸上热辣辣的疼。眼前仿佛多了一双双歧视的眼,七嘴八舌的话语向我涌来“考的怎么差!字又写得丑!要分班咯!真不是一个层次的!这智商真感人!……”我的心轰的一声炸开了,我加快了脚步,低下头,又想到妈妈那失望的眼神。突然,我感觉到了一滴水落在嘴上,是泪!不可以,怪自己不努力,都是自己的错!我握紧了手,小跑起来,风在耳畔呼呼地吹着,带着嘲意,攻击我的脸颊。我仰头看着灰蓝的天空,这一刻我十分迷茫:我是谁?为什么要在这?我到底要做什么?我朝着天大吼了一句,用脚狠狠地踩着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也许我是该回家了,看到那飘在空中的黄叶又想起那张伤心的试卷,还是继续流浪吧。

    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觉到了我们经常踢球的草地。看着昔日青葱迷人的小草,今天却令人十分讨厌。我嫌弃地看着这片草地,突然瞥见一株淡灰色的、马上就要枯死的小草。我蹲下来看着它,生出几分同情,也许它也跟我一样,熬不过眼前的失落,走不出未来的困顿。我顿了顿,准备起身,突然我看到它微微动了动,慢慢地撑了起来,它仿佛正在经历巨大的痛苦。一株要枯死的小草竟然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我震惊了。我蓦然进入了一个十分惊异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与这株草。它淡淡地说:“看来,你刚刚还在想我十分惨吧?看看我用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你却只知道逃避,只知道愤怒,只知道哭!你为什么不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我愣住了,它好像变得柔和了些,继续说:“遇到困难不要只知道逃,你能逃到哪去?请记住,面对困难,才有机会战胜困难。不能因为考差了,就气馁。你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如果你的生活已处于低谷,那就大胆走,因为你怎样走都是在向上。”说完,小草便化做了一个巨大的身影,消失在了阳光的那方。

    我痴痴地望着远方,那如同一幅画的诗与远方。感受着依旧温暖的冬风,突然释怀了,也许我连这株小草都不如吧!我自嘲地笑了笑,然后微笑地、微笑地走向回家的路。

    一进家门,妈妈正在读诗: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以前我讨厌的“鸡汤”,今天却变得如此生动。

  • 《小学生作文自我反思》
  • 今天一大早,我背着书包早早来到了学校,到了门前,毕晨飞走出来说:“王圣泽,你挂了,昨天的小练习册作业你打了甲……。”听到甲这个字,我的心跳一下子加速了。进了教室,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  

    “哇!王圣泽竟然得了甲!不是吧!全班就王圣泽得了甲,太差了!……”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和猜疑。我的心里犹如泼了一桶冷水,对生活没了自信心,随后我走到讲桌旁,一下子就看到了我的卷子,上面用红笔鲜明地标出“甲”这个大字,我低着头,分析了自己的错因,发现无一不是粗心造成的,看过自己的卷子后,我仿佛像是丢了魂了似的走在走廊,不知不觉撞了好些人才坐到了自己的座位,这一天早读,我第一次觉得早读时间过得漫长无比,过了一会儿郭老师来了,我的眼睛注视着老师脸上的表情,又听着声音,郭老师忽然严肃地说:“昨天下午有位同学作业做得不好,那就是王圣泽!”我惭愧地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下了课,我认认真真反思了我这两个月所做的事:我上课时,有时总有种思想,全班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我就要站起来回答问题,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人好了,反正有那么多人,不差我一个人,老师不挑我,我还是尽量少地不回答吧;小组上课讨论时,我经常是答非所问,有时自己会了就不管其他组员会还是不会,常常在讨论的时间说一些没用的闲话,使讨论的时间白白地浪费;第二节课后做课间操时根本不认真去做,在那里瞎蹦乱跳,做眼保健操时,我睁着眼睛观察着这校园里发生的事,或与别人嬉笑交谈,就在今天,被老师看见;自己早读时声音不大,甚至站在我的身边才能听见……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我与张哲恺、吉峻屹拉开了距离,在好学生与差生之间,时刻都有变成差生的可能,就在这次小小的测验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好友的差距,全班这次就我一个人是甲,正是因为这次是甲,我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足,所以我更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  

    最后我想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上课多发言,小组讨论时认真,做操时好好做……。各方面的改变自己,让嘲笑我的人知道这次得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但也是最后的一次。

  • 《对《喜欢郭敬明的人不懂得美与思想》的反思》
  • 看到张鸣先生的博文,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来了一个拿郭敬明炒作的人。

    再细细想想,哦,恍然大悟:原来来的这个人还是一个喜欢拿“90后”说事的“学者”老师啊!

    要说张先生的手段的确是高明,拿出生妙笔,瞄准了“郭敬明”与“90后”两大热点靶子,开出了轰轰烈烈的一枪。“郭”与“90后”反正早已被炮轰得千疮百孔,多挨一枪也无所谓,倒是张先生如此这般地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在这个息发达的时代,大多学者仍是处于“养在深闺不为人知”的状态,怎么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呢?张先生选的方式很好,想必这篇博文一出,这位“学者”老师的知名度就大大提升了吧。

    记得一则故事讲到:“有位教授给了即将毕业博士弟子一句忠告:世上有两种人不可得罪,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得罪了小人会很难缠,得罪了君子则自己变成了小人。我想张先生真应该多向这位老教授学习学习。

    张先生在博文中写道:“被扼杀的韩寒们,被驯化的韩寒们,如果碰上郭敬明这样的作品,完全跟课堂上一本正经的讲授相反,不崇高、不正经、无意义,还有点新奇、纤巧,怎么能不喜欢呢?无意义又有什么关系?他们被灌输的意义太多了。”那么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试问张先生你读过几本郭敬明的书?这一点很可疑,就连德高望重的王蒙老师也曾说:“我以前很少读年轻人的书,小四的书我只看过一点,但我觉得年轻人的文章由着他自己的东西,这些可能是我们老一代作家无法体会或理解的。”在被王蒙老师温和宽容的点评感动的同时,这句话也反映出一个普遍的问题:哪些是不是批评以郭敬明为首的青春文学作家,对“90后”的现状忧心忡忡的“大人”们,他们真的了解我们吗?我想,对于郭敬明文笔的好坏一个“孩子”的发言权要远远大于一个“大人”吧,只不过舆论的话筒总是被“大人”们高高举起,他们一边粗暴的把“孩子”推开,一边高喊着“我是为你们好”、“救救孩子”的噱头,这不是很可悲吗?第二个问题紧跟在第一个问题之后:请问张先生从哪里得出了郭敬明的小说“不崇高、不正经、无意义”的结论呢?对于《小时代2》,它真实的反映了新时代一群“80后”在上海拼搏的故事,书中朋友的真情、命运的不幸与纠结、社会的黑暗与美好被悉数描绘,如此酣畅淋漓的小说哪里不正经,哪里无意义了?难不成非要直接的写出“我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才算是崇高吗?张先生的注意力好像并不在书的内容上,倒是将“120万册销量”的字眼紧跟在书名之后,这点反映了什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张先生在博文中提到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韩寒,并表扬韩同学是个“有个性且聪明的年轻人”,其实这一招还是瞒可笑的,做长辈的“大人”们是不是都喜欢用居高临下的角度来看待“孩子”?而且为了让自己更有亲和力,还会假装慈祥地拍拍“孩子”的头,

    意味深长的说:“嗯,你是个有个性且聪明的人,好好发展啊!”试问,韩同学他希罕吗?人家会屁颠屁颠地说“好”吗?所以这一招故作姿态我想,反而是极度自恋的反映,说是自取其辱也不为过。在韩寒新出的一本博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中,他有一组博文是专门对所谓的学者进行抨击的。他说,现在一些“大人”们唯恐“孩子”受那么一丁点伤害,他只不过是博客中链接了日本AV女优松岛枫的博客就被一些人说是给“孩子”们立了不好的榜样,其实他们压根就没看过松岛枫的博客:里面什么不良信息也没有。这些大人们剥夺了“孩子”们的话语权,自己却在起劲呐喊“救救孩子”,这算什么?“孩子”们真的那么脆弱吗?“孩子”们真的会对“大人”们的呼吁感激涕零吗?这是一个多么有趣而可悲的现状!韩寒的立场很明确,他坚决反对这些“热心”的“大人”们。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张先生的博文,很显然你可以想象一个早被另一个人鄙视的人反而在大声赞扬那个人时可笑的场面了。

    最后我想反驳的是:喜欢郭敬明的人真的不懂得美与思想吗?我不明白张先生为什么定下了一个如此绝对的基调。相反,郭敬明的文字极富有诗意与美感,这在他出道时的第一本书《幻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计划出版的下一本书《临界纪年•爵迹》会是一部更加震撼人心的作品,如果这样壮丽宏大的故事都不算华美的话那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美,也许有,但毕竟会是少数。很多人批评郭敬明将文学商业化,使文学原本应有的纯美染上了铜臭,那我说想:写书如果不需要赚钱,那一个作者的动力是什么?是一颗火热的心?这固然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太会排斥金钱,金钱并不肮脏,只是人们为它染上了颜色,作为一个商人,能将书卖到如此地步,是成功的。这一点韩寒也承认,我想,不是郭敬明因为赚钱而将文字染上了世俗的铜臭,而是那些“大人”们用带着铜臭的鼻子和眼睛去盯着“中国作家富翁第一人”的名声不放,却忽视了郭敬明的小说本身。这些名利,拿得起的是郭敬明,放不下的却是那些“大人”们,张先生在博文中举了一个“斜体画展”的例子,意指郭敬明的小说扭曲了“孩子们”的价值观,这一点不是很可笑吗?喜欢郭敬明并不妨碍我喜欢韩寒、张悦然或者是蒋方舟,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会自我进行取舍。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未免过于率。

    我只是想说,作为一名“90后”,我的确需要社会给予适度的关注、帮助和引导,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自己的话语权和其他应有的权利;我们不会容忍无故被人恶评;我们懂得去珍惜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我们会独立思考,绝对不会说出太过绝对的话语。虽然我们是“孩子”,但我们在某些方面甚至会优于“大人”们!

    所以,在为我们忧心的时候,在对造就我们这一代的时代猛烈抨击的时候,在肆意评论一些与你们无怨无仇的人的时候,能不能想一想,究竟谁是这个时代的主体?是“大人”们,是“大人”们造就了如此的现状,为名为利为博人眼球不择手段。这些做法难道就没有扭曲我们的价值观吗?

    仗着我年轻的资本,我这次决定叛逆地说出我的想法,然后,像张学者一样振臂高呼:

    在救孩子之前,先救救大人吧!

    附:张鸣博客原文

    张鸣

    有人说,文学已经死了,但作家却还在。只是,领风骚的人物,已经换了一代新人。最耀眼的两颗星,一个是韩寒,一个是郭敬明。虽然由于比较有公共心肠,媒体比较喜欢捧韩寒,但真正的胜利者似乎应该是郭敬明。他的新小说《小时代》2,一上市,就卖了120万册。全国第一销售量,让一向在韩寒的讥笑面前保持低调的郭敬明有了底气。开始回击韩寒,意思是说韩寒书销量,根本不值一提。现在的作家,唯有他一个人可以突破他自己。

    不错,尽管韩寒的名声好,媒体追捧的多,但如果论读者众多,还真就不及郭敬明。即使博客点击率,虽然韩寒多一点,但郭敬明也不差。可以说,当今年轻一代的阅读,是被郭敬明和他同路的新锐作家统治的,韩寒只是一个异数。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写字为生的人,我个人完全无法认同郭敬明流的作品。在我看来,郭敬明的文字固然有些怪,但整个作品空洞、乏味,甚至无聊,无非是一些纤巧的文字加上无病呻吟的故事和爱情。有位日语专业的80后青年告诉我,郭敬明的有些小说,构思和像日本的漫画。作为这一流系的作家,似乎并不在乎这样的“借鉴”。可是,即使真的是抄袭,他的读者却并不在乎这一点,不管别人怎样说,他们就是喜欢郭敬明。要知道,粉丝是没有道德感的,只要粉上了,就不顾一切。

    当然,必须承认,跟歌星影星不同,郭敬明不是靠自身的形象让人粉的。粉他的人,还就是真心喜欢他的作品,这也是郭敬明本人赖以自豪的。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凡是喜欢他的人,凡属古今中外的名著都不看的,也看不上眼,就只喜欢他一个。还有人的口味,比郭敬明流还低,连所谓的种马小说,也有大批的热爱者。

    当然不可能全世界古今中外,只有一个郭敬明文字好,其他人都是垃圾。所以,事实只能相反,欣赏郭敬明的年轻人,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文字是美的,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他们的欣赏已经被毒化了。谁毒化的呢?当然是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有识字,有考试,但却没有欣赏。语文课本课文选择,总也摆不脱意识形态的阴影,偶尔选上的好作品,也在课堂讲授中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解析这样的千刀万剐中,变成了剁烂放久了的肉馅,只有令人作呕的份了。民国时代赏心悦目的国文(即今天的语文课)课,在今天变成了学生的梦魇。而所有崇高的价值和理想都在政治化的操弄下,变成了令人生畏的高头讲章,让学生从心里往外反感。眼下,连爱国都要教育部组织起来统一去爱,给祖国拜年,程序都给设计好了,全国一致。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受欢迎。不是被驯化,就只能遭淘汰。多数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赢得先机,都主动地配合学校和老师,扼杀孩子的兴趣,不许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家长和学校合力把孩子往考试的独木上赶。现在的孩子,让他们掏心窝子讲,没有几个真心喜欢所学的课程,尤其不喜欢跟作文和阅读相关的课程。

    说实在的,韩寒只是一个有个性而且聪明的年轻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韩寒这样的人应该有1000万,但是,却被我们的教育扼杀掉了9999999个。被扼杀的韩寒们,被驯化的韩寒们,如果碰上郭敬明这样的作品,完全跟课堂上一本正经的讲授相反,不崇高,不正经,无意义,还有点新奇,纤巧,怎么能不喜欢呢?无意义有什么关系?他们被灌输的意义,也实在太多了。

    从前看过一幅漫画,一个画展,所有的画都是斜放的,看的人只好斜着看,出来之后,人依旧斜着,正不过来了。就像喜欢郭敬明的年轻人,再好的作品放在面前,都不会有感觉的,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美,什么叫思想,什么叫个性了。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