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时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2:43:54
  • 《新嫦娥奔月》
  • 尧帝时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百姓热得痛不欲生。有一个叫后羿的神仙拉弓射下了九个太阳。看到自己儿子们都死了的天帝非常气愤,便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贬到了人间。

    被贬到人间的嫦娥和后羿并不后悔,反而很阳光地面对每天的生活。可后羿还是觉得对不起嫦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嫦娥。

    有一天,后羿路过一个村子,正好听见两个人在聊着什么,他便凑近了一点。只听其中一人说:“听说昆仑山西王母娘娘有一颗仙丹,吃进半颗便可以长生不老,吃一颗就可以飞升成仙,但到昆仑山要历经七七四十九难,我怕是这辈子都吃不到仙丹咯。”

    听了这话,后羿一拍脑门:是呀,我可以去昆仑山找西王母娘娘求来长生不老药,嫦娥不就可以再变回神仙回到天庭了吗?后羿二话不说,收拾好行李便踏上了去往昆仑山之路。

    他翻山过海终于到达了昆仑山,此时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西王母看着浑身是伤的后羿,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便送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后羿把长生不老药藏好,他深知爱他的嫦娥绝不愿意独自吃下仙丹和他分离。他打定主意,等嫦娥熟睡后再把药喂进她的嘴里。

    这晚,嫦娥睡得正香,后羿定定地看着熟睡中妻子的脸,回忆起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的种种,心中万般不舍。可他更想妻子能够回到天庭,不必在人间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他从盒子中拿出仙丹,轻轻地递到妻子嘴边。仙药在黑暗中发出微微的金光,将妻子的脸映照的更加柔美。他不忍再看,将整颗仙丹喂进了嫦娥的口中。仙丹入口即化,嫦娥瞬间像羽毛一样从床上缓缓飘了起来。嫦娥被惊醒了,她发现自己正被几朵祥云托举着飘向空中。

    嫦娥看着后羿,霎时明白了。她泪流满面的对后羿喊道:“羿!我不要离开你,也不要你一个人在人间孤独地死去!”情急之下,嫦娥一把拉住后羿,紧紧地抱着他。祥云竟托着两人一起飞向了月宫。

    天帝被他们不离不弃的爱情所感动,便恢复了后羿的神力,让他们可以在月宫中生活。

    原本要独自一人在月宫中生活的嫦娥,终于能如愿和后羿永远在一起,她感到无比的幸福。

  • 《荆州锅盔》
  • 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孱陵的地方,当时关羽在此地争战。一天,厨师本想做馒头,可正在这时,曹操带兵打来了,厨师便将面团放在了锅边,就急忙穿上盔甲去打仗,等他回来的时候,面团变成了一个烤饼,一咬,没想到酥脆爽口,别有一番风味。最后因为外形像盔甲而被称为锅盔,之后孱陵改名为公安县,属于荆州地区,这便是我的家乡。

    现在我在武汉读书,家附近的永清街也有一家十年锅盔老店,据说店主做这行的时间比我年龄还长,为了一探锅盔的秘密,我今天便来到了这里。

    一看菜单,我就被吸引住了,梅干菜、红豆、白糖……,品种让人目不暇接,我点了一个梅干菜锅盔,便开始等待。

    只见师傅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面团,在菜板上拍了几下,然后用手揪出几个大小一致的小面团。那面团肥肥的,活像一个可爱的白胖子。之后,他又拿出一根擀面杖,在白胖子上反复滚动,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张大饼,只见他又拿出一个小木刷,沾上油,撒上芝麻与梅干菜后,便把大饼拿了起来,放入锅中轻轻拍了起来,等烤熟之后,便又拿出来放入纸袋中。至此,一个锅盔便制作完成了。

    刚一出锅,我便迫不及待的咬上了一口,只见那黄中带棕,还散着星星点点白芝麻的锅盔被我咬入口中,“咔”一声脆响。又焦又脆的边儿被我吞入了肚中,微辣而鲜香的味道仿佛一支精锐的部队,一下便席卷了我的口腔,把其它的气味都消灭干净,顺着舌尖滑入我的胃中,那味道好吃极了,真是太美味了。

    天色渐晚,夜渐渐黑了,但锅盔的香味却依旧停留在我的口中,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 《明朝商船》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商业交流和海上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明朝商船作为海上贸易的主要工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许多物品已经从古老变为科技,船也是如此。周五我放学时,发现姐姐并不在车上,我心想:明明已经两星期了,为什么她还不回来,突然我听见妈妈说:"她去南京冬游了."这时我才知道,本以为她今日不回来了,结果8:40准时到家.她带了许多东西,其中一个袋子令我十分好奇!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来就开始折腾这个东西,我一打开就看见几板木头,我疑惑的想:他带木头干什么?难道要……。突然仿佛有人在叫我,我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叫我,妈妈,我赶紧回来睡觉,没办法,我只能照做。下午的时候我又开始折腾那个袋子,我把那个袋子里的所有东西都给掏了出来。我看见一张纸并拿了出来,那张纸上写着明朝商船此刻,我终于明白了,那个袋子里面的是一个立体拼图!我把那一堆木头给拿了出来,对照说明书,我先把船帆的架子给抠了出来,船帆的架子一共有四个两个小的,一个中等的,一个大的,然后把小零件装上船帆的架子上这样船帆的架子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是后部,先用几个零件合成,一个“转盘”然后再把一个小的船帆架子也按上再把围栏也给安上再用一个小零件把船帆的架子固定住,这样后部就算完成了,现在开始前部,先把全部地板找到并抠下,再把另一个小的船帆架子给装好,然后再把围栏给装上。前面部分就好了。现在开始,中间部分,先从木板里扣掉两个围栏,装在左和右侧,再装上船舱门,然后把大的船帆架子按上,再把中等船帆架子的也按上,然后再从木板里抠掉两个船身,然后再扣掉两个小零件,把,前部,中部,后部全部拼接起来,就成了一个非常像船的东西,但这还没完,在两边安上小楼梯,结果我一不小心把一个楼梯整碎了,还好,只是一点点,然后再把浪花,装到船的底座上,再把锚给装上,最后关键的一步装上船帆,并且还要用绳子固定好!明朝商船大告成。

    明朝商船雄伟壮观,无尖不商,含商咀徵,豪商巨贾,雄伟宏大,规模壮观!

  • 《王南陔》
  • 人物介绍

    王南陔(gāi),乳名十三郎,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落入贼人之手,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不但平安地脱险,还捉住了盗贼。

    故事一

    从唐朝以来,我国开始有了在元宵节观赏花灯的习俗。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国家还比较安定,所以每年都要大闹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都城东京(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的街道和闹市上,到处张灯结彩。到了晚上,灯火齐明,大放异彩,把个京城照得如同白昼,真是壮观极了。

    这年的元宵节尤其胜往年。到了晚上,人们扶老携幼拥上街头,观赏花灯,把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

    在观灯的人群中有一个人,肩上背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这孩子长得实在太可爱了,细细长长的黑眉毛,明明亮亮的大眼睛,透着一股聪敏过人的灵气。这个孩子穿戴得也非常讲究,特别是他头上戴的那顶漂亮的帽子,竟是用串串珍珠、颗颗宝石镶嵌而成。

    这个孩子是大臣王韶的小儿子,因排行十三,大家叫他十三郎。十三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长得聪明可爱,所以很受王韶宠爱。这天晚上,他嚷着要到外边去看热闹,王韶就命仆人王吉带着他到街上观灯。

    街上的花灯真是太好看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王吉和十三郎都看得入迷,没有察觉到有一个贼人正跟在他俩的后面。原来这个人一眼盯住了十三郎头上的帽子,就挤到他俩的身后,想把帽子偷过来。只是十三郎骑在王吉的脖子上,比他高出一大截,怎么也够不着,只好一直跟在后面,寻找机会下手。

    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最热闹的一条大街上。这里观灯的人真是太多了,你推我搡,人声嘈杂,贼人心里不禁暗暗高兴,觉得下手的机会到了。

    正好这时候,后面的人一下子拥了过来,趁着这工夫,贼人顺势把十三郎从王吉的脖子上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肩上。王吉和十三郎只顾看灯,再加上人群拥挤,两个人谁都没有发觉。

    贼人背着十三郎,渐渐挤出了热闹人多的大街,朝一条稍微僻静的街上走去。十三郎急着看花灯,拍着贼人的肩膀,大声说:“王吉,王吉,你往哪里走呀?”

    贼人一听,刚要随口应一声,可又一想:不行,我的声音和王吉的声音不一样,要是让这孩子发现了,叫嚷起来可就麻烦了。于是,不管十三郎怎么拍他、喊他,他就是不吭声,反而走得更快了。

    十三郎觉得挺奇怪,心想:平时只要我一叫王吉,他就立刻答应,怎么现在我叫了半天,他却一声不吭呢?想到这儿,他低头一看:糟了,背我的人怎么不是王吉呢?

    这种事要是让平常的孩子碰上了,准保吓得大哭起来。十三郎人虽然小,却非常聪明,一点儿也不惊慌,心里盘算:这人一定是个坏人,我得想个办法逃走,还不能让这人跑了。

    想到这儿,他悄悄把帽子上的一根银针取下,别在贼人的衣领上。然后四下张望,看看附近有没有人,准备找机会喊人。

    说来也巧,这时候迎面有顶华贵的轿子走过来,轿子前后还有护卫的家兵。十三郎知道,这轿子里坐的人一定是个大官儿,心里有了主意。当轿子从他们身旁经过的时候,十三郎一把拽住轿杆,大声喊道:“捉贼呀!捉贼呀!”

    贼人一听,吓得魂儿都快没了,赶紧把十三郎扔在地上,然后撒腿就跑。

    十三郎一点儿也没有猜错,轿子里坐的是一位皇宫里的官员。他听十三郎把事情讲了一遍,觉得这孩子既聪明又大胆,就命人把十三郎抱进轿子,随他一起到了皇宫。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宋神宗,宋神宗也觉得很稀奇,就想见见这个孩子。

    十三郎见了宋神宗,一点儿也不惊慌,还学着大人的样子,又是作揖,又是叩头,那认真的样子,逗得宋神宗仰面而笑。宋神宗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十三郎用清脆的嗓音答道:“我父亲叫王韶。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名叫南陔,因为排行十三,所以也叫十三郎。”

    宋神宗又问他是怎样落入贼人手里的。十三郎把刚才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宋神宗不由得问:“十三郎,你今年几岁了?”

    “五岁。”十三郎回答。

    宋神宗点头赞道:“刚刚五岁就谈吐有礼、遇事不慌,真不愧是大将之子呀!只可惜让那贼人跑掉了。”

    “陛下,要捉住那贼人不难。”十三郎接着说道,“我把帽子上的一根银针别在他的衣领上了,那就是捉贼的记号呀!”

    接着,他又把贼人长的模样、穿的衣服形容了一番。宋神宗立刻命人去捕捉盗贼。

    再说那王吉发现把十三郎丢了,吓得回府请罪。府里顿时乱作一团,十三郎的母亲哭成了一个泪人。只有王韶不太着急,说:“这孩子聪明胆大,一定能够平安回来。”

    果然,第二天一早,一顶轿子停在了府门口,十三郎欢蹦乱跳地跑了出来,一头扑进泪流满面的母亲怀里。

    每日小练

    1. 王南陔为什么又叫“十三郎”?

    2. 王南陔是怎样给贼人留下记号的?

    上期答案

    1. 机智、勇敢。

    2.《童区寄传》。

  • 《沈约遭难》
  • 人物介绍

    沈约(公元441年~513年),南朝宋时期吴兴武康(在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人。他少年时代曾经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后来经历了社会动乱和家庭变故,才立志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学者。

    故事二

    遭难

    沈约十三岁那年,朝廷里出了大事。太子刘劭谋害了宋文帝,篡夺了皇位。他还杀了许多宋文帝的亲信大臣。沈璞也没有幸免,刘劭找了个罪名,把他杀了。

    沈家得到消息,顿时一片惊慌。母亲带着沈约连夜逃离了都城建康。

    母子俩隐姓埋名,穿着普通百姓的麻布衣服,跋涉在田野路上。当时正是严冬季节,风雪交加,更增添了逃亡者的困苦。

    这天,母子二人走了一天。天渐渐黑了,他们走进了一个村子。逃难的经历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弱女幼子还是到穷人家投宿保险。他俩轻轻敲开了一家茅屋的柴草门。开门的是一位年约半百的老人。他见雪地里站的是一个善良的中年妇女只,挎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冻得浑身打战,就赶紧把母子俩让进茅屋。

    屋里很冷,到了半夜,沈约被冻醒了。母亲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问道:“还记得我给你讲的那五幅画吗?”

    沈约使劲儿地点点头,说:“记得。”

    “你想想,凿壁偷光的匡衡,头发悬梁的孙敬,囊萤代灯的车胤,映雪读书的孙康,这几个少年的家庭生活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沈约想了想,答道:“他们的家都很穷。”

    母亲说:“对,可他们都很有志气。那个车胤,他的曾祖父原来也是个大官,后来被昏君杀了,和你现在的处境差不多。娘也盼望你像车胤一样,长成一个有学问的人,也能重新振兴家族。”

    沈约一下子像明白了许多事,大声说:“母亲放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刻苦读书,做个有出息的人。”

    每日小练

    1. 凿壁偷光的匡衡,头发悬梁的孙敬,囊萤代灯的车胤,映雪读书的孙康,这几个少年的家庭生活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 沈约母亲盼望沈约像车胤一样,长成怎样的人?

    上期答案

    1. 南朝宋时期

    2. 社会动乱和家庭变故

  • 《一个微笑》
  • 在我幼儿园的时期,因为天赋很高,经常被老师选去参加各种比赛,拿的奖也很多。

    有一天妈妈神秘兮兮的告诉我:“这个星期六你得去南昌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当时我才四岁多一点,很懵懂,只在电视上听过南昌这个地名,却不知道在哪儿。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忙里忙外的给我做道具,我看着家里人都那么忙,于是我也愈发认真的练习着歌曲。

    星期五下午,我就和妈妈坐飞机去南昌了。路途中妈妈鼓励我:“今晚多练练。明天肯定能得奖。”我卟哧一声笑了。下了飞机。身处他乡的我感到不适应,便喃喃自语:“什么时候能回家啊!”晚上我最后彩排了一遍,动作很顺畅,唱歌也没卡壳,妈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家宝贝真棒!”

    第二天一早,我换好衣服就去比赛现场了。我看着前几天一个个选手都上台了,他们唱歌也非常好听,顿时,我有了危机感。“请68号小选手上台!”是主持人的声音,听到我的号码,心里直打哆嗦。但妈妈却还是鼓励我:“别紧张,放松心态,妈妈相信你可以的,你也要相信自己!”我想着妈妈以前跟我说把台下的人想成一个大白菜,顿时就不慌了,反而淡定自若的拿着道具上台。

    舞台上聚光灯打向我时,开始表演了。一开始我很放松,但唱到第七句时,我想拿盒子里的铅笔娃娃,去发现它卡在盒子里了。我很着急,虽然表面没显示出来,但还是看了妈妈一眼,她把正在拍的手机往旁边移了一点,对着我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于是我便不去在意那个铅笔,从容自信的完成了这场表演,台下的人都拍手叫好!

    后来我看见家族群里发了我的表演视频,家里人都说我反应能力很强,能随机应变,我对着妈妈开心的笑了。下午我回到参赛现场,主持人公布得奖选手的时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感觉心一直在跳动。“68号选手获得了特等奖!掌声响起!”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都要掉出来了,我转头对着妈妈喊:“耶!妈妈我做到了!”妈妈也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我永远都忘不了当时妈妈的那个微笑,是它给了我别人看不见的勇气,是它让我不再紧张,也是它给了我温暖。那个微笑一直让我留连忘返!

  • 《曹冲称象》
  • 人物介绍

    曹冲,字仓舒,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操的儿子,谯(现在的安徽省毫州市)人。他聪明伶俐,心地善良。曹冲称象、智救管库人的故事家喻户晓。

    故事一

    称象

    东汉末年的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最受他宠爱的,是环夫人生的孩子,名叫曹冲。曹冲从小聪明非凡,善于动脑筋,曹操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有一次,南方东吴的孙权献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召集文官、武将,前来观赏。北方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这长鼻子、长牙的庞然大物,都感到十分新鲜。这个说象牙多么珍贵,多么值钱;那个说大象的个头真大呀,好不热闹。这时候,曹操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难题。顿时,刚才还闹嚷嚷的官员们都哑口无言了,四周一片静寂。原来,曹操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问哪个官员可以称得出来,还说称出者有赏。这可难倒了众人。

    半天,才有一位文官慢吞吞地说:“要是能用一棵大树做秤,也许可以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

    “可上哪儿找这样的大树呀!”有人反驳说。

    “就算是能找到这样的大树,做成了大秤,又有谁能抬得起大象来称分量呀!”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武将高声嚷道:“那好办!把大象杀了,剁成一块一块地称嘛!”

    他的主意自然遭到众人的耻笑和挖苦。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还没等你称出大象的分量,咱们就再也看不到活着的象了!”

    “嘿!你是想尝尝象肉是什么滋味吧?哈哈哈!”

    就在这时候,一个小男孩走到曹操面前,先有礼貌地深鞠一躬,然后才说:“父亲,孩儿想出了一个称象的办法。”

    曹操见是自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这么多大人都想不出好主意,你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这并不难。”曹冲很有把握地说,“我们可以把象牵到一条船上,在水面挨着船帮的地方刻上记号,然后牵下大象,船就浮了起来。再往船上放进石头之类的东西,等船帮的刻度再次沉到水面的时候,那船里头东西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哎呀,这个办法真是太妙了!”人群中一下子响起一片惊叹和喝彩声。最高兴的自然是曹操了。他马上吩咐左右的人:“按我儿曹冲的办法称象。”

    从此,曹冲称象的故事传遍天下。

    每日小练

    1. 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2. 曹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谁的儿子?

    上期答案

    1. 有爱

    2. 东汉

  • 《孔融让梨》
  • 人物介绍

    孔融(公元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时期鲁国(在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人。他小时候品学兼备,特别是让梨的故事流传很久。长大后,成为有名气的文学家。

    故事一

    让梨

    孔融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当过汉元帝的老师,父亲孔宙当过太山都尉,母亲也是很有学问的人。孔融从小就机敏过人,而且谦让有礼、聪慧好学。孔融弟兄七个,他排行第六。

    四岁那年,有一天母亲端出一大盘黄澄澄、鲜亮亮的梨,让孩子们吃。当时孔融是最小的孩子,母亲就让他先拿。孔融毫不犹豫地拿了一个最小的梨。

    母亲见了,惊奇地问:“你为什么挑了个最小的呢?”

    孔融认真地答道:“我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

    母亲把小孔融搂在怀里,高兴地说:“你从小就这么懂事,长大了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每日小练

    1. 孔融小时候品学兼备,请说出一个有关他的故事。

    2. 孔融有怎样的优点?

    上期答案

    1. 淳于缇萦

    2. 淳于意

  • 《坚持理想的培根》
  • 名人档案

    弗朗西斯 · 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哲学家之一。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名人故事

    培根的父亲是英国女王的掌玺大臣,是英国非常重要的官员。成年后的培根也担当了此重任,当然这是后话。也许正是因为培根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活泼,学习成绩优异。

    但是当他十二岁的时候,活泼好动的他却被父亲送进剑桥大学去学习神学。培根对神学不像父亲那么热衷,他甚至有些讨厌神学。为此,父子两个没少争辩,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培根还是每天必须学习神学。

    培根只能消极抵抗,他偷偷跑到图书馆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就这样,除了神学,法律、历史、政治、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书都被他一股脑儿装进了自己的脑袋。然而不久,好读书的培根因为逃课被老师告到了父亲那里。

    父亲严肃地警告他:“再不好好学习可不要怪我不客气!”是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的态度?总之,培根像所有的少年一样,他更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勇敢的培根开始同父亲“谈判”了。

    “我不打算继续学神学了。”面对老问题,培根觉得这次态度应该更坚定一些。

    “理由?”

    “神学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需要啦,我觉得如今的年轻人应该更多地关注法律、文学或自然科学……”培根可不是以前的培根了,他这几年泡图书馆可不是白泡的,他叽里咕噜地给父亲摆起了“龙门阵”,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大有慷慨陈词的架势。

    父亲有些沉默了,这小子,这些年看来长进不小,身为国家忠臣的父亲岂能不知道培根说的这些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国家现在也更需要这样的人才,可是他是多么希望培根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在神学的领域更进一步发展呀!算了,既然培根这么坚定地要学这些世俗的知识,那就顺其自然吧。总算,孩子没有荒废岁月,还是在很努力地吸取知识呢。所以,他决定支持培根的选择。

    培根惊讶了,这么简单,父亲竟然同意了!他太高兴了,看来自己终于可以在父亲面前讲道理了,父亲也不是不通人情的人。他喜滋滋地谢过父亲,准备第二天的功课去了。

    后来,培根进入葛雷法学院学习。葛雷法学院里的老师可都不是一般人。培根虚心地向这些有丰富学识和经验的老师学习着、求教着。在这里,他对法律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刻的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培根曾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了法国,在那里他认真研究了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等到再次回到伦敦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眼界更为开阔、做事更加稳重可靠的人才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成功地当选为国会议员。

    培根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完善国家法律。经过多年努力,他被任命为首席检察官,后来又担任了掌玺大臣。身为掌玺大臣的他不光政绩卓著,在许多领域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最终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令人敬仰的政治家、哲学家之一。

    阅读心得

    有时候生活不由我们自己选择,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当被父亲送去学神学的时候,培根也没有选择。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最终,他用自己的努力、认真和真才实学打动了父亲。

  • 《舅公公的天鹅园作文600字》
  • 据说元朝时期,人们喜欢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劝导人们放弃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告诫人们做事不要痴心妄想。但是,今天我却吃到了美味的天鹅肉,说到这里,你肯定会想:“天鹅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私自吃,那可就违法了呀!”其实,一开始我也很好奇,反复问舅公公:“天鹅我真的能吃吗?”舅公公哈哈一笑,指着墙上的营业执照说:“我们的天鹅是人工养殖的,经过国家审批同意,有许可证,可以买卖,可以吃。”我恍然大悟,请求舅公公带我去看天鹅,舅公公笑着点了点头,万岁!我开心地张开双臂飞奔一圈。

    我跟在舅公公身后,走过一段水泥小路,穿过一片桃园,来到一个长方形的水池边,水池四周还用网兜兜住,只见十来只白天鹅在水池里昂着头、挺着胸,骄傲地游来游去,对着我们“嘎嘎嘎”叫了好几声,好像在说:“看见了吗?我多美呀!”然后,我们听到扑通一声,看见一只白天鹅把正在水池里游泳的绿头鸭紧紧地压进水里面,仿佛说着:“它呀,根本比不上我。”接着,白天鹅发出“嘎嘎”两声叫声,才把绿头鸭放开,摇摇屁股,抖抖羽毛,得意洋洋地游走了。看着它高傲的背影,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舅公公告诉我,白天鹅和绿头鸭都喜欢吃野菜叶子。于是,我环顾四周,拔来一大把最新鲜、最嫩绿的野菜叶子,全部塞进网里,用力扔进水池。刹那间,小家伙们争先恐后地游过来抢食物吃,几只白天鹅还扑闪着翅膀猛飞过来,一下子就丢掉了刚才的优雅。哇!真的太有趣了,我惊喜地叫了起来。舅公公慈祥地说:“下次来还可以看到白天鹅孵蛋哦。”真是美好的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