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雄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5-09 01:18:01
  • 《长城雄姿》
  •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直很想亲眼看到长城的雄姿,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汽车行驶了两三个小时,我们便来到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了。透过玻璃窗,眼前的景色令我赞叹不已。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中,像一条在崇山峻岭上伏卧的巨龙,时隐时现,正欲腾飞,我还没登上长城,就为它气势雄伟的姿态和那崇山峻岭深深地吸引住了。

    阳光灿烂,游人如织,下了车,我和爸爸妈妈随着人流登上了长城,长城十分平坦和宽阔,三辆小车可以齐头并进,城墙外的垛口相连。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座巨大的烽火台,远远望去像一耸立在山峦上的一支支利剑,仿佛要插破天空。我站在烽火台上,观望宏伟美丽的八达岭,妈妈指着我问:“你有没有听过居庸之险不在关,而有达岭,今天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我点点头。

    望着画面般的壮观景色,我不禁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心中有气涌起一股民族的自豪感,经过2000多年雨雪风霜的万里长城,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人民族古老历史的象征!

    我爱长城的宏伟,更爱美丽的中国!

  • 《观名楼,品佳联》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雄姿百态的千古名楼便是文化灿烂的佐证,而文人攀客挥毫写下的佳联又为其增添了几分古雅的秀丽,当我们登上名楼探究历史风物,品味绝妙佳联时,思古之幽情便会满塞心胸。

        请看李联芳为黄鹤楼撰写的佳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鱼矾,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预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入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渺,鹤影翩跃!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是武昌历史上有名的古建筑,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它始建于公元223年,其后屡毁屡建,1985年,千古名楼重建落成。五层楼阁高达51米,飞檐斗拱,金壁辉煌,极富民族特色。李联芳撰写的此联状景极妙,写情极深。上联一“看”字,把黄鹤楼所能极目之处的景致皆呈于眼下,雄伟壮阔:下联一“望”字,揽夕阳之下的缠绵晚景于脑中,怀畅心爽。整个对联把雄壮的景象与苍凉沉雄的感情融为一体,浑然不觉,使人有一种宛如置身其中的幻妙之感。

        如果游客要观西南之胜景奇观,则需去观昆明大观楼,此楼位于清澄晶莹且风景调然疏秀的滇池边上,其楼势气象壮阔,楼姿豪雄态横,陕西人孙髯翁曾为此撰写了一幅“古今第一长联”,试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愤,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骥神骏,西翁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绮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棍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尽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喝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底得几柞疏种,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为妙绝古今,誉满中外之名联。上联先“看”:由东西至南北,从远近到高低,气象万千,风光明丽,所观之景致是多么灿烂繁华,油然起登临爱赏之情。下联再“想”;汉唐宋元.丰功伟绩,断竭残碑,苍烟落照,思古之情是多么深沉,不禁生兴废苍凉之感。由“看”而“想”,由“喜”而“叹”,事物之变换、感情之跌宕,浑然无间;气势之雄放、描写之细腻,妙合一体。整个长联气盛言宜,词采缤纷,令人叹为观止。诸如以上的名楼佳联在中国处处皆有。当我们足踏祖国名山大川,驻足瞻观各地名楼,潜心揣摩品味文人墨客撰写的佳联时,可借鉴其艺术技巧,其乐趣可谓无穷无尽。

  • 《钢都雄姿》
  •     我的家乡是全国闻名的钢都——鞍山。

        可是,鞍钢的里面是什么样子,过去我从未见过。今年的暑假里,我埋在心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展,王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参观了鞍钢的部分厂区。

        首先,我们来到鞍钢的生产指挥中心。我想,楼里面的情景可能和打仗的小人书中画的司令部差不多吧,一定有许多电话线,有许多人在用电话进行指挥,那场面一定很带劲。进去一看,嘿,真是那样!

        接着,我们走进了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面一群高大的“铁家伙”。老师说这是炼铁高炉。等走到近处一看,嗬,太高了I不怪叫高炉,真是名副其实。朝四处一看,半空中架着粗大的管子,一眼望不到头。地面上是密如蛛网的铁路线,火车、电机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离开了钢铁厂,我们继续往前走。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高大的厂房连成一片。一排排烟囱拔地而起,直刺青天。高压线的铁塔,象长着四条腿的大力士,笔直地耸立着,任凭大风把它肩上几条粗线扯得呼呼叫,可它仍然纹丝不动。

        又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座楼前。楼上挂着一块大木牌,写着“鞍钢大型轧钢厂”。我们走进楼内,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王老师一面和一位叫赵总工程师的伯伯握手,一面说明来意。赵总工程师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欢迎你们啊,小朋友,”说完,给我们每人戴上一顶大大的安全帽,便领着我们到车间里参观。只见那些红得烤人的大铁块,象火龙似的在几个旋转的辊子之间穿行,一会儿就变得又细又长了。赵总工程师告诉我们,这叫轧钢机,轧出来的就是你们常见的铁轨。工人伯伯流着汗,干得正欢。旁边有一幅大标语,上面写着“出大力,流大汗,多为四化作贡献!”,还有一块记录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黑板,红色的箭头斜刺上方。赵总工程师说:“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将近中午,我们告别了赵总工程师,踏上归途。路上,王老师问我们:“鞍钢好不好啊?”我们齐声答:“太好了!”“你们参观后有什么感想啊?”我抢着说:“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我看到了祖国的都又大又美。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将来接过老一辈手中的工具,把鞍钢建设得更美。”王老师高兴地说:“说得对!这次参观的目的,就是让你们看看家乡的新面貌,浏览鞍钢的雄姿,激发你们的学习热情,当好革命接班人。”听着老师的话,鞍钢的壮丽景象又浮现在我眼前。一路上我在盘算着,今后用什么实际行动来报答我可爱的家乡呢!

     

  • 《舞与歌》
  •     我的舞是挥动钢钎的雄姿

        我的歌是敲响出钢钟的时刻

        呵!我在火中起舞

        我在火中唱歌

        我何不渴望,在恬静的草地

        风儿不惊斑驳的梦

        起伏的乐谱线,旋舞的手

       托起青春的草地,清清的水

        青青的我的青春

        当轻轻唱过我喜爱的耿

       和美丽的小花儿对话

        那小花儿红红的

        象我在钢厂不小心

        划破手指出的血

       象夜晚出钢时染红的天际

        太阳露出地平线的猩红颜色

        呵,当我在炉台

        用血肉为出钥钟声击节

       那草地就来到我身旁—

        热浪燕腾,象阳光下

        绿萌萌草地散发的氮

        钢花四溅,象无数朵小花

        在风中翩然起舞

        阿,那绿色的草地

        呵,那火中的歌舞

        吻给我的青春

        吻给我的世界

  • 《黄河感怀》
  •     早就有一睹黄河的愿望,那巍巍“地上河”的雄姿,“万里到海不复回”的气魄,“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俗谚,还有关于黄河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不尽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传说,都象块巨大的磁石在吸引着我。使我常驾着神思的飞舟漫游在浩然壮阔的黄河上。

        正巧,因为爸爸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斑到了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但因为我们距离黄河还有六十里地之遥,加上繁忙紧张的学校生活,这个久埋心底的宿愿竟迟迟役有实现。

        机会终于来了。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厂团委决定派车送我们去就近的黄河渡口游览。但人多座少,我就找到团委书记软缠硬磨:“我不占座——站在车上就行。”看到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架势,书记笑着答应了。

        黄河牌大客车风驰电掣般行驶,只一会儿黄河大坝就呈现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蹬蹬蹬几步,跑上了大坝最高处。极目远眺,三千弱水,尽收眼底,宽达数百米的河床上,浑浊的河水缓缓东流,象一个傲慢而又沉思的哲学家慢慢慢踱着步,凝重、庄严。是否因为它挟裹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和感慨呢?我不知道。

        凌汛刚过不久,水流平稳得似一匹黄澄澄的缎子,一直延伸到天际。水天苍茫处,几只小船从朝晖里徐徐驶来,在水面上犁出了道道波痕。一队北飞大雁嘎嘎叫着从天空掠过,给这有着六十万年历史的黄河平添了几分悲壮和苍凉。

        我顺坡下到河边,只见河中心水势略大,乍看上去,象有无数只野兽在河底翻腾,令人惊心动魄。是的,它从高原来,穿峡谷,过急弯,征服千难万险,带着高原人的骡悍、多情,带着河套人的宽厚、坦荡,二路风尘地涌过来了。只是在流归大海之前,因为留恋过去的峥嵘岁月而脚步稍缓了;但我知道,中间包容着的,还是它那桀骜不驯的个性和奔腾不息的豪壮气概。

        这就是黄河,令无数作家诗人慨叹、倾倒,被众多画家描绘、讴歌的黄河。“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黄河里”黄河,中华民族的摇概,当年李太白潇洒的步履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绝唱,你一定还记得!我掬起一捧河水,片刻,手掌心便沉了薄薄一层泥沙。这世界上最大的“泥河”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历史上的黄河,却是以令人谈虎色变的“害河”留在人们记忆中。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共和国诞生之前,黄河光大的改道就有二十六次,决口以至区域性的泛滥成灾更是年年发生,统治阶级不加治理,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尤其是1942年蒋军为摆脱日军追击,炸开了郑州花园口河堤,一下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百万顷良田变成了阂无人迹的“黄泛区”。人为的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使黄河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解放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治理好黄河的号召,百万大军战黄河,上游修建了龙羊峡、青铜峡、盐锅峡、三盛公等水利枢纽和大型电站,并且植树种草,保护水土。下游,在加挖入海河道的基础上扩大入海口,每有凌汛,则大炮轰,飞机炸。“引黄淤灌”更使黄河孕育了无数顷肥沃的良田。黄河,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民面前。

        望着滔滔河水;望着大堤上卫士般的排排白杨树,踩着这块凝着无数悲欢离合的土地,我忽然想到,中华民族十亿儿女个个不都是黄河的捍卫者吗?不久的将来,黄河一定会真正为人民造福。

         汽车缓缓开动了,带走了我,却留下我对黄河的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