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鉴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6 22:17:35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观书有感》的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鉴赏】

    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 《以朱熹为话题的作文》
  •     朱熹的《现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排徊。问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家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首诗的题目,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撤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谈关于如何“治学”的。

        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能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排徊”了。的确,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卒受之一,也是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天天到大英图书馆研读大量著作,终于作出了震古烁今的发现,他的种种打破旧思想枉格的崭新论断,如果不是建筑在对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上,又怎么能建立起来呢?读书,学习,批判,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怎么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见!越是博览群书——当然要在批评借鉴的基拙上——才越能成其学业。

        细吟全诗,我们还能发现作者的窝意并不止此。作为一个著述家,朱熹当然会很注意古人的写作中有什么可以记取的方法、长处。“半亩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问梁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许多同学常感到作文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丈章是生活的反映,有了生活才能有丈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周围的事物.以其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而要不断有所长进,必须时时注意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这学问,也便如一个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清水注入,便能明澈如镜,若是断了源头活水,便会发奥了。生活,便是我们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 《置身书海》
  •     还记得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此看待读书与学习,令人敬佩与叹服!读书有其境界,徐燕谋赠给钱钟书先生的佳句说的正是此:“北海西山都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既浪漫又充实。宋人刘子军曾说:“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试想,在时光的空白处,读几页书,搞赏一下饥渴的心灵,体味“月华似水,佳期如梦”的意境,是多么惬意的事!真可谓“书田寂粟皆有味,心田芝兰有异香”!生活的大海,广阔平静又波光诡橘,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的高手,就要有超人的智慧。这种智慧蕴涵在经典读物中,孕育在开放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怀之中。因此,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歌唱;使春风永远吹拂,春晖永远明媚,使我们的世界充满融融爱意。

        书,尤其是经典读物,能愉悦身心,更能塑造性情。从书中,我们学会了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看待生活。我们认识到完美是相对的,而且世界在不断向完美过渡。我们不仅能闻到花朵的芬芳,还能嗅出太阳的味道,体味生活的美好;我们不仅能看到绿树的繁茂,还能看到她舒展的微笑,感叹微风的奇妙……置身于书中的场景,犹如穿过了时间隧道,一路上,我认识了许多人,有的豪气满腔,有的英姿飒爽,有的则外柔内刚……

        有人描写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确,读完他的作品,眼前他那身着长袍、昂首山颠的身影便久久难忘。读完鲁迅的作品,顿觉浑身痛快,叹服他的铮铮铁骨和他“骂人”的艺术。眼前不觉浮现出他微皱眉头,大口地抽着烟的瘦削的身影。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真想沿着他的路线走四方,品味中国的历史文化……读书的乐趣,简直妙不可言。

        很庆幸我生在中国,一个如此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被前人的优秀作品包围着,无比幸福。同时,我也庆幸我处在这样一个年代,知识开放、信息沟通、文化交流,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快捷的方式来接触作品。不过,我喜欢读散发着墨香的书籍,这是一种更直接的接触,不像在网络中读作品那样冰冷;翻书时,纸张摩擦的声音又是那般悦耳,因为新的一页上有更精彩的内容等待着我。常看到人们购书时的火热场景,那是一种求知的期盼,一种追求心灵升华的渴望。看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虫多,书虫更多。我们愿意做书虫,品名著、嚼余香的书虫,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书虫!

        青春是短暂而美好的,有青春经典陪伴的青春是充实而值得回味的。落叶的季节,因为有青春经典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不落叶的心。踩着金黄的落叶,翻阅心爱的读物。在这“没有秋虫的地方”,有青春经典的陪伴,足矣!“书本是最好的大学”,我们正身处其中,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行囊。

        回到开头那个比喻,我们都是天鹅,一只羽翼靠网络支撑,另一只羽翼则需要书籍来充盈。有了这样一双翅膀,那还等什么?展翅高飞吧!我愿意与你—我的青春经典,聆听着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携手走向那无比奥妙又绚丽多姿的精神殿堂,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感悟思想的灵动,解读生活的智慧。与青春经典同在,让书卷气息使青春的内涵丰盈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