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关于有的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11-29 16:15:12
  • 关于蛸蜞的说明文400字
  •     蛸蜞是崇明岛上特有的一种爬行类小动物。
        蛸蜞八跪二螯,与“无肠公子”螃蟹一样,栖息于沟边河岸离水近处,也有生活在小渠水里边的。它既不同于蟹,也不同于蟛蜞。它有螯,但无论红壳或青壳,大的小的,整上均无毛,不像蟹螯上有绒毛。且背壳呈长方形,不像蟹那般浑圆。它与蟛蜞若双胞胎,区别的标志是它的跪上有毛,与螃蟹相似,而蟛蜞无论整或跪都是没有毛的。
        蛸蜞十分机灵。春夏之交,只要你一跑到河边,就会看见河堤上的一个个洞,那就是蛸蜞洞。蛸蜞在洞口探头探脑时,只要你的脚一靠近它,它就能感觉出来,并迅速地爬回洞中,大概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超声波吧?蛸蜞虽然躲入了洞中,但只在洞口附近,这时你可以用小树枝来逗它,它会舞动着一只螯,如果你把树枝往洞深处捅,它就会往洞深处躲,你却怎么也捅不到底,因为蛸蜞洞是十分曲折幽深的。但有时也例外,你捅这个洞时,它就会从附近的另一个洞口探出脑袋来。看来,并非只有兔子才三窟哩。
        峭琪还能预报天气情况呢。每逢下大雨前,峭蝶就会忙碌地修筑它的洞门。雨较小,则修半个洞口的门,雨大的话,它会把洞口全部封住,以防河水暴涨淹没了它的“家”。盛夏闷热的夜晚,它能爬到芦苇的顶部去乘凉,爬到水稻梢上悠哉悠哉。这么一只小小的蛸蜞,能“预报”复杂多变的天气,其中奥秘还有待揭开。
        蛸蜞有冬眠的习性。每年秋分后,它便进洞隐藏,封住洞口。直到第二年惊势,春分以后,又逐渐爬出洞外。到了一定时候,它就自行艰难地蜕脱硬壳,刚脱壳后是软体,一天以后壳渐硬了。它繁殖在六月间,肚脐下孕生数以千万计的籽粒,籽粒“一朝分娩”就会自行掉落在水边,自行长成小蛸蜞。
        蛸蜞可煮食,富蛋白质,味道挺鲜,美如“龙虾”,称得上是祟明岛的特产之一。

  • 高中作文范文大全
  •     有的发明是有名有姓人氏的创造;有的发明则经过漫长的时光,融人世代智慧,然后才逐步实现商品化。伞的发明属于后者。
        本来,自然有风雨,人间有办法。古时用头顶树叶、荷叶等,都是最早的遮阳避雨之法。
        相传在400()年前,当时的部落首领黄帝与另一个部落首领置尤在琢鹿(今河北省境内)打仗。时值春末夏初,风刮土扬,烈日炎炎。黄帝命人在战车上撑起一个叫做“华盖”的用具,用来遮住阳光,挡住风沙,好看准对方的军队阵势,以便决定攻打对策。
        后来,黄帝打胜了。古人迷信,以为是“华盖”保佑的结果,因此视它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黄帝走到哪里,华盖跟到哪里。所谓华盖就是一顶圆形布盖子下边支着一根长棍,不能收拢也不能伸开,比较笨重。
        伞这个名词,在我国南北朝时才出现,很形象。此前的古代,称伞为盖。如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下雨时只好挨淋。他的弟子颜回叹息道:“子将行,雨而无盖。”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路经河南封丘,华盖太大过不了城门,刘秀大怒,欲将县官斩首。三国时,孙权为表彰大将陆逊打了胜仗,把自己用的华盖赏赐给他,作为奖励。盖即伞的前身,只是盖与普通老百姓无缘。南北朝以后,一些达官贵人,让工匠仿制盖,又要有所不同。于是一种采用续罗丝绸当面料,骨架比盖小,又可撑可收的防雨遮阳的用具出现了,这就是伞。
        唐朝的造纸业十分发达.社会用纸广泛。有的工匠在纸上涂桐油,制成能防雨的油纸伞,作为罗伞(即绩罗面料伞)的一个补充,谁知大受欢迎。一时间,下雨人人举纸伞的情景遍及长安各地。明代皇帝朱元璋,明文规定庶民不得用罗伞,只可用纸伞。清代的民间,在广东、福建制造的黑布伞,行销国外。
        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伞也曾经是庄严和帝王的标志:泰国国王出行,金色罗伞张立于后;缅甸君主的尊号是巨伞之王;日本夭皇梅次出游,总有一位撑伞者恭敬陪同。这些伞都各有本国的特色。
        伞在唐朝时由中国传人日本。公元781年在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大街上,有一天突然之间落下雨点,满街来往的人都打着伞走过,只有一个前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和尚没有伞。他摸摸自己湿淋淋的光头,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回国的时候,他买了许多伞,千方百计带到日本,送给了亲戚朋友。
        1747年,英国的商人汉威到中国广州办货。他看见人们撑着黑布伞在雨中行走,觉得挺好,返国时带了一把伞回伦敦。1750年,当他在伦敦钟塔下张开伞遮雨的时候,被过路人视为怪物加以嘲笑:“哈,男士不尊重天意,躲在怪物下边不出来,太不像话了。”还有人指责他,这是对上帝的不恭,应当受到惩罚。汉威不予理会,每天上街带伞,宣传使用伞的好处。
        伞第一次在美国纽约出现,是在17世纪末叶。它的出现使街头一片混乱。妇女们大呼小叫,认为这个既能伸开又能缩小的怪物,简直能把人吓得半死。路上的马匹由于受惊,乱跳乱踢,惹了不少的祸。顽皮的小孩子们跟在后边,不停地朝打伞的人扔石头。
        由此可知,一个发明要得到社会认可,一件商品要能被人们接受,决不是件简单、容易、轻松的事,有时要经历不少的误会和波折。
        几十年之后,罗马教皇对伞发生了兴趣。他以上帝的名义为伞洗刷不白之冤。教皇出场有专人撑伞侍候,以显示其庄严、郑重。
        伞成为人们使用的工具,也成了一种收藏品。法国有个名叫约索夫·哈姆的人,以专门收藏世界上各种伞而闻名。他藏有几个世纪以前的欧洲贵族用的阳伞,也有中国杭州出产的纸伞,以及日本制作的各种花布伞。其中最小的伞只有3.5厘米长。最大的伞伞面直径达12米,撑起来足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现在,伞的作用被人们所承认,它已经成为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带物品。随着制伞工业的发展,各具特色的伞:带收音机的伞、有香味的伞、能照明的伞、防暴催泪伞、盲人探路伞…都相继问世,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乐趣。

     

     

  • 游记散文
  •     “沙漠奇旅”—所有的人听到这个神奇的名字时,都会对我们旅行团肃然起敬。请看我们的
        “奇旅章程”第一条:本旅行团以到西北、西南等贫困落后地区进行社会实践为目的,所需经费尽量通过勤工俭学自筹,欢迎赞助。
        如今,旅行团已经成立了将近四年,规模从4个人发展到18个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沙漠奇旅”这个光荣的名字!
        “沙漠奇旅”的诞生
        “奇旅”诞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茫茫戈壁为我们作证。1984年7月,孙莹、和贞、冷梅和我四个好朋友,经过周密布置,满怀胜利的喜悦,踏上西去的列车。
        四天四夜过去了,当四个被干渴、饥饿和5000里跋涉折腾得筋疲力竭的异乡女孩站在青海湖边的时候,我发出了由衷的慨叹:“我们浪漫得过了头!”
        临行前,班里曾有十几个同学为我们解释西部”的概念:白天,肥沃的草原上骏马奔驰;夜晚,方顶帐篷里传出藏胞的阵阵笑语;空中,飘荡着酥油茶的芳香……
        结果呢,今天一天,我们从刚察火车站附近的青海湖劳改农场花了is个小时的时间走到青海湖边,别说人,连只骆驼也没见着;在湖边我们碰到一个藏胞,人家倒是挺热情,可惜双方语言不通;出发没有七八个小时,我们就把水和面包吃得一干二净—真的,我们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的路。后来这件事情真相大白:我们走错了。回刚察的时候我们找到了那条近路,一条同样是几乎看不见人烟的路。
        孙莹赖在火车站不肯再往前走了。和贞倔得像头小毛驴,一个人上了火车。僵持中,车轮缓缓地转动起来了……
        等我们分乘两列火车到达乌兰并且又会合的时候,四个人自以为历尽了千辛万苦,发誓要让亲爱的同学们都来看看真正的西部。脚踩黄沙,面向肯山,我们宣告了“沙漠奇旅”的成立。
        “四不像”创业记
        “奇旅”成立的第二年,我们的成.员已发展到 11个人,大家准备署假去云南、贵州和粤桂边境,光是来回的车费,每人就得花掉近200元,一趟下来少说也要300元。这么多的钱实在不好都向家里要。时值隆冬,元旦将到,我们就卖贺年片。一个星期我们赚了330元。
        以后我们又卖过汽水、卖过书,再加上春节的压岁钱和家长的“赞助”,我们终于在1986年7月成行。可借我那一年应青海茫崖矿团委的邀请重返西北和那里的孩子们“侃”了一个多月,未能参加这次过乌江、渡金沙的精彩雄行.
        同学们可能会问:学校、家长不反对你们搞“沙漠奇旅”吗?开始当然反对了。后来呢?我告诉你两个绝招:第一、在学校里卖冷饮的同时,别忘了多参加建校劳动;第二最重要,一定要保证旅行团团员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我们的团员也争气,不仅考试成绩次次有提高,吴钊关于云南石林的论文还在北京市获了奖;潘红宇的《云贵少数民族生活情况调查》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孙莹的两句写西部的歪诗还居然发表在杂志上。用校长的话说,“沙漠奇旅”真是人才济济。
        四年的时间,我们的旅行团走遍了西北五省和云、贵、川、桂四省(区),最远到达了新疆的喀什。困难面前我们动摇过,但是几万里的路程最终是被我们闯过来了。我们走进牧民的帐篷,也走进渭河两岸几十里深山中那些贫穷而淳朴的农民的土窑……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幸福者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就意识到了幸福者的责任……
        几万里的路程,我们从少年走向青年。相信10年、20年之后,回首中学时光,我们还会为这段经历感到自豪,还会记着当年同甘共苦的伙伴......

  • 难忘的军训作文
  •     军训的日子,我用所有的钥匙穿起了一个风铃,挂在床头,于是大家都不再寂宽。
        第一天的训练概括起来是“倒霉”二字,别的排全休息了,我们还要练。立在晒得发烫的操场上一任阳光嚣张地垂直照射,让人喘不过气,可排长却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回宿舍因为走得不齐,就一遍一遍地重走,让别的排像看猴一样看热闹。这不,一回宿舍就怨声连天了:“没招谁没惹谁的,这份挨整!”“见鬼,连笑的自由也没有,是不是打个喷嚏也要打报告呀。”……我是累得连骂的劲儿也没有了,干脆倒在床上,微微动身,风铃便响起来,我哼起了陈百强的《冷暖风铃》,晓琪发话了:“什么冷的暖的,全是冷的。像今儿这样训咱们,充其量算是个严格要求,忍了吧!”想想也是,听连长介绍我们的教官都是骨干,一个好强的骨干排长加上四个厉害的骨干班长,真叫人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唉唉,以后就叫他们冷风铃吧:九冷风铃,十冷风铃……太棒了,骂他们他们也不知道。”这一商量好,宿舍里又恢复了情绪,合唱着改了词儿的《冷风铃》,唱得笑痛了肚子,还一致推举此歌高潮两句为入室口令.
        第二天大出所料,一切都比想像的要好得多了,除了严格的训练外我们没受一点“刁难”,使我们前一天准备的许多“报复”计划泡了汤.训练时连长的几次连续表扬快让我们找不着“北”了,排长也是笑脸绽如春花。我这才发现排长的脸形十分有棱角,绝对是我脑海里的标准军人的形象,眉宇间还透着几分慈祥。不过,还是要难为他一下。休息时,“小兵’呼啦一下先把“风铃们”圈个水泄不通,哄他们唱歌,先从排长“攻击”起。可是计划又没得逞,排长不但唱了,而且……你知道那是怎样的一副歌喉吗?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直到他唱完好半天了,大家才回过神来.奇怪,来到军营怎么那么多意外,似乎每一天都是新的,拿排长说吧,接触多了,发现他并不是我们第一天说的那么“坏”,也许真是当时我们“被愤怒冲晕了头脑”,盖住了他的闪光点,以至到现在才发现他对我们是多么好。“听说了吗?咱们‘三冷风铃’是他们那儿的十大歌星之一,今天唱得真专业……”“昨夭可能真是咱们自己太次了,今天自我感觉好了许多。”“哎,我看‘三冷风铃’有变暖的趋势,什么时候改成‘暖风铃’呢?”“现在不行,再看看他的表现吧!”女孩们累了一天,熄灯前又“温习”了宿舍歌,这才甜甜入睡!
        第三天,排长被“平了反”成了暖风铃,可十班长却越来越凶了,可怜的十班男生总挨罚,口号喊不响就一遍遍地喊,好几次我们都下楼集合了,“冷风铃”才让他们解散给两分钟时间换衣服拿饭盒出来排队。总之,休息时间还在烈日挺立着练军姿的,一定是我们排男生。终于有一天,十班激起了“民愤”.吃饭回来走得不齐,四个班被他留在操场上“享受”了一回“日光浴”,正午的阳光直射我们,手里的饭盒已经烫得手疼了,刚换上的夏装校服滴答滴答直滴水,他却说:“站得不好我陪你们在这站着。”说得好听,他不是背光站着吗?小兵们怒火上胸膛,但是又敢怒而不敢言,弄不好一让我们在这站上三五个钟头可不是好玩的。排队回宿舍的路上,队伍里窃窃私语起来:“你们真可怜,这个‘虐待狂’!”“我们也怀疑他是不是小时候摔过……”“噢,这也难怪了!"照镜子也没用,又黑了一圈。几天来第一次有风,风铃第一次不用拨拉自己响起来,像在娓娓诉说着什么,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悦耳响声,舍友们又聊起来:“‘十冷风铃’管男兵不够,今儿又管到咱们头上了.太猖狂了!”“还是咱们小班长老实的确。
        我们班长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说他是内蒙古人,可他偏偏少了草原人的豪爽,而多了些羞涩。休息时别的班都很活跃,我们班长却远远地坐在一边看着,时不时也露出了可爱的笑来。后来才知道他常常想家,可不是吗,他不过是一个比我们大一两岁的孩子吃饭时看他干吃馒头不吃一点菜,天天如此,我都不忍再看了。
        每天训练,排长总在四个班间走动指导,好像程序一样,每到我们十二班时,他总冲我歪歪头,我便跟着他放正头,他才满意地一笑走开。休息时排长常来我们班。他一到,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可班长还是静静地坐着看,还常常露出那灿烂的笑。而在这时,“冷风铃”多在集训十班男兵。
        又是新的一天。我十分留意地观察男生们的神色,也好像搜集一些“冷风铃”的“罪状”.可是真让我失望,竺冷风铃”那么训他们,他们竟服服帖帖没有一丝怨言,才训了几天,他们的嗓子全哑了。赶上平常,这帮毛头小子早该急了。看来这个“冷风铃”还真有一手。偶尔有个休息时间,我去安排文艺晚会的节目,发现十班长正在和男生们侃山,磁得像哥们儿一样,见我来了,打个手势示意我坐下,看他那手舞足蹈的样儿,真跟训练场上判若两人。他听说要唱《打靶归来》,把教歌的任务都给揽下来了,还捶胸顿足地向我保证,他一定能胜利完成这个任务。我本是有“目的”而去,结果在一旁看他教歌竟傻了眼,于是又疑惑了,现在该叫他“冷风铃”还是‘暖风铃”呢?
        记得军训时我曾很豪迈地说过,这是我第二次军训,新鲜感没了,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可留恋的。可是,军训的日子越长,越隐隐的有什么东西在作怪,挂在口头的好几天的“讨厌军营”的话谁也不再提了,宿舍歌也有好几天没唱过了。DANNY的歌改来改去结果悄悄地把“冷”字去掉了。人的感觉真怪了,一旦来了,挥也挥不去。
        傍晚时,听军营的广播里传出那支《说句心里话》,你知道那时听这首电视上放多了都让人不大愿意听的歌感受吧?我说不出来,虽然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我只知道,偌大的军营里每每响起这首歌,体内就常常有一种温暖而略带酸楚的东西缓缓流过。这种感觉,不在军营里,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的。远离城市,独饮一份宁静与惬意,脑亦空灵,心亦空灵,尘世诸多浮华、喧嚣都被涤荡、消释、虚化,把自己整个地融入军营,再从军营中找一个怡然真实的我。这的确不该算是体能上的训练了,我觉得我的整个身心都在接受洗礼。难怪有人这样形容军训:“带着一百个不愿意来,又带着一万个不愿意去:”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我的眼睛不大好,所以远看穿着军装的人,都长得一样。可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比如:排长是刚中带柔,班长是柔中带刚,九班长有点“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烦愁”,而十班长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家常说小班长的厉害劲儿是装的.那副严肃的神情,加上方言味的训话,总让我们刚忍住笑,又笑出声来,他呢,先忍不住笑了,可把我们“逗”起来了,却又一副严肃样,“气急败坏”地反间我们:“笑的时候有没有打报告?”真是没有办法。这不,才几天我们就学会了好多方言,回到宿舍先来一句“怎么这么拿儿糊(枯糊)”。女孩子啊女孩子,一点儿小事也能笑上大半天,难怪教官常不解地何我们:“哪儿那么多可笑的?”
        又过了一天,宿舍里不再有人叽叽喳喳了,训练一结束每个人都躺在床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屋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那串风铃,微风中碰撞着发出音响··。…
        大家都懂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总觉得这一天还很遥远,直到有人郑重宣布:“这一别也许就一世难逢了!”我们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最后一个军营之夜,晚点名时,气氛格外的低沉,刚在楼下站好队,我就发现身边几个外班的男生在吸鼻子,我也不再强忍着,于是,那透明的、在地上是河、在天上是云、空中是雨、公园门前是喷泉、何鲤笔下是诗的东西,在我眼里终于固执地变成了泪.这该是最美的泪水,不为抱怨,不为悔恨,为的是没有虚度的时光和深深感知的那份值得珍爱的美好。队伍里哭得一塌糊涂,谁也不知连长究竟说了什么,只记得我们出奇大声地喊了“到”,教官们又出奇跑调地唱了《送战友》,祝我们一路顺风,而后又是一塌糊涂地哭。借着暗暗灯光,我看见好几个教官在偷偷抹眼泪,2。个高高的汉子流露着各自的心情,又有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解散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把“杀”字拉长,足足持续了一分钟,排长的泪也刷刷地往下流,不敢抬头看我们,“我先走了,我不喜欢看人哭。”喊了解散却没有一个人动,排长刚迈了两步又停住了……这份动人的场面我实在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
        离情很长,站台很窄,泪光中我们拾起回忆,举起手臂再唱一曲《光阴的故事》。汽笛声响起,现在,该分别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万丈红尘中,好好珍重,别忘了笑傲江湖时,再轻轻唱一句“暖风铃滋润我,陪伴我,永不忘……”这一切,犹如昨天。

     

  • 童年趣事作文初中
  •     金色童年的许多往事,有的像浮萍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随波逝过,也有的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
        有一件事,使我负疚万分。
        那是炎热的一天,太阳高悬。我和表哥迎着拂面的轻风,去山上采联菜。我们走进充满凉意的山林,欣赏着山中的美景,好一幅山林夏色!百鸟q啾,野花遍开,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把一身疲惫抛到九霄云外。
        来到目的地,我们便分头采起孩菜来。开始,出师不利,我几乎连旅菜的影儿都没看见.表哥虽然找到了些戴菜,可它们不是刚破土而出,就是已经伸开了叶,我感到希望渺茫,心凉了半截,步子沉重了许多,踉踉跄跄直往一座野草丛生的山冈走去。那座山只有几小丛树林,活像个“瘩蛤蟆”。我怀着侥幸心理奔上山头,忽然眼睛一亮,只见满山遍野的截菜密密麻麻,我顿时像在沙漠里久经干旱的迷途者寻到了甘泉,欣喜若狂,扯开嗓门大喊:“表哥,快来,这里有蕨菜。”说罢,迫不及待地采起孩菜来。
        忽然,我的脑海里鬼使神差地萌生了一个念头:吓吓他,把他吓趴下,回家后,向伙伴们吹嘘一番,炫耀炫耀自己,那才威风呢!
        于是,我摄手魔脚地走到上山的必经之地—几棵树背后蹲下,扒下树枝,屏息凝视,周围的空气仿佛凝结了似的,死一般寂静。
        渐渐的,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了我的眼帘,他脸上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我的心似乎缩紧了,像揣了只小鹿,“坪坪”乱跳,
        我暗暗安慰自己:“别紧张,别紧张。等着看他的笑话吧。”忽然,我转念一想:“这样能吓着他吗?他可是个‘机灵鬼,呀!"我绞尽脑汁,苦苦地思索着,“咦,就这么办!”我悄悄地娜上前几步,把前面的小灌木丛拔起了许多,只留一点儿根扎在土里。然后又趴下身子,尽情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得意地欣赏着自己天衣无缝的“杰作”。这下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表哥的脚步声更清晰了,像踏在了我的心。我的心急剧地跳动着,几乎能听到跳动的声音。
        到了,他上钩了,伸手抓住了我面前的一丛灌木.我高兴得差点蹦起三丈高,“嘿”刚要出口,蓦然听到“啪”一声,随即是“骨碌碌”跌下山坡的声音.
        我心一沉,料到大事不好,扒开枝叶一看,只见表哥失掉重心,直往山下滚去,两手惊慌失措地乱抓,想极力摆脱困境,但无济一事。我的脸吓得由热变冷,由冷变烧.我跃出树丛,直向山下奔去,连摔了几个跟头都弄不清是啥滋味。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味道,是悔,是恨,还是……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奔到山下,见他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脸苍白得吓人,额头不停地冒着豆粒般的汗珠,嘴痛苦地蠕动着,发出轻微的呻吟,脸上还带着几道浅浅的血迹。我的心仿佛在滴血,焦灼不安地大声喊:“表哥,表哥……”我几乎要哭了,心乱如麻,不知怎么办才好,好一会儿才想到给他洗掉血迹。于是我找到一个山中小泉,把衣服沾湿,跑回原处,把他脸庞上的血迹和额上的汗珠擦掉。伸手扶他坐起来,手指触到他的后脑,摸到了一些粘糊糊的液体,一种不祥之感笼罩住了我的心头。我把手缩回仔细辨认,心里七上八下,多么渴望自己的预感是错误的呀!可我彻底失望了,果然是血。
        我慌了神,赶紧把表哥扶起,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山脚走去.
        一顿饭工夫,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他送到了家,谎称表哥是不小心跌下山的,家里人信以为真,连表哥也糊里糊涂地认为是真的。
        光阴往再,岁月如流,这件事距今相隔数年,但就似发生在昨日一样。它使我内疚,使我悔恨.我几次想将事情真相说出来,却又没有勇气。于是,这件事成了我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像一道抹不掉的痕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 写景作文评语
  •     本文以“夕阳”为题,描绘了夕阳下特有的景色,以及夕阳下老年人老有所乐、其乐融融的情景。文章的抒情色彩比较浓,文笔也较优美,层次分明;首尾照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极力铺陈所见之景、所感之情,赞美了绚丽多姿的夕阳。同时,为此写出“我”的心情变化,从而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主题。
        在写作此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章的立意。怎样写出不是为单纯的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呢?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外公、外婆以及像他们一样退休了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不就是像约丽多姿的夕阳吗?因此,我把平日在公园里看到的景象联系起来展开联想用一幅幅画面展现了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他们再联想自己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时期却强作“愁”之态的可笑。这样把景与人相融在一起,文章的立意就深远了。

  • 学校趣事作文初中作文
  • 所有的演员都定下来了,那个最高大,长得最帅的男生扮演将军,那个最妩媚的女生扮演将军的千金,当时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其中当然不会有“大俊”的角色,但“大傻”却比谁都要热情、激动。他回家偷偷地拿来父亲参军时穿过的大军服给那“将军”,他把母亲用的化妆品带给了那个“千金”。

    每次,排演前,他四处说情借场地,又分别一个个地通知我们,然后先到场地,拿着把扫带认真把场地整理干净。演员一来,他又到处找出道具;演完后,又会把那一套套戏服、一件件道具整理好。

    总见他走来走去的,“将军”烦了:“这大热天,你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烦不烦?”

    “大傻”抓着脑袋笑着对“将军”喃喃道:“让我看看本好吗?”

    嚼军”大手一挥:“好吧,拿去看一下,但不许弄坏啊!”

    “大傻”小心具冀地捧着看,看着看着,就忘了自己是谁,跑到“将军”那儿:“你这里好像演得不对……你看,应该……,

    “将军”一把夺过剧本:“你不懂,就别看!我那样演叫‘创愈’,你位吗?"

    我有些忍不住,问“大傻”:“你天天都为这出戏劳心,而那家伙并不感谢你,你本与此戏无关,这么忙碌,你图什么?”

    “大傻”摇摇头,冲我咧开嘴:“你不知道,我·一我很快乐。”接着又红了脸,“嘿嘿”憨笑一下,轻声说:“我还有自己的野心呢!”

    他真的快乐?我不信,但我很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野心。

    有一天,“大傻”终于胆怯地向那“将军”提出自己也想演个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都行。”

    “千金小姐”不同意:“你这傻乎乎的人,演什么戏?!别出丑了!”

    大伙都乐了。

    “大傻”憨憨笑着,红着脸轻声哀求道:“你们让我演什么,我就演什么,只要能参加排练就行!”

    “将军”摸着下巴,想了半晌,发话了:“好啊!身边正缺个勤务兵,你就扮演我的勤务兵吧。”

    “大傻”咧开嘴,高兴地只顾笑。从此,他干活更卖力了。当“千金小姐”一叫:“‘大傻’,我的口红呢?"马上一支口红便出现在她面前。那儿又听到“将军”在骂骂咧咧地找军帽,还没骂上劲,“大傻”便笑嘻嘻地把那顶军帽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大傻’过来!”“‘大傻’人呢?”……“大

    傻”在场地上来回奔走,递送着一些小物品,成了大家的兵,他用手擦着满头的热汗,脸上却很满足。

    最后轮到“大傻”化妆,他间“将军”该怎么化妆,“将军”狡黯地一笑,说:“我来亲自为你化妆。”说着,拿起大刷子,蘸了下白颜料,往“大傻”鼻子上一点,接着左右开弓,在“大傻”的两颊上点上两团红绿颜料,又往他腿上扎上一根绷带:“你呢,演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出场时,要驮着背,瘸着腿,明白吗?”大家都笑歪了。

    其实,“大傻”在戏中只要这样跟在将军身后走一遭就行,可“将军”与“千金”总是大叫“不像!不像!”要把这个场面排演好多遍,每一遍都要大笑一阵,“大傻”也跟着一起快乐地笑一下,他觉得好快乐。

    我心中不平,实在看不过去,眼见得他们把“大傻”当猴耍,而“大傻”却还毫不在意,心甘情愿,不禁对“大傻”吼起来:“你乐什么乐?!天天被人唤来唤去就是你的快乐?做一个丑角就是你的野心?你根本可以不干!他们其实并不在意你!而你……你的自尊呢?你的骨气呢?"

    “大傻”低着头,涨红了脸,待我说完,他感激地望着我,但很平静地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是,你不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我并不在乎这一切,我真的很好。”

    我愣住了,心中默念:难道,“大傻”,你真的是很傻吗?你一点自尊都没有吗?

    正式在班会上表演的这一天到了,前面的几段戏同学们反映一般,最后“大傻”出场了—“千金”挽着“将军”,挺着腰板,神态高傲,悠闲地在“群众”们面前走过,不时庄重地向“群众”招招手,而身后,跟着一个楼着背,瘤着腿的老兵,脸中央画了一大块白颜料,两颊一红一绿,脸上却写满了满足,顶着一顶大华盖,一跳一跳往前走。

    哇!这是什么呀!下面的同学都一个个笑得人仰马翻,大叫:“好!好!”桌子被拍得震天响,班会竟因为“大傻”的出现而被推向了高潮。

    班会结束后,大家都围着“大傻”,说:“你演得太像了,演这个最合适。”“将军”有些不甘,冷冷地说:“你倒出尽了风头啊夕你还真是这块料,不过少了你,也许会更好。”“大傻”憨憨地笑着。

    我看不惯“将军”的骄横跋雇,上前对“大傻”说:“他们对你太不公平了,你…”

    我还未说完,便被他打断:“我演得像吗?像吗?”

    我惊奇地看到他是真的高兴。

    这个节目被推荐到年级中,最后被推荐到学校联欢会上。

    演出前,“将军”来到化妆室,到处转悠,他为了这次全校性演出,特意去理了一个最新发型,每一根头发,经过处理,都像卫兵似的竖立着,前边的头发留得最长,也竖得最高,油光可鉴,整个发型,好像一座坚固的城墙里立着一群小兵。

    今天的联欢会,来看的人很多,我在后台看见“大傻”

    的母亲也来了。当她看到“大傻”出场,紧张得站了起来,

    显得十分不安。

    “大傻”一演完,他母亲就立刻跑到后台来,拉起“大傻”就往外走,边走边责备道:“让你别来,你偏要来。走吧,快去医院吊完那还剩一半的盐水!”

    “大傻”对他母亲扮了个鬼脸,满足地憨厚地笑了。

    后来,这种微笑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中。如果说,社会是个大舞台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上的一个演员。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短剧。如果在这些短剧中少了那种憨厚的微笑,少了那勤务兵,少了那“大傻”,那么这些短剧会变得怎么样呢?不会每个人都成为将军吧?

  • 正确的追求
  •     “追求”,人人都有,可是,追求列最后,有的人功成名就,流芳百世;有的人却身败名裂,遗夹万年。同是追求,为什么会有这样大拍径庭的结果呢?

        所谓“追求”,顾名思义,就是去努力得到自己怒要的东西。有许多的人,将自己的追求定位在伟大的目标上,或是解放全人类,或是为人类造福,或是争取民族独立,并为之奋斗一生,最后他们都攀业有成,为世人所瞩目。但足,追求的目标一旦被错误地定位在金钱、权力、享乐上,那么,这样的追求非但不能使人进取,反而会像魔鬼般将人引向无底深渊。

         在过去和现代,伟大的这束造就了很多伟人。例如马克忍,将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努力工作,为后人留下宝青的精神时富。爱迪生,追求用科学造福人类,一生有五千多项发明,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怒家石革命家舍迅,一生追求用文章唤醒国人的灵魂,日日笔薪不辍,以笔为枪与形形色色的敌人斗争.留下了大童不朽的作品。还有列宁、爱因斯坦、陈景润等,他们的成就源于他们伟大的追求。

        追求也毁灭过很多人。历史上的希特勒、汪精卫、林彪等人,都是被他们的错误追求引向不归路。还有灵近轰动犷时的成克杰大案,焦点、人物成克杰正是由于摆错了追求的目标,才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成克杰的腐败过程也正是各种各样摆错了追求目标的人的真实写照。

        人不能没有追求,但不能有不当的追求。所以,我们的追求要选准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 长题短题
  •     从标题的形式上看,有的标题仅一字一词,如《云》、《路》、《理想》、《追求》,这是短题。

        与短题相对的是长题。李白《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得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诗题56字。杜甫《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篑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傍植慈竹盖兹数峰嵌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诗题68字。近人柳亚子诗多见长题,《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得公真迹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内史传及为内史营葬事甚详,喜极驰告,索诗纪之,应以四律》,除去标点不计,58字。以上都是长题,它们实际上可作诗前小序来看待。引用书写这种长题,极为不便,所以或者截取前面的字如李白诗题允许写成《张相公出镇荆州》,或概括题目成数字如杜甫诗题在《金圣叹选批杜诗》一书中是五个字,即《土山植慈竹》。

        人们习惯不喜长题。《古文观止》文章二百余篇,标题超过十字者仅一二篇而已。

        前文所例举的长题,平素并不多见,是长题的极端,通常像《中学时代一件有意义的事》和《我有这样一个傻乎乎的朋友》等已可称作长题了。

        长题之所以“长”,原因在限制较多,审题时务须看出这些限制之间的关系。

        长题多为窄题、实题,短题则相反,一字一词题往往为宽题、虚题。

  • 一把伞的自述
  •     人们有的叫我雨伞,有的叫我阳伞,还有的叫我装饰伞,但无论别人怎么叫,我都有一个统称,那就是伞。

        在下雨的时候,我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当我们走在街上突然下雨的时候,你的好朋友早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避雨去了,而我却出现在人们的头上,帮助人们遮雨,虽说弄得一身水,凉丝丝的,可我看到人们满意的笑脸,我心里也在默歌地高兴。

        在盛夏酷热的时候,我又成了人们最好的朋友。那似火的骄阳使人们汗流侠背,炽热的阳光让人们无法遮挡,而我却迎着似火的烈日,高傲地出现在人们头上,用我的躯体给人们遮挡阳光,给人们带来一丝阴凉。虽说我热得透不过气,可我自豪地感到我战胜了火一样的太阳。

        在大街旁,时常会看到那卖雪糕的老奶奶,头上不还有一把大大的伞吗?那也是我,我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纹,所以招来了许多顾客。在饭店里,时常会有服务人员送上一杯凉原的冰淇淋,上面还插着一把小雨伞,令人看了就想吃。在你的朋友过生日时,打开那大大的蛋糕,也会找到我的影子,因为,我还象征着美好的祝福。

        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我点缀在公园的绿阴,点缀在海边浴场的沙滩,点级在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你们知道吗?我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那就是降落伞。我不知帮助了多少在空中遇难的朋友脱离危险,我不知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多少救援物资。

        总之,我的家族很大很大,有着数不尽的成员,但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