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古韵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7:25:10
  • 《古韵珠算,福地崇川》
  • 珠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珠算文化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流传于海外,发展于当今,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体现。而这样的文化瑰宝便蕴藏在“近代第一城”——福地崇川的珠算博物馆中。

    颗颗算珠缀满殿堂,点点古韵溢满崇川。步入博物馆,就仿佛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殿堂中,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典雅的柜台用一颗颗木制的算珠点缀,优雅而不失风趣,令人流连其间便能使浮动的心平静如水,在宁静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珠算文化。一步步的观赏让我在潜移默化中从知识的海洋里学到了不少:在人们没有发明珠算时,人们最先用手指计数,其次是石子计数,绳结计数。虽然现在的我们已经掌握了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但此时,我却惊叹于古人的无穷智慧了。

    阵阵童声回荡长廊,声声惊呼响彻云霄。步入二层,只听见稚嫩的声音——“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在长廊里回荡,跟随声音,我发现一群小童正认真地念着珠算口诀,我也情不自禁加入了学习简单珠算的行列中。学习片刻后,我继续参观,忽然被一阵惊呼声吸引。闻声走去,我也不禁惊叹于各类奇特算盘的鬼斧神工——那些算盘有的长得与我的身高相当,有的短地跟小拇指指甲盖差不多;有的大得可将一整面墙“据为己有”,有的小得只能被一只小甲虫使用……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一颗紫檀木制作的算珠,光一颗就能与我的脸媲美,质量也就不可估量了。

    这样一座避开闹市,“隐居”老城区的珠算博物馆蕴藏了多少文化的瑰宝!多少个博物馆造就了“近代第一城”,造就了福地崇川,更造就了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之都”!

  • 《一眼千年,古韵生香》
  • 《最是人间烟火味》是《课本诗词里的古老中国》系列之一。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诗词类书籍,收集的三十多首诗词,分为日常生活、离情别绪、传统节日、勤学励志四个部分。接下来就听我推荐一下吧。

    这是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诗词读本。古诗词是古代文明的精华,小学阶段至少要学一百多首诗。但是,那些机械的背诵和片段化的常识都是零散的,每次写作文都想不起来引用哪首。通过本书的分类梳理,那些散落在记忆里的诗词仿佛被线串起来,再也不会感到杂乱无章了。比如“送别友人”这个主题,书中列出了八首送别诗,那些经典名句一连串呈现在眼前:“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介绍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人的求学之道、还乡情结、乡土观念、家国情怀、敬祖情怀、勤学思想、傲然风格等等。而且,我们还能通过书中的拓展阅读了解古人交通和通信的状况。在那个“车马慢”的时代,其实古人并不无聊,他们寻友拜访、出游夜宿,生活丰富多彩,比如李白在高山的寺庙夜宿。古人善于从失意中发现生活之美,比如贾岛的一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展现了隐者的高深莫测;叶绍翁随口一出,便诞生了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记得,一次元宵节去猜灯谜,发现了好几句关于元宵的诗句,我都看见过,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这些拓展知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消除了我们的阅读障碍。比如《示儿》一诗,它是85岁陆游的绝笔,也是诗人生命的绝唱。诗后穿插了“靖康之变”和“中国人的家园情怀”的拓展阅读,让我感受到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情怀。

    这本书让我重新走进了古人的丰富多彩、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深层次地理解了历史背景,让古诗词化成一种文化,融入我的血液,积淀成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经典古诗词,让我们一眼望穿千年,跨越岁月的长河,走进传统文化中的古老中国。古韵悠悠,墨香永流传。一眼千年,古韵生香。

    古诗词,你值得拥有!

  • 《古镇·古韵》
  • 我的家乡古井是一个拥有几千华侨的古镇,光听名字就觉得别有韵味。井水折射着这个古老小镇的道道风景,置身于此,仿佛在一个世外桃源。

    家乡的“古”别有韵味!耿光堂,这座古祠就坐落在古镇的霞路村。被誉为“艺术瑰宝”的耿光堂,历经百年,看过无数风风雨雨,仍屹立不倒。大门口的门匾上刻着“宋宗室亲臣赵公祠”八个苍劲的大字,告诉众人它年代的久远。乌漆的木门,上面雕着精致的花纹,令人一看就挪不开眼。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栩栩如生的瓷彩壁画,其中的双龙戏水图画工精细,看上一眼就让人浮想联翩:两条苍龙在海上你追我赶,激起一层又一层浪花……

    古祠背后藏着故事:1279年,南宋在新会崖山亡国,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殉国。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逊崖投海殉国前,把两个儿子托付给琼州太守林玄辅扶养,留下宋皇室后裔,经过数百年繁衍,皇室后裔在古井霞路建设皇族村,并于明末清初兴建祠堂——耿光堂。

    青砖屋,古巷道,麻石墙和高门槛,厚重的红木大门,还有村中那几棵古榕树——这便是皇族村百年不变的风景。只要踏进这个古村落,心中总会被一种气氛所渲染——淳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与匆忙,多了一分闲适与从容。苍劲翠绿的古榕树下,笑声总会传来。“哈哈哈哈,我赢了!”今天又有老爷爷在那里下棋啦。滴着雨露的屋檐下,传来一阵阵饭菜香,接着便是母亲在呼唤调皮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阳光撒满古镇,笑声充满古巷,多么温暖的日子,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古镇古道,风水宝地,香烟缭绕,听蛙声一片,看戏童晚归,村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美哉美哉!

    最让人垂涎欲滴的还属“古井烧鹅”。古话有云:“民以食为天”,古镇当然也少不了传统美食,远近驰名的“古井烧鹅”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故事。

    700多年前,在这一场宋元大海战中,一位在南宋宫廷里负责制作烧鹅的御厨带着女儿逃难来到银州湖西岸的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后来,御厨的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银洲湖东岸的古井,也把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古井烧鹅由此而生,并代代相传到了今天。

    古井烧鹅皮脆汁美、肉香甘甜,深受食客喜爱,这也离不开它古老的制作工艺。烧鹅采用传统的生抽王混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以及其他不得外传的独门秘方等为酱料,塞入鹅肚内,用绳扎紧摇匀,并以麦糖擦鹅身,用荔枝柴烧炉。鹅挂在热炉内,炉下置有水之镬接鹅油,避免把鹅烧焦,以中火烧烤约40分钟而成。

    在古井人的餐桌上,烧鹅,不单单是道美食。“有朋自远方来”,它是迎接客人的诚意;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家中的祭祀更是少不了它,这时,它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符号,更是一种信仰,是年年岁岁的祈祷。

    古井烧鹅发展到今天,它更是成为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为家乡的文化发展献出它的一份力量。烧鹅街也就是天城街,每年的烧鹅节,街边是各色的墙绘:正在制作烧鹅的南宋御厨、燃着荔枝柴的火炉……更不用说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让古井烧鹅的魅力得以传播,生生不息!

    不远处的霞路村上空,炊烟袅袅。轻烟与红霞交融,一群大雁穿梭而过,又是一派别样的风景。这是我深爱着的家乡,小小的古镇,古韵与它独特的文化,使得小镇历久弥新!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穿街过巷,就如滑过浪潮,家乡的文化早已深深印在我们心中!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更是我们的骄傲!

    家长感言

    一砖一瓦皆是故事、一菜一味尽是回忆!古老的村落、地道的美食无不渗透着家乡的文化!无论世事怎么变化,这份家乡情都将代代流传!

    教师赏析

    在孩子的生命中,这里有着她快乐的事,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有她幼年的足印,故乡有她一颗少年的心。古镇、古巷、古树、古味相得益彰,难锁少年情。(陈玉婷)

  • 《我学会了弹古筝》
  • 曼妙的身姿,优雅的姿势,古韵的声音——每当看到别人弹古筝的时候,我特别崇拜,也特别想学。于是,妈妈就给我报了古筝的学习班。

    学了才发现,原来弹古筝并不是那么容易啊!单单是练手型,我都练了好几天。手掌要像握鸡蛋一样,放松地弯曲着,看似简单的动作,我总是做不好。看着自己的手指头那么僵硬,我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还有老师说的“勾指、抹指、托指”,我也总是分不清楚,一着急就全乱套了。不是声音变了,就是弹错音区,我的手指好像一点也不停指挥,弹出的音也不好听,我开始灰心了。

    老师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温和地说:“别灰心,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弹不好,认真坚持下来,你看现在不是弹得很好了吗!”我咬了咬嘴唇,心想:“我一定能弹好这首曲子!”于是,我一小段一小段地反复练习。开始还是弹得不怎么样,音节也断断续续的。渐渐地,我越弹越好,终于流畅地弹下了这首曲子,老师夸我说:“弹得不错,用心了。”我开心极了。

    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古筝前,复习课上的内容。呀!有好几个地方还是弹错了:该低音的部分,我弹到了中音区;该抹指的我弹成了勾指。原来上课时,老师怕我着急,故意没有说,而只是鼓励我。我心里暖暖的,就这样,我弹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觉着可以过了。

    等到下节课的时候,老师听过我弹奏的曲子,还特意夸我,说之前错误的地方我都改过来了。再后来,我又学了怎样打拍子,背琴谱。慢慢地,按照老师的方法,我觉着这些以前认为很难掌握的东西也没有那么难了。

    听到美妙的音乐从自己的手里滑过,我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 《兰亭古韵》
  • 在绍兴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园林,地方不大却十分有名,其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千古流芳,大诗人陆游也留有诗云:“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从桂一年秋。”这座园林就是兰亭。

    大人们最喜欢带小孩子去文墨书香的地方,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专门为我安排了一趟兰亭行,之后多次,有好朋友来绍兴去兰亭,他们也喜欢把我带上,渐渐地,兰亭给我的感觉,变得既风雅又亲切。

    羲之喜鹅,兰亭的竹林旁砌有专门的“鹅池”,立了“鹅池碑”以作纪念。每每看到浮在“鹅池”中自由自在的大白鹅,我就禁不住想,喜欢鹅的羲之肯定是个和蔼可亲的人。鹅的姿态很憨,高高的额头上凸起有红色的小包包,红红的嘴巴又扁又宽,小小的眼睛黑亮黑亮的,长长的脖子弯弯的,像一个大问号,它们的身体肥嘟嘟的,着一身雪白的衣裳,走起路摇摇摆摆的,笨笨的很可爱。跳进水池的鹅却很灵活,洁白无瑕的身体浮在水面,粉红色的脚蹼像螺旋桨一样泼着水,自如地掌控着身体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像一朵朵白云游曳在碧水间。据说鹅在水中的形象,给了王羲之书法运笔很大的启示,幽竹、碧水、大白鹅,书法自然说的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

    兰亭最有名的地方是“曲水流觞”处。“曲水流觞”其实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兰亭修葺举行祭祀仪式,约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他们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停在谁前面谁就得饮酒赋诗。结果有十一人赋诗两首,有十五人各赋诗一首,王羲之挥毫泼墨,乘兴而书,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植兰,汉时设驿亭而得名,却因《兰亭集序》而天下闻名,“永和九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字里行间,文人墨客兴之所至的真情真性畅汗淋漓,其书28行、324字,章法浑然一体,笔法粗细多变,字形疏密相掺,墨气忽浓忽淡,全篇二十几个“之”字字不同,被赞“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后代很多书法家都学习或模仿王羲之,如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世代名家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现如今兰亭的书法博物馆就收集了很多名家的《兰亭集序》手迹,令人回味无穷。

    园林内有一四角亭碑,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两个大字。同时,设有八角形“御碑亭”,亭内御碑高3丈,宽1丈,正面刻有康熙帝临摹的《兰亭集序》,书风秀美,雍容华贵,背面刻有乾坤帝亲笔诗文《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是罕见的祖孙御笔同碑古迹,可见在康乾盛世,羲之的书法甚被推崇。

    父母亲们最爱带孩子们到临池十八缸处,主要基于这里关于王献之的一个典故。相传王献之秉承父母之命练字,练了三缸水后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不错,不想练了,还把自己写得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在他写的“大”字上点了一点,让他拿给母亲看。没想到王羲之夫人看后点评:“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十分惭愧,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所有,哪有天生大家,一切要以勤奋刻苦打根基。

    园内的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整个建筑白墙黛瓦,四面临水,是康熙年间的老建筑。祠内有一方清池,被传为食是书圣的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廊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集序》拓片。廊回路转,这个纪念王羲之的祠堂,清幽雅静,墨香萦绕,有两句诗概括得特别好:“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将书法与自然历史交融相会,荡气回肠。

    我想,王羲之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墨宝,还有一个精神的传承。都说吃饱穿暖了才会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他们却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朝代,珍惜每一个时刻,追求精神的极致,每一天都活得丰润精彩。

  • 《《诗经》读后感》
  • 《诗经》带给人一种古韵之美,她仿佛穿越了几千年只为来到我的身边。《诗经》的很美,美在质朴的语言,美在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诠释。她没有太多的华丽词藻,没有庸俗之气,她吸引我去领略那古朴而又优美的辞章,去感受那真挚而又深沉的美好。

    在我的眼中,最美不过《诗经》,美在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开得红艳似火,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无论谁读过之后,眼前便不由自主地浮现一个像桃花一样鲜艳的女子形象。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的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受。细声慢吟这名句,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充满了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人。看啊,多么美好的祝词。这种情绪,这种祝贺,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在我看来,人只有对生活满怀神情与热爱,才能在纷繁的世间为自己、为别人带来一份宁静祥和的温馨。

    最美不过《诗经》,美在爱的幸福与美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说出了生死不分离,一同老去的相依相伴,多么情意绵绵的佳句,体现了爱人之间一起白头偕老的心愿。表达的是对幸福与美满的无比向往。和爱着自己的人共度一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美满的事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倾倒了无数身在爱河的人们,渴望美满爱情的人们把这诗句当成对另一半的山盟海誓。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同老去,永不分离。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与你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最美不过《诗经》,美在朋友的隽永深情。“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将木瓜报赠子我,我就用琼琚作为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珍意情意永相好。朋友之间珍重彼此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揭示了朋友之情的实质不是获取,而是给予。礼尚往来,朋友之情才能保持下去。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人们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价值的高低,则是对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

    《诗经》宛如一个端庄优雅的绝代佳人,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向我们款款走来,让我们去领会她那份独特的美,使我们折服于这独特的美。最美不过《诗经》,我甘愿倾倒于美的《诗经》。

  • 《打卡瓯风古韵五马街》
  • 五马街,既是一条时尚的商业街,又是一条特色的美食街。古称五马坊,是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也是温州标志性购物一条街,位于广场中央的五匹马蕴含着五马街起名的由来。

    温州旧城,本是很小的。那时城门仅有4座,东是镇门,南是永宁门,西是迎恩门,北是望江门。现如今,温州城较之前大了几十倍,翻阅典籍,更有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任温州太守。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五马街,那定不能错过一百无料书铺。它的一楼有书籍,渴了还有各类饮品品尝;二楼更是环保无污染,桌子是用纸做成的。当你随手打开一本画册,发现里边有许许多多的国画,一幅比一幅精彩,每幅作品都很栩栩如生,看得人技痒难耐,恨不得也要动手画一幅类似的作品。

    五马街上类似的“网红”打卡点很多,有时人来人往被挤得水泄不通。刚落成的坐落在蝉街的温州科举试院更是不得不让人提及,在里面逛了一圈,可以看到古代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古经)、乡试,殿试等情况介绍。

    五马街上的美食品类繁多,有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百年老店五味和更是兼具这五种口味。糖人有红,绿、黄等颜色,葫芦是脆弱的,轻轻一碰,一点点空隙就会出现。用力咬一口,不小心,牙齿会黏住!麻花,咬在嘴里更是嘎嘣嘎嘣地作响,清脆的声音,甜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仿佛身处天堂之境。鱼丸的样子更是很可爱,有的像鱼,有的像小白兔,有的像麻花......

    在打卡五马街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了许多许多美食美景,增长了不少新知识,让我收获满满。我爱我的家乡——五马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