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了解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1:35:54
  • 《尝饮豆汁 老舍骗我》
  • 在老舍的文章中,我了解到北京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小吃,叫“豆汁”,色、香、味俱全,十分好喝。老舍优美的文字,让我对豆汁有了一份期待,十分念想。

    如今来到北平,何不来一碗地道豆汁配焦圈,也满足了来北平喝地方特色的愿望。到了豆汁店,点上一碗,店主麻利地从大桶中舀出青霉色的汁液,顺滑地倒入碗中,接着拿上一个大盘子,将焦圈、糖耳朵、驴打滚等小点心摆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端给我。看到店主这行如流水的动作,我早已口水三千尺了,迫不及待想尝一尝。

    我看着眼前这碗热腾腾的豆汁,闻了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似霉味似泔水味,我不禁疑惑这就是豆汁的味道?这豆汁能喝吗?我扫视了一下周围,大家都喝得津津有味,那我也不管了,端起碗,浅尝了一口。这就是豆汁的味道,酸不拉几而且还有一股臭味,这味道还后劲十足,冲得直击大脑,一下子来了个“人间清醒”。我想这老舍为何把豆汁写得如此诱人,却害得我吃尽苦头。这时,店主看到我这副“痛苦面具”,笑着对我们说:“这豆汁儿,只有我们老北京喝得惯。你们外地游客可喝不惯。”经过一番聊天,我了解到豆汁是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根据文字记载已有300年的历史,早在辽宋时期就已在北京地区盛行,而豆汁成为宫廷饮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事情。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食品。

    北京人爱喝豆汁儿,并把喝豆汁儿当成是一种享受。可我第一次喝豆汁儿,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了两口,再也没了勇气。可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这可能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家乡味道的执着和留恋。

  • 《漂浮的鸡蛋作文350字》
  • 读了《蜜蜂》这篇课文,我清楚的了解到,作者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就想试一试,做一个实验。我灵机一动,我也做一个漂浮的鸡蛋吧,说干就干。接下来就让我说一说漂浮的鸡蛋是怎样做的。

    我先准备好一个鸡蛋和一杯盐水,把鸡蛋放在盐水中,这时鸡蛋立刻沉入杯底,一动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我继续放盐,接着搅拌,直到盐全部溶解。可是鸡蛋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娃娃一样,一直不听我的使唤。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沮丧。

    忽然,鸡蛋往上浮了一厘米,我兴奋极了!可是很快,鸡蛋又沉了下去。后来,我干脆把鸡蛋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再用筷子的反面放在水里搅了几圈。我想:等到盐溶解了,鸡蛋一定要浮起来呀,要不然实验可能就失败了!

    过了一会儿,我把鸡蛋再次放入水中啊!鸡蛋终于浮起来了,而且还露出了一个小头呢!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上爸爸妈妈过来看我的杰作。”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宝贝,你真棒!”

  • 《鸡蛋浮起来了》
  • 我从科学书上了解到鸡蛋可以浮在水面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满足好奇心,我打算做一次实验。

    首先要准备一个鸡蛋和一杯清水、一根筷子和一袋食盐。之后在水杯中慢慢地放入一枚鸡蛋,只见它立刻沉入了水底,好像小宝宝回到了床上睡起了大觉。接着在杯中倒入了一点食盐,用筷子搅拌一下,鸡蛋便又沉沉地睡去了。

    我心想:难道实验失败了?可我却依旧不甘心,嘀咕道:难道是盐放少了?说罢,便又往杯中加了几勺食盐,飞速搅拌起来,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水浑浊了许多,鸡蛋四周还冒起了小气泡,眨眼间,奇迹出现了,鸡蛋像一个顽皮的氢气球一样瞬间浮出了水面。成功啦!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原来,清水的密度比鸡蛋小,所以鸡蛋会沉下去,而加了食盐的水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

    科学无处不在,只要多观察,多思考,总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 《国贸城》
  • 你们想了解到很多知识吗?你们想玩刺激的游戏吗?你们想吃很多美食吗?你们想看美丽的景色吗?那就去国贸城吧!

    国贸城座落在南城鸿福路地铁站旁。从地铁站走出来,首先经过一段彩虹隧道,就能来到负二楼,那里有一个民盈剧场,就和乡下古戏台一样,下面有长櫈围着方桌,人们可以坐在长櫈上吃零食、聊天,不远处陈放着一条龙舟,供大家参观,龙舟身长约八至十米长,龙头是用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涂有鲜艳的颜料栩栩如生。

    再往上走到一楼,有一个覔书店,一进门就有很多精美书签,再往里走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摆放位置也不同:有的在桌子上,有的在环形书架上,有的在书柜上;在书店中心有一些环形台阶,人们可以坐在上面读书。环形台阶的旁边还有一个星球灯,覔书店里不仅有书,而且还可以学画画、学雕刻和玩游戏的地方,看得我目不暇接。

    到了三楼,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奥特曼造型,接着看到了一排大字,写着“环游嘉年华”。走近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有各种各样的游戏:有钓鱼、打篮球、推保龄球和赛车等。我们在里面玩了几个小时,饥肠辘辘,于是就去了四楼。

    到了四楼,这一楼层都是餐饮业,有中式的和西式的,我们来到一家叫:“客语”中餐厅,餐厅生意真的好好啊,餐厅门口坐了好多人等待叫号。我们也加入到等待的队伍中,等了30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们了。真是太兴奋了,终于可以吃饭了!我们点了南瓜粥、盐焗鸡、酸菜鱼和豆腐等美食,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南瓜粥,甜甜的像糖一样,非常美味,吃完后我们又到了五楼。

    五楼是国贸城顶楼,可观夜景。我们经过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隧道,上面有宝石一样的圆形灯,旁边还有许多气球和鲜花,有乳白色、粉色和咖啡色。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玻璃桥,走在玻璃桥上特别刺激,感觉像腾云驾雾;从玻璃桥往下看:地面被灯光照出了许多图案:有一条长龙在奔腾,还有鲤鱼跃龙门及许多星球和飘落的桃花,走在那里的人们就好像走在仙境一般,美极了!从玻璃桥往第一国际方向看,竟有许多大楼上都有灯光图案;其中一座大楼,它的图案原来是流星,却瞬间变成了五星红旗在风中飘动。从玻璃桥上下来,我们又看到了许多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面挂满了灯饰,照得像绿宝石一样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心动呀?那就有空去国贸城玩吧!

  • 《读《西游记》有感》
  • 当我读完《西游记》这本书时,我了解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团结、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七八岁时就看过电视剧,一直到现在我很难想象,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他们最终竟然走到了灵山大雷音寺取得了真经,更让我惊讶的是途中还经历了八十一难,他们却毫发无伤。一路上,唐僧多次被妖怪捆绑捉拿,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靠团结、勇敢的力量救唐僧,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唐僧在妖怪面前面不改色的胆识和坚定的取经信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取经获胜的法宝。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时,我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没有唐僧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难怪我不能考出好成绩,我很明白自己没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学习 ,妈妈曾教过我很多学习方法,可我总是没坚持过三两天,觉得又累又麻烦,哪有玩的时间,不自觉又放松了自己。难怪妈妈老说我:“你咋这么懒呢?”哎,我也纳闷了,我为什么不能坚持到底呢,为什么不学习唐僧师徒的精神呢?

    今后,我要下决心像唐僧师徒那样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再也不半途而废了,看我的行动吧!

  • 《致敬最可爱的人》
  • 最近,我在浏览新闻的时候,了解到嘉兴一位党员病倒在抗疫一线的故事,他的名字叫陆伟荣。他的事迹让人感动,也温暖着我们的城市。

    他是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这个工作的任务就是保障隔离的村民的生活必需品。他任劳任怨,每天都奔波在路上,运送防疫物质和生活用品。事无巨细地与村民沟通,尽力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在他的办公桌上,满是购物清单。他无私奉献、有求必应、雷厉风行,始终忙碌在路上和村民家中。几十天如一日,他终于病倒了……

    在我生活的社区,也有这样一些人。在疫情还未爆发前,我的父母回了一趟老家,后来上报后被要求居家隔离。在隔离的这些天,社区志愿者每天来测体温,询问生活物资用品,帮助我们倒垃圾,一直到解除隔离。我们一家都十分感激他们。正是这些社区志愿者默默地付出,让我们感到了社会的温暖,也让我们的抗疫战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他们冲在一线,守护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心。这群可爱的人,我们向他们致敬!

  • 《读《目送》有感》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龙应台在《目送》开篇即写到的,华安大学的时候与作者在同一个大学,但即使是同路,华安也不愿意搭母亲的车。这诠释了亲子之间的真谛:孩子终究会长大,会奔向更广阔的天空,而父母只能目送着孩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孩子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我从中感受到了时间的短暂,现在我渐渐长大,从小学的天天回家到现在的一个月才可以回一次家,跟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再也不能在父母怀里天天撒娇了。其实,亲子之间亲密相处的时间本就不长,约莫20多年罢了。孩子长大以后会有自己的家庭,会分去对父母的爱,可父母呢?他们只有孩子,他们的一生全部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好好孝顺父母,别让他们感到孤独。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州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对于我们来说,修行不正是学习之路吗?经历孤独,你才能拥有智慧。但是,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耐不住孤独寂寞,都是手机控。即使学校明文禁止带手机来学校,但是他们仍然偷偷的带去。并且三更半夜不睡觉,躲在厕所里,打游戏。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昏昏欲睡,虚度光阴。这又是何苦呢?不孤独,却什么也得不到。著名球星科比在回答记者问他为何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的时候,他说,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美国吗?凌晨四点半,当别人都在熟睡的时候,科比就已经起床独自一人在球场上训练了,只有汗水与他相伴。正是因为这份孤独,他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所以,我想劝诫沉迷手机的人们:放下手机,立地成佛!多看看大自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终究会有自己的收获。

    “我们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100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样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痛,怎么获得心灵内心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这些都没人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自己去探寻,自己去寻找答案,当你懂了,你便成长了。从另一个层面上它揭示了中国某些教育方面的缺陷,比如有些父母甚至老师,他们都只在意孩子的成绩而不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仿佛他们只是考试的机器,考的好有奖励,考不好一巴掌。殊不知孩子内心极其脆弱,他们渴望父母老师的关怀,渴望理解与支持。没有这些,容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犯罪的出现。因此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开明一点,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目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值得广大学生与家长都去读一读,《目送》使我的心灵清澈涤净,它让我知道,其实幸福很简单: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 《莞味》
  • 莞味,东莞的味道,在一次实践的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东莞,也留给我深刻印象。

    在东莞,我最爱的特色美食莫过于棕子和腊肠。而今天,我就要去制作了,难免有点小激动。

    先是包棕子,主要材料有:四片棕叶、糯米、咸蛋黄、绿豆和调味的五花肉。首先把三片棕叶放手上,在上面撒上适当的糯米。这一步很关键,放太多会使棕子露出米来,包不住米;太少的话就包不起棕子,不美观了。接着,放上一颗咸蛋黄,并且用绿豆裹住,再撒上糯米盖住绿豆。然后,将两边多出的棕叶向中间折,再盖上第四片棕叶,并把前后多出的棕叶向底部折。最后,也是整个棕子制作最难的部分――绑棕子。在上面缠绕三圈,底部弄出两个十字交叉,并绑一个非常紧的结扣。当然,上面的三个圈也要缠紧,以防糯米漏出。在包装的过程中,我就是在这儿遇上困难的。包好的棕子需要土灶大火煮5--6小时,才有非常地道的棕香之味。这也是东莞本地棕子味道特别之处,并以道滘的咸棕子为代表闻名莞邑。

    接下来就要做腊肠,这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但听到导师说所用的材料之后,我胃里稍有点涌动,并产生了抵触情绪,但一想到美味可口的腊肠,红润的色泽、豉香的味道及特有的土味,我脑里就进行了一场大战,要克服困难、亲自制作,才能体验到腊肠的美味。

    腊肠用的肉是猪屁股上的,装肉的是猪小肠,这是腊肠的主要原料。灌装腊肠首先,把猪小肠套上漏斗,再往漏斗里放调味好的碎肉,用手把肉捶进小肠里。这感觉冰冰凉凉的,剩下的肉用木棍捅进。然后在多出的猪小肠处绑结,另一边也一样。接着,在上面扎针排出里面的空气和水,用莞草分段绑结。最后,在头尾和中间绑上绳圈,经过几天晾晒,就大功告成啦!东莞腊肠以“旗峰”腊肠而享誉港澳及海外,腊肠那丝丝的甜味、咸香、豉香……总能让人想起家乡的味道。

    莞味!莞味!东莞的味道!即使已过去几千年历史,但你那迷人的味道一直未变,一直传承。

  • 《读《目送》有感》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有人是这样评价龙应台的文字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想来也只有“爱”能有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写道,从儿子华安上小学开始,母亲的目光如那紧紧附着其他枝干的菟丝花一般,也紧紧地跟随着他。“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亲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边,再也,再也不见。母亲的爱,就藏在这恋恋不舍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们,也如同那个在机场被母亲目送走的十六岁少年华安——母亲的深情在我们眼中,宛若“洪水猛兽”。我们不能理解母亲突如其来的一个拥抱,那太肉麻;我们不愿聆听母亲轻声细语的一顿教诲,那是唠叨。可我们不曾想过,体会过母亲心里的难过。“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那三字“进不去”,蕴含着多少无奈与心酸,渴望亲近却只能远望的心酸呢?龙应台眼里的青年,终究是不见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没有他的母亲。此时龙应台心里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怅罢了。

    这在背后的静静目送,让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幕不禁让朱自清先生潸然泪下。父亲的伟岸,就是在坚持为儿子做简简单单之事时所现。

    当我阅读《目送》,当我想起《背影》,我也总忍不住想起车站里一次目送,一个背影。

    数日前,我需坐动车前往学校。父亲将我送到车站门口,将行李递给我。别时,也只是叮嘱我几句,诸如安全学习一类。当我忍不住回首时,发现父亲还在等候,还在看着我。也许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远行;也许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个眼神。古人常云: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驻足中吧。

    读了《目送》,让我更容易体会到一个个细节隐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多次问候,是父母在车站驻足不前,是父母准备的一桌饭菜。

    感谢《目送》,给我以情感上的启迪,感谢龙应台,告知我世间纯纯的爱,感谢书籍,给我带了温情的文字。读书,不仅可以沉浸于作家优美的文字,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让读书,让温情,伴我们远行……

  • 《目送青春》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是在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道一端,看见他消失在小道另一端拐角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1

    她不是妈妈,而是我妈妈的妹妹。

    前天中午打电话来,问我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放假,好去看她。

    她说,弟弟又走了,这回去了沈阳,已经半个多月,也没往家打个电话,唉……她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又接着说,哪天来黑山进货,会顺便过来看我。

    结果第二天间操时,就接到她的电话。她说,正往这边走呢。我连忙跑下楼。刚出门就见她在问一个低年级的同学“同学,姨问一下,这是高三的楼吗?……”

    “老姨……”我朝她喊着,快步向前。见她又矮了,也瘦了,更憔悴了许多。我们就在楼前的一棵下聊了起来。她说来得急,没买什么东西。拿出一百块钱,递到我手里。

    她总是担心我占了太多下课时间,怕我没功夫休息。所以说几句后就要告别了。我也不好再多留。于是,送她到门口……

    2

    我停在门口,她一个人往前走。伸缩门留下窄窄的空隙,刚刚好通过她看似瘦弱身体。我站着不动,看见她回头对我招手。她笑着喊:“回去吧,回去!”我还是站在那里,看见她转过身去,很快到了路的另一边。小车静静停在那里,司机启动了引擎,我听见隐约的“嘟嘟”声。她已坐在车里,歪着头,还在对我摆着手。如果我再近一些,跨过这道门,这条路,就一定会听见她的声音:“回去,快回去吧!”

    小车往前一挺,调过头去。她便又向这边靠过来。车子一点点隐没在院墙之后,她在最后一眼时消失……小车一直小心翼翼的,我知道,前面正有一段长长的下坡路。

    五月的好天气,校园里最是喧哗入耳,但外面的街上却还是空空的。这里本来偏僻。

    3

    我的身体微微向前一探,即刻转过一个直角。快步地穿过坛,凉亭,石回廊。我知道,她的心事,只是现在要做好一位母亲,为家人支撑起一片天,不得不淡化了这最初的忧情。她说,不用陪我逛了,车子在外面等着呢,家里的店子也离不开人。她说,好后悔当初没认真学习,那时候差一点就考上锦师了,看见锦师的校园,真的很漂亮。我没去过锦师,只听说本校的几个老师都是从那里毕业的。

    不论怎么样吧,青春的路,她匆匆地走过了,没顾得上那许多遗憾。而我也匆匆地穿过这里,其实,已经停留了很久。三年时间,不长不短。还剩六天,就要毕业了。

    4

    想起一位叫雷雨声的学姐,在高三时候写下:没有选择的路,注定只能走下去。遗忘一个人的故事,撩起孤独的硝烟。到时候,没人再会叫我小女孩。

    老姨曾经也是个小女孩,却是个没那么幸运的小女孩。看见我,她才又念起了昔日青春的感伤。看见她,我才终于懂得了何为青春的目送。目送青春……

    还是席慕容说的好:“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探索,年轻的你知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