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化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4:24:30
  • 《探秘古人类化石》
  • 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关于古人类化石和古人类以前是怎么生存的视频,我看完后感触良多。

    我看到的第一个古化石,是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的,接下来,我又看到几颗牙齿化石,这些原本是三颗,但是挖出来的时候,拿去研究,但是有一个牙齿化石上面有以前的粘稠物,于是又分解出来了一颗牙齿化石。这些牙齿比我们现代人类的牙齿大了许多,因为以前古人类不会用火,捕到的猎物都是直接生吃,生肉又很难咬,所以古人类的牙齿比我们现在的人的牙齿大,方便他们撕咬和咀嚼食物。

    我看到的第二个古化石是原始人头盖骨化石。头盖骨可以推测这个人的年龄、身高、性别。我看的视频里的原始人类的年龄,平均寿命14~19岁。身高也很矮,和现代人相比,差距很大。

    古人类有的适应自然,繁衍和进化成现代人类,有的在历史长河里永远消失了。

    在各种古人类的化石中,我了解到了古代人类生活和我们现代人类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饮食方面,他们都是茹毛饮血,那是因为他们不会用火,而我们有先进的烹饪技术,煮、蒸,焖、烧等,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工具方面,他们用的是兽骨和木棍上绑石头很原始的工具,我们现代人类用的工具各种各样的都有。服饰方面,一开始没有衣服穿,后面发现兽皮可以保暖,才开始穿上兽皮衣服。古人类的住处不是住洞穴,就是住树枝搭的简易三角棚,而我们现在住着高大的楼房,能遮风挡雨,还有空调,夏有凉风冬有暖气。

    通过研究古人类化石,我们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原始人类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化石是大自然留给人类认识生命和地球历史,探索人类及地球未来走向的最为宝贵的素材。

    通过视频了解,我知道了人类的祖先是古人类,了解了人类的起源和古化石,也让我对人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探寻古生物化石之旅作文900字》
  • “姐姐,咱们是去朝阳看羊吗?”古灵精怪的弟弟又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终于盼到爸爸休假,由他故作神秘地说要去一个我神往以久的的地方。我怎么央求,他也笑而不语。上车后,导航仪告诉了我答案--朝阳鸟化石公园。我们一路欢声笑语,2个多小时的车程竟也没觉得疲倦。

    快到达目的地时,道路两旁逼真的恐龙雕像引起了我的注意“三角龙,剑龙,雷龙……”弟弟兴奋的介绍道。下了车,首先映入眼眼帘的是一座大石碑,上面醒目地刻着"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几个大字。

    进入景区,几只仿真恐龙摆着各种姿势欢迎着我们到来。一番观赏后,我们决定沿右手边的小路开始游览,第一站,我们到达了“木化石林”。听导游介绍,这里有1200多株水化石,他们都是上亿年前的树木,被迅速理在地下之后,其中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换成了木化石,它保留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第二站,地质长廊,据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长廊。里面昏暗阴冷,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交替亮起。借着灯光,可以看清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化石。地屋剖面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地质环境,化石多以鸟、龟、鱼、恐龙为主。

    过了地质长廊,再往里走就是萌宠乐园。第三站,是萌宠乐园,其实,它是一个小型动物园,里面有鸽子,孔雀、羊驼、四角羊、鹦鹉、蓝猫、拉布拉多犬、兔子、土拨鼠、火鸡等。试着跟巨型鹦鹉打了声抬呼,它竟然真的回应道:“你好”。最让我开心的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孔雀开屏。孔雀那小巧的头上插着几朵闪亮的宝石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最外圈是宝蓝色,紧接着是天蓝色和碧绿色,最里面是黄色的。它抖动着身体向我们展示着高傲和美丽。

    最后一站是古生物博物馆。共三层,陈列着很多古生物化石标本,有早期鸟类、鱼类、昆虫、龟类、恐龙类的化石。其中最著名的是“辽宁古果”和“中华龙鸟”的化石,因此,朝阳也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和“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这里还有很多科普知识以及地震发生的瞬间变化。更好玩的是这里可以测一测你在各个星球的体重,如果我在月球上只有7.14公斤重呢!

    绕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起点。

    朝阳不愧有”世界化石之都”之称呀!

  • 《时间》
  •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藏在恐龙的化石中

    时间藏在大树的年轮里

    时间藏在鹅妈妈给小鹅量的身高上

    时间藏在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

    奔跑的时间从不回头

    就像我们的童年一点一点地过去

    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长大!

  • 《探秘化石之旅》
  • 今年的暑假和往年不一样,因为妈妈给我报了一个夏令营班。活动名字很吸引我,叫“探秘化石”。

    活动还没开始之前,我就非常期待了,整天嚷嚷着要整理自己的行李。妈妈无可奈何,急忙解释:“宝贝,要过几天才出发,不着急整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日子!我早早地在集合地点等着,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内心焦急万分,带队的老师看见了,连忙安慰道:“没事的,今天天气预报说了只是阵雨,活动会照常进行。”说完老师带着我们上了大巴车,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妈妈。

    一路上,我和同学们有说有笑,时间飞快的过去了,不一会工夫就到了湘西的花垣县。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采石场,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化石的采集地,还给大家发了一套工具。大家也顾不上休息,穿好防晒衣,戴好遮阳帽积极地开始工作了。

    一开始,我就很幸运地挖到了一块化石,可是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远古生物,不像“三叶虫”,倒是像“海胆”。没挖到三叶虫,我心里有点小失望,但想着不能就这样放弃。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竟然挖到了三块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周围的同学都很羡慕我,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小心翼翼地用袋子把它装好放进书包里,因为第二天还要拿到化石修复厂进行修复打磨呢!

    第二天的苗寨之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最有趣的捉稻花鱼活动。班上的男生们纷纷跳到稻田里捉鱼,个个滚成了小泥猴,女孩子们害怕弄脏衣服都没有下去,躲在田坎上哈哈大笑,最后还不忘分享男生们的劳动成果。

    我觉得这不仅是一次有趣又长知识的旅行,而且还锻炼了我的独立能力,真希望每年都能参加啊!

  • 《山旺化石馆之旅》
  • 又是一个周六,这么好的时光我们自然不会错过。爸爸妈妈趁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我们全家去看山旺化石,看看1800万年前的山旺古生物群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山旺化石馆,一进大门我就急不可待地下了车。只见院子里面郁郁葱葱,各种树木花草相间列队一样井然有序的排列着,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花坛的最中间矗立着一头巨大的石像,活像是从远古飞奔而来的万兽统领,你看它:后腿蹬直,两条前腿弯曲着跃上一块巨石,鼻梁上的犀角直指青天,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霸气,巨口微张,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千万年的历史沧桑。

    博物馆的一楼,主要是一些铁矿和陨石,其次是火山石和一些昆虫。瞧!这块山东鲤鱼化石经过1800万年的洗礼,似乎仍和千万年前的动物一起嬉戏。那块鹿头化石,似乎在大声召唤自己的同伴。那一群小蝌蚪,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二楼就有趣多了,它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陈列的是陆地生物的实体化石。它们大多是犀牛、鹿和虫子等等,而现在,鹿没了,虫子也就那几种了,还有两只1.2米高的犀牛……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呢?

    而海洋区种类丰富,小到有寄生虫,大到有鳄鱼,甚至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尤其是鸭子,我到现在才知道鸭子化石基本上就是一根“棍”(鸭脖子),要不是扁扁的鸭嘴,还真是难以分辨。

    出了博物馆,爸爸驱车顺着盘山公路带我们往大山深处开去,不宽的道路两旁树林茂密,炎热的夏日午后也让人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远处低谷处的高楼影影绰绰,山间平坦处也被辛勤的人们种上了庄稼,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只是已不见那些已变化石的动物们的踪影,往日热闹、生机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了……

  • 《自贡灯会》
  •  千年盐都自贡,过去以发现恐龙的化石闻名天下,今日又以灯会风靡了上海城。自贡传统灯会历史悠远,以规模宏大、制作精巧、灯景交融而称奇。而今,它又进一步推陈出新,利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大大加强了自贡灯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可谓熔声、光、色、形、动于一炉。 自贡的灯,声的运用可称巧妙,已经利用了现代音响技术。例如“盛唐乐舞”灯组,画面上是成群翩翩起舞的舞伎,乐工则在演奏唐宫廷音乐,其浓郁的西域色彩,仿佛把人带到“大可汗”的都城。如没有知内情者相告,你很难想到,乐声正是从灯中人物暗藏的放音器中传出来的,也正是这些音响,才给你带来了笙声、笛声、琵琶声,才会把你带入轻歌受舞的世界。 自贡的灯,光的运用独具匠心。不再用传统的烛光,而是用白炽灯、荧光灯、觅虹灯来做主要光源,并大量使用动态光源。

     这样,灯与背景相合,更增加美感。如“荷仙子”灯组,益立在越虹湖上,一朵硕大无比的荷花,会舒展开放。有趣的是,荷花的花瓣由觅虹灯匀勒而成,一片绚丽的灯光映衬着荷花仙子款款而出。宛如彩霞,倒映于微波荡漾的越虹湖,呈现出一片荧光。此时荷花的闪光,湖水的折射,仙女翼上璀璨的明珠,汇合成“轴美丽的光的长卷。这组灯用程控手段,使宽虹灯按一定程序闪熄流动,给人以动态感。同时,又利用湖水进行折射,更显出光的奇丽,把你带入一个明亮而又膝胧,宛若琼岛仙池的境界,难怪报上报道自贡灯会的新闻中,都选用这一场景的照片。 自贡的灯,色彩的运用更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其色彩或鲜艳夺目,或素雅明快,再加上巧妙的搭配,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龙虎斗”灯组就是极突出的一例:远处是用蓝色调灯光表现的万顷碧波,近处用暖色调衬托一条张牙舞爪伏在云中的金龙,一白额猛虎隐现在冷色调的翠丛中,视觉效果极为和谐。

     忽然间,扰如戏剧中的“暗转”,一片漆黑,一道亮的闪电划破长空,乌云翻滚,海水泛黑,金龙降,猛虎腾,凉来那海阔天空的场面,立时由于背景灯光的变换,成了血肉横飞的黑沉沉的沙场。其时用光亮度的对比,给人以极刺激的视堂效果.显示了自贡灯色彩变幻和丰富的特点。 自贡的灯,形象和动态都极为逼真。形象塑造的逼真自不必说,它的动态已脱离了走马灯这类原始动态灯的范畴,开始用电机驱动,用各种传动装置牵引。“恐龙灯组”就是代表作。看,一个六千万年前的原始丛林中,栖息着各种恐龙,有面如山魁身披“利剑”的剑龙;有下腹庞大、头部细小、施着条大尾巴的食龙;还有身上满是鲜血,卧倒在地,皮肤呈黄红色的食肉龙……它们,有的在湖水中嬉戏;有的正拍动着瘦削的翅膀,展翅欲飞;还有的则摇摇摆摆地走动,尾巴拼命地抖动。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有的用转盘带动,有的则用偏心轮装置,使其上下摆动,有的则用钢索牵引。 自贡的灯,已经利用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使之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它显示了自贡艺人的聪明才智,它也用事实证明:先进技术与古老文化一旦结合,前景是多么美好。

    这篇说明文的结构很明显属于“总分总式”。全文5段,首段总写自贡 灯利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熔声、光、色、形、动于一炉'; 2一5段分写自 贡灯对“声”“光”“色”的运用和对‘形”“动”的处理;末段照应开头,并作归 结:“先进技术与古老文化一旦结合,前景是多么美好。”

     全文写得有条不紊,层次井然,突出了自贡灯的特征,颂扬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人的聪 明才智。 文章对“声、光、色、形、动”的分述,是既整齐又有变化的,“声”的运 用、“光’的运用和“色”的运用各用一段进行介绍,而对“形”和“动”的处理 则将它们放在一段写,主要写“动”,严形’是一笔带过,因为‘形”已在介绍 “光”的运用和“色”的运用时提及过。分述的各段,每段都用了首括句— 中心句,句子参差不一,用词富于变化。分述的各段都用了举例子的说明 方法,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较深的印象。 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总分总式”结构的文章。

  • 《鱼化石》
  •     古生物陈列室里有一块鱼化石,泥黄色的石上是凸起的纺锤状躯干,一片片鱼鳞排列得整整齐齐,齐鳍、腹鳍、胸鳍、尾鳍等清晰可见,嘴巴紧闭着,眼珠处是一个圆圆的小坑。看着它,我眼前浮现出一连串景象。

        远古时代,太阳炙烤着大地,鱼儿在海中焦躁地游动,像预感到不幸的来临。轰然一声巨响,剧烈震动,海底火山爆发了。沸腾的海水使每条鱼儿无法逃脱这场浩劫,被深深埋人海底的泥沙中。日子一天天过去,鱼儿遗体的坚硬部分被保留下来了。又经过很长时间,无机物质代替了遗体中的有机物质,遗体石化了,变成了鱼化石。又几千万年过去了,地壳经历了无数次巨变,鱼化石终于露出地表,得见天日。

        雪峰山山清水秀,俗称“人间仙境”。这里奇石怪洞比比皆是,然而是最令人赞叹称奇的,还是雪峰寺左侧那块书有“法水长流”四个大字的巨石。它顶部浑圆,形似馒头,正面垂直面下,似经人工斩削,两条深裂绝清晰可见,其中一条肚还长有一棵魏然耸立的榕树,盘根错节,郁郁青青,给巨石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据说,这巨石本是天宫的一块假山石,孙悟空太闹天宫时它未能幸象,也伤痕累累地贬落人间。所幸飞向闽南风光秀丽的雪峰山,其时嫦峨仙女又怜其不幸,折了一截树杖掷人它跌落时的“伤口”中。这树枝竟随即生根、发芽,一夜间枝繁叶茂起来。从此,巨石落地生根,雪峰山也名声大振。

        当然,这只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经考察,巨石属花岗石。它是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处上升,后随着退度和压力降低而逐渐冷却,凝固成岩浆岩,于是成为巨石的前身。以后,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岩浆岩裸露地表。据推侧,这块巨石刚出土时比现在要大得多。在及长的地质年代里,岩石受阳光、空气、水的不断改造,形成众多的纹理,进而断裂、崩解。此时岩石体积虽变小了,但仍棱角突出、棱边分明。由于棱角受三个方向的外力作用,梭边受两个方向的外力作用,故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首先消失,岩石也逐渐变为现在所见的馒头状。老师告诉我们,岩石的这种风化地程叫做“球状风化”。

        至于石缝中的榕树,则向我们显示了“生物风化”的实例。现场观察,可以看到两条裂缝内,除榕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在生长。随着这些树木根系不断地长粗,会使岩石裂缝逐渐扩大,井最终导致巨石的分化和瓦解。

        大自然是一个多么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啊!





    【点评】这篇文章的素材大致有三个:一、石头的外形形象。二、它的有关传说。三、作者了解的一些关于地貌变化的知识。其中录有价位的(即读者最感兴趣的)是这石头的奇特外形,以及那很有故事情节的传说。人有好奇(或者说是了解外部世界)的天性,越有个性的东西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巨石有奇特的外形,是我们平时很少见的,有关它的传说又带有美丽的神话色彩,于足素材便有了吸引人的地方,有了较强的“可读可写性”。

  • 《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
  •     龙溪沟位于四川省灌县城西北约七公里。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对峙,翠谷纵横,溪水长流,何等奇艳的美景!

        我们作为全国青年地学夏令营四川营的营员,来到这里采集化石标本。登上山峰,望着尽收眼底的美景,在脑海里打上一个个大问号:几亿年前的龙溪一带又是怎样的呢?是如眼底一般的美景,还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呢?

        化石把这些“大问号”变成了“惊叹号”。我们在山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石炭、二迭纪时代的腕足类、蜓科动物化石,而更多的则是珊瑚化石。大家也许会问,腕足类、珊瑚和蜓科动物,都是只能生活于一定的海洋环境中的古代生物,怎么能跑到这座海拔将近一千米的内地山峰上来“栖身”呢?

        还是让我们沿溯而上,回顾一下它们的历史吧。

        两亿多年前,这里是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海。在这片海洋里;生活着许多腕足类动物、珊瑚及蜓科等海洋“居民”。一方面,由于新陈代谢而死亡的生物遗体,掩埋在海底沉积物里,另一方面,则因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死亡后的遗体也埋在沉积物里,致使海底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越来越多,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底沉积物逐渐变成了坚硬的石灰岩,而存留其中的生物遗体则变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化石。然而,这些海洋动物化石又怎么会出现在这一带的山坡上呢?这是因为地壳是不平静的,它的不断运动,致使海底上升,再经过河流、风雨等的冲刷、侵蚀作用,就变成了今天的山地。我们自然就不难在这里发现此类化石了。

        因此,根据这类化石的发现,我们可以断定:两亿多年前的石炭纪、二迭纪时代,龙溪一带是一片汪洋。

        此外,大量珊瑚化石存在又表明,那个时期这里是一片温暖、沽净、透明而含盐量正常的浅海。只不过因为后来的地质时期内的种种变化.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

        “沧海桑田”,这是昔人所造的成语,它形象地表明了在不平静的地壳上,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互相转化。而化石,则是这种转化很好的“见证人”。我们今天能从化石窥见二迭纪时代龙溪的概貌,气体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吗!

        既然陆地与海洋麻断转今天一那么可以推想,几亿几十亿年,或者几百亿年之后,这里又将变成什么样子大概又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吧!

  • 《生命如此美好》
  •     澳大利亚的古老物种,如同化石般的生物们,活在蓝天碧水下,享受着风雨洗礼,突然我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我要拥抱它们,让它们在我的关怀下,茁壮成长,让我的心中洒满它们的影子。

        我同样想拿着一台DV机,去拍下那俄罗斯最大的针叶林,希望在树下与微风、小鸟相拥,让我成为最幸福的人;我想拍下可可西里的那群正在奔跑的藏羚羊,然后拥抱在那高寒的地方,享受藏羚羊给我的丝丝温暖。

        我来到这布满红花绿草的夏天,躺在绿菌菌的草地上,看着花草向远处漫延。我张开双手,与空气拥抱,让花香弥漫我的周围,鸟儿落在我的肩上,蝶儿扑在我的指尖,小狗围在我的身边……才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才明白,原来我可以活得幸福。

        瞧,那朵花正在开放。我拿着DV机,将它慢慢地录下,它的花瓣正在一片片地绽开,一只蝴蝶飞来,在这花中吮吸了很长时间,然后飞向那遥远的地方,寻找新的花汁。啊—小蜜蜂,闻到了花的香气,趴在花蕊上,贪婪地往肚中“补充”花汁,它静静地吸着,吸着。这一幕真的好美,我要与你相拥,使这瞬间久久不忘怀,让我心中镇充着美丽的新世界。

        自然,一个清新的字眼,让我冲动的字眼。它如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股清泉,使人们感到清爽;像淡淡的绿茶一样,使人感觉透心凉;像炎热夏季中一缕清风,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

        总想将飞鸟的美丽静静塞进梦中,让那愉悦的鸣声伴随我度过每一个梦乡;总想把那台湾的古老森林握进指尖,让我随时把他放出来,让我与他相拥,使我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原来与自然相拥的美好感觉是DV机拍不到的,只有亲身体会,才会享受那份温馨与甜蜜,享受自然,便是享受自我。

    点评

        作者的描写很细,可以说在“细”上面下足了功夫。连一种触感,一次心理活动甚至漫不经心的那种感觉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很难想像这是考场作文,其实它更像是一篇踏青归来的周记,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来,一点一点地唤起读者与她心意相通之处,表达作者的目的,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篇文章更为成功之处在于文笔,处处显露着朴实与优雅。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引人深思。

        但文章开头便是澳大利亚,令人有突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