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老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4:16:16
  • 《中西合璧之旅》
  • 子城遗址公园坐落于嘉兴老城区内,从公园南门进入,刻着:“秀州古治”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坊展现在眼前,这是开启古今之旅的“时空之门”。

    子城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我爬上了古老的城墙,这里有斑驳的痕迹、有爬山虎、还有一块块有着时光记忆的砖头。这城墙不是很高,我慢慢地往上爬,一边走,一边看,心里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城墙要建得凹一块凸一块的?而且凸出来的为什么还要挖掉一块?我仔细看了看,又想了想,猜!可能是用来攻击和防御的吧!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穿过了一大片草坪,发现了“嘉兴起义史料陈列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嘉兴起义史料陈列馆旨在更好地弘扬红船精神和红色文化。这里记录了嘉兴起义突围的经过,提炼介绍许多革命先贤生平事迹,教育后人砥砺奋进,筑梦向前。

    走出陈列馆,我向西望去。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建筑,我带着好奇心走过去。一看简介,原来是嘉兴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又称圣母显堂,它规模宏天,装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

    我今天看到了古老的东方建筑,也看到了华丽的西方建筑,真是经历了一场中西合璧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呀!

  • 《体验生活》
  • 在去老城的路上,漫天的沙子和灰尘跟雾一样。路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一直走所有东西都掉了,人差点都飞出去了。

    到了以后,我们的身上,头上,腿上全是灰尘,跟泥人似的。在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上面的枣子有青、有红,吃起来有点干巴,没有水分。第一天什么也没干,在朋友姑姑家睡了一觉。第二天吃完早餐,我们正在悠闲地玩耍着,突然朋友的同学进来叫我们去拔秧苗,我们急忙戴上斗笠,出发了。到了田里,我先把鞋脱了下了田,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下田,都是大人教的:先用右手左转抓住秧苗的底部(一次性不能抓太多),拔出来。因为我是第一次,所以拔的都是土,有些都是没有根的。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拔完了。

    下午我们在鸡窝掏蛋,有两个热乎乎的鸡蛋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和大人急忙去收谷,刚刚收完四分之一,老天爷就像在捉弄我们一样,雨停了。好不容易才歇会,可是天又低沉了下来,要下雨了,我们只好再收一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赶在老天爷下大雨之前把谷子收完了,我们当然也是精疲力竭。

    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感受到了耕种,劳作的喜悦。

  • 《吃火锅》
  • 今天下午,小姨电话让我和妈妈下6点去老城,到了老城小姨说:“好久没有吃火锅了,我请小莹莹吃火锅怎么样?”我听后高兴的拍手到好呀!

    到了火锅店里面,服务员就问:请问您点什么?小姨说:“来一份鸳鸯锅”。服务员把菜单递给了我们,小姨看着菜单说:“一份羊肉、牛肉丸、还有一份鸭血。”莹莹你想吃什么?我就说:“生菜、金针菇、土豆片。”小姨又要点其它的菜,我就说:“等吃完再点吧,要不然剩下多浪费呀!”听完我的话后,小姨和妈妈都笑着说:“看来莹莹是长大了,也知道节约粮食了”。说着,我为妈妈、小姨她们各自倒上了饮料。

    最后,我们把桌上的食物都吃完了,这顿火锅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 《老树底下》
  •     城,叫老城,距今天的县城几十里,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院,是古院,三色的青砖碧瓦;柳,是老柳,大概有了这小院,也就有了它。岁月的刻刀深雕着树干,那斑驳的裂痕记载着小院的风风雨雨。

        树下儿张石桌石凳,也让岁月磨得光溜溜的,它们伴着这小院静静地度着朝朝夕夕。

        也不知从何时起,小院的人们就继承了这样的“传统”:每天傍晚,总是院里的寿星—弓着腰的赵爷爷第一个坐到老树底下。好像怕谁先来抢走他的宝座——倚树的那张石凳。看他老人家,背靠着老树,往那只铿亮的铜烟袋锅里捏几捏老旱,吸上几口,眯着眼,“吧嗒吧嗒”地品着,那样子可真惬意。脸上的皱纹跟老树干的裂痕一般多,长长的白胡子跟茸茸的柳絮似的。也许这个缘故,院里的小伙子送给他一个极形象的名字——老柳树爷爷,一袋烟工夫,院里的大人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

        仅有的几张石桌石笑是属于长辈们的。老爷爷们围着那把紫黑色老茶壶,一边饶有兴味地品着茶,一边忆起“当年”来——满洲国那时候啦,日本鬼子进城那阵子啦。老奶奶们搂着孙孙,仍旧讲着那些不知讲了多少遍的“瞎话儿”:狐狸精了,毛猴子了,小伙子们干脆席地而坐,吆喝着甩起“老K”;姑娘媳妇们拎着板凳,手里不离针线活儿,嘴里东家长西家短地扯起来……晚风涤荡着柳枝,老树欣慰地摆着胡须。老柳就这样,一天天静静地看着小院里热热闹闹的人们。每晚,直到月儿挂上树梢,笑声和故事也挂满枝头,人们才陆陆续续散去。

        最后离开的总是最先来的“老柳树爷爷气他深情地抚摸着老树,像是跟老朋友告别,然后才瞒姗着离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像城边的那条护城河,缓缓地流淌着……

        可是,自从院里挤进了王叔叔一家,小院生活渐渐变了,像静静的河水激起几朵小浪。

        听说王叔叔和王阿姨是从县城来的,承包了城东的那家水泥厂。他们每天都那样匆忙,见了院里的人们,也只是急急地打声招呼,便匆匆而过。她们的小女儿跟院子里的孩子们不一样。她说她只知道有童话、神话呀,却不知还有“瞎话儿”,晚上还要在家里弹琴。老树下,从不见他们一家人的影子,似乎原本就是这小院多余的人。院里的“传统”当然也就与他们无关。

        只是有了他们,小院的晚上多了一分城里的小姑娘弹奏的琴声,老树底下的人们又多了一个谈论的话题……

         姑娘媳妇们议论起王阿姨的蝙蝠衫、体形裤,王叔叔的西装、领带,小姑娘弹的是“雅马哈”呢,还是“卡西欧”……

        那天,赵家媳妇不好意思地求王阿姨帮忙挑一件羊毛衫,非常合适。后来,姑娘媳妇们要买些像样的东西,都来请王阿姨帮忙。渐渐地,她们跟王阿姨亲近了,时常拎着些服装裁剪之类的书往她那儿跑。说是王阿姨给她们出主意,要开个裁缝店,王阿姨还当她们的顾问呢。

        那天,王阿姨帮李家小妮挑了架“卡西欧”,于是,小院的晚上又多了一分老城孩子弹奏的琴声……

        又过些天,孙家抱回一台与王叔叔家一样的彩电,孩子们一窝蜂似的跑去看《一休》、《蓝精灵》……

        晚风依旧摇曳着老柳,赵爷爷依旧第一个来到他的“宝地”。可是,光顾老树的人却一天天少起来。

        孩子们走了,姑娘媳妇们走了,那些在城东水泥厂上班的小伙子们也一个个走了。

        赵爷爷的孙子去厂里听“夜大”;听说是王叔叔亲自讲课。他可是名牌大学毕业;钱家二小子去青年俱乐部跳“华尔兹”,瞧他穿得齐齐整整的,也系了领带;孙家小柱子去了县城的什么培训班;李家三仔挽着一个姑娘的胳膊神气地去散步了……

        赵爷爷眼睁睁看着老树底下的人们一个个离去,好凄凉呀!还好,不管怎样,这些老年人倒挺本分。

        可是,这些日子,老柳树又有点儿寂寞,因为一向本分的钱家老两口也几天没来了……

        那晚,这老两口回来,真是变了样:老太太身着一套碎花“太太服”.老头子拎着个“匣子”,还响着曲。赵爷爷心里犯了核计。后来,听老太太说,衣服是儿媳妇给买的,城里正时兴着呢I那可不是“匣子”,叫录音机,响着的是《老年迪斯科》舞曲。这些天,县城的儿子接他们去跟城里人学跳舞,现在回来教他们这些老年人……

        赵爷爷更纳闷儿了,老骨头也赶“时髦”?

        光溜溜的石桌石凳,录音机里的曲子正欢快。当年,在这老树下跳“忠”字舞的老胳膊老腿,又在这老树下跳起了“迪斯科”……

        夕阳中,从县城那边吹来的晚风吹动了古老的柳树,也吹动了老树底下的人们。柔柔的柳枝在风中飘荡,纷扬的柳絮飘起来,萦绕老树,萦绕赵爷爷,终于落在老树下。

        赵爷爷没去跳舞,依旧坐着他的“宝座”。其实没人抢,看看那夕阳,那柳絮,听听那“迪斯科”,他眯着眼,捋着那柳絮般的银须,自言自语:“唉,落下喽,落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