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竞渡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9:35:48
  •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原文和翻译》
  •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 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即就《木兰花》的前后片第一、三句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转两平韵。

    竞渡(dù):划船比赛。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

    红旗高举:高高举起红旗。

    渚(zhǔ):水中间的小洲。

    春雷:形容鼓声像春雷一样响个不停。

    远远回:形容龙舟的速度之快。

    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

    金碧楼西:领奖处装饰得金碧辉煌。

    衔(xián)得:夺得。

    锦标: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译 文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赏 析

    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创作背景

    北宋词人黄裳在端午时节看到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热烈的场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作者简介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过端午作文500字》
  • 又是一年端午到,龙舟竞渡粽香飘。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端午节的早上,人们会用艾草洗脸,还会把艾草挂在门上,意味着要把不好的运气统统赶走。早饭,人们往往会吃鸡蛋或者面条,小孩子们会戴五彩绳等寓意呈祥的饰物。刚过完端午节的一场雨,小孩子们会一边唱童谣一边五彩绳扔进水洼里,“五彩绳会变成毛毛虫,毛毛虫长大会变成花蝴蝶。”

    中午,奶奶包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馅各种各样:有肉粽、有绿豆粽、有豆沙粽、有八宝粽、还有冬菇粽……其中我最爱吃冬菇粽和豆沙粽啦!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小院里边看星星,边听爷爷奶奶讲端午节的传说。

    “屈原一心想辅助楚国国君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当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最终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唱了几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我爱过端午!我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 《龙舟竞渡端午日》
  • 每当艳阳高照、粽叶飘香之时,中国人就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端午节。

    今年端午节,天气晴朗,天空万里无云,我迅速地吃好早饭——粽子,便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赛龙舟。

    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我们便早早地来到了河坝上,我看到前来观赏龙舟赛的人们早已人山人海,章江两岸显出一派人头攒动的景象,整条江上人声鼎沸。我仗着个头瘦小,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一个能够居高临下的位置安闲地坐下。放眼望去,河面上已经停泊了十几条龙舟,龙舟形态各异:有的通体黑色,眼睛炯炯有神;有的五颜六色,张大嘴巴,好似随时都会射出一条火蛇;还有的宝蓝宝蓝,张开翅膀,仿佛马上就要直飞苍穹……龙舟一字排开,气势十足,龙舟上的队员们蓄势待发。

    只听一声令下,说时迟那时快,一条条龙舟好似离弦之箭飞了出去。龙舟在宽阔的江面上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朝着终点奋力划去。不一会儿,“猛龙队”首当其冲,脱颖而出,与其它龙舟拉开了距离,其余的队伍都急红了眼,恨不得自己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拼命追赶,号子声此起彼伏,大家划桨的动作统一而急促。临近终点,各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鼓点也越来越急促,两岸的观众情不自禁地高喊:“加油!加油!”一条名为“神龙”的龙舟突然加快了速度,流星赶月似的连连超过几条龙船,一眨眼就与“猛龙队”并驾齐驱。

    离终点不到50米了,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伴随着“呦嘿呦嘿”的号子声,两队船员拼命地向前划,队员们摇板入水的节奏越来越快,观众眼前只剩一片桨影,只剩一阵又一阵激起的水花。一声哨响,“神龙”号龙舟后来居上,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勇夺第一,队员们高声欢庆,汗水混合着江水铺满了舟底,原本平静的河面留下了一道道经久不散的水波。

    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结束了,龙舟回到了各自的港口,河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潮渐渐散去,我也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10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 提起龙舟竞渡大多数人知道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而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实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 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