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沉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31 00:46:40
  • 《抬起头》
  •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书包带像浸了水般沉重,每走一步都往下坠。怀里攥着的英语试卷被手指捏得发皱,卷边处晕开淡淡的墨痕,那一个个扣1分、2分的鲜红字眼,像细小的针,反复扎进眼底。

    考试前,我裹着台灯的暖光熬夜刷题,把单词本翻得卷了边,原以为付出总能换一份像样的结果,可成绩单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为什么努力总追不上成功?我真的没学英语的天赋吗?连作文都一塌糊涂,或许我该放弃了……

    我垂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脚步慢得像被钉在原地。风从袖口灌进来,带着点凉意,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直到一缕清浅的香钻进鼻尖,像柔软的羽毛轻轻挠了挠心尖,我才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来。

    密密层层的乌云正从山的那边奔涌而来,天色沉得发暗。可就在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我看见了那丛栀子花——纯白的花瓣像刚展开的蝴蝶翅膀,微微蜷着边,却努力从葱郁的枝叶间探出头,在风里轻轻晃着。原来刚才的香气,是从这里来的。

    “啪嗒,啪嗒。”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下来,顷刻间就织成了密不透风的雨幕。我慌忙冲进临街的铺子,回头望时,只见栀子花被雨水打得左右倾斜,柔弱的枝干弯了又弯,花瓣上滚满了沉重的雨珠。我心里揪了一下:这么娇嫩的花,经得住这狂风暴雨吗?或许等雨停,就只剩残枝败叶了。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小了,太阳忽然拨开云层,把金灿灿的光芒洒向人间。我急忙跑出铺子,竟看见栀子花的花瓣全都舒展了开来,靠近花蕊的瓣儿翘得高高的,像笑着扬起的脸庞,正尽情吮吸着叶片上残留的甘露。阳光落在洁白的花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明明只是一丛花,此刻却像缀满了星星,璀璨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忽然愣住了。这场暴雨,不就像我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吗?栀子花没有因为风雨就蜷缩躲避,反而在雨后尽情绽放;而我不过是一次考试失利,就垂头丧气、自我怀疑,连抬起头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我慢慢挺直脊背,把手里的试卷轻轻捋平,再次望向那丛栀子花。风又吹过,花瓣轻轻晃动,好像在朝我点头。我理了理衣襟,迈开脚步往家走。这一次,我的脚步不再沉重,因为我知道,只要抬起头,就能看见属于自己的繁花;只要不放弃,下次努力后,我也能像栀子花一样,骄傲绽放。

  • 《感谢那些与书相伴的日子》
  • 书是一种掺杂着沉重与轻快的物体,它可以使人兴奋,使人进步,使人成长,而且它是捷径。——题记

    雪花飘落,天色益黑。打开台灯,望着眼前的一稿空白的标准稿纸,我却无从下笔,在翻遍了脑海,也无半点思绪时,我端起了一本“服役”已久的作文书,翻着书页,猛然间看见了一个缺角,望着这个缺角,我陷入了回忆......

    对于我来说,书几近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上幼儿园时,老师常常在临放学时为我们读一篇文章,几乎都是寓言、童话、神话故事之类的,我们都很爱听,偶尔时间充裕时,还会请几个“幸运儿”上台表演一下,有一天,她心血来潮,把那本“剧本”下发了下去,那书第一天便放在我处,我如获至宝,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我们这些连字都认不全的小娃娃,大呼“过瘾”,因此我也多次充当表演的“幸运儿”,那些有不懂的字就去找老师“请求支援”的、“磕磕绊绊”的读书经历,便成了我记忆中关于读课外书的第一段“历史”。

    带着对书籍的渴望,我步入了小学的大门,有一次我到书店中去“游荡”,看到了一本《恐龙百科》,小孩子普遍对恐龙和宇宙有一种好奇与痴迷,我也不例外,于是我便买下,抱回了家,如饥似渴的读着,竟忘记了吃饭。想到那次被一张暴龙仿真复原图吓到了,结果一个月没敢翻开那页的经历,我不禁笑出了声。

    跌跌撞撞的一年级,伴随书页翻过。二年级时,我开始看作文书,同学们都热衷于借我的书看,但也有蛮横的“武装夺取书籍”的“暴力分子”——那天下午他又“光临”了。此时我正看那本书,他也不打声招呼,“当机立断”欲从我手中抽走那书,我下意识扯住了书的右下角,却只听见“滋啦”一声,书被“咬”去一个角,我当时急火攻心,从冥冥之中钻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拖着那人一口气跑到了几百米开外的老师办公室,以“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对他提起“诉讼”。“法官”判决“犯罪嫌疑人”再也不许抢书,并向“原告”赔礼道歉......而这本缺了角的作文书,便成了我记忆中的珍宝。

    与书相伴的日子我总是收获多多,对历史我几乎是一窍不通,正可谓是“只知唐宋元明清,而不识五代晋隋”,但当我得到了一本历史题材的课外书后,一切都变了,小学时我变成了师生公认的“小历史通”,一次给同学起“尊号”的我又被“小书虫”之号“砸中”,现在,我是班级的历史课代表,有时历史考满分也不在话下......读书给我带来了太多乐趣,有知识、有回忆、有荣誉、有成长......每一点,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它们都弥足珍贵。

    抚摸着缺角的作文书,回忆的苗头缩回。窗外的雪花映着室内的灯光,此时雪花已为大地披上银装,天气也愈发寒冷,眼前的草稿本,显得愈发雪白,但我脑海中却有了思绪,于是我拾起笔,在标题处下写下一行字:

    感谢那些与书相伴的日子。

  • 《黄沙中的沉重作文850字》
  • 推开楼道门,天阴沉沉的,还没来得及反应,黄沙便一扫而过。风在耳边呼呼作响,眼前一片黄,戴着口罩,都能闻到一股浓重的土腥味,我迈着步子艰难地向前挪,寻找此次调查的对象,终于在南桥处我依稀看到了一个人影。

    走近一看,只见他身穿一件洗得发白、满是补丁的、大棉衣,接着,就是他那破烂的三轮车,上面摆着几颗大白菜,菜上罩着一层薄布、车头上立看一个简易搭建的棚子,而他本人,就站在这个棚子下面,时不时用手拍拍菜上面因风刮来的沙粒,看到我过来,大爷苍老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闺女,大风天的出来买菜?”不知怎么得,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就调查他吧!顺便买两颗白菜!

    “嗯,我要……”话音没落,一阵狂风刮来,有几粒石子直冲我眼框。“风这么大,你要不嫌弃就到我棚下躲躲哇!”卖菜大爷扶住三轮,满眼关切地问。我应声站在棚下,尴尬地紧紧口罩,问道:“大爷,您今年多大了啊?”“啊?你说啥?”大爷皱着眉头揉了揉耳朵,我有些不耐烦提高音量:“您今年多大?姓什么?”“我66了,姓王!”就这样一来二去,我算是和王大爷熟识了,说着说着,我就问起了他年轻时的故事,只见他眯着眼,双手抱胸,倚在车头缓缓说道:“小时候穷,只念完小学所以打小就跟我爹我娘种地,卖菜,后来大了没进厂,就去了生产队动认识了我媳妇,再后来就一直与我媳妇卖菜,我小子没念好书,但闺女学习好,现在在北京呢!”说到这儿,王爷爷满脸通红,眼里还闪着光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当我得知王爷爷一天工作11个小时,如此干了30多年并供出一个大学生时,我在极度震惊之余不由生起一股崇高的敬意,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父亲!而王爷爷只是摆摆手、一笑而过说道:“只要能吃苦,干啥都行!”话音刚落,我认真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满是沟壑的脸上嵌着沙土,眼睛迷成了一条线,本就默黑的脸因沙粒显得一块黑,一块黄,露出的大牙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此刻,这是一个多么能吃苦的人啊!

    黄沙散去,天重蓝,一切归于宁静,只是空气中还夹杂着些微尘味。我接过白菜,付了钱,转身一看,见长路迢迢,手中的菜沉甸甸的……

  • 《木鱼》
  • 佛寺里,鼓回响,钟长鸣。虽是沉重有力但不及木鱼清透空灵。

    天拂晓,行云光芒万丈;醒板响,钟声历历可闻。佛寺在天亮前被唤醒。在喧闹的城市中,佛寺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样子晨曦的圣经,诵——悠然清澈,浸润人心。

    众僧伏于佛下,脸容严肃。见佛案左侧,棕木色的木鱼睁着大眼。《叩钟碣》,诵,众僧轻声合音,发自内心的诵读声,直入每个人的内心。“笃”——沉重却又清脆,木鱼声穿插其中显得更加凝重而庄严。

    木鱼是一种净身的法器,用坚硬的木材做成,这样的木鱼,声——厚重,空灵。在寺中回响。它的眼,永不闭,昼夜长醒,警示僧人洁身自好。像皇冠上的龙眼一样,威严地注视着世间万物。它,洗涤心灵的种种尘垢,是一面明镜——照本性,净身心。

    很多人不信佛,认为佛并不存在。实不然,佛和木鱼一样是工具,是洗涤心灵的途径。如果,心坦然、清明,连佛也可以丢掉。唯至善,至清,是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境界。

    身居浊世的我们,如何净心?

    “笃笃”,木鱼依旧,佛心清透……

  • 《独享一份信念》
  • 时而轻快如小鸟,时而沉重如钢铁,时而洒脱如白云,悠扬的音乐响遏行云萦绕耳旁,那是老师弹的《月光》奏鸣曲,听着,听着,我陶醉起来。

    我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到了海洋,月亮缓缓升起,宛若亭亭玉立的女子,正从海里优雅地走向被星星点缀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海面,霎时银光点缀了整片海洋。忽的一下,风儿“呼呼”地喊着,卷起了巨浪,刷的一下往岸边涌来。

    这首曲子让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只记得那波涛汹涌的海洋。曲子结束了,留给我了无限的想象,我想着那汹涌澎湃的大海,那皎洁的月光,更想着我遇见它的事。

    记得那是一年级暑假,自从我听到别人弹《月光》奏鸣曲的时候,心里很是喜欢,便暗暗对自己说,我非把这首曲子学会不可!我去老师那儿要了谱子,妈呀!这么长,足足有八面。只见密密麻麻的音符堆积成一座小山。我咽了咽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高不可攀的“山峰”。

    我用手按起了琴键,显然弹得很生硬,我聚精会神地练了几个小时,妈妈总是看不惯我被折磨下的汗水与泪水,便劝我消停一会,我才不肯呢!没完成任务,不休息!怎么能让别人听到噪音呢?

    暑去寒来,这首曲子已被我掌握技巧,哪里升,哪里降,对我来说,已经易如反掌了。在一次演唱会上,我弹奏了这首曲子,我再次看到了大海,那微波粼粼的大海,与以前不同的大海。

    从与钢琴的接触,到相知相爱,不离不弃,我感受到了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实的自我,独享一份信念。

  • 桃林·伙伴·我
  • 漫步在马路边上,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渐渐地,那片桃林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伙伴·我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早上第一件事,不是整理衣冠,不是吃饭。而是——与小伙伴去后院挖蚯蚓。

    挖着挖着,夕阳西下了,余辉拖曳着我们的剪影。回到家,一身泥。妈妈一边喋喋不休地埋怨,一边让我洗澡……

    桃林·伙伴·我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奶奶种得桃树随着春风开着烂漫。我和伙伴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时机了!

    每次吃完早饭,我便马上飞到门外,与等候多时的小伙伴们一起冲向桃林。

    那是一个与《桃花源记》里陶渊明所写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样的清平世界。那是一个与世无争,没有车的喧嚣。没有人声鼎沸的乐园。走进一看,那桃树一棵棵整齐地挺立在那儿,犹如一排排迎宾小姐在门口“欢迎光临”呢!顽皮的我们还开始了“警察抓小偷”呢。你奔,我逃;你追,我赶。过了好久,我们玩得大汗淋漓,累的气喘吁吁才停止。

    我们会跑到桃林后,那是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春风抚过,他们便摇摆着身体,仿佛与春风共舞呢。一阵阵油菜花香便随风飘来……油菜花地的旁边是一棵大树。那便是我们的“休憩场所”了。每一次在桃林玩累了,就跑来这儿,躺下来休憩,不一会儿,便酣然入梦了。

    桃林·我

    记得有一次,伙伴们不在,所以我只好独自来到了桃林,我自己一人跑着,跳着,实感无趣。便观察起了桃花:桃叶映着桃花,桃花显得格外美丽迷人,像是一位羞涩的小姑娘,对我莞而一笑,这不就应了“人面桃花相映红”吗!四处静悄悄的,我仿佛听到了花骨朵儿钻出来的声音,零落的花儿散下地面的声音。细细地看它,粉粉的花瓣,五小瓣一朵。一朵一朵挨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串串桃花挺立着,很美,很好看。啊!这不正是“满树和娇烂漫红”吗!

    回到家,我还能吃到乡村独特的“锅贴饭”,又香又脆……

    突然的的灯光使我从追忆中走了出来。奥!原来是路灯亮了。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听着来来往往车子的喧嚣声,我陷入了沉思:

    什么时侯那充满淳朴气息的乡村变成了这繁华都市?什么时候那如仙境般的桃林变成了这高楼大厦?什么时候桃林能够回来?什么时候昔日的好伙伴能重新相聚?什么时候……

    上海市浦东新区彭镇学校初一:王怡

  • 《《两条路》读后感200字》
  • 读罢此文,我心情沉重。文章前几段无不是在讲老人的懊悔与羞愧。那是怎样一样痛彻心扉的悔意啊!就像千万只毒蛇爬上你的身体而你必须无动于衷那般难受。老人曾经年少轻狂,铸成了大错,然而,谁都没有回天之力,晚年即使再后悔也是白费的。我也尝过后悔的滋味,那种焦虑难受仍记忆犹新。但我知道自己的悔意跟老人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堪怜,堪叹的人啊……

    结尾稍稍让我宽慰了一点儿,至少没有一个那样可怜的老人在做无谓的努力。然而最后一段话使我笑容瞬间凝固,因为惊异地发现我也可能成为晚年懊丧的人,如果我没有选择一条正确的路,那后果不堪设想,我焦虑的目光停在一句诗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对了,如果,我少年时期拼搏努力,奋发向上,那等待我的将会是一条正路。我回首,蓦然发现自己原来走过的路并不笔直,就是现在我也是懒懒散散,学习没有主动性。闭上眼,脑海浮现出了老人落魄的模样。不行,为了晚年的舒适,我必须努力学习,从点滴细节做起,改掉坏毛病,向着正路,向着成功迈进。我知道,我现在努力拼搏还来得及,因为我还年轻,少壮努力,老大就不会伤悲。我不要做懊丧的老人,我会努力的!

  • 《读《南京安魂曲》有感》
  • 当阅读《南京安魂曲》时,心情是格外沉重,作者曾两次写不下去,而我曾多次读不下去。

    书中道:“从一月中旬到三月末,一共掩埋了三万两千一百零四具尸体,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平民······到四月初为止,他们在城里和郊区一共掩埋了六万具尸体,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妇女和儿童······每个星期都有新的千人冢出现,因为原有的那些都满了。不过,迄今为止,最大的坟墓是长江,日本人往长江里丢进了不计其数的尸体。”

    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人,都会被这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用文字形容的血腥而伤感,愤怒,更不要说中华民族。如果有谁对此无动于衷,只能说明此人并非中国人,是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人,乃行尸走肉!

    思考······思考······

    空气凝重了。望着窗外,星星点点的雨中夹杂着粒,从灰蒙蒙的天空降落到灰蒙蒙的大地上。雾霾像一道屏障包裹住了人间大地,一切、一切都是灰色的。

    中国的天空在1895年甲午战争起的53年中,无一不是阴天,从未云开雾散。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53年!在此期间,丧心病狂的小日本,牲畜一般的恶魔在中国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令人发指的大屠杀!

    时过境迁,小日本竟丝毫没有悔改之意!还矢口否认他们侵略中国,甚至什么所谓的官方修改文献,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声称中国侵略他们。虽然文献可修可改,难道历史可修改吗?良心可修改吗?所谓修改只是更加可笑的掩饰!掩饰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掩饰他们的丧心病狂!!可掩饰反而弄巧成拙,更加使我国人民看清他们丑恶的嘴脸,使他们的滔天大罪更大,更加暴露了他们的丧心病狂!

    勿忘国耻! 同胞们,自甲午战争至今,中国就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愿南京至全国遇难公民安息,安魂曲永恒!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 《黑夜散文》
  • 黑夜

    沉重而广阔地

    栖迟在这古老的土地上,

    铁一样严酷的天幕下,

    拂着死亡一样冰冷的风,

    到处黑影憧憧,

    那些山,那些,那些人家,

    一个哭丧着脸的世界……

    这土地上人民的痛苦

    夜一样深,夜一样广阔··…。

    都太熟悉了

    沉徽的眼光,

    愁惨的姿态,

    沮丧的……

    满布血迹与泪斑,

    这苦难的土地怀着焦虑

    在渴望

    从长久阴暗的岁月里

    从与天相接的山岗那边,

    在临产的阵痛之后,

    黑夜巨大的子宫

    将痉挛地分娩

    那更大的血红的日子。

  • 《生活并不沉重》
  •     如果有人问我:“你对生活的第一感觉怎样?”那么,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沉重”。

        我为了迎得别人的好感,总是对每一个人微笑,尽管是我内心最厌恶的人,也是一样。当别人出主意并征求我意见时,尽管我对他的主意不满意、但又怕自己的主意不妥,别人会说我幼稚,便微笑着点头表示跟他的意见一致。

        为了给老师们留下好印象,也为了能得到同龄人的钦佩,我发狠地学好每一门课程。每天晚上坚持写日记来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我的每篇作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和分析。同学们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并发出“啧喷”的称赞声。

        我自然地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好”学生。好学生当然要有文静朴实的品质,于是,走路时,我的步履不敢迈得太快,生怕别人说风风火火的没有女孩子的样子。我不敢把长头发披在肩上,不敢穿上花牛仔裤,更不敢拿出箱子里妈妈为我买的我最喜欢的天蓝色连衣裙。我的衣着朴实得不能再朴实,脚上是洗得发白的青色平底布鞋。

         表面看上去自然文静的我,心里却一直在反抗自己。我多么想把长头发往肩上一甩,穿上高跟皮鞋,抬起头来潇洒地走路。可我不敢,因为妈妈说:“女孩子家不许这样。”女孩子,限制女孩子的条件真多,我多么想做个男孩子。这是一种超负荷的生活,我觉得太累。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收听了广播中对青少年各种性格分析文章,我就属于那其中的一种,那种分析与我平时的感觉相吻合。我清楚了我并不是本来的我,而是在为别人生活。于是,我按照广播中的方法来改变自己。我试着在许多人面前发表独特的见解,尽管它不够成熟。我仍然练习写作,并试着投稿,但这决不是想让别人羡慕我,而是为了实现我美好的理想。我忽然发现,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和高远。我终于在茫茫的星河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颗星,尽管它很小很小。

        我的心中一阵通畅,呼吸也轻松起来,我第一次超越了自己,真正地感觉到,生活并不是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