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红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6 22:56:10
  • 托尔斯泰的精神
  •     在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文章里,象一条红线一样始终贯事着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列宁的一系列的论述托尔.斯泰的文章.是适应着当时的革命要求而写的,是反击当时革命敌人的最锐利的武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失败以后,一切反动派和动摇分子,都拚命散布失败主义和悲观情绪,妄图瓦解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于是.他们找到了具有伟大声望的托尔斯泰,从托尔斯泰创作和学说中最反动的部分,找到了他们的精神武器。他们颂扬托尔斯泰是什么,“伟大的求神者”、“公众的良心”、“生活的导师”、“文明人类的呼声”等等。开除了托尔斯泰教籍的“最神圣的神父们”,“刚刚干了一桩特别卑鄙龌龊的事情”,现在他们也派“几个教士到这个临死的人那儿去,想欺骗人民,向人民说,托尔斯泰‘忏悔了’”,甚至连那些宫方的“卖身投靠的下流作家”,“他们昨天还奉命攻击列夫·托尔斯泰,今天又奉命在托尔斯泰身上导找爱国主义”了……

        其实无论是官方的还是自由派的“吹鼓手”们,无非都企图“攀附这个极有声望的名字”,欺骗人民,“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就是在这种“声晰力竭”的反革命的伪善的叫嚣里,列宁写了他的光辉的论述托尔斯泰的论文。列宁尖锐地抨击了官方的和自由派的这伪善的叫嚣,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反动派们对于托尔斯泰的倾扬,是妄图利用托尔斯奉的反动学说的一面—“对恶不抵抗”,调和阶级矛盾,缓和阶级斗争,阻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前进。列宁代表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明确地回答了这种枉费心机的欺骗:“……列夫·托尔斯泰在逝世前不久曾经以一种可以说明‘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坏方面的遗憾口吻说,‘俄国人民极快地学会了搞革命。’我们感到遗憾的只是,俄国人民还没有把这门科学学好,不把这门科学学好,他们还可能世世代代作普利什凯维奇之流的奴隶。然而,俄国无产阶级由于渴望对社会实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确实把这门科学中必不可少的功课教给了全体俄国人民,特别是俄国的农民。不管斯托雷平用什么绞架,不管‘路标派’怎样费尽心机,都不能强迫他们忘掉这些功课。功课已经教给他们了。功课正在被掌握。功课还会被重新温习的。……”

        为了揭穿敌人利用托尔斯泰的阴谋诡计和一切谎言,也为了使革命无产阶级真正能够理解托尔斯泰,列宁在对托尔斯泰的评价中,始终如一地贯串了彻底的批判情神。

     

  • 《一条红线 层层铺叙》
  •     “没有欢歌笑语,也没尝过母亲甜蜜的亲吻。”她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爱”,“爱”的世界里也没有她的踪影。这就是《一个女中学生的悲剧》。

        李玲静同学怀着沉痛、怜借的心情,以流畅、娴熟的笔法,通过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棱子’的命运悲剧,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声:这里需要“爱”。

        “爱”可以说是贯穿《一个女中学生的悲剧》的一条红线。小说共分七个章节,三千多字,篇幅不大,却生动、完整地记述了女中学生—文棱是如何从一个聪明可爱的“骄子”,在没有父爱母爱,没有同学友爱、老师护爱,更没有社会上人们的怜爱中,终于堕落失踪的过程,从而深刻、尖锐地提出了这一急待解决,而且必须解决的“中学生问题”,这就是小说的重要价值所在。

        诚然,没有“爱”是“文棱”悲剧的根源,小说虽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作者自己的“友爱”以及主人公对“爱”的希望、追求和绝望之心,但小说的字里行间里,却没有出现一个“爱”的字眼。作者正是用心良苦地采用这种含蓄、深沉的笔法,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气氛。什么叫悲剧?悲剧不就是把可爱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吗?这也是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的成功之处。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作者描写文校本人的可爱,到她终被爱所抛弃;从记述“梭子转到班上“至“棱子失踪了”,层层铺叙,章节清晰,有始有终,给人以情节完整、紧凑、生动之感。

        小说的人物刻画细腻,准确,无论外貌和内心世界的描写都富有生动的形象性,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描绘文棱的眼睛“仿佛一潭静水”,声音“象碎玉在碰撞。和

        “她的笑中夹杂着难言的苦衷”的心理刻画,不仅勾画出了主人公的可爱外貌,而且更深刻地展示了这种“爱”并不属于她的悲苦心境。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深化的主题。

        作品的结尾有力,含意深刻,具有鲜明的哲理性,这是小说的又一成功之处。作品贵在不仅成功地记叙了“棱子”的悲剧命运,而且在结尾发出了多个“假如……”的呼声,就尖锐地指出了“棱子”悲剧根源之所在。这不仅是一个中学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作品中的“吕老师”虽着墨不多,但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教育制度改革的迫切性。今天的中学生不是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他们有思想,有认识,若采取“拆学生信”,动不动就以“师”的威严贵骂学生,那结尾只能是失败。他们需要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以爱去换爱。

        当然,作品也有其不足之处。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积极的,但感情是悲哀消沉的,从而使整个小说笼罩着伤感的气氛。

        中学生是我们的希望之所在,他们也是舫要“爱”的,所以,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个女中学生的悲剧》,对我们师生都是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