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青松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21:23:12
  • 《青松作文500字》
  • 自古以来,岁寒三友被人深深喜爱,有人喜爱不畏严寒的梅花,有人喜爱挺拔雄壮的劲竹,而我却喜爱那顽强坚韧的青松。

    春天,经过漫漫寒冬的考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青松自然也不甘示弱。春雨淅淅沥沥,一株株青松在春雨的滋润下,抽出新芽,茁壮成长。春风吹过,苍翠的针叶在春风里左右摇摆,欢快地跳着舞蹈。

    夏季烈日炎炎,碧空如洗。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在太阳的照射下,都垂下了高贵的脑袋,但青松的叶子依然密密麻麻,翠绿无比,浑身上下散发出勃勃生机。

    天高云淡的秋天来了!有的树木变黄了,还有的穿上了红色的裙衫,只有青松叶绿枝盛,高耸直立,它已做好一切准备要与寒冬抗争,更像一位英勇的战士在坚守阵地。

    转眼秋季过去了,寒冬随之而来。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其他的花草都奄奄一息了,唯有青松挺着胸,昂着头。那翠绿的针叶衬托着白雪,远远望去像一座白绿相间的高塔。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青松仍然不卑不亢,挺直脊梁,不断生长,即便被大雪压折了腰,也不言屈服。我们缺少的不正是青松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青松,我们要像你学习,学习你那种坚贞不屈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还有那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愿做一棵青松。

  • 《我的植物朋友——青松作文550字》
  • 青松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我见过的青松主干最粗的有碗口大小。青松的叶子是针形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有的为浅绿色的,有的为深蓝色的。

    春天,正是麦苗返青,杨树吐绿的季节,经过慢长寒冬考验的青松自然不甘示弱。春雨潇潇,一株株青松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它们抽出了新的枝,新的芽。看,它们为了吸收养料,得到更多的阳光,奋勇争先向上生长。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夏季,烈日炎炎,万里碧空。那些奇异卉,经不住阳光的照射,垂下了高贵的头。但青松依然高耸直立,枝粗叶绿枝盛,高耸直立。

    季节伴随着刺骨的寒风离去,寒冬随之而来。狂风袭来,一棵棵树木弯着腰,向寒冬投降。但青松魏然屹立,不弃不饶,抵抗着狂风的侵犯。接着,鹅毛大雪飘然而落。大大雪之后,青松上都是积雪,但它的枝杆并没有被压弯,它还是那样傲然挺立着,它的叶子还是那样绿。我不禁想起阵毅元帅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还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沃土还是瘠甲,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顶,甚至连山崖的裂缝中也能生长。它的用途及广,木材可做家具,松油可做润滑油,松子可入药,有点青松还可供观赏。

    啊,青松!你朴实无华,无私奉献;你翠而不娇,坚韧挺拔;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你不怕严寒,敢于斗争。让我们都向青松学习吧!

  • 《诗歌》
  • 屋前松

    青松四季皆翠绿,

    高大魁梧无人比。

    风吹雨打永不倒,

    好像当年继光躯。

    李白

    小时虽富却顽皮,

    到老无钱但有诗。

    如不见那磨针婆,

    当今无这青莲士。

    长城

    八达岭城看似龙,

    居庸叠翠绿如松。

    别看眼前出奇迹,

    千古数人因此殒。

  • 《小草》
  •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傲雪盛放的梅花,我却喜欢平淡无奇的小草。

    当像火炉一样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时,万物都显得无精打采。蝉在树上仿佛蒸笼一般,便大叫起来:“知了,知了!”这时,只有小草在与这极端天气抗争着,苦斗着,好像要顽强生长以把老天爷急疯,让以后不会出现这极端天气。它们在夏天向人们展示着充满生机的绿色。

    当寒风萧瑟,大雪纷飞时,小草干枯了,但它仍保持着昂着头的姿态,走上去还有些扎脚。它虽然干枯了,但它的根仍顽强地扎在地下,难以撼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到来时,小草还会昂起头,等待春风将它吹绿。

    小草的顽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任凭狂风骤雨,小草从不弯腰。对于小学生的我们,更应具备小草这样的精神。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环境有多么的恶劣,我们也不要畏首畏尾地逃避责任,要勇敢地挑起重担,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感谢您给我的快乐时光》
  • 青松伫立,平添了昔日的英武坚毅,那翠绿的松针上,涂抹着一层雪白的光华,在这严寒的冬,使我想起了您,我的爷爷。

    爷爷,您珍藏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已经破旧,在战争的风雨蹉跎下,仍显出凝重的“民族魂”。您每天都会用被岁月侵蚀的手摩挲着这面红旗,像是遇见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小时好奇的我总是问,这面红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您从不厌烦,用手摸摸我的额头,笑着答道:“这是中国永垂不朽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这面国旗增光添彩。”余晖下的我们,一老一少,开心地笑着。

    我想,等我长大后,一定要与您站在青松下,再和您看那鲜艳的红旗。

    爷爷,我记得您总爱教我读诗,我也爱听您润朗,老当益壮的声音,您说,书是蜜,是开心的源泉。

    您拿着《唐诗三百首》一字一句地教我读着古诗,我坐在您的膝上,您坐在长藤木椅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手拿洋娃娃,听着您读的古诗,自己也学着读,还没等读上四句,我便插嘴问一番:“润物是什么意思呀?”您说:“润物是春雨悄悄滋润着世间万物,促使生长。”我托着下巴,嘟着嘴,说:“我还以为是光滑的物品,比如西瓜、苹果呢!”您哈哈大笑,继续给我念着诗,声音里抑制不住地笑,我静静地听着,身临其境,风吹动松树的枝梢,发出“沙沙”的声音。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趣,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和您共吟诵一首诗。

    可等我长成您眼中的新时代少年时,您的发鬓已经长出来无数心酸的白发,双眼盖着一层朦胧的雾。

    但您在我心中,一直是活力充沛的。

    我常推着坐在轮椅的您,漫步在阳光下温暖的冬天。

    地上的皑皑白雪,像是为我们铺上的温馨之路。每次漫步时,您有空都会问我,今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中午吃得好不好?哦!爷爷让你爸爸给你买了糖饼,一会儿热热吃啊!……在您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幸福,两行热泪滴在我的手上,我连忙擦擦眼泪,望着路边生机已尽的青松,我却感受到了无限的大好年华。

    当我靠近你时,我原想获得一缕阳光时,您却给了我整轮太阳。现在,青松的枝干还在顽强挺拔着。它迎来的不是春风,而是刺骨的寒风,照耀它的不是和煦的烈日,而是冬天的一缕残阳。感谢您,我的爷爷,您给我的快乐多得太多、太多……

    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给您更多的欢乐,一直陪伴着您。一定……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译文] 泉水流过高山响声软绵无力,黄昏的余晖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

    [出自] 王维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香积寺:今名风穴寺,又名千峰寺,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风穴山口,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迤俪北行3华里,方能发现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

    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

    曲:水边。

    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诗文解释】

    不知香积寺在哪里,走了好几里才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小路,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阵阵钟声。流泉遇到岩石发出幽咽的响声,日光照在幽深的松林上生出寒意。暮色降临宁静潭水弯曲之处,安然修禅制服各种欲望。

    译文1: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

    无人的石径旁丛生古,深山里是何处响起钟声。

    流泉声咽,穿过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着浓荫的青松。

    暮色降临空潭侧畔,入定的禅心制服了邪念妄想。

    赏析:

    诗题《过香积寺》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

    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见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

    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鸣山更幽”的境界吧。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溪水之中危石耸立,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好像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 阳余晖微弱。正如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中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 ;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此两句,作者将“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从而借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

  • 《描写青松的句子》
  • 1、松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生机,从来都是绿色。无论是气候温和的春天,还是炎热无比的夏天;无论是百凋谢的秋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它总是那么直、那么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依旧那么直、那么绿,不软弱也不动摇。大多花树木凋谢之时,它却依然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松树从来不管雪有多大,它只会折断,不会低头。这种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精神,难道不像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吗?松树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而伟大品格的真实写照!陈毅爷爷还专门写了一首赞颂松树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炎热的夏天又来到了,一阵阵夏风吹着,让松树随风摇曳,小雨“哗哗”下起,小朋友们在它的身下避雨,晴天的时候又到那儿乘凉、跳舞、唱歌、嬉戏。

    3、是啊!有时的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啊!我你!家门前那青绿色的松树,你教会我如何面对和处理困难与挫折,你教会我如何生存和发展,你的精神将鼓舞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4、寒冷的冬天,鹅毛般的大雪在空中飞舞着,凛冽的寒风吹着响亮的口哨,猛烈地摇着松树,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往松树上压,它的枝杈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风和雪都想征服松树,但是,松树却用它那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春天的到来。

    5、春天,它那针形的叶子呈现出嫩绿色,给山崖添上一道绚丽的色彩。它的枝干也开始增高,山崖上到处飘着一股松香味。青松点缀着山崖,使山崖变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在这个季节,它的叶子也很柔软,不是那么扎手。

    6、松树,不像柏树那样笔直挺立,庄重肃穆。不像榕树那样枝叶茂盛,绿阴如盖。也不像桂花树那样翠绿,闪烁着油亮的光泽。可是,它却默默地为人民做出牺牲,贡献。

    7、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有20余种呢!而他们时时刻刻的都伫立在我们的附近:马路上、广场上、小区花园里、绿草坪上……甚至家里都有它们的身影,这是不是很常见呢?

    8、树在一年四季都不会弯腰。春天来了,小草和小花也长了出来,松树就像它们的妈妈一样,保护着它们;在炎热的夏天,松树能为我们遮挡阳光,在下雨的时候松树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秋天来了,树叶纷纷飘落,而松树却直挺挺的一根“叶子”也没掉,人们叫它为塔松;冬天到了,大雪纷飞,松树们都穿上了白棉袄,它们依然是那么翠绿、挺拔,这让我想起人们赞美它们的一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寻隐者不遇的作文》
  • 两旁是一排排直入云霄的青松,一个神色焦急的中年男子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他没有把握找到这个才华横溢的隐者。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这凉爽的天气而好起来。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也许运气好的话能找到那位隐者,他就这样想着。

    突然,一座房子映入他的眼帘,这房子不大,也不华丽,但却多了一份乡间的淳朴。他细细一打量,竟还有一个童子蹲在石头上玩呢。他心底涌出兴奋之感,这会不会就是隐者的房子?他上去询问少年,没想到这个少年玩得太投入了,男子问了他好几声才猛地一激灵,跳了起来。那个少年疑惑地问:“你是谁呀?”男子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这里是否住了一位隐者?”“我师傅就是啊,请问你找他干嘛呀?”那个少年仰起天真的面孔。男子焦急的脸上不免流露出惊喜的表情,但仍不动声色地问:“他老人家现在干什么去了呢?”“哦,去采药了。”还没等小孩子话说完,男子就着急地问:“去哪儿采药了呢?”少年用手指了指面前这座大山,答道:“肯定就在这座大山中,但我不知道他具体在哪。”男子一听“就在这座山中”,又重新有了心,可当他抬头一望才发现山又高又大,顶端还绕着一圈白色的烟雾,眼前的景象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破了他刚刚凝聚成的信心。

    男子失望地摆摆手,无奈地转身离去。

  • 《寻隐者不遇作文》
  • 两旁是一排排直入云霄的青松,一个神色焦急的中年男子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他没有把握找到这个才华横溢的隐者。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这凉爽的天气而好起来。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也许运气好的话能找到那位隐者,他就这样想着。

    突然,一座房子映入他的眼帘,这房子不大,也不华丽,但却多了一份乡间的淳朴。他细细一打量,竟还有一个童子蹲在石头上玩呢。他心底涌出兴奋之感,这会不会就是隐者的房子?他上去询问少年,没想到这个少年玩得太投入了,男子问了他好几声才猛地一激灵,跳了起来。那个少年疑惑地问:“你是谁呀?”男子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这里是否住了一位隐者?”“我师傅就是啊,请问你找他干嘛呀?”那个少年仰起天真的面孔。男子焦急的脸上不免流露出惊喜的表情,但仍不动声色地问:“他老人家现在干什么去了呢?”“哦,去采药了。”还没等小孩子话说完,男子就着急地问:“去哪儿采药了呢?”少年用手指了指面前这座大山,答道:“肯定就在这座大山中,但我不知道他具体在哪。”男子一听“就在这座山中”,又重新有了心,可当他抬头一望才发现山又高又大,顶端还绕着一圈白色的烟雾,眼前的景象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破了他刚刚凝聚成的信心。

    男子失望地摆摆手,无奈地转身离去。

  • 《沉默的远山观后感》
  •     有幸欣赏到程青松的电影新作《沉默的远山》,好!

        我很挑剔。能够让我击掌的影片并不多,特别是所谓的“主旋律”影片,不管是别人的还是我自己的,从来也没有叫过好,因为在我看来那大多是形成为套路的应景之作,充满着干巴的说教,难看得很。观众也是如此看待的。我们的“主旋律”影片早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为什么?

        盖因为我们把电影这种原本是娱乐的“玩意儿”当成了宣传品。“主旋律”的提法就是明证。我们的先祖尚且知道“”寓教于乐”,我们却退化到了“说教无乐”,彻底的背叛了祖宗的教诲。文化背叛的结果,便是人民的背叛文化。对于如此难看的中国电影,他们只好捂紧自己的钱包,很坚决地送给你两个字:不看!那些被媒体称为“好教材”、票房突破百万、千万的所谓“主旋律”电影,有几个是观众买单的?政府买单,媒体捧埸,而观众席却是空的,这就是现实。可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却依旧如同鸵鸟,满足于这种虚假的发行“盛况”,实在可怜。十几年前,一部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曾经轰动中国,几乎万人空巷。江泽民曾专门批示电影工作者好好学习。其实那部影片绝对是美国的“主旋律”作品,然而我们却从来也没有听美国人如此叫嚣过。影片中那对主人公对于的忠诚,船上的小乐队对于职业的忠诚,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颤,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国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反观我们的“主旋律”作品,有这种中国精神吗?我们早已没有了创作《冰山上的来客》和《五朵金花》时聪明和激情,剩下的只有戴着前进帽、念着讲话稿的“好教材”了。中国电影走进低谷,被观众拒之门外,真是活该。

        《沉默的远山》这部影片好在哪?

        程青松很聪明,他没有按照既定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模式或类型去处理这个题材,而是还原于生活的真实形态,在平实的生活流程中展现一个乡民政干部周国知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做事的作风。没有一句口号式的叫嚣,更没有假模假式的行为。那一件件看似小事的生活细节,把你带进了周国知的心灵。其次是这部影片拍得极美。那层峦迭嶂的山峰笼罩在雾霭中,如诗如画。电影原本就是一种视觉欣赏的艺术。它使我们感知到了电影的美。

        国外的片商不傻,能够主动购买它在国外的发行版权本身便说明它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中国影片,足够进入国际电影发行放映的商业市埸的水准。挣不回钱来,他们能买吗?大家真可以掏腰包去看一看它!有看头、有嚼头,绝对物有所值。如有不满意,向程青松先生直接讨教。

        当然,影片的最后如果没有那些字幕,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