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著名画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1:24:10
  • 我的画家爷爷
  • 我的爷爷是一位著名画家。

    1949年,爷爷刚从长沙中华艺术学校毕业,就参加了革命宣传队,用他的画笔画各种宣传画:《减租反霸》、《土地回家》等。

    1952年,爷爷被调到报社工作。几十年来,爷爷走遍祖国各地,创作丰富,可说是“画稿等身”。

    爷爷的画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去年,香港《大公报》用三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爷爷的《旅游速写》、《湘西苗乡风情画》、《三峡风情画》,在海外也产生了强烈反响。

    我爷爷因为一心只想着画,出差时也曾闹过不少笑话。

    一次,爷爷到葛洲坝写生,住在靠近大坝的小店里。客满,爷爷只好睡在临时搭起的凉板上。深夜,治安人员唤醒他,看他那一身皱巴巴的衣服,一双破旧过时的胶鞋,治安人员满眼的怀疑,盘问甚紧。直到爷爷掏出了记者证,治安人员才不解地问:“您为何不住宾馆呢?”“这里离大坝近,便于速写。”爷爷平淡地说。

    还有一次,爷爷到一个边远山寨写生,爬山翻岭、画了一天,回到小店时,爷爷又饥又渴。可服务员端来的却是馊饭。为对付肚子,爷爷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后面的故事是爷爷拉了三天肚子,从这以后,爷爷每次出差,奶奶总要给他带上止泻药。

    而今,爷爷退休了。可他却是退而不休,一天到晚,写写画画,比上8小时班还忙。最近,爷爷正准备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美籍华人)合著《中国旅游》一书。

    几十年来,爷爷把热爱美术事业之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热爱生活之情,全部倾注在他的一幅幅画里。爷爷的朴素、勤奋、乐于吃苦的精神,使我敬佩。我立志,要向爷爷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像爷爷一样有成就的“女画家”!

  • 《假文盲》
  • 今天,我看了一幅由著名画家华君武在1984年创作的漫画《假文盲》,我看后感慨良多。  

    这幅漫画的内容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个“母子上车处”的地方。有四个穿着整齐,看上去彬彬有礼、很斯文的大汉在很有秩序 地等车。牌子下站着一位穿着单薄的妇女,那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也在等车,她疑惑的看着那四位大汉。  

    那位妇女究竟在看什么呢?想什么呢?哦,她么呢?哦,她原来在想着那四位大汉外表堂堂,可他们都不认识字吗?他们看不见牌子上的字吗?他们是文盲吗?不是的。他们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要早上车,就假装看不见牌子上的字,不理那可怜的母子,假装看不见那些字,假装是文盲。他们宁可做假文盲,也不愿让位给那母子。他们四个大汉外表斯文,却是社会上的斯文败类。  

    在生活中,像那四个大汉做的没公德心的事,还有很多。记得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年轻人把手中喝完的饮料瓶扔在地上。忽然,旁边有一位四五十岁的男人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要随地扔垃圾。”年轻人不但不理他,还立刻跑走了。那男人弯下腰,捡起饮料瓶,扔进垃圾桶里。那男人与那位年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君武画的这篇《假文盲》,简单揭露出社会上假文盲的罪恶,反映了社会上的阴暗面。讽刺了社会上没公德心的人。希望我们社会上多些斯文人。彻底消灭“假文盲”。

  • 《无画处皆成妙》
  •     宋代著名画家郭忠恕有一次趁醉在素绢的一角画了远山数峰,别处都是空白。而人们正是在这空白处欣赏到缭绕翻滚的云海,领略到辽远壮阔的气势。

       “空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不仅能和“实体”一样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以及其中所蕴藉的精神,而且能传达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东西:它含蓄着作者艺术创作的激情,它为鉴赏者提供了一个驰骋艺术想象的广阔天地。“空白”的这种美学作用为我国古代艺术家所高度重视,“空白美”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体裁的艺术创作。绘画讲究“无画胜有画”;书法有“计白当黑”之说;戏曲舞台上,背景是一片“空白”,具体环境靠演员的动作和观众的想象构成;诗歌不止讲究以虚写实,也注重以虚写虚。无怪乎古人常说“无画处皆成妙境”了。

        前不久读李国文的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不禁为作品的“空白”式结尾叫好。主人公刘钊,一位勇敢的改革者,在历经几番激烈的搏斗之后,既未被委以重任.也未“饮恨”而退,而是进党校学习。面对作者留下的这片“空白”,你会觉得:你得到了比知晓一个人物的结局更为深刻、更为旷远的美的享受。

        当然,文艺作品中的“空白”要以“实”为基础,说到底,“空白美”是具体现象所暗示、所象征的一种超然实体之外的美感。郭忠恕的那副绢画,如果没有一角的“远山数峰”,就仅仅是一块素绢而已。

  • 《归根报国》
  •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很庆幸结识了著名画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吴冠中教授。他数十年来学中国画、学西画,探索新路,辛勤耕耘,追求生活中的美感。在他的笔下,草木有情,江河有声。北国的早春、南国的烟云、飞流的瀑布、雨后的山村、雪山的杜鹃、江南的小镇...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秀丽风光,牵动了你对祖国的深情。这位年逾花甲的画家用他的彩笔描绘我们的祖国,是用“扑在土地上,抱着母亲”的心力去创作的。

        吴冠宁教授一九一九年生于江南水乡宜兴的一个农家。四十年代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业师事林风眠和潘天寿。一九四六年考公费赴法国留学。他对我回忆起那段经历说:“抗战以后,我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决心离开被国民党反动派搞得乌烟瘴气的祖国。在绘画艺术上,我又崇尚法国,把它看成是我艺术上的‘舅舅’家。当我踏上西行的海船,心想:我跳出大坑了,远去了,永不归来了。初到异国,我尚感新鲜,但时日一长,觉得即使到了‘舅舅’家,也有时受歧视,不无寄人筒下之感。每当春节和月圆的时候,我就思念棍国,回想起银杳树一下的童年。屈原、鲁迅以及穷乡僻壤中的老母妻儿时来梦中。在国外,我改变了对人生、对绘画的看法。我认为艺术必须在自己的土地里生长出来,为同时同地的人们所了解、珍爱才好。我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教授也鼓励我回到祖国去,扎根在中国艺术的传统中。”

        最近,昊冠中意外地收到一位客居泰国的同乡挚友的来信,信中附了一份三十一年前吴冠中在巴黎写的一封亲笔信的影印件,借以共同回首往事。吴冠中展开影印件给我看,上面写着:“这里的所谓现代艺术顶多装饰了资本主义里的豪家客室,对于苦难灰暗的中国人民岂非嘲笑,家国如此……留学的热梦醒了,我愿回国做一个平凡的人,诚诚恳恳生活,切切实实工作。我深感异国之土不香,异国之花不红,我们非回到祖国去不可……”吴冠中正是在写出那封信后,于一九五0年国庆节前夕回到北京的。

        他说:“我当时住在北京西单的留学生招待所,赶紧脱下西装穿上蓝制服。那时,领导人也穿蓝制服,对我们很亲切,官民平等,我觉得在新中国生活得自在而又愉快。我们还应邀观看了国庆盛大游行。我心潮澎湃,决心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三十年来,我虽然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也有过不愉快和人为的磨难,但是对我当年回国的决定,至今不悔,对我的祖国——母亲的挚爱之情永不泯。”

         吴冠中归国以后,将全部精力化在探讨中、法两国艺术的结合上。由于他扎根于祖国的沃土,因此他的作品,从东方和西方的角度看,近东方;从具象和抽象角度看,立足于具象。前不久,在北京举办了“吴冠中新作展览”。人们见到了象“长城”那样雄伟奔放的大作,又看到如“双燕”那般宁静、简洁的精品。我被一幅题为《根》的画面吸引住了,那盘根错节深扎在祖国大地里的根啊,画家为什么要画它?吴教授告诉我:“隔海的骨肉同胞在寻根,流落异国的亲人要叶落归根。现在有的青年想远走高飞,但我相信他们即使走得很远、很远,还是要归根,会回来报效祖国的。”

        粉碎“四人帮”后,吴冠中焕发了艺术的青春。他一点也不偷闲,带研究生,足迹遍四方,从早到晚,画,画,不停地画。他的丰硕成果见之于报刊,在许多城市展览,还到日本、西德、瑞典及国展出。有位海外朋友因为看到他画的“乐山大佛”之后竟慕名到中国乐山一游。吴冠中常说:“祖国辽阔的大地、壮丽的河山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竭尽全力追求的是用我的艺术来表现祖国的美,倾注我对祖国的深情”。“我探索新路,为的是拿出既为祖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又能为国际朋友所接受的艺术精品来为国争光!”

        同志,如果你见过他的作品,又知道他曾受过巴黎熏风的陶醉,也许会认为他是个留着长发大鬓角,衣着洋气,架子很大的教授吧?其实不然,他为人谦和质朴,有人形容他“天真如儿童,朴素象老农”。记得有一次,我访伺告辞时,他说:“咱们一起走”。随后,他用绳子捆起大型画卷背在背上,跨上自行车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远去了。我目送他的背影,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敬意。啊,祖国——母亲,您那宽厚的胸怀,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您虽没有提供给他们宽敞的住宅、飞快的轿车、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他们热爱您,要用辛勤的劳动装扮您,描绘您,歌唱您,使您越加美丽、富饶,正如敬爱的周总理说过的:生于斯,长于斯,不爱这个国家爱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