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前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3:01:21
  • 《采槐花作文550字》
  • 谷雨前后,槐花绽放,清香四溢,正是采槐花的好日子。

    星期六下午,妈妈带着我和我弟弟一起去姥姥家采槐花。

    姥姥家的洋槐树上已经长满了翠绿色的叶片,盛开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枝头,随风摇曳,像一串串小风铃。含苞欲放的槐花骨朵羞答答地躲在叶丛中,等待人们采摘。姥姥说,这时的槐花最好吃。

    姥姥找来一根长竹竿,一把镰刀。妈妈把镰刀绑紧在竹杆的一头,准备工作做好了。妈妈紧攥竹竿,慢慢往槐树枝丛中举,把有槐花的树枝用镰刀钩住,用力一拉,长满槐花的树枝就被割了下来。

    姥姥在地上不停地捡着,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一大筐。我和弟弟负责把槐花从树枝上捋下来。

    我本来以为捋槐花会是很轻松的事情。可没想到,槐花的树枝上有很多小刺,弟弟被扎了,他的手指上冒出了血。弟弟撇撇嘴要哭,我鼓励弟弟:做个小小男子汉,学会坚强,不哭。弟弟撇着的嘴又抿回去了。很快轮到我了,我的手指也被小刺扎了,钻心地疼。可我刚才还在鼓励弟弟,现在怎么能胆怯呢!我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捋槐花。

    槐花全部捋完了。看着又白又嫩还散发着丝丝清香的槐花,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姥姥把摘好的槐花给我们装了一大袋,让我们带回家。

    “我要吃清蒸的。”弟弟已经迫不及待了。“不,还是油煎的好吃。”我反对弟弟的意见,我们已经完全忘记了手指的疼痛。“看你俩急的,”妈妈笑了,“这还没到家嘛。”

    (小作者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民安路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吃槐花要付出“代价”的——我和弟弟的手指都被扎了。

    家长感言

    孩子告诉我,手指让小刺扎了,我说:“吃槐花就那么容易?”

    教师赏析

    谷雨时节槐花香,采摘槐花手指伤。品尝槐花心里美,个中滋味莫相忘。(孙献山)

  • 《美丽的乡村作文450字》
  • 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都要在房屋前后搭个小园子,里面或种小葱,或种辣椒,或种香菜。每当炊烟升起时,灶房里的土灶上煮着香气四溢的饭菜,这时你只需要到园子里扯一把小葱,剪一截儿香菜,摘几颗辣椒,投入锅中,里面食物的美味就立马得到了升华。

    有些乡村人家,还在门前的园子旁种上几棵果树。樱桃树,梨树,杏树,李子树,它们在春天,争先恐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等勤劳的蜜蜂们来采蜜,就可以结出既饱满又很好吃的果实了。

    大黄狗,很多人家都要养上一只的,从他们家门口路过,肯定会看见一只大黄狗在大门口看门。或者是瞧一只大黄狗在跟它的小主人一起玩耍。如果有陌生人路过,那只大黄狗就会朝陌生人汪汪汪地叫,威胁陌生人,让他不要靠近它家大门。

    他们的屋后如果有一个池塘,那么在池塘的石头缝中,在水面底下一点,你会看见无数条小鱼在水里来回游动,即使有孩子在附近嬉戏,它们也不慌不忙地游着。水面上偶尔有一群鸭子在水里觅食,它们不断地把自己长长的脖子上的头扎到水里面去,这时鱼儿们纷纷逃走。

    美丽的乡村,不论春季和冬季,不论晴天与阴天,都有一道独特的乡村美景。

  • 《桂花作文350字》
  • 中秋前后,也就是五月到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爷爷总是耐心地跟我说,这是紫杜鹃,那是牡丹……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很大,你看着桂花树是不是很疑惑,桂花去哪儿了?你要是仔细看了,就会看见桂花,因为桂花很谦虚,所以我们要像桂花一样,对人民大家有用。

    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缠着奶奶问,奶奶什么时候开桂花呢?奶奶说还早呢?可是奶奶抬头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下大雨了,赶快叫爷爷他们摇桂花,这下我可热了,我使劲地摇啊,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念小学的时候来到了浙江,浙江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哪去赏桂花,奶奶说,这里的桂花在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指导老师钱华根)

  • 《桂花作文350字》
  • 中秋前后,也就是五月到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爷爷总是耐心地跟我说,这是紫杜鹃,那是牡丹……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很大,你看着桂花树是不是很疑惑,桂花去哪儿了?你要是仔细看了,就会看见桂花,因为桂花很谦虚,所以我们要像桂花一样,对人民大家有用。

    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缠着奶奶问,奶奶什么时候开桂花呢?奶奶说还早呢?可是奶奶抬头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下大雨了,赶快叫爷爷他们摇桂花,这下我可热了,我使劲地摇啊,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念小学的时候来到了浙江,浙江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哪去赏桂花,奶奶说,这里的桂花在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指导老师钱华根)

  • 《这儿“没有水”作文500字》
  • 也许你也有过前后两难的窘境,但你也绝不后退,也许前面就是胜利了呢。也许你再努力一点就成功了,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发现的,半途而废只会一事无成。

    对了,我最近看了一幅画和这一点非常相似。

    画上两名矿工拿着铲子,一位膘肥体壮,一身短袖短裤。另一位剃着平头,立住身子向下仰。短袖矿工看着他挖的三个坑,什么都没有,就说道:“别挖了,这里什么都没有,这儿没-有-水!”然后又看看脚下那三个并不深的坑。 长叹一声,可看看旁边的平头男,他挖了一个深深的坑,里面满满的水。

    看到这,我对平头男的赞许又多了一点,而另一位矿工却半途而废。我们的生活也有许多这样的半途而废的人。

    有些人去发展一个兴趣,眼看快要成功了,他却不干了。有一些人在跑步时,累了就放弃了。

    半途而废真的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说到这,我回想了一下,当初自己也是这样的啊!坚持一会就放弃了,本来多看书可以增长许多知识,可自己却半途而废,不该啊!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对自己说:“我以后一定每天多看课外书,多增长知识的。”从此,每天我坚持阅读一小时,时间一久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我们做事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心血、汗水都白费了。

    老师点评:作者对画面的描写简约而不简单,虽然没有充分的展开描写,但是主要内容表达得很清楚,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个对待工作、对待事业不同态度的人。作者能由漫画联想到生活实际,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事例,特别是举自己为例,更有说服力,从而得出道理,揭示了漫画的寓意。

  • 《宅家趣事之套圈圈作文550字》
  • 今年清明前后,是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因为疫情的肆虐,我们都待在家里在线学习。虽然很无趣,但前几天父亲开的 “套圈摊”却使我觉得分外开心。

    这一天,我还在睡梦中,父亲一大早便神秘地将我拉起来,带到客厅中,让我欣赏一下他的杰作。只见客厅的茶几跟沙发作了伴,满地的瓷砖都被无数的小玩具盖上了。“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道。“这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吗?套圈游戏,一元一个圈。”本来我还有些兴趣,可是当我听到这句话后,又看了看满地大部分都是来自我的玩具箱的小物件,便瞬间没了兴致,转身就走。父亲看到了,连忙说:“别走呀,这样吧,只要你用五个圈能套中一个,我的摊都给你。”早说不就好了嘛,我拿起圈,跃跃欲试。

    “哼哼,套中一个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嘛!今天你这肯定得给我一半。”

    “嘿嘿,可没那么容易。”

    父亲轻蔑的语气刺激了我,我连丢两圈,结果可想而知——空空如也。我一下子清醒了,明白了父亲是想让我套不中,才激怒我。可不论怎么说,我都只有三个圈了。于是我屏息凝神,拿起一个圈朝最近的一个玩具丢去,擦边了。又扔出一个,搭上一半了。最后一个了,我屏着呼吸,眼睛紧紧盯着目标,轻轻地、稳稳地一甩。“哈哈,中了,果然中了!”我开心地蹦了起来。父亲的脸已经挤成一团了,哈哈哈......

    今天的套圈收获真大,不仅拥有了许多玩具,还教训了一下看不起人的父亲,真是有意思啊!

  • 《包扎》
  • “哗嗒哗嗒”,沾满灰尘的塑料门帘,随着风的奏鸣前后摇摆,呼进口中的空气,略带一点黄沙。那立了快将近一百年的红十字,虽然有点儿颤颤巍巍,却执着如故地望着远处的沙漠。

    “哐当”,刚开不久的窗,回首就被关得死死的。“砰砰”,风死命地撞击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正泡着咖啡,一双眼睛,充满血丝。“哗嗒”,塑料门帘被拉开。伴随着一阵夹有黄沙的狂风,一位体格瘦弱的男子快步走了进来,眼睛细眯着,拳头握得很紧。他走到桌前,按响了贴在墙壁上的铃,随手拿起放在上边的矿泉水,“咕咚咕咚”大口喝了下去。再拣起一块方面包,塞入嘴里,苍白的脸,才有了一丝血色。

    主人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端着一杯咖啡,冒出的热气,蒸腾。他抿了一小口,随手将杯子放在桌上,转身向男子走了过去。

    男子移步到一张白色的床前,径直躺了上去。脱下黑色的长筒皮靴,纯白的袜子,殷红。主人熟练地拿起一把剪刀,“咔呲”、“咔呲”,整个袜子连带一些发黑的皮肉一同被剥了下来。丹紫的血肉,已经模糊。男子绷直了身子,一双大脚青筋暴露。主人戴上手套,用棉签沾了沾男子脚上的脓包,这次,不算多。接着从一旁的柜匣里取出盐水袋,冲洗伤口。男子的脸上,不知不觉,已布满细密的汗珠。粗糙的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青筋凸显。主人从匣子里取出碘伏,涂在糜烂的创口上。男子只觉得大脑变得清爽了。骤地,他那紧闭的嘴张开了一条缝,欲喊未喊。只知双脚已被药粉填埋,却不知埋得相较于以往是多还是少。“呲”,一声被绷带拉紧的轻响,他知道,好了。

    男子从床上慢慢下来,抖了抖腿,伤痛不那么剧烈了。他套上了那陪伴了他三年的皮靴,向主人挥了挥手,转身,重新踏入了茫茫飞沙之中。

    主人端起咖啡,回到了厨房。拾起一支粉笔,在墙上画的一排正字后面,又加了一横。

    咖啡凉了。远处,沙棘,又多了一棵。(作者系南湖区东栅中心小学601班学生,指导教师戚雅琴)

  • 《青草糊》
  • 我的家乡在台州路桥,每到立秋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吃清热去火的青草糊。今天,奶奶去集市上买来了一捆仙草,笑眯眯地对我说:“佳芙,我们一起做你最爱吃的青草糊,好吗?”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声说:“好!好!”

    奶奶先把仙草剪短,放进水盆里反复清洗,彻底洗干净后,捞出来,把它们放进大锅里,装上适量的水,再在上面撒上少许白色的粉末,我好奇地问:“这白粉是啥东西呀?”奶奶告诉我,那是食用碱,加点食用碱会使仙草更容易煮烂,更容易出汁,口感也会更好。原来烧仙草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盖上锅盖,开始烧了,奶奶用柴把火烧得旺旺的,过了十几分钟,锅里的水沸腾起来,这时,一股淡淡的青草香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就想去揭锅盖,奶奶赶紧说:“别急,还要用文火再熬一个半小时,这样,熬出的汁水会更香浓。”

    我等啊等,终于过了一个半小时,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顿时,香气弥漫了整个厨房。奶奶拿来一块大纱布,把熬好的汤汁往纱布上倒,汁水顺着纱布流到盆里,而枝叶都留在了纱布上面,这就叫“过滤”。然后,奶奶把过滤后的仙草汁重新放到锅里烧开,倒入事先搅拌好的红薯淀粉水,用筷子往同一方向不停地搅拌,哈,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仙草汤”变成了“青草糊”!最后,奶奶把青草糊盛到各种碗里、盆里,放凉,也可以放进冰箱冷冻。

    放凉后的青草糊黑黑的,亮亮的,好像果冻,叫人看了口水直流。奶奶用小刀在上面划了几刀,就这样,青草糊就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加上冰水、桂花糖、蜂蜜,再滴上几滴薄荷。我把碗端起来,碗里的青草糊闪着诱人的光泽,小块的青草冻轻轻地晃动着,喝上一口,“吱溜”一声,从嘴里滑到喉咙,爽滑细嫩,甘甜清凉,唇齿之间草香四溢,真是“吃到嘴里,凉到脚底”呀!我一连喝了两大碗,连肚子都鼓起来了。炎热的午后,一下子变得清凉无比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青草糊不仅是消暑饮品,还是我们家乡的有名小吃。下一次,我要学会自己做青草糊,欢迎小朋友们来品尝哦。

    家长感言

    立秋吃青草糊是台州人的习俗,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会亲自去做了。孩子跟着奶奶学做青草糊,未尝不是对家乡民俗的一种传承呢!

    孩子仔细观察之后,把过程写下来,这样的习作源自生活,孩子有话可写,写起来得心应手。

    教师赏析

    青草糊是台州人原汁原味的消暑饮品,是一代又一代台州人的美食记忆,特别是远在异乡的人们,青草糊更是他们永远也忘不了的家乡的味道。小作者的叙述很有条理,制作过程写得详细清楚。对于青草糊的品尝体验更是描述得栩栩如生,让人有想马上吃一碗青草糊的冲动。(陶伟珍)

  • 《水雾朦胧的罗浮山》
  • 清明前后,花落成蹊。偶然向窗外一瞥,过眼云烟虚无缥缈,紫郁郁的桐花纷落。树下走过,花落衣襟,花落发梢。当真是美景,不过不及那罗浮山的水雾朦胧。

    时间飞逝,繁花落尽,树叶凋零。于寒假期间,我们行至远近闻名的罗浮山,准备一探如何称为美景。大门前,热闹非凡:车辆有条不紊地停着,人群簇拥在售票处和那些小店铺,叫卖声与嘈杂声混在一起,人气一如既往的高。

    走进大门,入眼便是那潺潺小溪流水,它是恬静的。它总是那样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流淌着。偶尔,也会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但仍然是静静的,缓缓的,蜿蜒曲折,犹如一位身着素服、身材修长的窈窕淑女,侧卧在青草地上休憩。踩着石子,伴着轻烟,信步走向山腰。

    在一个地方,人烟逐渐稀少。这里静寂,没有溪水的低吟;这里昏黑,没有路灯的照明。只有那陈旧的小矮楼,破碎的窗户,斑驳的石头。大家沉默着,凝视着这一片荒芜。终于,在踌躇中,离开了这尽显年代感的地方。

    慢慢地,不知不觉的,我们登顶了。深吸一口气,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俯视,颇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味。整个罗浮山的景色一览无余,没有比此刻的眼前更旖旎的了,没来得及散去的薄雾娉娉袅袅,淡若丝绸,缠在这窈窕的山腰上,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透明的云烟飘散在四周,迷茫中模糊了双眼。

    夕阳转逝,金色的晚霞变换着,红黄相交,橙色映现……直到最后一抹霞光也收敛,灯火通明之时,我们不得不与这美景挥手告别。朗月降临,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中。黑暗笼罩,罗浮山又沉沉地入睡了……

  • 《粽情艾香话端午》
  • 又是一年端午时!

    每逢端午节前后,空气中总散发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粽叶清香和艾的芳香,一些关于儿时端午的幻影便立现出来。

    记忆中,端午时节总是农忙的时节,对于农家的儿女来说,我们都会穿着千层底布鞋踏在雨后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不是收麦,就是插秧。可即便再忙,能干的母亲总是能在端午前一天的晚上,变戏法似地变出各种各样的粽子。它们形状各异,极其香甜,每个粽子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孩子们的笑声从艾的香气里飘散出来,美丽了当晚的星空。

    在儿时的我看来,看母亲和乡邻包粽子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一般提前一两天,我就跟着母亲及村里的阿姨们到离家不远的芦苇丛中打粽叶,打粽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人们专心致志地打粽叶,我们则喜欢隐身于高高的芦苇之中,玩起捉迷藏的游戏。玩乐中,每当我们看到艳阳下片片的粽叶迎风招展,便能想象出它们变成一个个可口的粽子,笑意便显现在每个人的脸上。直到天色暗淡下来,如果不是母亲们来寻我们,我们常常忘记了回家……

    打完粽叶回家,母亲就开始起大灶煮粽叶,等粽叶煮好了,母亲便把粽叶放进盛满冷水的大盆里,然后一片片洗净,之后便带领我们开始包裹粽子了。包裹之前,母亲把粽叶、糯米、红豆、枣子还有系粽子的一截截塑料红绳准备好,我们就在一旁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有时还有隔壁的阿姨来帮忙。她们有说有笑,各自述说着家长里短,笑声夹杂着粽叶的清香飘荡得很远很远……

    到了端午节的清晨,辛劳的母亲们都会起早起灶,把一锅带有满满诚意的粽子煮好,一五或一十地扎成一捆,吊在灶屋里。如果自家比别人家做得早,母亲便会打发我们挨家挨户地送过去。别人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送过来。

    当然,最美好的还是吃粽子的感觉。刚出锅的粽子总是清香扑鼻,非常烫手,我们总会小心翼翼地褪去红绳子和粽叶,那中间点缀着红豆和红枣,挤在一起成形的糯米饭上,再蘸上一些白糖吃,真是吃得我们满口生香,果然是难得的美味。

    端午时节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栽艾。我们本地的习俗是在农历五月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把房前屋后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带上挖撬去池边草丛中扯几株菖蒲,再从地头上挖来艾蒿,把它们植于一盆中。有些人家还在叶子上粘上折成粽子状的红纸,具体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到现在也不得而知。

    民间有俗:“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时节,家家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两种植物那奇特的气味。

    等到了端午节的中午,家家都要郑重地放鞭炮,把盆子里的艾蒿和菖蒲割倒,割过以后的桩子仍放在盆子里。据说,在原桩子上冒出的新芽寓示着家业兴旺。我们小孩子在这种暗示下,都会自觉地保护这些新芽免遭牲口的践害。大人们则会把割倒的植株折断,捆成团,放在阴凉处风干,以便能够长久使用。

    我怀念儿时的端午节,怀念那种至美至亲的乡村风俗。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节的心情早已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过节的味道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是我记忆长河里永远鲜活亮丽的一道风景。

    (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教师)

    薇言微语

    我自幼就居于城市,小时候,端午节爸妈单位还会发粽子、咸蛋、黄鱼,发的都吃不完,谁还自己动手做呢。又因为城市楼房的门口并不适合挂艾草,连这项习俗亦免去了。粽子平时也可以买来吃,咸蛋、黄鱼我本就不爱,对我来说,端午也就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期待之处了。所以我读俞老师的《粽情艾香话端午》是很羡慕的,似乎只有这样隆重地过,才是对一个节日应有的敬重。

    每一片不一样的乡土长大的人笔下都有着不太一样的端午节,如汪曾祺笔下的“十二红”,沈从文笔下热闹的赛龙舟和捉鸭子,苏童笔下的“小脚粽”。而俞老师笔下,每到端午时节,重复着的相同的习俗与方式方法,乡土间劳作的人们在忙碌中把端午过得妙趣横生。节日只是一种形式,却能反应出生活的乐趣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