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美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07:14:57
  • 《雾》
  • 雾,变化多端、神秘莫测。雾,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眼前白茫茫的,远处只是模糊一片。

    街道上,人们都穿上厚厚的大衣,两旁的树湿漉漉的,像刚洗完澡一样。路上的车子时不时“滴!滴!滴!”的按着喇叭,加上一闪一闪的车灯,奏出一首完美的交响曲。

    操场上,如同下了雪。一层层雾像海浪,漫天卷地的样子仿佛被时间停止了。一些小朋友捂住口鼻走了进去,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身影慢慢消失,仿佛他们迷失在了仙境。远处的树化作一片黑影,好像在玩捉迷藏。

    看着这么美的雾,我不敢深呼吸,生怕破坏了它。雾虽然只存在于转眼之间,但却给我留下了怎么也抹不去的美丽印象。

  • 《蔡元培名言》
  •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 蔡元培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蔡元培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 蔡元培

    蔡元培: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蔡元培: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 对于学生的希望: 一、自己尊重自己。 二、化孤独为共同。 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 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蔡元培: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蔡元培: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黄炎培 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 美学里的雪泥鸿爪
  • 人生中的艺术与美感是相生相依的。从某种角度来讲,美感还是人与艺术沟通的虹。人生的艺术化即生活的多元化,美感由心生,它是人类对事物的真情流露与客观体现。美感离不开艺术,更离不开生活。

    就如同当你在欣赏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时,为其蕴含的美感惊愕与感叹之时。却也切莫忽视一位农民弯腰耕田的时候,也同样是一种无法比拟与复制的艺术。这使得我想起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老先生所提倡的美学观,“审美需免俗”。道理也便基于此。

    人生往往或许无法成为理想中的一种美学,但是人生中那数以万计的生活片段却可以无限的创造与传播美。生活又或许无法逃脱掉群体意识中大俗的打围,但是个人却可以后天培养一种特立独行诗韵雅意的品味。

    真正的美永远不是人为刻意产生的,真正的美感亦永远不是无意识的情感流露。美的产生与美的传播是需要用心与灵魂去碰撞融合的。俗与美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只有做到“免俗”才方有权利去“谈美”。

    所谓的俗,即消沉低贱自己的灵魂,放纵人性深处无法驾驭遏制的欲望,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已追求被敷衍的肉身快感。而所谓的美,即以景怡情以情怡心以心并容于万物自然,使自己的心充盈着诗意与情趣,不做美感匮乏无品味之人。艺术的多元化即情感的充分体悟,奔向人生中的怡情怡心的美感体验。只有摒弃了使人忧戚的功力庸俗与精神空虚,才能真正的了解美、读懂美,追寻到美学的真谛。

    只有这样,才会如梦初醒般的游于美、品于美、乐于美。美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生活。美是一个婴儿只会啼哭,眸子里泄出圣洁无暇的光斑。美是走失在星夜里的流光,在寰宇中划过一刹那却足以镌刻永恒的梦想

    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老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了,“人要有出世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这话说得极好,非常恰如其分,美应当是看透尘世无奈的纷争之后,徒留匿藏的安然自若。出世的精神是个人意识里最初的梦想,对艺术与人生的执拗与坚贞。只有历经了冷箭冰霜与燃尽生命的英气和时光,才会在积年累月的皱纹下看到无限的张力,无限的美感。而入世的事业是隐没匿失的艺术品,浴着嫩泽的光亮与清秀的朝气,傲于世却隐于市,只愿如寒梅那样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在世间留下古韵檀香,以生命低吟的美。

    人生的美感即广义的艺术,而广义的艺术即艺术的生活。真正的美感,真正的美学,就如同鸿雁在泥上飞驰踏过,它必然将会在遗落的回忆中留下一抹美丽的痕迹。

  • 《中国的灯》
  •     中国的灯,举世无双。猜灯谜、舞龙灯、闹灯。灯不仅给人以美感,也给人以灵感。“东风夜放花千,更吹落,星如雨。”“火树银花合,星铁锁开。”这是元宵夜灯的盛况。火给人温暖,烧去愚昧,促进文明。人类由对火的惊恐到征服利用。人们认识灯、火,利用灯、火,描绘灯、火。中学生笔下的灯、火耀眼动人。 《别具特色的音乐灯》、《灯海漫步》,都是以元宵之夜观灯为题材。前者,尽管“花灯多得如天上的星”,但作者只将镜头对准音乐灯,既给人以整体的造型画面,又给人以局部的特写镜头。

        后者则是倘佯于灯海之中,犹如扛着摄影机,边走边摄,一个个镜头组成灯的海洋。两文的另一点可贵之处在于,不仅仅给人以美的画面,而且还给画面配上了主题歌,歌颂“祖国的伟大”,歌颂“能工巧匠”的智慧。稍欠不足的是主题歌与画面的配合还没有达到不露痕迹、天衣无缝的程度。 《蟹灯》则完全属于另一种类型,作者以蟹灯为引子,描写的却是两代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态度。父亲主张“靠河吃河”,儿子‘,,泊像爹那样活一生一世”。父亲对儿子不理解,“这千年流淌的冈沟河养不下你这横行的蟹?”儿子比父亲有远虑,“蟹是一年比一年少,可捕蟹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父亲固执、守旧,儿子创新、进取。文章围绕两代人的矛盾展开情节,叙述中层层设置悬念,可见作者驾驭题材,组织文章的能力。 李雁、于红远、黄景睿三位同学以火一般的激情描绘火,角度虽各不相同,但将火与人类文明的历史联系起来,写火的特征,火的力量,火对人类的贡献是相同的。 要赋火以特定的内涵,必须准确把握火的特征,展开自然合理的联想,以及充分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黄景睿的《火》描绘了一个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野兽遁逃的烧荒场面。用大火烧去荒芜,象征知识烧去贫痔、愚昧,联想自然合理。

  • 《小草状物作文400字》
  •     红花给人以美感,绿叶中充满生气。我灼灼的牡丹,也爱凌霜傲的秋菊。但最使我钟情的不应该说最使我崇敬的,是那些生长在大自然的最底层,不为人们重视的小草。

        仲春时节,北方虽不是冰天雪地,可也算得上寒气袭人。这时候,我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到路旁,河边,房前,屋后去看看小草。也许有人会问:小草有什么可看的 这不是我性格的怪僻,是出于对小草的爱。

        鲜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不知有多少诗人赞美它,也不知有多少画家为它挥毫。但我却要讴歌小草,因为它是春天的使者。娇嫩的鲜花还在温室里等待融融春光的时候,它却顶破寒冬的最后一层冰花,向人们报告了春的信息。报春而不争春的品格,永远给人以启迪。鲜花竞相开放之时,小草却躲在花下做陪衬去了。这是何等高贵的品德呀!做出成绩却不居功,不自傲,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小草没有杨柳那样婀娜轻柔,也没有玫瑰那样鲜艳妩媚,更没有青松那样刚劲挺拔,但它的生命力极强。不论是在石头有多重,石块占石块之间的缝隙如何狭窄,只要有一粒种子,它总是曲曲折折,坚强不屈地露出鹅黄色的芽尖尖,表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夏日的中午,人们在公园里绿荫如盖的大树下休息,脚下铺着小草织成的茵毯,人们只会想到大树的"荫德",不会想到默默无闻的小草的功劳。

        画家爱画朵大如盘的牡丹,诗人爱吟凌霜盛开的菊花,有谁为小草画过一幅画,作过一首诗呢 这使我不禁想到,如果没有小草没有作鲜花的背景和底衬,鲜花恐怕就显得十分单调了吧!我想起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无声无息,埋头苦干的人,如果没有道岔工人按时板道岔,火车还能畅行无阻吗 如果没有清洁工人,城市的街道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如果没有掏粪工人的辛勤劳动,城市的空气会有那样新鲜吗

        当西风刮起,百花凋零的时候,小草也由绿变黄一枯萎了,但它们仍不放弃造福人类的机会。人们把小草贮藏起来,当饲料或煮饭取暖。它心甘情愿地为人类发出最后的光和热。这使我想起了沈阳部队的一位老首长,临终前对家人们说:"我死后,把我身上有用的献给医学院做实验,没用的烧掉。"听,这金子般的语言,是多么令人深思啊!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干部,他们为祖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正像小草一样吗

        我赞美小草的毅力,我讴歌小草的无私精神,但我更崇敬具有小草风格的人,希望人们都能像小草一样,为祖国,为人民,为"四化"争做无名英雄。

  • 《我的家书》
  •     我喜欢文字,它通体溢香,富有质感与美感,我也就屋及乌、义无反顾地喜欢上了和文字有关的事情,譬如写信。

        上了大学,我饶有兴致地享受着鸿来雁往所引发的愉悦。在这些日渐往复的述说中,家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总显得不疾不徐,大概隔上双旬左右,就会收到或者邮出一封。在那个时候,对于家书的概念,远比不上和朋友们之间的来往信件的印象更为清晰。并且,家书中所谈的,多是对学习与健康的关心,而对别的事情则似乎很少聊及。事实上,另有一个原因,当时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且因着天各一方的缘由而把表达的热情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感触更多地倾泼给了她。

        然而,就是这样的投人和呵护,在时光茬再中,也未能让我与她行走得更为接近。也许是那个年纪不懂得把握,恋情最终戛然而止。“我请求火焰,熄灭我们的文字。在明日的幸福里,不要回忆黑夜,如何淹没你我的故事。”我曾经这样写道,但我无法寄出。就在月光苍凉如水的那个夜晚,淹没我的除了夜色,还有大段大段的文字。然后是一段日子的沉寂,我对文字变得异常敏感,酒精偶尔地燃烧在体内身外,少见提笔叙述的冲动,更乏片言只语来抚慰我的失意。

        我不知道父母终究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件事的,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久后我收到了父母的一封长信。满满几页纸的字里行间,没有责怪的意味,更没有呵斥的成分。父母在为我的沉寂和没有及时给家里写信而难过的同时.善意地提醒我,“在感情之外,你觉得是否会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你去努力?我们盼着你来信。”在那个冰彻刺骨的季节里,家书一下子就温暖了我的眼睛。

        时隔几年,我的家书没有逃离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信息化特征,次数在逐年减少,且被电话问候代替。可是,从家书中形成的与父母之问的对话依然在继续,而放置于书桌里的家书,也会不经意地,时常翻开来读读。

  • 爱情比美更单纯
  •     爱情比美更单纯。但它却是基于美感、升华美感并且能够超越形体美感的特殊美感、特殊情感。因为爱情不管在始建时是否基于形体之美的触发(有时也许是由于精神的强烈共振),但却必是完成于灵魂的联盟,舍此,则不会是完整愈义上的爱情。灵魂的联盟,植根于整体生命的沃土,它不会由于形体之美的衰变而变得贫痔,也不会由于身外之物的短缺而变得穷困。“贫贱夫妻百日衰”不如“恩爱夫妻苦也甜”更具有说服力,虽说爱情也必得建立在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上。但是,“贫贱夫妻百日衰”的导因,无论如何不能不说还是在于灵魂联盟的缔结往往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贫穷,可能吓倒一切形影相吊的孤魂,但决不可能吓倒灵魂的大树连理相依的情魂I爱情,给予人生饥挫的支撑力,不是1+1=2,而是灵魂脊柱的超级强化和生存势能的多极放大。由情丝牢固系结的灵魂联盟,是生命的轴心,梢神的纲领,它缘起纯情之爱,却又能优化人的生存势态和梢神境界,进而统驭人生的格调和矫正生活的道路。

        爱的世界,没有公平秤。事实上。对爱的反馈的等质等量的希求本身就已经远离了爱的本质。待到爱不再计较反馈的形式和数量,不再要求时刻分享,待到爱把爱的对象的幸福看得比自身也必得占有这样一份幸福更可珍贵的时候,爱的本质就得到了崇高水平层次上的体现,这时,即使发生了引发爱的痛苦的最极端的形式—失却了对方的爱。其痛苦也将能化为人生智慧的珍珠.而不会成为报伤情感质地的破坏力量,其光明磊落的情魂将依然挽着人生智慧的脚步,清醒地规避“断魂的深渊”,以走向新途。

        情变而魂不断,爱失而情不失,是情感脱离了低级趣味、走向壮阔人生的极为宝贵的品质.这需要很高超的情感意志力,同时又需要很顽强的、富于智慧的痛苦化解力。

        因情变或单恋而引发的痛苦,往往是深入骨髓或直通灵魂的。歌德曾借助举世闻名的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谊泄了他热恋和迫求美丽的少女夏绿蒂未获成功的痛苦心境和遭……歌德终于是一个大彻大悟者,他以杰出的生存智慧结束了这场悲剧。他顺应了爱的命运的安排,让自己的化身、书中所塑造的艺术灵魂—少年维特为此做出了完全的栖牲。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的歌德自身却依然活着,并保持着情魂的完整,甚至同夏绿蒂夫妇建立了美好的友谊。

        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莫过于让炽烈、真挚的情感被各式各样的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被本质涵义已失却历史功利性的道德成见囚禁着.麻醉着.侵蚀着.吞噬着。伪饰着。纹杀着.钝化着,畸化着.以致使之处于虚假的,连自己也难以置信、难以容纳的“假死”状态。

  • 《把潇洒自然可以增添美感”》
  •     我们欣赏中外精采的绘画,可以举出它们很多的优点,潇洒自然常常是它们共通的因素。画师选择某种素材入画,可能经过十分严格的选择,但是体现于画幅上,却往往十分自然,仿佛信手拈来一样。卓越的画师,不但敢于画壮丽雄奇的山川,气象万千的巨景,也敢于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画蛀孔的蔬菜……而且一经他们挑选入画,也就涉笔成趣,给人以一番美感。虽经严格选择而又不露痕迹,寓严肃认真于潇洒自然之中。我看过一些名画,就常常有这种感受。 雕塑也是这样。精采的雕塑,常常摄取生活中动人一瞬的事象,加以表现。大理石、花岗岩的雕刻也好,泥塑也好,那些优秀之作,不但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也还表现了他们被和风吹拂得飘动起来的衣襟和头发,使他们显示了生动活泼的神采。动物的雕塑,不管是表现奔腾的骏马,举鼻的大象,跃水的鱼,或扑蝶的猫,也总是给人一种潇洒自然的印象。天津泥人张几代人的泥塑,闻名全国,他们高出于一般的捏面人、捏泥人的,除了善于取材,塑出来的人物维妙维肖等等因素之外,所塑人物非常生动,极尽潇洒自然之能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园艺也是这样。大至一座园林也好,小至一个盆景也好,那些布置、设计得好的,也总是给人以潇洒自然的感觉。巧匠们虽然作了修饰,但总是尽量减少人工斧凿的痕迹,使它宛似出于天然。正因为这样,名园之中,配以树皮搭成的凉亭,石头代替的座椅,盆景里面,地面铺上的青苔,小树无叶的枝桃,也就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了。 象这一类例子,是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

        把“潇洒自然可以增添美感”的道理,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我想,对我们是颇有好处的。

        这样的运用,我想,首先在于应该强调现实主义。只有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才能够使所写的事物生动活泼,真实自然,引起人们的实感。在这个基础上,讲求概括、凝炼,探讨浪漫主义手法,那一切努力的效果才不会是建立在浮沙之七的楼阁。有什么比真实生动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们亲切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的呢I

     

  • 《如何增添作品的美感》
  •     在艺术表现上,潇洒自然,可以增添美感。这个道理,贯串于许多领域。甚至,在人们日常的衣服穿着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个艺术诀窍。

        《红楼梦》“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那一回,写王夫人听了流言蜚语之后,进行抄检,要把“勾引”贾宝玉的丫头搜寻出来。她注意到晴雯,就把她叫来查问了。书中这样描写道:素日晴雯不敢出头,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W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便冷笑道:“好个美人儿!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不只这样,责问一通之后,晴雯辩自了几句,临走的时候,这个王夫人还喝了一声:“出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么花红柳绿的妆扮!”直骂得晴雯“便拿绢子握着脸,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内去。” 这个时候,晴妥明明是“身上不好,睡中觉才起来”,而且是“并没有十分妆饰”,“钗娜鬓松,衫垂带褪”,那种随随便便,并没有怎样修饰的样子,在王夫人眼里,竞变成“花红柳绿的妆扮”,“好个美人儿,真象个‘病西施,了”。自然,主要是贾政的婆娘一时怒气发作,就恶毒地辱骂一场。但是,由子潇洒自然R予的一种美感,也使得那个“王夫人”更加感到碍眼和怒火中烧了。

        这种潇洒自然带来的美,在穿着衣饰上所起的作用,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并加以运用。汉代的贵妇人曾盛行“坠马髻”,这就是发髻不是梳得平平整整,而是略为歪斜,好象骑马时刚从马背摔了下来,把发髻碰歪了的样子。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剥削阶级玩弄的花样罢了,和“美”有什么相干。但是,事情恐怕不是这样的简单。潇洒自然给人带来的美感可以为某个阶级所运用,也可以为另一个阶级所运用,间题是看它附丽于什么思想基础之上罢了。现在,我们还时常看到有些人从理发馆出来,头发被梳理得十分整齐,出了门之后,刚理发的人却故意把头发抓松了,然后又略加整理,使头发显得自然和随便些。而这个样子,的确要比梳得整齐己极,头油粘住头发,使它一条也飘不出来,要好看得多。我们看人家穿衣服,也有类似的感觉:全身上下,穿得花花绿绿,象只锦鸡一样的,并没有色彩朴素和谐相间的那样好看。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正襟危坐,生怕碰皱一条折纹的人,那个样子看了真教人难受。剥用苏轼的一句诗:“非人磨墨墨磨人”,那种把身休包在浆硬的衣服里,举止象是木A的人,简直可以说是“非人穿衣衣穿人”了。

        我并不是服装店的设计师,更不是什么裁缝师傅,这里谈了一些关于衣着服饰上的事情,并不想给什么时装公司做广告,而是企图引来说明一个道理:潇洒自然是可取的,装腔作势,刻意雕琢,浓妆艳抹,僵硬死板,却常常使人倒胃口。在艺术创造上,这个道理,我们是时常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