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规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5:39:49
  • 《大树图书馆》
  • 世界真奇妙,每个事物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如果可以在大树上建一座图书馆,那该多好啊!

    我心里一直这么想着,就觉得心里有一棵小树在生根发芽。用心去感觉,又发现有许多小动物在建造房子。原来我的心里真的长出了一所大树图书馆。

    我心里长得大树图书馆上,存放着各种类型的书,有文学类的,有化学类的,有数学类的,有物理类的,有心理学类的,还有哲学类的……。鸟儿一叫,他们就打开第一页。

    我会请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子……坐在树枝上读书。这样,大家就能从书本里学到知识,而且大家一起读书,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

    我会把小猪放在一个树洞里,给它一个专属课桌,一把椅子,一支美观的自动铅笔和一块2B橡皮,一把蓝色带条纹的尺子,让它专心学习,争取成为一只聪明的猪。

    当小猪每读完一本书时,我就奖励它一个遥控玩具;当小猪每读完三本书时,我就奖励它一顿美餐;当小猪每读完五本书时,它不仅可以得到一份礼物,还可以在家休息一天。如果你们也想要,就快点来我的大树图书馆吧!我也会给你们一个专属树洞,让我们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

  • 《《疯羊血顶儿》读后感》
  • 生活,是忧伤也罢,是欢乐也罢,皆自有它的规律,自然地进行着,也许无法打破。但总有几个“不合群”的人,妄图击破生活那厚厚的屏障,寻找那后面的全新、向往的生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羊血顶儿在目睹它的母亲猴戏为了保护它,被黑母狼野蛮地屠杀了。血顶儿为了为母亲报仇,把头上原本该盘起来的角改变成禾杈形,并杀了黑母狼的三只幼崽。使得黑母狼对奥古斯盘羊群展开屠杀,盘羊们为了种族的利益把血顶儿送给黑母狼,最后血顶儿被残忍地咬死,羊群摆脱种族灭绝的危机。

    血顶儿,是一头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勇敢无畏的好公羊,但仅凭它一头羊的力量又怎能改变的了生活的轨迹呢?奥古斯盘羊群,一个虽然保住了种族但依旧孱弱的羊群,按照生活按部就班,却缺乏开拓精神。

    虽然沈石溪认为“生活有它自己的滑道,这是任何羊也改变不了的”,但我却认为可以在不偏离轨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变。那即使遇到风浪,也能逆流而上。

    追随历史的脚步,让我们追溯到晚清时期的虎门销烟。当时的英政府,把鸦片带到中国这片净土,中国面临的不仅是白银的流失、精神的萎靡,更是中国人民生命的消亡。这时,身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站了出来,他如血顶儿一般,为了不让中国人民的生命受到迫害,便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当时的英政府像黑母狼一般,对清政府施行强力的报复,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又如奥古斯盘羊群似的,非但不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反而把过错都归咎于林则徐,革职严惩,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清政府和盘羊群一样天真地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后者认为把血顶儿送给黑母狼就摆脱了种族灭绝的危机,而前者认为撤下了林则徐,拿肥沃的土地、数不尽的真金白银,就能阻止英军猛烈的攻势。我认为书中的故事只是一个暂时的完结,谁又能猜到真正的结局呢?就正如满清政府一般,懦弱无能,对侵略者卑躬屈膝,尽力讨好,结果还是带着一张张不平等条约走向了灭亡。

    人在危急时刻不安于现状,齐心协力,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就能战胜困难,迎来新的生活。

  • 《享受规律》
  • 放假了!放假了!2个月时间的暑假,在我翘首以盼中,终于如约而至。每年盛夏来临之际,暑假就会习惯性地赴约。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设定计划,准备跨进假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完成暑假作业,看几场电影,学会一种泳姿,预习下学期书本内容……

    每年假期初,我和妈妈都会商量制定很细致的计划,大计划:去哪里旅行,阅读几本书籍;小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阅读量,锻炼时间……这样我的时间被有规律地码成九宫格,我严格按照计划有规律地在九宫格中畅游。

    按计划生活,就要有规律地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如晨练是在早饭之前,早饭必须在8:30之前完成。那么如果我能在8:00之前完成晨练,则还有半小时可以慢慢享受丰盛的早餐。有一次眼看就8:00了,可我的两百个跳绳还未开始,顿时如临大敌,不敢有一丝懈怠,挥绳起跳。不在乎额前渗出的汗珠,更忽略噗嗤、噗嗤的喘气声……当我刚跳了两百个时,听到大摆钟敲出清脆悦耳的整点钟声,我像获得胜利的勇士一样开心无比。接下来的早饭自然是吃得津津有味。

    上午的学习时间是两个小时,9:00-11:00,这两个小时我就要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不能东张西望,更不能心不在焉。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半天的学习任务。否则就算两小时过去了,我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玩耍。你要知道,能在规定时间前完成作业的那感觉,简直就像老鼠掉进油缸里——肥得直冒油!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像吸足了油,能一蹦好高。

    下午在短暂的午睡后,我也会按照规定的计划,有规律地进行:看书、学习、手工……就这样,每一天,我都按部就班。

    按照制定的作息时间,我总能让九宫格充满欢声笑语。特别期待每天傍晚妈妈下班回来,得意地跟她分享我充实的一天。时间如行云流水,转眼假期已过去了不少日子,回顾这些天,我想说:我很享受这种有规律的生活。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情,也期待规律的生活能让我成为十分自律的人。

  • 《有关于时间的格言》
  •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2、时间和潮流永远不待人。——司各特

    3、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敌手。——塞·约翰逊

    4、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蒙森

    5、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

    6、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7、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斯宾塞

    8、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9、没有人不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

    10、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托尔斯泰

    11、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12、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李大钊

    13、时间老人自己是个秃顶,所以直到世界末日也会有大群秃顶的徒子徒孙。——莎士比亚

    14、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15、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16、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7、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18、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19、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马克·吐温

    20、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

    21、时间是送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美。——托马斯·雯

    22、我的遗产多么壮丽、广阔、辽远!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23、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英国

    24、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毛泽东

    25、有些人就像是流行歌曲,你只会短时间把他们挂在嘴边。——拉罗什富科

    2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积累起来的。——柳比歇夫

    27、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美国

    28、金钱与时间是人生两样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活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样东西太多,多得不知怎样使用的人。——约翰

    29、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30、浪费时间就是自杀,尤其是浪费休息的时间,直接威胁着生命。——徐特立

    31、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32、爱是火热的友情,沉静的了解,相互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谅。爱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忠实。爱是人们之间取长补短和承认对方的弱点。——安恩·拉德斯

    33、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34、谦逊和服从使他们更适于受教导;所以事先尽可以不必过于注意自信的养成。最该花时间,下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们获得德行的原则、实践和良好的教养。这才是他们应该事先多加准备的事,免得后来容易失掉。——洛克

    35、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梁晓声

    36、我们将永远得不到更多的时间,我们拥有,事实上我们老早就有了所有存在的二十四小时。——卡内基

    37、免责声明:本网站的名人名言摘自于网络,如果不小心触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即时与我们到得联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名人名言网

    38、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培根

    39、欢娱不惜时光逝。——英国

    40、荣誉是时间的女儿。——阿兰

    41、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42、谁希望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人,谁就没有时间去淘气胡闹;淘气胡闹是应该自行消灭的。——果戈理

    4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4、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5、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黑格尔

    46、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47、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华罗庚

    48、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但丁

    49、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我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卢梭

    50、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地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富兰克林

    51、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克莱门凯

    52、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53、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54、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55、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56、把时间用得节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贵的金刚石拿到手。——歌德

    57、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58、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克鲁普斯卡娅

    59、时间一长,人们就会发现,欢娱是灵魂的财产,为了欢娱受人爱恋,也并不比为了金钱受人爱恋更令人愉快。——巴尔扎克

    60、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61、时间象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谚语

    62、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莎士比亚

    63、胆怯之心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埃斯库罗斯

    64、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罗曼·罗兰

    65、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莎士比亚

    66、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67、我愿意手拿帽子站在街角,请过路人把他们用不完的时间投在里面。——贝伦森

    68、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苏霍姆林斯基

    69、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70、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71、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新格言

    72、急速流逝的时间,一去不返的时间,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把它虚度,那是最大的挥霍。——莫艾姆

    73、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未知

    74、一个正直的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索福克勒斯

    75、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罗斯金

    7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7、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78、正如每一条金镂是宝贵的,每一刻时间也是宝贵的。——梅森

    79、人的一生多少有点作为,对人民有点贡献,大凡都是靠挤出来的。一个如果常年不觉得挤,反而觉得有的是时间,松松垮垮,他将事无成,虚度年华,浪费了生命。——谢觉哉

    80、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苏联高尔基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郎贾罗

  • 《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     在广阔无边的宇宙太阳系中的地球上,居住着聪明而又愚蠢的人类。他们在宇宙间建造了许多太空房屋,其中最好的要数“太空金场”了。只有在这所金场的周围,才栽有蓝石。 蓝石树可是珍宝。它们不仅枝干坚硬,还可以挡住可怕流星风暴的侵袭。这一点,对金场是至关重要的。更珍贵的是它结的果实—蓝石,令植物学家难以解释。这种果实四四方方,蓝色透明,异常坚硬,同时重量又很轻,是建筑的好材料。

        可是,蓝石树每年结的果实却只能采摘二分之一;多了,蓝石树便会死亡,所以价格非常昂贵。 贪婪的巨富商杰克买下了这所“太空金场”。“金场”里他的别墅就是用蓝石建造的。透过墙壁,可以看见里面金碧辉煌的摆设。 秋天来了,巨富商杰克望着挂满树枝的蓝石,喜上眉梢。他想:这些蓝石又可以给我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了,哈哈…… 第二天,杰克带着佣人,穿着特制的服装,去采蓝石。采了一半,佣人便停了下来.杰克看了看箱子里不多的蓝石,又望了望树上的蓝石,脸上露出了一丝贪婪的神情。杰克想:这些蓝石,就这么挂着,可真可惜,我再摘些吧! “佣人,再摘些蓝石!’’ “杰克先生,摘多了蓝石树会死的。”

        佣人提醒他说。 “你快去摘吧。”杰克命令式地说。 佣人们无奈,又摘了些蓝石放在箱子里。杰克看了看,满意地笑了。 一个月过去了,杰克在地球上卖完了蓝石,回来一看,全傻眼了。蓝石树因为果实采摘得过多,都枯萎了,要死了. 晚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可怕的流星风暴来了,由于没有了蓝石树的保护,可怜的杰克和“太空金场”一起从宇宙间消失了。他临死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吸取教训吧,人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持生态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

     

        〔简评〕 《“自然法庭”审理记》,《100年后的地球》、《级灭》三篇习作,都建立在小作者丰富忽象的旅btk上,充满着小作者强烈的幻想色彩。三篇文章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即“告诫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然而,在表现相同主题时,三位小作者所采用的语言却是迥然不同的。 《“自然法庭”审理记》未用的是童话体的语言。它是一篇拟人休的童话故事。文章的墓本思怒是通过童话形象(地球老人、大气姑娘、太阳公公)、童话情节(审理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在文章中,作者把地球、大气、太阳、银河等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人物思维和语言。你看,地球老人眼泪滴滴嗒嗒地诉说自己的遭遇—荀萄牙的干旱和高温、法国的火灾、中国的水灾,··…大气姑娘和太阳公公有理有据的中辩,无不充满了情趣。

  • 《尊重“生物钟”的规律》
  •     作为中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身心愉快,学习进步?《生物钟》这篇文章指出:“认识‘生物钟夕,承认它的存在,尊重它的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就会使我们事半功倍,学习进步,身心愉快。”这是人类经验的科学总结,无疑是正确的。就拿我们邻居来说吧,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当别人问起她的学习经验时,她总是笑笑说:按照规律叹!但听的人总是不满意,认为她这话有搪塞之嫌。如果你认真考查一下,她的确说的是实话。她上课时,集中全副精力,认真在听讲;偶然记点笔记,常常抢着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间;

        自习时,认真做作业或预习课文;一下课,她就像只小,飞出教室,到走廊上蹦蹦跳跳;课外活动时,你一定能在操场上找到她;晚上在家里,她除了做完当大应做的作业,再预习一下第二天要上的课外,基本上是看看课外书或看看电视,十点前一定入睡;星期天除用半天复习小结一周来上的功课外,其它时间是不摸课本的。比起那些成天“擂功课”的人来说,她的确学得很轻松。所以人们常说她“天分高”,有“遗传因子”,因为她的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又如我班的小李同学,她爸爸妈妈都是工程师,她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上大学,便夜以继日地拼命“擂功课”。她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是每天夜晚“攻关”到一两点。

        这样做开头还有些收效,但她却把这当成了“捷径”,逢年过节也不休息,寒暑假更是“拼命”,从初二到初三“坚持不懈”,结果弄得眼睛高度近视,头昏耳鸣,食无味,寝不安,成绩一天天下降,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她不得不休学,还落得个别人说她“笨”的坏名声。其实,前者并不是“天分高”,后者也绝不是“笨”,这和她们是否遵循“生物钟”的规律办事很有关系。所谓“生物钟”,就是说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有这种现象。”

        由于后者破坏了“生物钟”规律,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前者却不自觉地符合了“生物钟”规律,所以,她收到了事半功倍,轻松愉快学习的效果。青少年同学们,尊重“生物钟”的规律吧!因为学习成绩是和高效率的学习时间成正比的,而高效率的得到,主要依靠良好的休息。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他就不会工作。”学习也应如此。

  • 《立意要正确: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写文章不仅是愉悦性情,抒发情感的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抒写情感,宜传思想理念的实践,要求它的立意正确似乎是一个基本常识。但在实际中,这个句题常常为写作者所忽视,所以一些作者投稿屡投不中,其中就有这方面的问题。就是一些印成铅字的文章,观点的荒谬,思想的偏激,也时有出现。所以对这个间题不能掉以轻心。

    所谓立惫正确,就是要求文章能够准确揭示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表现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抒写健康向上的情怀,读之能让人“摆脱冷气”(鲁迅语)向上走。而一些立意不太正确的文章常犯的毛病是:

    一、歪曲历史和现实,主题思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不合逻辑,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二、视野狭窄,材料单调,将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或材料上升至本质和规律上认识,文章给人一种“以偏概全”的误导。

    三、一味迫求所谓的新思想新思维。脱离实际,为读者难以接受。

    四、思想滞后,观念滞后,文章给人落后于时代的陈旧感。

    五、思想庸俗,格调低下,文章只是作者感情的宜泄物,追求个性化而失去审美感。

    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最易犯的毛病是立意求新时而失其准。有一位业余作者送来一篇作品给我看,这是一篇名为《都市的“蜂箱”》的散文。他说他写这篇文章完全是一种灵感所至——他家刚装好空调那天,一只蜜蜂围着空调器转,竟从散热缝中钻了进去,它把这方匣子当成“蜂箱”了,因而他灵机一动,就写出了这篇文章。文章寄出后却一直未能见报,他有些不服气,让我给他“鉴定鉴定”。于是,我认真读了几遍。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把都市的窗式空调器比作“蜂箱”,决非只是因为外形的相似展开的接近性联想,而是因为空调器装好的那天,真的有一只蜜蜂在这铁匣于边嗡嗡飞旋,飞来飞去,尔后竟从散热的缝陈中钻了进去,于是,“空调器”——“蜂箱”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

    是的,这空调器的确有点像“蜂箱”,它在炎热的夏天制造了清凉,创造了甜蜜。而且,它在运作时的嗡嗡声,也像一群蜜蜂在歌唱。走在大街上,走在新建的住宅小区,看那一台台空调器像蜂箱似地惫在壁上,真令人联想起儿时看到的养蜂人的一字儿排开的蜂箱。

    在现代的物质文明享受方面,自己常常行动迟缓,这一方面有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观念滞后的因素。比如空调器就是这样。总觉得武汉的夏天虽热,但屈指一算,就是7月中旬到B月中旬一个月,机器也只在这段时间里运行,而一年大部分时间是闲里不用当摆设的,似觉可惜。再加之空调房间空气不清新,易患“空调病”,于是一年挨一年,直到今年才买回一台。哪知不用则已,一用则有如迭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是的。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用了之后才知其妙,才说其好的,正如一句平凡而又著名的广告词说的:“用了都说好!”坐在空调器营造的清凉世界,才知道在“火炉城”中有了最好的进难处。在这25℃的气温中,再也没有用毛巾不断擦汗打赤脾还嫌热的白天,再也没有了热得死去活来辗转反侧睡不着的夜晚。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不少人的消极避署,交成了积极的正常的工作,时间亦有了宝贵的价值。对更多的辛勤劳动者来说,能够平静安稳地睡一觉,积蓄明天工作的精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看报看电视,耳听那嗡嗡的机鸣.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怎不从内心里感激这“蜂箱”给生活酿造的柑蜜呢?

    一台小小的机器,就这样改变了人们关于“季节”的观念,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思议,如今却是轻而易举之事。在平民百牡的家中也能“背”上这“蜂箱”的时候,细心人会发现,以往街头纳凉霉宿的人大大减少,那种“竹床靠竹床,排成长龙阵”的景观在慢慢消失。从民俗学角度看,消失这古朴的市井味的风景是一种缺憾,但从社会学角度看,这无疑是城市生活现代化的一种标记。

    啊,都市的“蜂箱”,城市夏天的一道崭断的风景线!

    平心而论,这篇散文写得颇有灵气,它通过空调器——蜂箱这一形象的比喻写现代生活的舒适和温馨,感受很真切,立意也见新。但读完之后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立意有一定的片面性——只囿于个人的舒适而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空调器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甜蜜,但它却以增加室外温度和噪音,以丧失人类抗拒自然的原始能力为代价,沉酒于个人的小天地,从依恋物质文明的角度才加以礼赞,立意的起点就不高。我谈了自己的观点,他感到有启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同样题材的文章,名为《拒绝空调》,我推荐给他看,他看后大有启发。文章是这样写的——

    那些嗡嗡叫的空调,如同肥硕的知了一样,成群结队地攀附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窗前崖后。白天,知了在上喧闹了一整天,晚上这些空调便开始了此起彼伏地胎赚。因为许多人家都装了空调,谁都喜欢势居在自家清凉的“小笼子里”,不愿再出来。而往日清风徐徐的街巷里弄,因为空调机的排热和喧嚣,已变得又热又闷,无法立脚。这样一来,我们这个城市曾经“风骚繁华”了近百年的绝妙来凉景致,也被如今一派冷清的街景所代替。

    城市空调的普及,不能不说是城市文明的进步。但对于人与自然而言,也许这恰恰是一种悲凉。有报道说,去年夏天,在美国一个现代化都市里,因为一次意外的停电事故,竟使一些失去空调庇护的市民,抵不住热浪的袭击,魂归天国。如果我们再退回一百年,在人类利用自身的能量同大自然作杭争的“战斗”中,还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吗?在空调的庇护下,人类抗拒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渐退化,说得更骇人听闻一些,空调实际上是另一种性质的鸡片,它让你产生依籁,在你云里雾里地舒舒适适享用它时,不知不觉中,你在丧失自己最原始的能力。终究有一天,在大自然的肆虑面前,你会束手无策,抱头鼠窜。

    也许,人们看到了自己生存的忧虑,在如今都市繁嚣的空调热中,有些家庭仍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们有意识地拒绝空调。他们要保持与大自然杭争的勇气与能力。

    有时,我就想,空调用于人类也许不完全是好事,拒绝也许是人们的明智之举。人体本身的排汗解热功能是人类千万年进化的结果,是人与自然杭街的见证一旦失去它,人们将何以与自然共处。如今,市民在已经吃腻了包装精美的精粮精莱之后,才深深感受到回归自然的重要,于是粗粮与野菜又成市民情有独钟的盘中之物。可以想象,在当今的空调热之后,“精细生活”带给人们的将是怎样的一种威胁与失落。因为人时时刻刘要与自然打交道,无论从生活和生理的角度,逃离自然,并不是好事。人之于自然,我觉得应该用这样一句话:兵来将档,水来土掩。

    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立意截然相反:前者热,后者拒绝;前者是肯定式,后者是否定式。尽管“拒绝空调”在实际生活中也难以做到,但他是一种“精神”的拒绝,是站在一定思想高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审视,而非沉醉,所以它的立惫更正确准确一些,见识更深一些,观点亦有新颖之处。

    由此可见,写作不仅是一种主观的创造,而且还要让主观的思想观念经得起客观的检验;不仅要“人乎其内”,而且“出乎其外”,既要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又要站在一定的时代的制高点上。这样,“意”才能站立起来。

  • 《逻辑规律在杂文中的应用》
  •     逻辑规律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就杂文写作来说,首先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并要按一定的问题,选好角度,设计文章的结构,弄通思路,梳理好文章纲目,有条理、有秩序地组织思想观点,清楚地进行议论说理,等等。由于杂文写作中大量运用逻辑学中所说的证明和反驳,所以,这里着重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讨论。

        (1)证明。所谓证明,就是对正确的主张和看法加以论证。以证明为主的杂文,我们管它叫立论杂文,或通常所说的正面论述杂文。它是对某个问题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的。比如谢逸的《园边杂话》中有《流水的启示》一篇,他由登山时看到的“一滴滴的山水从岩壁顶上断断续续地掉下来,岩地面上就是一小窝清澈的积水,满了,就向外流淌,……”想到“在一片汪洋的海水里面,是包藏着家乡山岩顶上掉下来的那一滴滴山水的。”“这是一滴水所走的道路,我想,也是每一个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作者由此又进一步发挥:革命者前进的道路是充满着艰难困苦的,“只有奔流不息,才不会丧失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才可以永葆自己美妙的青春”;末尾,作者又强调:“一滴水,在浩瀚的海里,终究

        也只是那么一滴,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汪洋大海,也就是一滴一滴的水组成的。”而没有一小粒一小粒种子,就不会有茂密的森林;没有一点一滴的工农业建设,也就没有宏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这很需要“积”,“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整篇文章就是由这“一滴水”而议论发挥编织成章的。由于逻辑严密,所以虽层层推理而不觉牵强附会,却恰恰收到层层递进之效。证明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的主张或对问题的看法;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即论点得以成立的依据;论证则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关系。杂文虽不能像一般议论文那样单纯地逻辑推理,但是,它离不开逻辑推理。因此,立论的三要素,对杂文来说同样缺一不可,只不过它通常不搞一般议论文章的“举例说明”那种论证方法,多在娓娓而谈、生发议论中加以论证说理罢了。

     

  • 《艺术发展的规律》
  •     从文学史上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流传得很久很久,艺术生命力很强,阅读和欣赏它的人往往超出它的时代。沈当代文学作品来看也是这样。凡是好的作品总是吸引读者一次再次地去看它。构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当然很多,如果简单分析起来,主要的也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作品的内容对读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这是主要的方面,其二,是艺术上的美的享受,这个方面当然和前者有密切的关联,而且是要受前者的制约。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孤立地评价它的艺术上的美的享受,否则就会上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a有些政治上根本反动的东西,也可能有某种艺术性。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但是,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这两方面应该是取得和谐一致的,或者是在一定高度上取得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思想深刻,反映生活有其独到的深度,而且要有相应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上也有独立的创造,给读者以艺术上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新鲜的美的享受。读者对于能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家和作品,往往称赞他,它们有艺术上的独创性。我想优秀的作品所以能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除去它的深刻的思想内容,这艺术上的独创性,也是使人“百看不厌”的原因。周扬同志说:“人民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采的,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学艺术也应该丰富多采……新时代的读者、观众和听众爱读反映同时代人的生活和斗争的火辣辣的作品,也爱看舞台上演出的引人人胜的历史和传说的故事,爱听动人心弦的战斗进行曲,也喜欢优美而健康的抒情音乐和抒情舞蹈。新时代需要有更多壮美的革命历史画、革命风俗画和人物画,但是新风格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我们的画苑中,难道不应当同样有它们的地位吗?人们在精神生活上需要振奋,也需要愉悦......)总之,只要不脱离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各种形式、题材和风格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得到发展。这是关于党的百花齐放政策的最好的说明,也是对革命文学艺术家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最热情的鼓励。

        党的百花齐放的政策的提出,一方面是根据革命时代的要求(这是主要的),另方面也是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正如上面所说,在文学史上,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的是否长久,艺术方面有无独创性,能否给人以新的美的享受.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流传,给我这方面的感受最深。元、明以来作为近古文学史主流的一脉的长篇小说的遗产是浩如烟海的,但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还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严格地说来,为数也不是那么多。以第一流的作品来看,也不过只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几部作品。

  • 《两点规律》
  •     要办好一项事业,必须掌握其内在规律,才有成功之可能.而要办好工人刊物还必须掌握两条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工国。办综合性杂志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一般性规律,这就要注意思想性、指导性、知识趣味性和连续性。思想性是刊物的灵魂,是一本杂志要把读者引向何方的办刊方向的体现。《辽宁工人》自创刊以来十分注意稿件的思想性,重点文章更要突出这一点,因此,在1980年春夏以来,思想战线上自由化的错误思潮有些泛滥时,本刊不但没有随波逐流发表时髦文章,还迎着风头,编发了《社会主义好》《要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等十一课“青工政治教材”,工人反映强烈,纷纷来信来电话说《辽宁工人》抓到了点子上。在指导性方面,紧紧抓住跟中心,跟大局,以指导基层工会工作。我们注意了组织各级工会主席的文章,从全总到省.e再到各基层工会主席,他们的文章对工会工作都有指导作用。同时,注意组织编写推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讲座。以及政策问答等文章,也是体现指导性的一个方面.久而久之,必将形成掌握政策的权威。在知识趣味性方面,同样是综合性杂志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杂志要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采.体现出“杂”字来,知识趣味性,有如调节饮食的新鲜蔬菜一样.不容忽视,除一般稿件都要求注意新鲜角度与故事情节之外,还要有叫得响的专栏,如千山(文艺栏)、“生活之友”“职工自学问答五百题—你答答看”等,由于知识、趣味性较强,各自都有入迷的爱好者。

        连续性,是办杂志所不可或缺的宣传手段,一个刊物要办得引人入胜,没有自己宣传出去的典型是不行的,而要想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必须进行反复、连续地宣传,给人以立体感。如“爆炸加工新工艺的探索人—陈火金”从本刊创办伊始,就加以报道,其后,一直连续不断反复宣传,从封面到内文,从工作到生活,从个人到他的伙伴,从国内取得的成就到震惊英国皇家学会的新成果,连续报道之后,使读者头脑中产生了较深的印象.又如本刊在帮助解决后进转化青年“得不到爱情”的一组报道:《他应该得到爱情》《煤城钢都鸿雁飞—王英薇给王志立的两封求爱信》等。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历时了个月,主人公的高尚情操,深入人心,工厂基层党委和工会关心工人生活的事迹扣人心弦。不久前,省电视台为《辽宁工人》拍摄文化生活专题节目时,王英薇和王志立,抱着他们刚满月的婴儿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对夫妇的新生活,已与《辽宁工人》的宣传报道实践融为一体.这就是“连续性”的妙用。以上四性,是办综合性杂志的共同规律,属于综合性杂志共有的规律。但是,要办好一个工人刊物,光掌握一般矛盾规律,还不够用。还必须熟悉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而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特殊规律.按照一般矛盾寓于特殊矛盾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道理,除掌握综合性刊物的一般规律之外,更要重视对于工人刊物之特殊规律的探索。相比之下,这条规律更为重要,在运用这条规律中,我们紧紧抓住了两个环节:一是工人喜闻乐见;一是地方特点。

        我们的信条是工人刊物既是办给工人看,就要处处不离工字本,从重点人物的报道,到栏目的设置,从形式到内容,从上稿率到发稿面,都要突出工人刊物的特点。围绕工人题材做文章,先后开辟了《英雄谱》、《长征路上英雄多》、《工会小组长讲座》、《青工书简》、《退休工人之家》等栏目。封面注意以劳模英雄人物为主体,同时,大力抓好“替工人说话为工人办事”的群众呼声专栏.达到扶正去邪,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目的。

        另一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各省工人刊物的地方性。从发展趋势看,全国各省逐渐都会有自己的工人刊物诞生,尽管各家都以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为原则,但必须以立足本省为主,从办刊内容到发行工作都应有所体现,否则便是轻重倒置。可见,要办好一个工人刊物,只懂一条规律还不足以生存,必须掌握两条规律.才能知己知彼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