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关于细细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11-29 16:12:52
  • 读《我想做个好女孩》有感
  •     静静的灯下我细细品味着《我想做个好女孩》,觉得它如一片芳香的瓣儿轻轻飘到我的眼前,又像一眼清清的泉水流人我的心田。

        作者笔下的好女孩自尊、自、自立、自强,机替而不多疑,勇敢而不鲁莽,自谦而不自卑,忍让而不软弱,自重而不自赏,貌美而不娇气,性格奔放而不失庄重,活泼开朗而不放荡。

        作为女孩的我不知自己读懂了多少,我只知道做个女孩难,做个好女孩更难,但我仍发自内心地高呼:我为今生是女孩而自豪。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驰骋疆场不是佳人所不能为,万里江山不是女子所不能统,奥运赛场不只是男儿的天地,科学高峰在女子眼中也不是畏途。好女孩应有男儿的气魄与豪情,好女孩绝不会在数理化面前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她也会在攻克难题后甩甩飘逸的秀发,微微一笑,显示她独有的洒脱。

        貌美文静的女孩素有“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之称,好女孩也应有与自己身分相当的言行。

        处在世纪之交的这一代女孩,似乎被独生子女的头衔宠得娇气而且多少有点自私和任性。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好女孩的标准也在改变。如今,好女孩已无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需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无需再认同男尊女卑。现代的好女孩应该活泼开朗、品学兼优、严于律己、目标远大......

        我相:只要在生命的每一天里,都能把握住自己,就能做一个真正的现代好女孩。

  • 鸟瞰人生
  •     初观这则寓言,感到新奇、有趣。但细细一嚼,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儿们都陷入怪圈,只知他人所姐,不知自身的缺点。

        其实,这种鸟的“踌好”,正是我们人类社会中许多人的“人性的弱.蔽”的表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就有着那么一些人喜好做个“评论家”。他们自认目光“锐利”:凡是在他们周围的人,都是百发百中的议论目标。不是这位吝音,就是那位奢侈;不是这位低三下四,就是那位目中无人,好像他们的眼中不能容一粗沙子。在我看来,这些人都应该多作一点白我批评,正视自身的缺点才是恰当的。这里,我又不禁想起香迅的一句话来:“我常常批评他人,但更多的是严酷的解刹自我。”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其深意。

        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是其中的典型。在痛失街辛后,他不仅立斩马谈,还检讨了自己用人不当的错误。于是上表弹助自己,请求降级三等。这不但没有打击三军的士气,全体将土还深受感动。这确实能给我们以启迪。

        以鸟喻人。鱿像现今的社会,析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刚出现一点“星火”,枕彼淹没在批评的浪潮中,那么世界上鱿没有比尔·盖茨、没有戴尔……,世界也只能停滞不前,如此又何来现在的社会,又怎能发展成息革命的燎原之势?

        “进而说人,不如退而省己”。希望乌儿们都能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林中又能听到“百鸟齐鸣”的喜人景象。

  •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     细细读完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名作《归园田居》,再慢慢品味,不难看出,平淡中蕴含着真与美,朴素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表面看去,诗人所描写的事物都是极平常的。方宅、屋、榆柳、桃李、炊烟、狗吠、鸡鸣……而且又是一切如实写来,几乎未加任何修饰。然而,正是这种平淡的笔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淳朴可的田园风景图,其中的景物又是那么清新、明晰。简朴优美的居住环境,庭前院后草围绕;恬淡适意的隐居生活,远眺村庄中隐隐的炊烟,近听鸡鸣犬吠。虽然都是农家生活中极普通常见的事物,在诗人神奇的笔端,它们具有多么迷人的魅力啊!平淡绝不等于空洞、枯燥,没有思想内容,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蕴含着真与美。诗中既没有晦涩生僻的典故,也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更没有近于哗众取宠的夸张,而那种朴素无华,真切动人的情感,静谧安宁的生活情趣,蕴含的真与美,真正打动了读者的心。

        《归园田居》绝不是诗人在闲暇之余信手拈来聊以自娱的。显然,诗一开篇就写出了“性”与“俗”的深刻矛盾,可以说,诗人之所以酷爱自然,正表明他淳朴率真的自然天性与黑暗社会的格格不人。一种强烈的爱与恨的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这首诗主要的思想特点。

        诗人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时,无疑反衬出他对黑暗现实和腐败官场的强烈不满和愤恨。把官场喻为“尘网”、“樊笼”,把居官时的自己喻为“羁鸟”、“池鱼”,且用一个“误”字真实地表达了对出仕生活的无限追悔懊恼,可见诗人多么厌恶憎恨现实。庸俗无聊的世风与小时候便形成的那样高雅涓洁的气质不能相容,诗人自然对自由、宁静、未受污染的隐居生活产生了渴望。愿望满足时,欢愉、满足、自得、坦荡之情油然而生。

        隐居后,居住的房屋和室内陈设很简陋,而且还要亲自开荒种田,清苦贫困自不必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诗人把这样一个相对艰苦的环境写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原因很简单,诗人耿直清正,孤高傲世,在他看来,精神的轻松解脱,远比物质享受要重要得多。归隐后,摆脱了与本性相违的杂务干扰,躲避了官场上虚伪繁冗的应酬,此时能够获得的怡然心境是何等可贵啊。

        恨世俗,爱丘山;恨尘网,爱园田;恨樊笼,爱自然。诗人有多么分明的爱憎!因此,在怡然悠闲的心境中,他真切感受到田园之美,领会到常人不曾留心注意的各种新鲜雅致的妙处。

        诗人以诚挚深沉的感情,高尚纯洁的思想修养,高超的艺术造诣,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佳作名篇。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     我轻轻地合上《窗边的小豆豆》,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  

        《窗边的小豆豆》记录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女孩子小豆豆,到新学校“巴学园”后的一段真实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小豆豆在以前的学校一年级就被退学;而在“巴学园”却得到了辉煌的未来的指引。同样是上学,为什么成果却有天壤之别呢?因为教育方式不同。前者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方法,枯燥、死板,不能满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事物的兴趣; “巴学园”在教育方法上有了很大创新:经常去效游,有专门的读书课,各门学科不必门门都精,有专长就行……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它能给人一个不一样未来。  

        创新和传统所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我在生活中对“创新”也有体会。一次征文比赛,其他同学都用传统的方式写征文,而我就在题材上来了个创新,虽然我的征文语言上比他们略逊一筹,但我得到的奖项却比他们高,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它能使你脱颖而出。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创新就创新,多创新,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模式中。创新,能开辟出一片属于你的新天地。  

        创新的力量可不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创新。  

  • 人类未解之谜读后感
  • 回家我便细细阅读,感觉越看越好看,里面全是些我国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事也让我非常惊奇,我认真的看了好几遍,然后说给爸爸听,爸爸却说这本书是瞎编的,根本不好奇,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爸爸改变了看法。

    每晚九点25电视上会有金飞的《传奇故事》而今天的《传奇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发现了一块长白头发的石头,而这件事正是那本《人类未解之谜》上面的事,所以在看的过程中他们在电视中把那块石头说成什么天外来客什么的我都知道,这让老爸惊奇不已,问我是在那里知道的?我说就是在你说的那本瞎编的书,老爸认真想了一会想起来了,他说:“我说错了,我在也不说你选的书是瞎编的了,真是本好书啊”!然后就让我把那本书拿出来让他看一会儿。经过了这件事后,我比以前更看这本书了。

    这本书里的未解之谜有很多类,像历史类.宇宙类等等,里面的事情让我感觉到大自然的千奇百怪与历史的神秘莫测,让我感受非浅。我买的是中国卷,还有世界卷,现在没卖的了,要是还有的话,我一定买下来,让我在体验体验全世界大自然的千奇百怪。

    我读了<<人类未解之谜>>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谜没有解开,有的无法解释,有的原因复杂,有的奇妙无比,有的扑朔迷离,有的……

    我懂得了:发现往往要比解答容易得多。比如说,茫茫宇宙是否存在着智慧生物?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人类失踪之谜,人体自燃现象等等。这些谜在很早以前就已被发现,不过现在也尚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来判断它,所以我们不但要在众说纷纭的科学界里进行大胆探索,更要给未解之谜们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走进向我们敞开的奥秘之门

     

    最近我读了《人类未解之谜》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些关于人们的不可思议的事。这本书图文并茂,属于探索发现系列的。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地球孕育出奇妙的生灵,奇闻轶事,趣风异俗,踬蹙着不肯揭开神秘的面纱。是惊人的巧合,还是故弄的玄虚?

    刀耕火种的炊烟尚未散去,原始祭祀的钟声依然清晰,机器的轰鸣声刚开始喧闹,蓝色的太空已经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随着宇宙和地球的神秘被一点点揭开,人类似乎站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巅峰。可还没有等人类欣欣然地庆祝自己的“胜利”,一个个谜团不时出现在人类面前:旧石器时代的神秘枪击、各种各样不明飞行物的频频“光临”、深海人鱼踪影的隐隐出现、古代尸体的千年不腐等,都让骄傲的人类感到困惑不已。

    虽然时至今日这些谜团仍没有得出完美的解答,但是它们却激起了人类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像力更加开放地挑战终极,探索未来……

  • 关于云竹的作文
  •     前几天,爸爸买来一盆云竹。

        啊!真好看。你瞧,它那细细的茎,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突出的骨节,非常象竹子的茎,那又绿又嫩、一层层的群叶,太象成片的云朵了,它没有娇艳芳香的花朵,却清雅潇洒、脱俗离尘,这也许就是它所以叫云竹的原因了。

        我可喜爱这盆云竹了,把它放在花台的显眼处精心照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欣赏那沽着晨露的秀姿,每次放学,书包也来不及放就去它身旁徘徊几遭。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第一眼就看见那美丽的云竹不见了,盆里只剩下一截截被免子啃得可怜巴巴的根茎了。我呆住了,难过得几乎要流泪,喃喃地说:“完了,完了,一裸美丽的云竹就这样结束了生命。”

        这时,爸爸恰巧从我身旁走过,说:“它还会活的。”“不,不能了!”我嚷起来。爸爸笑笑走了。我丧气地把花盆放到一边。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云竹的影子在我的记忆中渐渐的淡薄、消失了。

        一天夜晚,下过一场小雨。早晨我又去看花,忽然发现那云竹盆中抽出一条小芽芽,上面还滚动着晶莹的小水珠,小芽芽是那么翠绿,那么油亮。“啊,云竹又活了,”我惊喜地叫起来。从此,我又精心照管它了。不久,那云竹长高了,它郁郁葱葱、亭亭玉立,似乎比以前更美丽动人了。

        现在我喜爱云竹,已经不仅是因为它清雅脱俗了,更重要的是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 以提高素质为话题的作文
  •     乍一听这个故事,好像是个笑话;细细一想,觉得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需要人们正确认识的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者二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说,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两个基本因素,而生产者则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生动的因素。可见生产力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共同产物,缺一不可,没有它们也就没有生产力。进一步说,没有素质较高的生产者,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会有发达的生产力。这很容易理解。试想,我们给大程程一把刀和一只苹果,大猩猩是决不会用刀去削苹果的。

        如何看待生产力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哪个社会、哪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谁都希望有较高的生产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健在于生产者。生产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西欧,人的素质较高,生产力水平也高;而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人的素质低,因而生产力水平也低。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闭塞的环境中,致使人的素质普遥较低,这就导致了生产力的长期落后。这几年,政府在沿海地区实行开放政策,于是许多公司、工厂纷纷引进国外流水线,几乎到了什么都引进的地步,小到易拉雄,大到汽车装配。但却没有想到,这先进的机器是否与现有工人、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相配套。结果,有些机器买回来之后不知怎么用,只好让它“睡觉”;有些是请了外国技术人员来指导操作的,而具体的操作工人却经常出问题,等到外国技术人员一走,事故更是家常便饭,十天丰月停产的事并不新鲜。可见,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生产力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盲目引进,不仅引出了一些不良后果,还带来了不少难以解决的矛盾。再譬如:近几年,我国有些城市兴起在街道上竖雄像,结果没摆几天,雄像就污秽不堪。我想,这大概决非中国人接受不了西洋艺术,归根结蒂还是那句话:素质不高。

        这“素质不高”谁都可以说上几句,但更重要的是应当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素质,首先要控制人口增长,这就要抓好计划生育这件大事。再则,就是要抓紧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但在中国,这个道理有些人还没真正认识到。所以说,在中国要办好教育,关健不在没有钱,而在缺乏全民办教育的强烈意识卫我们既要说,更要做。抓好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带有重大战略意义,决不能忽视!不然,就难免发生类似本文开头所说的那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

  • 爱的氛围
  •     收音机前的朋友,如果细细地琢磨琢磨,您便会发现,岁月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清溪旧复一日地缓缓流过我们的身边。这是一条多么动人的溪流,它时而进发欢快的浪花,时而飞溅悲伤的泪珠,时而拖通着深挚的思念和痴情的爱慕。徜徉于岁月的浪花里,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可曾想过,我们这一生该怎样珍视岁月赐给我们的那份融融的爱?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婚礼如同人生的一道序幕,当这个序幕拉开的时候,我们的家庭舞台上,就开始上演着种种喜剧、悲剧、悲喜交加的人生戏剧。

        就我们大多数的夫妻来说,虽然大家在恋爱阶段已经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基础,但是,这个基础在婚后漫长的岁月中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就全在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了。

        应该说,每一对夫妻,在新婚之始都会寄寓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婚姻永远幸福,夫妻永远和和美美,恩恩爱爱。诚然,生活中大多数夫妻最终是能够如愿以偿的,但也确实有不少夫妻总是在咀嚼着婚姻的不幸和痛苦。有人便因此而走上极端,夫妻反目为仇,各奔东西。而相当一部分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就那么疙疙瘩瘩、吵吵闹闹、别别扭扭地度着岁月。说起来,夫妻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但是这矛盾如果影响到感情,夫妻间仿佛总是隔着一道冰墙,双方只是在那里勉强地尽着义务,那么这种婚姻怎么说也不能算是幸福的。所以,田园总是在反复地强调:夫妻要学会相互适应,要懂得调适自己的家庭生活。

        夫妻矛盾是一种人际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夫妻彼此间的不相容性,这种不相容性所表现出的最突出一点,就是难以容纳对方的缺点。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要求别人时,往往是求全责备。特别是在夫妻之间,许多人恨不能自己的爱人是个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不能容忍对方身上的一点瑕疵。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往往使许多人对自己的配偶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感越强烈,夫妻的矛盾就越尖锐,长期处于这种矛盾冲突的家庭,哪里还谈得上幸福?

        所以,田园认为,夫妻之间的相互适应,首先就是一个相互包容、相互容纳的过程。应该明白,您的爱人不是圣人,他身上肯定会有许多缺点,作为一个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要弄清对方的哪些缺点是思想意识和品质方面的,哪些是性格、习惯方面的,然后抓住主要间题,特别是思想意识和品质方面的问题,帮助对方改进。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属于性格和习惯方面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学会帮助和适应。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鲍丝程,西且这个工作也是夫妻双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夫妻互帮互促。任何一个家庭,如果夫妻间这种适应的程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个家庭必然是幸福和睦的。

        由这个问题田园进一步想到: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抱怨家庭生活枯燥无味?仔细分析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发出这种抱怨的人,他们夫妻间肯定缺少一种温馨的爱的氛围。谈起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说,老夫老妻的,哪还有那么多浪漫的情调。其实,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上讲,人无论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都是需要感情支持的。当然,生命不同阶段的人对于感情的需求形式是不同的,一位老太太像妙龄少女一样地去撤娇,只能令人感到肉麻。但是,我们不能说老人就没有感情的存在,老年夫妻同样存在着相容性的问题,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感情表达方式,只不过更加深沉含蓄而已。

        所以,所谓夫妻相容,实际上就是一个怎样去制作、去营造爱的氛围的问题。

        一般来说,感情的麻木,往往是造成夫妻隔阂的罪魁祸首。从我们所剖析的许多典型事例来看,做妻子的感情粗糙、麻木,往往直接影响到夫妻的关系。许多妇女在婚前和婚后一段时间,在感情问题上是非常温柔细腻的。但是,有了孩子,家务的繁多,逐渐使这种温柔细腻变得粗砺。对此,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做丈夫的,他们就开始抱怨妻子变得越来越蛮横,就会感到家庭生活越来越枯燥乏味。这实际上是他们的感情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反映。

        对于类似的问题,田园想。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我们不能否认繁重的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对于人的感情的冲击,出现这种现象,也不应该单纯去埋怨那些辛辛苦苦的妇女们。婚后的生活更需要夫妻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夫妻双方需要合理地分担家务,合理地安排业余时间。实际上,妇女在感情问题上较之男子更富个性,更有特色。她们的温情需要丈夫的温柔体贴来激活,一旦妻子的温情被丈夫激活,那么,她付给丈夫的就是成倍的温情回报。达到这种境界,夫妻间爱的氛围就营造出来了。

        亲爱的听众朋友,再过几个小时,东方就会现出一片朝霞。不知您想过没有,那朝故为什么那样灿烂辉煌?田园想,因为那里面有您和您的爱人那颗火热的心,真挚的爱,温馨的情,更有你们那共同的理想和一腔鲜红的热血。田园衷心祝愿你们,愿这生命的辉煌伴随大家到永远永远。

     

  • 幸福的回忆
  •     一次次和母亲走过这条林荫小路,一次次与母亲细细品味,一次次感受幸福、亲情和成长。
        在我家附近,有一条林荫小路,小路两边有许多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和槐树。每当盛夏来临,它们都尽展身姿,好像要把火热的阳光挡在世界之外。它虽然和别的林荫小路一样,但我对它却情有独钟。
        听妈妈说,我第一次学走路,就是在这里。当时,我晃晃悠悠地慢慢走着,一直走到妈妈的怀抱中。这些记忆我早已忘记,但我想,也许那是我第一次在这条小路上感受到幸福吧。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上小学了,每天早晨上学,我都和妈妈一同说说笑笑地走过这条林荫小路。有时,是我给妈妈讲最近几天学校发生的趣事,有时,是妈妈教育我做人的道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学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直到六年级,从未间断过。到毕业考试的那一天,在经过这条小路时,妈妈对我说:“好好考,别考出个粗心虫。”我满怀信心地点了点了头。从妈妈注视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期盼,这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粗心的毛病。
        不知怎的,每次和妈妈走过这条林荫小路,我总会生出一些情愫,那里面的浓浓的母爱和无优无虑的天真烂漫使我感至性活在一霭福和亲情营造出的世界里。现在,我己步入中学,因为学校方向的改变,已不需经过这条林荫小路了,但我和妈妈经常特地从这条小路走过,每次走过,那种幸福和亲情的感觉依旧不变。我经常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独自一人走在这条林荫小路上,细细回想小时和母亲走过这条小路的情景,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
        一次和妈妈走过小路时,妈妈问我:“等你长大了还能和妈妈一起从这条林荫小路走吗?”我说:“当然了。”妈妈笑着说:“好儿子,你的人生有好多条大道,等着你去拼搏去努力,妈妈相信,等你完成了你的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再走过这林荫小路,感觉是不一样的。”“真的吗?”我在想那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但不管怎样,这条林荫小路见证了我的成长。
        又一次踏上这条林荫小路,又一次与母亲细细品味,又一次感受幸福、亲情和成长……

     

  • 掌心
  • 轻轻将手伸出 默然

    迎着清爽的风

    深深凝视细细品味

    思索

    隐藏其中今生的秘密

    像叶陌的纵横

    似波纹的延伸

    掌心中流转着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当啼哭将又一盏灯点亮

    生命的长路就已动作

    神秘的条纹

    追随朝阳夕暮海角天涯

    握紧你的手

    将命运牢牢把握

    生命的色彩在掌中孕育

    握紧你的手

    命运终无法改变

    多少次搏击冲向掌心

    却在冰冷的迷宫中迷失

    藏起你的手

    任它湮没生命的种种

    瀚海中你始终是你的惟一

    生命的轨迹永不会重合

    伸出你的手

    贴紧你的心

    任风儿吹散

    掌心中今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