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的大海上,我只是一个站在海边的孩子,不时地在海滩上认真挑拣几枚漂亮的贝壳。
阅读使我知道很多事,可以说我的大部分见识都是阅读和思考的结果。我爱读书,我更爱思考和写作。
我木来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是父亲改变了我。小时候我好动爱玩、摸鱼、掏鸟蛋、捅蜂窝、挖老鼠洞、扒地瓜……干了好多令父母头痛的事。考初中也是留了一级才艰难考上,初中一年级,我认真学了一段,但不久又重蹈覆辙,还跟人打架,终究出事了,学校要开除我,我这才害怕了。父亲知道后,紧锁眉头。我像往常一样等着父亲来揍我,可父亲一句话没有说,提起篮子就冲进寒风中,好久父亲回来了,只说一句话:“娃,好好读书,给爹争口气。”从父亲的眼中我似乎看懂了什么,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读书使我的性格慢慢变了,稳重、勤奋、乐于助人。当时我的语文课成绩最好,所以初二时语文老师特关照我,借我不少书读,包括高尔基三部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还指导我几篇作文发表在《作文指导》上。这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兴趣,但结果除了语文是优,其他一塌糊涂,为了升学,我开始补其他课程,或写一些诗。
在高中,我接触的书比较多而杂,主要是中国近现代的小说、散文、诗歌。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渐渐地就沉默了。在那种复习资料如山的日子,我像没事人似的,徘徊在考学之外,畅游在书的大海。说实话我不想上,家里已经很难了,姐姐上学都是借的钱,爷爷还有病。所以高考一结束,我不顾家里反对背起包随村里人到武汉打工去了,后来又辗转到了西宁。其间,我做过小贩、送货员,也干过小工、服务生。有一天,父亲来电话,说我被郑州一所学校录取,问我上不上,其实在外再苦、再累,我一直没忘阅读,阅读慰藉我的心灵,阅读丰富我的人生经历,阅读使我更加清楚读书的重要,明白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考虑几天后就毅然选择上学。
读书的不易,使我特别珍惜,每天除了上课外,我几乎都用来阅读,最钟爱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好书,几乎每天都去,阅读使我忘记了孤独、饥饿和疲劳。为了多读书,有时熄灯后,我就蹲在厕所那昏暗的灯下读,有时一本好书让我忘了吃饭,有时吃着馒头、咸菜手里还掂着书。
读书也使我付出昂贵的代价,光眼镜换了3副,体重降了7斤,但我不悔。在系统阅读了中国现代诗歌、国外十大经典诗集,及古代诗歌及理论后,我开始创作。阅读使我变得充实、变得快乐起来,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如自学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判断力、观察力,特别我的写作能力,总觉得灵感不断。虽说我现在是学校所谓的“名人”了,但我一直保持着平常的心态来面对一切。
阅读岁月四季,阅读人生经历。阅读改变了我的性格,阅读使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时时感悟阅读带来的酸甜苦涩,时时总结着自己,审阅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大学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但我知道阅读远远没有终止。
我爱读书,她是快乐的源泉、痛苦的镇定剂。面对图书馆那么多好书还没来得及读,我很遗憾,但无悔。因为在书的大海上,我只是站在海边的孩子,不时认真挑拣自己喜欢的贝壳而已。
看吧,河水流向远方,没有羁绊,没有阻碍,只是宣泄生命元初的力量。勃发的是生命厚重的元气,是战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对生命原始力量的虔诚。
黄河呀,你濡养了华夏文明,哺育了炎黄子孙,创造了五千年辉煌的文明。你用生命最原始的力量,那刚强的力量,经过了时间的砒砺,不停地流淌。
流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没有能承载中华文明的根基;在恒河平原上的恒河,是绰约的少妇,软弱得禁不住清风;幽远的尼罗河只是沙漠中的绸带,呆板而单调。只有你黄河,才配做中华文明的根基,纵之跋扈的流淌,承载了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文明芳泽!
身临黄河,感受生命的勃发,生命的宣泄,是痛苦,是超然、执著的追求。一丛一簇的生命力量在黄河中凝聚升华。如生命的乐章,高潮处如赫然君临。
朝觐黄河,朝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根基。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根基,生命原始力量的源泉。耳畔仿佛是喧嚣的厮杀,伴着磷磷的声响,而我眼前的,正是承载着历史的中华根基。朝觐黄河,朝觐中华民族对生命虔诚的根源。
春寒料峭里,我只是一株平平常常的山茶,灰黑的枝权在一片沉寂中静默着……
我静听着冰皮始解的信号,我等待着杨柳轻R时的微笑。我知道,那是春,我将在新的时节里将我的全部力量释放。
盼望着,盼望着,我灰黑的皮肤在和风细雨中变得滋润,几颗浅青的、娇嫩的芽从我的身体上萌发。我笑了—这是我的春天!孩子们张大好奇的眼睛,仔细端详着全新的我。我笑了—孩子们的举动使我体味到我的意义和价值。
满园的花也相继苏醒,它们和我一道发芽,长出绿的叶子、各色的蕾。我显然不是艳冠群芳的那株,但我经历着自己的每一点变化,我为这变化而一次次喜悦,一次次感动。难忘的是那个初夏的早晨,我身上那个鼓胀饱满的花蕾上多了几片花瓣,瓣儿们向外绽着,绽着,露出黄色的蕊儿。我欣喜欲狂,我仿佛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我为生命的神奇、自然的伟大而欣喜、感慨。难忘的是蜂儿、蝶儿们的环围,它们喜洋洋、呼啦啦地来到我身旁,上下飞舞着,亲吻着我的花一边清唱一边诉说,它们使我满足,使我愉悦,也使我明白了许多许多。如果没有这番经历,这一个春天,我将错过无数的欢愉。这种经历使我无比幸福。
第一阵秋风袭来,我知道,这一段美好而短暂的旅程又将结束了。我的叶儿黄了,我的花儿落了,但我毫不悲戚。因为我知道,虽然我又回到了灰黑的枝权,但是,我经历了惠风拂面,杨柳轻m;我经历了蜂围蝶阵,绿惫盎然—这一切,使我不再是一年前的我。这一遭经历,使我成长,使我成熟。
我知道这个世上有一种东西叫绢花。我知道,它有着永驻的、令人惊艳的美,但我蔑视它的虚假与浮华。我看到的,它不能经历;我听到当又一次静默在冬季的寒风中时,我回味着这一年的每一幅画面,我等待着新的体验,我等待着新的春天…
没有阳光灿烂,没有月光皎洁,我只是一盏伫立在小巷边的孤灯。
感激
傍晚,当巷子里太阳的温暖消失时,我便要放出那并不耀眼的光明。这夜,特别的静。我看到远处的黑暗,却无法将它照亮,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喘息声和着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渐渐的,树(我的邻居)的身影出现了,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放缓了脚步,接着投我以一个由衷的微笑。
刹那间,我感到那微笑就是我长久以来未察觉到的幸福:我其实不必有阳光的灿烂,因为幽巷的高墙会将我阻挡;我也不必有月光的皎洁,因为那淡淡的忧伤无人欣赏。我所要做的只是竭尽全力安静地在这一角发光发热,等待为在黑暗中感到恐惧的行人照亮回家的路。付出是有回报的,我井不孤单,我得到的就是那浅浅的微笑—那是对我的付出的感激。
关爱
又是一个寂静的傍晚,我默默地立在那里,等待电的到来。当我望见远远的伙伴己经亮了时,我意识到我生病了。再也看不见熟悉的背影从身边走过了,我暗暗地叹息,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中。
渐渐的天更黑了,我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随即一道光束划破了这黑暗。隐隐的我看到他们来到我的身旁,小声讨论着病症一番治疗之后.我又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而他们却只是轻轻地离开。
原来,我井不孤单。我身边的一切,都在无形之中关怀着我,爱护着我。这份感情无需溢于言表,因为挂在嘴边的爱往往经受不住考验。等,是有结果的,并不孤独.我得到的就,那深。在心底的无语的关爱。
我还能奢求什么呢?只要在夜晚发出淡淡的灯光.换来的就是众人的关爱、感激。我只是悔恨自己为何迟迟没有感觉到周围那爱的气息。
原来一切孤寂的来源.都是因为一颗麻木的心。
我是邹忌。
我是齐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是,当我深夜独处的时候,我能感到血管里潜伏的空虚,那是我的虚荣。他己经像一个毒瘤般生在我胸口,吞噬我的心脏。我深知,我己病入膏育。
月黑风高,青灯一盏伴我独坐榻前,审阅着一卷又一卷简策。一阵风来,灯光因战栗而摇摆不定,偶一抬头,除了墙上斑驳的树影还有我挺拔高大的身形,淡淡的笑意从心底泛出。我站起身来,来到镜前,英俊深刻的脸庞上,斜飞入鬓的剑眉,只有在王面前才掩饰的锐利眼神,
高挺的鼻子和常带微笑的嘴唇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懈可击地呈现出一个贵族应有的淡淡冷漠和优雅。一袭飘逸的白袍穿在身上,更显出文人雅士的洒脱与闲适,绝无一丝官场上的庸俗和势利,一个连自己也没察觉的声音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响起:品貌双全。
突然的一丝阴郁掠过心头,是那名徐家的男子,传闻中的他似乎更加的英俊,甚至胜于我。
长袖一拂,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子,我的脸上是高深莫测的面无表情。
早晨,我穿戴好之后若无其事地问妻:“我与城北的徐公谁比较美?”妻的眼神闪了一下,笑道:“像你这么美的男子,徐公怎及得上你?”我看出妻子眼光里毫不掩饰的爱慕。我重新审视镜中的自己,神采奕奕,英气逼人,问妾:“我与徐公谁比较美?”这种习惯性的居高临下让她惶恐,低低地说:“徐公的美比不上您。”
一切无事。
第二天,客来。
大概又是个攀龙附凤的阿谈拍马之徒。我耐着性子见他,他讨好的笑容,卑躬屈膝的庸俗让我不屑,根本没有注意他喋喋不休的嘴巴在吞吐着什么,只是又毫无理由地问:“我与徐公谁美?”那人愣了愣,随即又讪笑起来,“当然您美,您玉。风一表人才,而徐舒…”
第三天,徐公来了。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青色长袍淡雅宜人,双眸不怒而威,他的声音比我刚硬,身姿比我挺拔,态度比我可亲。
原来我真的不及他。
虚荣,决堤。
夜。
我卧于榻上,睡不着。妻认为我美,是为偏爱之故,妾认为我美,是为畏惧之故,至于客,是有求于我罢了。我又想到那个不可一世的男子—齐威王。后宫三千皆偏爱于他,文武百官畏惧于他,黎民百姓又皆有求于他,他所受的蒙蔽又岂非甚于我矣。
又入宫,告诉身处深宫的他我昨日之想,他也觉悟了。
齐国从此昌盛,青史上会留有我名吧?这才是我想要的,摇曳的烛光下,是膨胀的自尊心……
岁寒,烈风,无知,憎懂。
我所拥有的,只是老师严厉的眼神,父母温怒的口吻,考试失败的失意,朋友离开的苦恼。如今还多了一份红色的成绩单—对于我努力的全部否定。
回家的路第一次如此漫长,夕阳仿佛有重量,粘稠地凌驾在万物之上。湖泊没有映出阳光的色彩,反而一片血红,仿佛是老师红笔的光芒—直接、凶狠地刺中我心中薄弱的环节。为什么我拥有的只是过程,失去的总是结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字当头,世界在我眼中是如此的不和谐:带刺的玫瑰就如前进的阻力,飘落的黄叶好比无声的烦恼。松柏在摇曳,却如同弃我而去的身影;明晃的湖光闪烁,仿佛是否认的眼神。我想逃,躲开无尽的忧愁。可是,风起时,鸟儿往哪里逃呢?我逃出眼前的成绩,逃不出自己伤痛的心。
红叶如火,残阳如血,晚霞如诗如画。可这一切,对我来说还有意义吗?这条路,走了十几载,却第一次如此陌生。陌生,还有莫名的惆怅。
往事如汹涌的潮水,迅速漫上记忆的堤岸。
我记得,当第一丝春风拂过路面,我的脚步多么轻巧。
我记得,当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我的心情是多么欢偷。
我记得,当第一次考取满分,我对成功是多么的向往。
我记得,当第一份祝福传到我心,我对友情是多么的期待。
难道,这不是快乐?
也许.我还拥有更多?
似乎,美并不是结果。
初春,暖阳,静思,求索。
曾经,我震惊于大海的波澜壮阔;
我陶醉于湖边的叶叶扁舟;
我神往于天空中自由飞翔的信鸽;
我聆听清晨赶来的第一声鸟鸣。
我品味祖国各地迥然不同的美食,
我惊异于春夏秋冬全然不同的星空。
……多么好。
势必,无需结果。心灵的偷悦设释了完美的人生。事物的美不局限于结果,人生的价值亦存在于过程。
世上有一种鸟叫做荆棘鸟。它的一生就是为了寻找一根最长的荆棘,然后将它插入自己的胸膛。因为,相传,在那一刹那,鸟儿的歌喉会全然开放,唱出世间最美的歌。终于有一天,它发现了那根荆棘。在它冲向荆棘的一瞬间,一曲荡气回肠,纯如雪,淡如风,清如月,柔如水。可惜的是,它的声音越来越轻,直至消失。这是个悲剧吗?不!荆棘鸟在寻觅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人生才是最大的悲剧。它很快乐。此己足矣。
不管生活吹多孤寂的风,
道路升腾多迷茫的雾,
四肢充满怎样难耐的困乏,
眼里盈满几多苦涩的泪水,
只要心中涌动着渴望,只要梦想还在远方,不论结果如何,去追逐吧!走在实现愿望的路上永远是一种幸福。
人生是一段旅途,关键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
如此,人生才完美。
窗是什么?窗不只是一块大玻璃,更是内外世界沟通的桥梁。
当你站在窗前,望向窗外的世界,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丽纯真。每个人的窗外世界是不同的。透过明亮的窗户,有人看到的是碧绿的草坪;有人看到的是瑰丽的花园;有人看到的是繁华的街道;也有人看到的是密集的楼群……
原来,我的窗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次我向窗外望去时,一个美丽的花坛就会展现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因此窗一直是我的知己。然而搬进新家后,当我满心欢喜地第一次向窗外望去时,却令我大为扫兴。我看到的是一裸又老又枯的树。它矮矮的,满脸皱纹,老气横秋,树枝上仅存的几片叶子也是枯黄的。在它身上看不到一丝生机、一点生命。我对它充满了厌烦。谁不希望自己的窗外世界丰富而又五彩缤纷?我于是决定在有人除走它之前与窗I"断交”。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到窗边,余光在老树身上扫到了一丝绿色。我定睛一看,原来它身上冒出了一片小绿叶,嫩嫩的,绿绿的,绿得透明,绿得清亮。看到了绿,我就看到了希望。一只小鸟飞到绿叶旁,给这棵树增添了生机。我忽然发现,它比那器宇轩昂的杨树、炯娜多姿的柳树还要美丽。
每当我悲伤的时候,我会打开窗,此时,窗外的山、窗外的风、窗外的花草、还有窗外那棵我认为最美丽的树,都会成为我最好的慰藉。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也会打开窗,此时,窗外的一切仿佛一起分享着我的快乐。我和窗就是这样,相依相伴,一起领略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于是窗又成了我的朋友。
一天,窗外下起了浙浙沥沥的雨。我同往常一样,来到窗前观赏那瞬间即逝而又层出不穷的雨花。它是那样的晶莹,那样的清新、俏丽。我忍不住把手伸到窗外,希望在我手上也能开出一朵晶莹的雨花。“啪!”我的手心感到沁沁的冰凉,一朵小雨花在我手上诞生了。它碎玉般地绽开,透明而又多姿。
在这美丽的雨花中,一个憔悴的身影突然映人我的眼帘—是一位没带伞的老爷爷在冒雨践姗而行。而又在这时,一朵黄色的伞花悄悄绽放了,绽放在了老爷爷的头上,伞下是一位红领巾。虽然我听不见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分明看到了那鲜艳的国旗一角,我分明感受到了孩子那颗炽热的心。他们俩一步步地如一朵雨花融入水中,消失在茫茫烟雨中……啊,雨花美,孩子的心灵更美;雨花的生命只是一瞬,而心灵的花朵将永开不败。
我明白了,透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世界;透过心灵之窗,我们可以看到更精彩的内心世界。因此自己的心灵之窗要像窗外世界一样美丽动人。我想,“窗”内有美好的心灵,窗外才有精彩的世界,当有形的窗与无形的窗互相融合之时,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纯真!
“农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我喜欢淡淡的嫩绿。淡淡的花香使人身心舒爽。一个人应祟尚自然美,应具有淡雅气质而不应流于艳俗。
席慕容曾写道:“友谊如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好,因为越淡越能持久。”的确如此。我与朋友交往便始终恪守这一点。我喜欢与几个好朋友一起聊天,或是每月给他们写封信,沟通感情,个中情趣宜人。深厚的友谊一旦破裂,会留下刻骨铭心的创伤;而淡如水的友谊即使不复存在,也只是留下淡淡的忧伤。
"淡如水的人际关系正是纯洁、清爽的状态。炽烈的火焰,会烧伤两个心灵。”因此,对于朋友所表示的关心,回报的只是“水”,因为“水”清纯,平淡,它能使友谊滋润。
人总有欲望,要跳出名利场的确不易,我提倡做个平凡的人。“具有神奇特异功能的人不是最高超的人,最高超的人,言行只是“平凡”。任何刻意成就的人,往往失去了本来面貌,自然才是真。”
多在事业上获得成就的人,在为事业奋斗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名利双收,只是为了实现自身追求。
一个人要想名扬天下,自然比做一个“平凡”的人艰难得多,但要做到真正的“平凡”,“返璞归真”也不容易。想要超脱欲望,超越自我,非有心静如水的境界不可,这恐怕连清心寡欲的虔诚的教徒也不易做到。
不过,不管怎样,我倒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这“平凡”不是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别名,因为我祟尚“平凡”,正如祟尚“淡”一样,越是接近“平凡”,越能回归自然,达到“真”的境界。
我,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正午的太阳,放肆地炫粗着自己的威力,仿佛要熔化周围的一切。我不住地舔着发干的嘴唇,感到脚下的路已变得模模糊糊,“我,这要去哪儿呢?"满脑昏昏沉沉,两只脚却机械地向前迈着,走向那永远没有路标的前方。
手中紧摸着一元钱,刺眼得使我不敢正视,终于,我忍不住了,那憋着的眼泪……眼前模栩一片……
今天早操以后,我和同学们照例来到校门口的一家小店买饮料。我掏出一元钱,刚准备买,可父亲那紧锁的眉头和满屋子缭绕的熏烟突然从眼前闪过,我倾抖地缩回了手。
“咦,怎么不买饮料呀!”斑里的几个“调皮鬼”横在我面前。
我瞥了一眼,转身往外走。
“哟,买不起呀!那早上多喝点稀饭呀!哈哈哈…”
我愤怒地转过头:“你……”
“你什么呀你。告诉你们,她爸爸下岗啦!”
我的心被猛地一展,那紧撰着一元钱的手,紧紧地抱在一起,我真想走上前……可心中总有一种东西拉着我,我终于转过头去,飞快地向前走。’
一切都模糊了。只有那刺耳的嘲笑声如无数的针尖刺人我心中。
她爸爸下岗了!”
“她爸爸下岗了!”
我使劲地晃着脑袋,想忘掉这一切,可我做不到!
曾经,我有着多么幸福的家庭呀!生活上虽不富裕,可我的心却是那么的富裕。我不仅有着母亲那沮柔的关爱,更让我引以自豪的是:我有一个高大坚强的父亲。在我幼小的心里,他永远是那安全的港湾。
小时候,同学们每每谈起爸爸妈妈,我总会自豪地说:“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能干的爸爸,最好的爸爸!”
一到放学的时候,我总能看到父亲那魁梧的身影,我总是扑上前去,在爸爸那结实的背上,说着自己一天的快乐和悲伤。
可如今那安全的港清发生危机了,父亲下岗了。这对于他来说,真是当头一棒。由于工作的屡次碰壁,父亲变了。他变得脆弱,变得爱发脾气。我们美好的家庭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没有人再听我的快乐与悲伤了。因为他那受伤的心再也经不起一点点刺激了。父亲一撅不振了,而我心中的那份自豪也一点点消逝了……
古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信你时夕阳的感受和前人一定不完全一样,那么,就请你认真观察,写出自己的感受。
《夕阳》这篇文章既可抓住夕阳的特点和景的变化来写,也可通过联想抒发内心感受。
黄燕同学的《长江夕照》通过细致观察,文章写景写得细腻,既有江面美景的概括,又有江面浪花的描绘,一会儿目光投向江面,一会儿又回眸蛇山之簸的黄鹤楼,放得开,收得拢,妙趣横生。同学们可借鉴这篇习作。
由于社会生活具有多面性,题目和材料所隐含的意义也有多重性,因此,同学们用同一个题目或同一个材料写文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它,只有这样有利于揭示其蕴含的深意。
吴康宁同学的《不落的夕阳》,卢溪同学的《夕阳》,都由夕阳联想起了老年人老有所乐、其乐融融的情景,赞美了绚丽多姿的夕阳。同时,为此写出“我”的心情变化,从而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主题。文章的抒情色彩比较浓,文笔也较优美,层次分明,所以,文章意境也就更深些。
当然,在写作中,只有内心情感体验得深切,联想的事物才为情感深深浸泡,表现出来也才能更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