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情结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0:18:30
  • 《爸爸的足球情结作文850字》
  • 我的爸爸很喜欢足球,他对足球有很深的情结。

    我来到爸爸的房间,问爸爸:“为什么你这么爱踢足球”?爸爸说:“爱踢足球是我小时候的一大梦想”。我说:“那你把从小到大踢足球的经历和我讲一下,行吗”?爸爸说:“可以啊”。

    于是,爸爸对我说:“我小时候,踢足球是最弱的一个,别人都在嘲笑我是个小垃圾,认为我绝对当不了足球运动员。”突然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孩子,他长的特别帅气。他对我说:“我也不会踢足球,但是只有你肯坚持,就可以获得胜利”。接着,他继续鼓励我说:“去不断练习吧,你一定会成功的”!我对那名小孩说了一声谢谢!随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通过刻苦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训练,我坚持踢了20多年,从不间断,我也整整踢烂了30双鞋子。

    爸爸接着说:“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刻苦训练,我的足球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有一次,我在认真的踢足球,我的好朋友来和我单挑球赛,我和他们比,真的是太强了。首先,我第一个开球,等我踢到中间的时候,大力的一脚,把球射了进去。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的赢得比赛,他们马上认败,还说要当我的足球小弟,我来当队长,我满意的笑了。就这样,我就和他们一起组织一支队伍,我每天带领他们刻苦训练足球,我们的足球水平达到最高的了。于是,我就带领自己的队伍来到以前嘲笑我的那些同学那里。我说:“你们敢不敢单挑和我打比赛”?他们说:“谁不敢啊,真的是”?于是,我们每队各派一人出来单挑。比赛开始,我们的人马上抢到球快速的往前冲,然后射门,yes!我们胜利了,对方失败了。第二场是双方排兵布阵打比赛,我们双方各自排好阵型,比赛开始了,我第一个抢到足球,然后过人,随后传球给队友,队友接球后射门,球进了!我们开心的跳起来。就这样,我们和他们继续比赛,比分是30比0,最终,我们获得胜利,从此,他们就再也不敢嘲笑我了。

    我听了爸爸的故事后,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努力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于是,我马上拿起热爱的足球,来到操场,开始认真训练。我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比爸爸还厉害的足球运动员。

  • 《我的梨树情结》
  • “它往上,想明白这阳光,也往下,想守护这土壤。”

    梨树,它伫立在土壤之上,吸收者日月之精华,土壤之营养。即使是一棵小树苗,他的根系在土壤之中,也早已繁密。

    风吹日晒,他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丝毫不动摇。

    “我想明白这头顶的阳光”他在说。

    “我也想守护这脚下的土壤”他在嚷嚷。

    春暖花开时,他必然冒出新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经过冬雪的打击。它还可以鼓起勇气,努力活下去。他的顽强,鼓舞着身边万物,他的勇气,让春天变得绚烂。

    待到它枝繁叶茂时,那定是夏天已经来临。它努力向外生长,用自己的臂膊在空中撑起巨伞,即使会被强烈的阳光所刺射,但他依旧不闻不响,它说:“我想让人们能够乘凉。”

    瓜果飘香的季节,他献出自己一年的心血所凝结成的果实,给予那些人们。即使他将会失去果实的陪伴,只能独自一人伫立,但他说:“人们比我更需要这些果实。”

    冬季,寒风刺骨,北风呼啸,他失去了瓜果,失去了嫩叶,独自一人屹立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曾经的嫩叶满枝,充满着鸟语花香的树枝,如今已已经变成了风轻轻一吹就会折断的干枝。但它却默默念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

    它,倔强,顽强,乐观,无私。

    若你想长得枝繁叶茂,那你必须有强大的根系。

    我也想成为一棵树,想它一样……

  • 《我的经典情结》
  • 我从小与经典有着不解之缘。

    听妈妈讲,一岁的我,便在妈妈的怀里、在童车里,开始了自己的“经典”之旅。那时的经典,像一只漂亮的大蝴蝶,带我认识了海的女儿、灰姑娘、白雪公主、丑小鸭……为我描述了无数绚丽多彩的梦。它告诉我,好看的孩子不一定可爱,善良勇敢的孩子人人都喜欢。于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孩提时代的经典。

    告别了童年,我有了自己的书架。

    孔孟老庄、建安诗人、唐宋八大家、唐诗宋词元曲……都上了我的书架。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我常常折服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哲学思想和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惊叹于老子的睿智和庄子的飘逸。我常常吟诵李白的《将进酒》、刘禹锡的《陋室铭》、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声声慢》,任思绪徜徉于经典的世界,在一篇篇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领略经典永恒的艺术魅力。在这里,爱祖国、爱山河、爱乡土的拳拳热忱,始终翻腾着永不停息的澎湃热浪,使我热血沸腾;在这里,眷注民瘼、关怀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的慷慨之音,至今犹如拍岸的涛声叩击着我的心弦;在这里,寒士的不平之气郁结成兀傲的礁石任凭海浪冲刷而成为大海永不枯竭的明证;在这里,美好的爱情、纯真的友谊凝结成颗颗珍珠树树珊瑚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华。渐渐地,在经典的浸润中,我长大了。

    进入中学,我拥有了两个书橱。

    语文老师说:“经典名著中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于是我与屈原一起上下求索,随余秋雨进行一场文化苦旅,为大观园群芳的流散而落泪,替简爱的苦尽甘来而欢欣,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佩服《上尉的女儿》的机智,在《青年近卫军》《牛虻》中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令我沉醉,《变形记》令我感慨万端……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与世界名家对话,从荷马到高尔基,从莎士比亚到海明威,是他们教会我思索,逐步走向成熟。

    应该说,与经典为伴,我是幸运的。然而,进入花季,心灵深处喧腾起莫名的骚动和苦闷。或许是因为对一切都太认真、太追求完美的缘故,我对既定的规范产生了质疑。我执意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不屑于世俗的赞誉,无视他人关爱的目光,我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冷血动物”……我茫然了。就在这时,在一扇可以遥望风帆的轩窗下我与卢梭相遇,他告诉我:“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责备以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智者的言语如清风朗月拂照我桎梏的心灵,我渐悟自己并不具备天涯独行般的孤绝,我应该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运行。

    诵读经典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在孤寂与失落时,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我顿时为这一伟大的灵魂所触动,倾听这位伟人在其双耳失聪后创作的《欢乐颂》,我备受鼓舞,重新奏响生命的高歌。

    人生在世,有的人可以成为经典,有的人可以成为著作,有的人可以成为手稿,而有的人只是纸篓里的废纸。我要感谢——感谢过去的日子里给我的心灵留下深刻烙印的那一部部经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在人生之路上不畏艰险地跋涉,用心去书写自己的经典。

  • 《圣人情结》
  • 生活在中国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我们总能发现很多独有的有趣的现象,让你在苦闷之中忍不住就“二二”地笑了!前些天我发现我们喜欢用嘴巴来国,爱国你只要说出来就行;最近我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我们对所谓圣人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好好把玩一番。

    中国对“圣人”,向来是恭而敬之,不敢有丝毫亵渎。一方面,我们喜欢把圣人请出凡人行列,把他们的位置高高升起,然后再涂金抹银,使人们感觉起来他们是多么完美无缺,高大伟岸,仿佛压根没在尘世活过,而是从神话中来;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把他们塑造得太神圣,结果对他们最正确的态度也就只能是一脸虔诚恭敬严肃地顶礼膜拜了————若谁敢有其它,嘿嘿,“离经叛道”、“浅薄低俗”、“荒谬无知”等等词语免费为他加冕!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圣人情结”。从前,“圣人情结”只发生像孔丘童鞋这样的圣人身上,现在则更加泛泛,凡是在中国比较出名比较正面的人物,都可以被无限拔高,成为“圣人”。比如说,杜甫童鞋。

    最近,中学课本里收录的蒋兆和先生所作《杜甫像》,被各种涂鸦后,上传网络,引发关注,杜甫变得“很忙”。然而有人却不能忍受杜甫的“忙”,比如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他就发话了:“如果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

    看吧,这就是一种“圣人情结”在发作!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眼里,杜甫的形象仿佛只有一个,那就是皱紧眉头忧国忧民的悲催样,好像只能如此,杜甫才显得伟大!现在倒好,杜甫一会儿扛机关枪,一会儿打篮球,一会儿踩单车,一会儿开坦克……这哪还有圣人的样啊?杜甫可是诗圣,形象怎容抹黑?任何涂鸦,都是诋毁!谁诋毁,谁就是大不敬,而对圣人大不敬的人或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番话下来,仿佛我们已经到了罪大恶极理应一死以交待世人的地步!

    然而这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娱乐,用得着如此夸张的恐吓吗?难道说,所谓圣人伟人就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只能仰观不可娱乐?可是在我看来,所谓圣人,准确说应该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伟大的人;伟大的人应该是可亲可近的,而不是冷冰冰只有一个表情的。一个表情的伟人,不是真实的伟人,不值得我们尊敬,也不值得我们引以为傲!

    说到底,圣人情结其实是一种不敢逾越前人的自卑。而正是这种自卑,让很多人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创新精神,徒劳一生不过是矮人看戏,人云亦云。这,才是民族的悲剧!很高兴,从“杜甫很忙”一事起,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已经不再那么把圣人当回事了……

  • 《女生的超市情结》
  • 有句话说女人天生就是购物狂,这话真是对女人再准确不过的评价。女人既是购物狂,理所当然就逛了,当然逛的都是哪些地方恐怕就无法细数了。但有一个地方绝对是各个年龄段的女人都会与之产生情结的地方。它不是各大专卖店,各大商场或者什么大牌的发布会,它是如今地球人都熟悉而且离不开的地方,那就是超级市场。

    总之超市里的女人之多年龄跨度之大,且身份相差之大都是其他的任何地方所不能比拟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妈大娘们“强悍”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不苟言笑的职场女性细腻的一面。当然这之中不乏“温情”的母女血拼的经典场面,很多女生就是在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与超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到超市大概每个女生家里都会有个“前辈”将我们领入这个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战场”,那个“前辈”便是我们可亲可爱的老妈。我相每一个老妈都会将自己的儿女在第一时间拉入这个“战场”作为自己的“后援团”,尤其是有女儿的老妈,这之中的幸福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话说,我们班有一个长相可爱身材玲珑的班,其可爱程度都可以去拍广告了。但就是这样要逛就该逛大商场、各大服装店的时尚女孩却宁为了与老妈在超市血拼而推托了与姐妹伙的出行。

    不管我们多么热情的、极力的邀请,都无法挽回她那被超市俘虏的心。当然这也是我们之后才知道的,因为在此之前她回绝我们的理由是她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所以不能和我们一起去。哎,也罢人家有“重要的事”嘛,我们也就不强求了。可谁知当我们疯玩了回来竟看见她和她妈妈一人提了两大口袋的“战利品”满载而归,我一眼望去那四个大口袋全出自大型超市。

    我吃惊的指着那些口袋问,这就是你说的‘重要的事’?!

    “对呀!这么重要的事。”她回答得理所当然,然后带着一脸满足的笑跟她妈“得胜归营”了。

    由此可见女孩是老妈在超市最得力的战将。但俗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邻居的一个小我一岁的女生就很好的将它诠释了。

    话说我这个邻居,虽然比我小但学习成绩却是我望尘莫及的,我们同一个学校她就经常是她们年级的头几名,经常得到奖学金,那IQ可是相当高呀!可就是这么个准职业女性一但进了超市那可就象完全变了一个人,整个一个“超市大赢家”。

    一日我们这位“学习尖子”又去了她的天堂——超市。回来之后我们问她今天又有什么战果,只见她红光满面士气高涨的打开那包“战果”,一一列出来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这个可是打了七折的呀!这个是买二送一的,多划算。还有这个、这个、、、、、

    她说得兴奋异常比她又得了一个第一还要激动,末了她还发挥了她数学的特长给我们仔细的算了算她买这些东西又为她家省了多少钱。我每次都目瞪口呆的听完她的“战果介绍”,那一刻我头脑中的精明职场女性的形象与一个转战各大超市的家庭妇女的形象不断的重叠、重叠、、、、、

    当然像我邻居这么牛的女生毕竟是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女生或多或少都有着超市情结,不过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罢了。我对超市的感情最大程度上是缘于嘴馋,但认识我的人却又都知道我也是一个吝啬鬼,所以超市在这两方面满足了我这样苛刻的条件。因为超市会时不时的打折嘛!

    凝望超市的商品总是满满的摆满了货架,且商品又是那么普通的生活化大众用品,不管是消费时还是消费后都丝毫不会给人心理负担。可以说在选择商品时的氛围上就大大的放松了购物者的心情,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穿睡衣来超市的如波斯猫一般庸懒的女性。看来只有超市所特有的气氛才能让再外无论如何也要注意衣着的女性如此放松了,这也是女性对它有特殊情结的原因之一吧!

  • 《手的情结》
  • 每当空气浸染了夜色,每当无边的昏暗笼罩了不尽的嘈杂,我就忍不住闭上眼睛去聆听,忍不住伸出手去推开记忆中的那扇斑驳点点、摇摇颤颤的院门。

    “吱呀”一声,我依稀又看到那个老太穿着厚棉袄坐在冬日的余晖中。她抬手招呼我过去,于是院里时常就响起一阵我童年时轻快的脚步。至今,我仍不明白为何当别的孩子办家家的时候,我却喜欢与一个孤独的老人相处在一个昏暗的小院。这种情形,可能就像在热闹的聚会上,总有人愿意独坐一隅,自斟自饮。

    老太总喜欢拉着我的手捏捏握握,然后认真地对我说:“手掌厚,有福气。”我也喜欢煞有介事地为她“看手相”:粗糙的手掌,灰黄的指甲,每个关节都有些变形错位。那手便如一棵常年受到季风肆虐的一样,有一个偏向于某一方向的树冠。

    后因求学越行越远,我离开了那里。某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我来到了那扇院门前,那时家家都张灯结彩准备过年,惟有这破旧的院门被冷落在一片祥和喜庆之外。我急切地敲门,却只听到呼啸的寒风中木门孤独的回应,声音脆得快要断裂一般。我沮丧地倚在门上想:难道她正如自己说的那样回老家等老了么。我突然好想念那双粗糙的手,它实在是太老迈了,恐怕再也难载风雨。

    我奶奶也有这样的一双手,只是我和奶奶的关系向来冷淡,故而很少感受过奶奶那双手的抚摸。但后来,奶奶的双手却告诉了我特别的意义。有一次,父亲很晚都没回家,奶奶便拉着我去找他。一辆卡车忽然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奶奶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似乎反倒有种寻求保护的愿望。我也赶快握紧手来回应她,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手有用了。卡车驶过后掀起一股大风,我在搅乱的浑浊空气中咀嚼着尘土和蒙蒙夜色:原来人人都有一双有力的手,只是有的人不想或不肯用这双手去担负任何分量罢了。可惜这道理我明白得太迟,就在千禧年春节期间,奶奶去世了。又是一个静静的夜,我借着月光端详着自己的手:迄今为止,它所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于是,我渴望一双柔和而有力的手。我以为母亲有这样的一双手,然而有一天,我惊讶地发觉母亲的手竟开始变得粗糙,也更让人难舍了。尤其在挥手作别的片刻,我多么希望那高举的手永远定格在视线里。这是一种怎样的温馨呢?是不是每个出门在外的人都觉得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慷在羁绊着自己?仿佛冥冥之中总有一只手牵引着我的心,无论我是在撒哈拉沙漠中,还是在太平洋上,都会感受到这股强大的引力。你是否也曾感受过这样的一只手呢?

  • 《我的手表情结》
  • 像我这样如今三十出头从山旮旯奔出来的孩子,都会对手表有一种特殊情结。

    日出而作,日归而息。这精辟的话语既是对农人们艰辛生存的礼赞,又是对他们素朴时间观念的一种诠释。果黄果熟,云消雾起,他们用不着去关注时光飞逝的细微脚步。报晓的雄鸡,有规律的虫鸣叫,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座座充溢着生活气息的钟表。但太过于模糊和笼统,又让他们有言之不尽的缺陷和刻骨铭心的憾恨。

    至今我也清楚,那是我刚读四年级。上学常常不是迟到就是早得过火,拥有一块手表就成了我最奢侈的愿望。那锃亮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声音悦耳节奏和谐的手表啊!但还没等我把渴求讲完,瘦削的脸上已挨了凶巴巴的父亲狠狠的一掌。家里太穷,只有两个劳力出工,家里年年超支,靠救济粮和野菜根度日的我,太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了。

    于是,在贫穷的原野上,放飞画手表的梦,就成了一种浪漫,一种悲壮和苍凉。

    就这样,我学会了在手腕上画表。在全班四十多个同学中,我画的表形象最逼真、最完美。秒针、时针、发条、链形的表带,一个部件也没有遗忘。画了国产的,还要画标有洋文的进口货。画一个不过瘾,就在我的双手腕甚至手臂上画过十来只手表。洗漱时,也不忍把墨迹丢掉。

    手表,不仅是掌握时间的需要,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公社的朱书记有手表,在太阳下光芒惹眼。除了朱书记外,就是河对门的狗儿哥。据说,赶甩手场的狗儿哥那时是个猪偏二。靠赶场天帮猪贩们撮合生意得几个口水钱。尽管村里的人都是鼠眼看他,认为他偷奸耍猾东游西荡不务正业,认为他文不文武不武鬼冲冲的。可我却不这样认为,要知道,山前山后,对河两岸,只有他才拥有一块手表啊!尽管寒风啸啸北飘零的冬天,为了显露出自己的宝贵家什,他将衣袖挽得高高的,让人觉得有点滑稽和酸涩。

    刚脱掉农皮的第一年,我便分配到一个僻远的乡村小学任教。第一个月领了工资便急匆匆去县城买了块手表。揣在衣包里又怕碰坏,戴在手腕上又怕搞丢。每当经过川流不息的人群时,我就比华老栓还华老栓,小心翼翼地摸这硬硬的东西还在不在。说来也许你难以相信,我曾为了顾惜手表,而让手臂在跳车时划了一具吓人的伤口,鲜血滴滴,疼痛钻心。感受那贮有体温的精灵,聆听那“嘀哒”的响声,变成我入睡时一道必修课。那种珍劲儿是永远无法表述清楚的啊!

    我和妻订婚时,手表还是定情物。在那样的年月,没有像现在流行的几金几银名车豪宅一样,再说我也没那个实力。就在乡场上的百货商店给妻买了一块手表,葵牌的。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葵花向太阳。分针围时针,秒针围分针,日复一日,地老天荒。那不变的执著,那感人的忠贞,何不昭示着爱情的长青和永恒呢。

    土地放下户,日子渐渐红了火,戴表的人便普遍了。再来后,电子表出现了。地摊上一包普通的烟钱就可以实现拥有表的梦。再往后,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了。调血压,稳心律等疗效功能反而占了上风。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当日子越来越殷实,信息与我们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拥有手表的人反倒少了。除了作装饰和收藏,好多人甚至把它视为一种累赘、一种负担。我想,单单归咎于拥有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理由永远是不够的。

  • 《橄榄绿情结》
  • 爸爸、妈妈:

        您们好,近来好吗?

        我想,您们一定没想到我会在遥远的军营里给您们写这封吧?到这里军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从来不曾离开过家的我来说,这段时间全新的生活体验,我实在有太多话想对你们说。

        爸、妈,你们记不记得我小时候每当两个姑姑回家探亲时。望着眼地一身帅气的军装,我老是嚷着要穿“新”衣服,高兴地穿着松大的衣服满屋跑,却总是时不时就摔个鼻青脸肿。记得姑姑当时很严肃地对我说:“军装是很神圣、庄严的,并不是人人都能穿的,一旦穿上,就要对它负责”。当时年幼无知的我站在镜子面前傻傻地笑着。像个木偶似的,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损坏这件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可能从那时起,穿上一身橄榄绿就成为我的心愿了。

        今天,我终于体会到了美梦成真的滋味。也深深体验到穿上那身橄榄绿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这时,给我的第一个认识就是什么都要靠自己。爸、妈,说出来,你们一定笑话我,我遇到的第一个难师竞然是最习以为常的登被子。想起在家进而的时候,被子哪里轮到我来益,都是你们在我起床后给叠的。现在可好,第一天晚上的时候,连长教我们叠被子,我们这些平常什么都不干的“小姐们”怎么也叠不成一个个的“豆腐块”,气得连长下了最后通牒,“再叠不好。就别睡觉!”没办法,我们只好两人合叠一个,你折这边,我拉那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叠成了一个眼看手勿动的“豆腐块”,为了避免晚上把辛辛苦苦的“战果”破坏,只好委屈自己,一晚上没盖被,床上只有一张凉席,冻得我们一晚上睁大双眼。那时,我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吃着妈做的可口饭菜;跟爸抢报纸看,然后躺在舒服的床上,听着心的音乐,一觉睡到大天亮。

        爸、妈,在这几天的训练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军体拳训练,从小就想学点拳脚功夫的我,终于等到了机会。可俗话说得好“看时容易做时难”,我总算体会到了原本羡慕那些上天入地,飞檐走壁的侠客,是如何的潇洒,现在才知道,要想有本领,非下苦功夫不行,一天的军体拳练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累得个个腰酸腿育,叫苦连天。说也奇怪,几天下来,还颇有成效,我也能打得像模像样的了。

        说到这,你们可别以为军训都是这么苦的,其中也有甜的时候,每次训练世界经济的时候,平日里严肃的连长会兴致勃勃地教我们唱歌,听着听着,我发现平常从来不听的军歌出自军人那粗犷宏亮的歌喉中,竟也是这般的动听,慢慢地,唱歌变成了喊歌,全班同学跟连长比谁的嗓门大,一时间,也不管有没有跑调,只听见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声荡漾在整个训练场……夕阳把我们的那身橄榄绿映照得闪闪发光,我越来越爱我的军营了。

        爸、妈,说这么多,也说不尽我这些天的感受和经历,下星期我就要回去了,到那时,我一定叠一个“豆腐块”打一套军体拳,给你们看一看;唱一首军歌给你们听一听。当然,我一定会忘记穿上那身帅气的橄榄绿,你们将会看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兵威风凛凛地站在你们面前。

    祝: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 《古代小说戏曲的后花园情结及其意蕴》
  •     众所周知,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东方式的哲学观对文学的创作及其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其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孔孟为渊蔽的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共同组成影响古代作家创作的核心因素。在这种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和模式化的特征。作为这种特征的载体,各种模式和类型又各自包含着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内涵和意蕴。这其中固然有刘彦和所谓“世情”、“时序”的反映,例如唐朝之诗,宋朝之词,元朝之曲,秦汉之文,明清之小说。也有古代知识分子固有审美意趣的积习沉淀。例如采菊东篱,才子佳人,但无论前者抑或后者,均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及内在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众多模式中,其源远流长,作品众多而受到文学批评家的搭配以视。事实上。这佳人种批评自明、清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顶峰时期便已出现了。小说巨匠曹芹曾在他的《红楼梦》里借贾母之口对“才子佳人”这一模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他们那男的必定是个才高八斗的穷秀才,那女的则是知书达礼的千金,偶尔相见,却将家教宗法抛诸脑后,便去跟人私奔。同到后来,那男的却又必定高中状元,一家团圆。曹雪芹在非议这一模式的同时,也对这类小说的作者及其创作心态、动机表示怀疑。今人于天池先生也曾指出这一模式“无非是‘私订终身后园,多情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这样的千篇一律的故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多得不胜枚举而又“千篇一律”的作品里,无论其时代背景如何变幻,是太平盛世,抑或是国破家亡;又无论其人物如何变易,是张君瑞和崔莺莺(《西厢记》,抑或是铁中玉和水冰心(《好述传》);更无论其情节铺排得怎样巧妙离奇,在绝大多数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戏曲小说里,其情节的敷演均与后花园这一场景有重大关系。陈世英中秋之夜于后花园抚琴,“感动娄宿”救了月中桂花仙子一难,以至引出一段人神之间的“宿缘仙契”(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韩飞卿九龙池上初见柳眉儿,勾动“春心之意”,方才有后花园的一场好戏,又因有后花园的一场好戏才成就这一段姻缘(乔孟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裴少俊亦是于后花园中认识他那“一个好姐姐”李千金,“后花园权做武陵溪”,“成就了墙头马上”,并于后花园内金屋藏娇,一住经年(白朴(《裴少墙头马上杂剧》)。至于张君瑞之跳墙会莺莺,杜丽娘之春睡梦柳生,更与“花园”密不可分。尤其是《杜丽娘慕色还魂》一剧,杜丽娘因后花园而触动春心,又因后花园而与柳梦梅梦中相会,死后葬于后花园中,最终又在后花园中还魂与柳生相聚,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部展示汤显祖“生可以死,死可以生”情至论的著名杂剧里,后花园这一意象无论在作品结构、情节、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显而易见,作为在“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戏曲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后花园不仅是“才子佳人”模式的重要一环,而且逐渐衍生,抽离“才子佳人”的主旨园囿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和审美愈趣的文学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后花园”情结。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后花园情结的典型反映,而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后花园情结的最集中表现。几乎整部中国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都在大观园这个古代封建文化的最大后花园里上演。

        正如“才子佳人”模式揭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某些思想和审美倾向一样,后花园情结同样包涵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后花园情结进行深人的考察和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文学和美学的价值。

        日本环境心理学家相马一郎和佐古顺彦在具论著中指出“人从物理的环境中选择息,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了心理学的环境。一人的行为取决心理学的环境为什么能够从物理环境中作为一种刺激而被人类选择,和怎样被人类判断和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作为作品主题表达的关键和情节的主要依托,后花园这一场景(意象)具有迥异于一般场景(意象)的物理环境特征及心理学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后花园的地理位置、景观特点,以及情节特点等方面。

        中国园林艺术历来发达,是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自上古黄帝的“囿”“圃”至汉代之“苑”,自魏文帝曹的芳林园至清代圆明园,诸如此类,多不胜数,皇家园林以其规模宏大,占地广阔,故一般处于郊外,相对独立。如秦始皇筑秦宫,跨渭水南北,“覆压三百余里,隔天离日”。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谓之日“郊园”。至于私家园林,大者不过数里,如大观园,从荣府“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小者仅只一亩半亩。故而私人园林多紧依房舍住宅,而且多位于主厅正堂之后,因此有“后花园”之称,本文所指,亦就此类私家园林而言。陈从周先生称为“宅园”。

        后花园不仅藏于正堂之后,而且往往与书房,客舍等相连,而在作品中,书房客舍正是落拓秀才的主要活动场所。《西厢记》中,崔夫人一家于普救寺“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而崔莺莺每晚于花园内烧香,不过“开了角门儿,将香桌出来”,两者显是紧密相连,不过一墙之隔。张生亦考察研究过“这个花园和俺寺中合着”,在先住处时,“也不要香攒厨,枯木堂。远着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正是为以后“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跳墙赴期伏下一着棋子。白仁甫《墙头马上》,裴少俊将李千金洛阳带回家中,“只在后花园中隐藏”他自己则“每日只在后花园中看书”,如是者七年,居然没有给父母发觉。究其原因,除了仆人隐瞒外,还须归功于后花园地利之便。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陈世英上朝取应,寄居叔父洛阳陈太守府中,在书房中安下,“温习经史”,而“元来书房就在后花园里面。花木清幽,颇堪居止”。正因此,陈世英温习之余,方有夜吟之兴,弹琴之心。引得桂花仙子有私凡之心。

        很显然,在作品中,后花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点为作品人特提供了优越而合理的活动场所,并在很大程度上使情节的顺畅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作品中其他场景所欠缺的。

        不仅如此,基于后花园大多位于正厅主堂之后的位置特点,所以相对于封建家庭内的其他场景,后花园显得比较安全。众所周知,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历来是受束缚的,至明清二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推行,禁锢更严。《明史》所收的节妇、烈女传比《元史》以上的任何一代至少要多出四倍以上。《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上学略迟,就被腐播陈最良数落教训:“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盟、漱、栉、笋,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就连《西厢记》中红娘这样一个小小丫环,也会以“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非勿听,非礼勿言,勿动”等“先王之道,周公之”责斥张生莺莺因偶出闺门,则被夫人责之“岂不自耻”。可见,在封建社会,未婚女子少年几乎没有可能在酒馆茶市等公共场所发展情,就算在私第的厅堂之上,亦难若登天,因为这些场所景是封建道德势力强大之处,相对而言,深藏于厅堂之后的后花园则相当“安全”。在这个宽阔的游玩之所,代表礼教尊严的父母长辈一般在宴客赏花时才偶尔一到,要比厅堂清静得多。可以说,后花园相对安全这一特征为作品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充分条件。“欲望要求外界最大限度地提供出满足其欲望的机会”。在当时而言,后花园无疑是绝好的这样一个机会。

        后花园在物理环境上的另一特征是景致优美。花园本就为游赏玩乐之所,故园中亭台楼阁,木花,莫不精心安排,以期有图画之美。试看以下数例: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后花园环境对作品氛围的渲染以及对作品主人公的默化和启迪。

        在后花园情结中,人借助于园这一场所进行活动,在另一方面,园又以其独特的内涵左右着人的思想及行为。如果说,后花园的位置和较为“安全”的特征为自由情感的发生提供了客观环境的话,那么后花园的优美景致,树木花草则是这种情感的催化剂。在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传统自然观里,万物的兴衰枯荣均具有浓重的人格化色彩,而在秀才小姐眼中,作为自然替身的园林景色无疑是这种人格化自然观的一种具体展现。后花园里的花开花落,月缺月圆,燕子成双,蝶儿作对,不可避免地给予他(她)善感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憾,鼓励和引导他们追求自然、健康的爱情。《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内陈世英寄居叔父后花园内,本拟温习经史,却见“金风浙浙,玉露冷冷。银河耿耿,浩月澄澄”,感慨“是好一片蟾光,着小生对此佳景,怎好便去就寝”于是吟诗弹琴,引出一段风流公案。《西厢记》崔夫人食言,将张生与莺莺“兄妹排连”,莺莺月夜园中见:“云敛睛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而生出“离恨千瑞,闲愁万种”,“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了个画儿里的爱宠。”悲叹:“月儿,你团圆啊,咱却怎生?”这是典型的“以我观物”,物化人情。至于《牡丹亭》里,后花园自然景物的渲染,启迪作用达到了极致。杜丽娘之由生而死,死而复生,全在于倾慕柳梦梅;而得见柳生,又在于后花园春梦;之所以有春梦,又在于偶见后花园“蛇紫焉红”,春光烂漫而勾动春心,引出一段思绪:“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_后皆得成秦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笋,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在这里,后花园的景物直接引导、启迪主人公向往自由爱情,追幸福的健康情感,并在情节的推移中催促这种思想情感的发展和成长。在整部作品中,后花园的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场景,而是上升为自由和爱情的启蒙者。

        张世君教授在论及《红楼梦》的庭园意趣时曾指出,作品的主旨是表现“静态美”并归纳为“庭静”,“景静”,“人静”。其中庭静指家庭之平静,景静指景物之优美,人静指人物之温文。我们在这里套用,改装一下,用以概括后花园这一意象的环境特征:园静,指后花园之位置静僻;景静指景物之优美。后花园的这些环境特征至为重要,因为“人从物理的环境中选择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了心理学的环境;人形成心理学的环境是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的作用来实现的”,而“地理环境又以人的经验作为媒介,为人们提供出心理学环境,行为环境,而人的行为发生下行为环境之中”。显然,后花园的各种地理环境特征在与人物的经验,修养等各方面的认识进行分析,融合后,形成了和谐、协调的心理学环境,引导人物的行为,而最终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后花园情结。

        前面曾经提到过,在后花园作品里,后花园是故事情节的依托,这是后花园情结的基本情节特点。当然,这里的所谓依托乃是指其在作品情节中的份量而言,因为在不同的作品里,关于后花园的场景描述多寡悬殊,相差甚远。多者如《牡丹亭》,《惊梦》一出几乎全写后花园,至于《红楼梦》自十七回大观园筑成,元妃省亲之后,绝大多数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大观园中,多达数十回。少者如(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写韩飞卿为寻柳眉儿误人王府后花园,不过短短数行文字。但是,长者固然在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短者亦往往是情节的纽带,衔接的关键。假若韩飞卿没有误人后花园,自然不会有后来的误会和喜事;陈世英不于后花园弹琴,则桂花仙子如何有“私凡”之心?在众多作品中,《红楼梦》是体现后花园情节特征的典型。在小说中,大观园的空间布局是对应小说故事情节的坐标系,成为情节依托的载体和连接情节的媒介,小说的故事情节推进几乎一一对应于园内的亭台楼阁,既互相独立,又各自联系,组成作品完整的情节网络。

        由于深受后花园环境特征的影响,后花园式的故事情节呈现出另一个特征:情节的理想化和浪漫化。在大多数的后花园作品里,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情节,简化内容,凸出理想,淡化困难。以至在这类以宜传自由爱情为主的作品里,作为障碍的封建家长等人物的形象显得单薄无力,而这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显然并不相符。此外,大团圆的结局也是理想化的典型表现。至于男女主人公的相爱,也具有较浓厚的浪漫色彩,不论是张君瑞与莺莺,还是裴少俊与李千金,还是韩飞卿与柳眉儿,几乎无一例外,全是一见钟情,刻骨铭心。浪漫化的特征还表现在一些作品的神鬼情节上,《牡丹亭》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杜丽娘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充满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

        后花园的环境特征和情节特征互相联系,互为依存,共同组成了后花园情结的外部表征,考察和研究这些表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人把握后花园情结的深层意蕴。

  • 《礼堂情结》
  • 有些人是我们无意中赶逅的,但也许将与其共度一段人生旅程;就是这样,有些看似无生命的东西无意中让你驻足,没想到未来的一天你会回来,仅仅是为了一段回忆。

    附中的名字是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听到的,老师说:今天开始你们要为以后能上北大附中而努力。虽然当时这句话没立刻在我身上起什么作用,却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目标,也认定附中是最好的中学。

    当时的小学校舍陈旧,竟无一个礼堂,学校要开联欢会只得向邻居——附中借用礼堂。就这样十二年前我就有幸走进了附中的校园。坐在礼堂里看演出,如今已不记得有什么节目了,但隐隐记得自己总是环顾四周,宽敞的礼堂,明亮的射灯,高高的舞台…当时觉得真是太华丽了。自己好想去摸一下麦克风、幕布。这就是我和附中礼堂的初逢,哪怕第二次相聚是六年后的事,我也觉得他对我已是十分熟悉,十分亲近…

    现在看附中的礼堂已是简朴极了,样式就更有些ugly之感,而且设备……但若真要翻新,又让我有一些难舍。怎么说,我与这礼堂的那段深深的情意是附中留给我的特别的财富……

    记得初中时,自己还只是台下的观众,但因班里的职务我曾参与学校联欢会的工作,结识了当时的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双双),她对工作的热忱让我顿觉自己的工作算不上有什么辛苦。校联欢会前一周,已是晚上六点多,我仍在礼堂中等待布置下来的工作,从未如此晚还呆在学校,可我一直静静地坐着,听那预先录制的歌,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画着布景。我也好想做这礼堂的主人,上高中争取也当文艺部部长。这想法或许太幼稚了,但它真是我一个庄重的目标。高中如愿留在本校,我好像不是为了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为了能在附中作文艺经理,能自己开一台联欢会。因此报名学生会时我直截了当提名自己进文艺部。我的执著让人有些无法拒绝,学生会接受了我这个无半点文艺特长的文艺部委员。就这样,我与礼堂也正式建交了。

    1997年的冬天不经意间降临到了校园,我彻底用工作代替了学习,全身心投人到筹办联欢会的工作中。那时常穿一身蓝色牛仔,每晚以食堂中的外卖汉堡充饱肚子,一天换一两个对象来交流工作,在空旷的礼堂里设想那一天的场景……突然有一天发现其实一切还零散的满脑乱置,我总负责的联欢会到现在只有节目可让人放心,其他都是未曾涉足的呀!莫名的孤独包围着自己。寂静的夜空笼翠着校园,只有礼堂灯光依旧。我靠在扶栏上深吸夜的寒气,可能是自己太垄断一切了,太相信自己有驾御一切的能力,不想把礼堂的任何一个角落分给什么人,哪怕是自己不很精通的舞台设置和宜传。此时的礼堂愈加空旷,我打开所有的高射灯,不敢再抚摸那刚修复的舞台,走了音的钢琴被我无声地弹出几个屠音。想起老师的教导:注意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同学的交心,相信别人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我不能让礼堂成为自己的私属,他应是丰富多彩、充满温释的公共舞台……

    此时已离开会两个星期了,在重又编组,审核节目、游戏并最后敲定后,我成了宜传部、外联部的常客,连学习生活部、体育部和校刊编辑部都找来了援兵(全部是同年级),让他们负责舞台设计、布置,并承担开会当天的调度、换景和之前的海报、广播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年级是联欢会的核心。仍是晚上八点多,我依旧在奋战,但耳边时常传来相互支援的伙伴们的声音。礼堂仍很宽阔,但每个角落都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有些成了闲人,东照顾一下,西照顾一下,看着彩带系上了幕布,花园式舞台已立起了栅栏,我安心多了。的确,附中的舞台总是集体智慈的结晶,我所向往的成功应深深扎根于蓝天下的这片热土,扎根于我最亲的这个年级。

    12月28日,29日,都是过了晚上十点才干完,到家还要进行主持修改,我的身心始终被特别的力量鼓舞着,丝毫不觉疲惫。30日,已是过了晚上九点,我有些不愿接受明天就要开会的事实,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很多灯还没挂完,幕布、桌椅也有欠缺,我的心不免急了起来。靠坐在椅子上望着忙碌的同伴们,一阵疲倦突然袭来,我说不动什么,也想不出什么了……“你先回去吧,我们一会儿就能弄好。你明天要做主持,别累哑了嗓子,赶紧回去睡吧……”我不知为何如此信任他们,并深感被支撑起来,自己的年级同学,我还会有机会为你们分担什么吗?回家的路上,通明的路等告诉我,明天一切都会好。

    有些日子我会确切记得自己的穿着,蓝衣白裤是我那次主持联欢会的选择。当我欣幸地在清晨跑进礼堂时,红红的幕布已拉紧,上面已点缀完成。我从后台走上舞台,“天哪!你们都弄好了?还在弄什么!……早上几点来的?……不,晚上什么时候走的……”又有一些熟悉的面孔跑进后台:“我们能干点什么?”“好,帮我拿这些,准备游戏发奖。”我被忙碌和温暖包围着,只穿一件薄毛衣也让我出了一身汗。

    虽然联欢会因设备问题也出了一次小冷场,但我始终充满信心和激情。看着同学们帮忙从校外请来的舞蹈,回想起来他们刚才说的夜里2点回去早上5点又回来,我从心底想说一句:谢谢!台下的同学们兴致很高,老师们也积极地参与,我想把鲜花赠给每一个人,我希望所有参加这次联欢会的人都能记得他们。这时的礼堂,似乎我们的年级最有活力,他们组成一个方阵支持我,他们齐声猜中每个问题,为自己的领先而欢呼.我也忘记自己是在主持,不禁为他们的领先高举手臂,纵身跳起。

    说句实话,我自己把学习与工作摆到同等位置,今天与附中不仅是学习也是工作的暂时告别。我会在记忆中寻到一丝疲倦,但更多的是为自己能与一群事业心很强的人有过不少合作而颇觉回味无穷。后来,礼堂再没开过新年联欢会,也许是老了,旧了,但却使我对它更有一分熟悉,使我每每不禁被他传出的乐声吸引,走上台阶,走进后台,不经意间看到一些曾经的痕迹,那是我们曾经共同创造的一段辉煌。

    年迈的礼堂,希望因为我、我们而使你演绎出的乐章高潮永驻人心,也希望我们的人生乐章走向不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