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确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4:49:51
  • 《写作没想法?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

    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对这一方面,我作了一些小小地探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例如:《真没想到……》一题,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邻居王叔叔原是一家工厂的一位科长,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原本欢乐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影。几个月后,和他同厂的工人大多自谋到了职业,可王叔叔却放不下架子去谋职,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可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到路旁新摆的自行车摊旁修自行车,没想到摊主竟是王叔叔。王叔叔还笑着说:“我又上岗了。以前爱面子,现在想通了,只要靠双手劳动挣钱,都光荣!”这篇文章由王叔叔的“下岗”到“上岗”,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再如:《我尊敬的一个人》一题,写作之前在先确立“为何尊敬”这一中心。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原因,如因某人“反腐败”而尊敬。这样一来,再叫学生写一篇《我不喜欢的一个人》,学生马上会想到李洪志,想到他残害人民的思想而确立不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当然具有时代气息。

    二、立意求奇法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这种立意方法较为常见,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到,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三、立意求深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 《有趣的立夏》
  • 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末年确立的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气。这些节气中还包括了清明等传统节日。在这24节气中,我无疑最喜欢立夏了。

    立夏,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的开始了。既然夏天开始了,那意味着气温的渐渐升高,炎热马上就会到来。为什么我还要喜欢它呢? 当然是因为学校一年一度的立夏拄蛋节了,虽然我每次都是刚开局就蛋碎一地。

    阳光明媚的立夏早上,我从床上爬起。厨房里,妈妈已经在辛勤忙碌了。桌子上的盘子里,我应战用的茶叶蛋静静地躺着。我匆匆地吃过早饭,急急地往学校跑去。

    放下书包,坐在座位上,我焦急地等着比赛铃声的响起。“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拄蛋比赛开始了。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纷纷起身,急匆匆地掏出各自精心准备的战斗利器,抓住就近的对手,捉对厮杀开来。我拉住离我最近的同学,无需言语,直接开始了肉搏。我用力地握住自己的茶叶蛋,使劲地去顶对方的蛋。没想到“咔嚓”一声,我的蛋从头到尾碎开了。真是出师未捷呀!好在我还有一枚蛋在手。于是我掏出第二枚茶叶蛋,毫不犹豫地再迎了上去。这下坚持时间长了点,可最后还是没坚持住,吧唧一声,蛋又裂了。这下可好,蛋白,蛋黄都挤坏了。我一看大事不妙,赶紧把它们塞进嘴里,一阵狼吞虎咽,悻悻地“退回江东”。好在妈妈的手艺实在不赖,虽然蛋不够坚,味道却不差,也算给我的溃败添了一丝丝光彩。再看看其他同学们,胜者得意洋洋,四处挑战。败者虽觉可惜,却也没见垂头丧气,倒是三五成群地围成一团,津津有味地围观他人之间的战斗,不时爆发出阵阵加油声,欢呼声和叹息声,显得比参战者还紧张,还专注。没过多久,随着蛋王产生,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关于二十四节气,大家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可以分享下?

  • 《高中E事》
  • 我的高中时代过去了,过去的是我的高中时代

    ——题记

    一些有事的人

    一上高中,我就确立了我在高中阶段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走。第二步:走。第三步:还是走!所以我就走掉了,最后走了一个不知道是多少本的学校,也很不错啊,不丢人。现在回想(回想?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的词。)一下我的高中时代,我只感觉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也是过来人了。因为三流的学校,配上不入流的老师,只能培养出非主流的学生,这可是需要勇气的。而我进入颠峰状态时应该是在高三,因为那时我已经疯癫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最后竟然决定要去泡妞。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的想法一出现,上天马上就赐良缘给我,这也就给了我不能反悔的借口。我的缘分是一个每天在一起吃饭的人,学理,长像颇为冲动,不过无所谓啦,总之驴唇能对上马嘴就好,哈哈,我这个人就是喜欢自嘲。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庸俗并快乐着,每天为五毛钱的冰砖而争论,空闲的时候就一起去看喜羊羊。我们讨论着彼此喜欢的话题,我说我有着懒羊羊一般的气质,她说我像懒羊羊头上的那个东东。偶尔我们也会一同去征服学校旁边的那座山峰,站在山顶上,我们情不自禁的拥抱着,感受着,好像两只自由飞翔的小,我也曾经想过去印证,她告诉我,那样只会做自由落体运动。于是我们继续着小鸟般的快乐。

    一些有人的事

    学校的生活很快乐。你会说我是在讲着一个无比虚伪的事实。没办法,事实总是虚伪的,正如CCTV里播放的新闻。但快乐总不会欺骗我们,在我可的学校,也会发生一些快乐的事情,就好比,打架!我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矛盾最快乐!(莫非我记错了?)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快乐当中,我的学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校,含盖了从学前班到高三各种不同的年级,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你不知道,那种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尤其是当我们升入高中的时候,那我们可就是全校的老大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了!高兴的时候,到下面走走,顺便向手下收收保护费什么的;不高兴时,拽上几个学弟,到网吧包一宿,当然,学弟只是一个钱包的功能,如果你愿意,他还可以升级为自动取款机。不过,最有意思的事情便莫过于打架了,记得我们高二的时候,几个初三的狂妄少年向我们行会的一哥们挑衅,不幸的是,我们那哥们落单了,而当时对方有四个人,三条棍子,而我那哥们只有一个人和一支打火机,所以就刮掉了嘛。后来他约了我们整个高二学年,向初三组发出一封正式的挑战书,战书上只有一个字:打!不幸的是,由于一些不可逆转的原因,我没有参加那次事件,后来听人说,我们高中组装备极其精良,不仅有双节棍,齐眉棍,硬禅杖等硬武器,还有大砍刀等一些发亮设备,而对方只有一把菜刀,还是生了锈的……后来战斗就不了了之了,毕竟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也不知他们交了多少保护费,可怜的我有如此好事居然没有摊上,事后想起,不禁潸潸而涕下。

    一些无事的人

    上课也是一件很Happy的事。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睡觉,在我班流行一句谚语,那就是春困秋乏夏打吨,冬天冬眠。所以在一年四季,你在我班都可以看到常睡不醒的人,从而导致一些曾给我们代课的老师反映,一些学生的面孔很生啊……当然,睡觉也是分几种境界的,经常睡觉的叫觉虫,长睡不醒的叫教父,连站着都可以睡着的我们称他为教主,而睡觉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皇!我班的教皇只有一个,他最辉煌的战绩是一次在班里睡觉,睡到中午时尤在梦中,后来就被锁在了班里……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是下午了。不过后来我们才想到,教皇的做法固然可敬可佩,而那位锁门的同学则更是雷人,所以后来我们一直尊他为锁神!不过高三的时候,睡觉人的数量有些减少,因为他们通常会被后面打扑克的同学吵醒,只好无奈的起来聊天,聊累了就看小说,看累了就玩手机游戏,玩累了就出去上个厕所,顺便吃个烤冷面……

    一些无人的事

    高三上到后来,实在是太闲了,闲的我们就开始在班级里抓老鼠。不用怀疑,高三的班级都在一楼,所以经常会有老鼠出没。据说我们上届是有人养猫的,后来他们人走了,猫,也走了,所以我们这届只好辛苦点,自己动手抓老鼠吧。老鼠其实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他们通常在上课的时候悄悄的进来然后溜进讲台下面,这时第一排的女生就会很自觉地配合它们,发出诡异的尖叫,把老师和老鼠一起吓倒在讲台上。无辜的老鼠只好躲在讲台下面,抱着家人瑟瑟发抖。发生这种状况之后,班级里的男生便出动了,我们手持神兵利器,脚踏八卦方位。周开讲台,深入龙潭虎穴之中;尾追截堵,遍跑班级尺寸之地。最后惊得班里女生娇喘连连,累的无辜老鼠精疲力尽,我等亦如斗战胜佛,喜乐无比。对老鼠的处决乃是一件公案,我等商量未果,乃将其装入水桶之中。后有一大姐大,气胆包天,舍身取义,将其拿出,置于面巾纸下点燃!熊熊烈火遂燃起于班级,诡异气体亦伴随其左右,我等便在冬日零下二十几度天气里,打开窗子门厅,上了一堂此生难忘的数学课……

  • 《典型》
  •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历:中心确立了,很多材料自然泛人脑海。但写作时,这些都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是否都用上呢?往往不是都用上,而是“择其优而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选用典型材料的过程。所谓典型材料,就是能在某一方面最具表现力的事例要使选材典型,应该注意以下的做法:

    1、选材取小舍大。应试作文一般600字左右,要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对所选材料充分展开描叙,如果材料大,过程长,头绪多,在短短的篇幅中势必难以展开。“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著名作家王愿坚也说“即小见大”,这是一种很好的使选材典型化的方法。只要材料典型,“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例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选材很小:车夫送被他挂倒的老女人到巡警所。但是,正是这个小材料却折射出大光辉:他让“我”了解了自己与劳动人民的差距,他让“我”懂得了自省,为“我”的明天指明了方向。再如写《这是在前进》,有学生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大好形势,有学生写新中国成立来各条战线的伟大成就,甚至有的写中国革命斗争史或社会发展史,这些材料确实都能反映“这是在前进”的主题,但是由于选材太大,写作时力不从心,效果很差。有个同学注意选小材料:自己家庭的变化过程。以三张照片为线索,反映“时代在前进”,题材虽小,却深刻有力。

    2、选材取少舍多。“韩将兵,多多益善”,这是指打仗而言,写文章选取材料时,往往要反其道而行之,要以少胜多,以精逞强,从而使材料典型,中心明确。著名作家魏巍写《谁是最可的人》,重点用了三个材料:书堂站战斗、马玉祥烈火中勇敢救朝鲜儿童、志愿军战士就吃炒面一席谈话。这三个材料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爱国爱民的内心世界。而最初,作者写作这一通讯的时曾用了二十多个事例,反倒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3、选材取深舍浅。记叙文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有一定的思维深度,那些思想容里不大、不痛不痒的材料,最好不要选取。例如写《误会》,好多同学写少了文具用品而发生争吵,或因某句话某件事让朋友间产生了隔阂等,这些一般化的“误会”,读后使人觉得平淡,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有一位同学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医院护士长的继母一向关心我。后来继母却把家里的牛奶、鸡蛋、水果等我喜爱的食品带到医院,我与继母产生隔阂。两个月后一位从海防前线回来的军人找到我家,原来,继母常为军人的老母亲输过血,并长期担任了她的家庭护理工作,还送去了牛奶、鸡蛋、水果等食品。全文通过我对继母的“误会”,写出了继母的高贵品质,使文章有了较深的思想教育意义。

    如果同学们注意把握选材典型的方法,一定能写出具有较深思想意义、能感染人的好文章。

  • 《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根据》
  •     论据是确立论点的基础,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大类,即平时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论据是由现实材料、厉史事实或实践经验等来充当的。“事实胜于雄辩”,以事实做论据是很有说服力的。事理论据指的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或自然科学中的公理、定义、定理及规则来做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个作用决定了选择论据的严格性。

        第一,做论据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必须典型(能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才经得住检验,才有说服力,才不致于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做论据的事理必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矶的道理,才具备做论据的资格。引用经典著作不能断章取义,容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直接引IEJf}.Jv必须查对原文,间接引用时,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原意。

        第三,做论据的事实和事理,都必须与论点有内在联系,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运用事实论据,要根据论述中心的需要,用精当的语言概括事实,防止把议论中的叙述混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述,运用事理论据,必须谁确概括事理。 运用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都要做到理由充足,但又要防_止雷同、堆砌。

  • 《理想的产生》
  •     理想在风与雨、血与火的实践中产生,在和人民群众结合的过程中确立,但理想还是主观的设想、愿望,它是否正确,还要经受实践的反复考验。《青春之歌》、《红岩》等很多优秀作品都生动地展规了民主革命中大浪淘沙的历史画卷。我们这一代青年同样经受着新的历史实践对理想的检验。如果你的理想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作指导,又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那么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上大学、搞科研,还是握钢枪、抡锄头、抱风钻,都会大有作为,为人民做出贡献。优秀短篇小说《女炊事班长》中的薛钢,《金鹿儿》中的售货员金鹿儿;中篇小说《天山深处的‘大兵’》中的郑志桐,《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解净,《高山下的环》中的梁三喜等,一批当代青年的新人形象,都以崭新的风貌闪耀着青春的理想光芒,成为我们青年学习的榜样。与此相反,你的理想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那么不仅不能展翅翱翔,还会误入歧途。陈建功的短篇小说《飘逝的花头巾》便以沈萍的形象给青年敲响了警钟。

        《飘逝的花头巾》中的主人公之一沈萍,曾因母亲被错划为右派,而自幼惨遭不幸。她在逆境中“不认熊,一也不认命”,发愤读书,终于在打倒“四人帮”之后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由于她奋斗的支撑点只不过是“让人刮目相看”,所以一旦从边远小镇进入堂皇的学府,便为自己的“土气”自惭形秽了。于是她拼命打扮自己,挖空心思去巴结名流,以和名人有特殊关系令同学惊叹而满恳。为了满是新的虚荣,最后竟攀附名门,向一位学者的遭德败坏的儿子以身相许,失去了少女的.贞洁。作者感慨他写道:“奋斗者,不尽然那么伟大1”这是现实中存在着的无情的事实!沈萍的奋斗支点建立在可怜而渺小的个人主义之中,要达到的目标是可卑的个人虚荣。这样的理想,这样的支点,可以部分的成功于一时,但是经受不住实践的长期考验。她最后陷入泥坑,到了毁灭自己的边缘是发展的必然。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秦江,由于“在振兴中华的激流中找到了新的奋斗支点”,他的理想经受住了时间和荣誉的考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自觉性更强了。

        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一九三O年给友人的一封中说:“家庭—有若干人,情—是一个人,而党—一百六十万人。只是为了家庭而活着—这是动物的利己主义。为一个人而活着—是卑劣的,只为了自已—是耻辱。,’·…握住一方向盘朝联共(布)前进,你的生活将充满生机,为什么生活的目的性也就更明确-了。”①说得多么深刻!今夭到处都不乏奋斗着的青年,可是你应该们心自问:我的奋斗是为了家庭,还是爱人,还是自已,还是党?如果你回答得不正确,那么在新历史时期的大浪淘沙中,难免要蹈沈萍式的覆辙!

  • 《议论文如何确认论点》
  • (一)论点确立的要求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论点总是以判断的形式出现,明确表示作者对所论述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时。论点是议论文的根本,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在写作过程中,它处于主导地位。文章的论据总要根据论点而提出,论证总是围绕论点而展开,论点能否站得住脚,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一般说来,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它就是文章的主题。为了便于阐述,充分说理,还要分论点。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统率下的论点,有的补充发挥中心论点的意思,有的则是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分论点的种种说理、论证,都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都是为阐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论点的确立,要依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实际,一般要达到以下要求:

    1.正确性。这就要求作者用科学的思想去认识和思考问题,明辫是非,分清善恶。因为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事物,并对提高读者的思想认识有一定帮助,如果作者没有正确的观点,就达不到写作目的。

    2.严密性。论点应当是严谨、周密、无懈可击的。如果这篇议论文的论点出现了漏洞,就会因论.点站不住脚,而导致文章的失效。

    3.理论性。论点是作者从材料中得出的道理,而不是一些肤浅的感受。论点有了理论性,就叫做“言之有理”,这样的论点对读者扰能有更大的启发、教育作用。

    4.现实性。论点要直面现实,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攫取人们普遮关心、富有意义的论题,这样才能写出议论文的上作,对读者才有阅读的价值。

    5.鲜明性。作者对所论述的时象以及所持的态度应当是鲜明的。是僧是,是赞成还是反对,主张什么驳斥什么,都要明确地表示出来。

    (二)怎样提炼论点

    明确了确立论点的要求以后,就该怎样提炼论点的问题了命题作文中,议论文的论点是由命题者规定的,写作时,只要按照规定的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就行了。给材料作文时,议论文的论点,给材料者没有明确的规定,而要由作者根据材料,提炼出论点来,然后加以论述。

    怎样提炼论点呢?

    1.抓住本质。透过具体事物的现象,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确立自己的论点。如《由两次航海壮举引起的思索》一文,“两次航海壮举引起的思索”,其内容很多、很广。但是作者集中对两次航海的不同结局进行议论,重点分析了郑和航海的结局和中华民族丧失开拓进取精神的原因,指出“中庸之道,是造成我们民族的惰性之道。今天,我们要振兴,必须清除封建的积习,找回我们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

    2.以小见大。从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生发开去,由一点到全局,由个别到一般,发掘其深刻含意。如(稻穗的启示》一文,稻穗成熟,这本是人们常见的事例。作者由饱满壮实的稻穗,引出谦虚无私的美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给读者以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3,由此及彼。这种方法能帮助人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如《由禁令想到的》一文,从一个学生游泳被淹死,学校发布“不准游泳”的禁令,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进而从“不准游泳”论及改革中的“被蛇咬”事件,扦击了让人前进不得的“怕草绳”的现象。

    4.推陈出新。由材料提炼论点,要注意推陈出新,不要圈于成见。如《“龟兔赛饱”新解》一文,“龟兔赛地”是个家喻户晓的窝言,千百年来都是衰扬乌龟而贬斥兔子。“新解”却反其道而行之,看到了乌龟行动缓慢的本性,更看到了兔于效率高的潜在优点。呼吁人们带助兔子克服高傲的缺点,兔子会大有作为的。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分析“龟兔赛跑”的窝言,产生了新的、先进的论点。

    从材料中提炼论点,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还禽要同学们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怎样提出论点

    解决了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方法以后,还要明确在丈章中怎样提出论点。论点的提出,应当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类型及写作的方法而定。议论文的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位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但是就多数议论文来看,提出论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论点即文章的题目。丈章的开头只禽对题目加以解释说明即可。如《知识就是力童》一文,题目本身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对“知识就是力童”作了如下的解释和说明:

    美国的未来学者奈斯比特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简史。”这就告诉了我们,知识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2.“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文幸开头醒目地提出论点,也可以在文章开头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阐明论.氛,还可以巧妙地引用与论点有关的名人名言、格言誉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导出论点。如《业精于勤,辅以瘩》一文就是用名人名言导出论点的。请看:韩愈认为“业精于勤荒于搏”。就是说,只有勤奋学习才能精于学业,反之,如果玩就会荒皮学业。这句话很有教益,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思维方法的改进和思维层次的提高,我们就不难发现它的漏洞。这句话的缺点在于没有认识到“勤”和“嬉”的辫证关系,只谈了“勤”的作用,而忽视了“落”的作用。

    3.在文章中间提出论点。有的议论文先不提出论点,而是先为提出论点作必要的准备,而在丈章中间提出论.点,再进一步论证。如《“龟兔赛跑”新解》一文,开头简要地介绍“龟兔赛跑”的寓言,接着对龟兔的形象和特性分别进行描述,进而以自问的方式提出论题:我这样试问,乌龟凭什么胜利?兔子为什么又会失败里。也许人们都会回答:“乌龟持之以恒,而兔子太骄傲自大了。”是的,兔子有骄气,乌龟有恒心。文章随后对兔子潜在的优点和乌龟致命的缺点进行了论证。

    4.在文章篇末点明论点。有的议论文经过层层论证,反复摆事实、讲道理之后,“水列果成”地点明论点。如《由两次航海壮举引起的思索》一文,作者简要介绍了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壮举和结局,分析了中华民族丧失开拓进取精神的原因,文章结尾点明论点:历史的警钟长鸣!根除民族惰性,是我们今天刻不容缓的责任。只有这样,中国才有振兴的希望。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比较灵活,学习写议论文往往以题目作论点和“开门见山”在篇首提出论点较多,也有的开头提出论点,篇末进一步强调,首尾呼应,这样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 《如何确立中心》
  •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历:中心确立了,很多材料自然泛人脑海。但写作时,这些都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是否都用上呢?往往不是都用上,而是“择其优而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选用典型材料的过程。所谓典型材料,就是能在某一方面最具表现力的事例要使选材典型,应该注意以下的做法:

        1、选材取小舍大。应试作文一般600字左右,要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对所选材料充分展开描叙,如果材料大,过程长,头绪多,在短短的篇幅中势必难以展开。“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著名作家王愿坚也说“即小见大”,这是一种很好的使选材典型化的方法。只要材料典型,“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例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选材很小:车夫送被他挂倒的老女人到巡警所。但是,正是这个小材料却折射出大光辉:他让“我”了解了自己与劳动人民的差距,他让“我”懂得了自省,为“我”的明天指明了方向。再如写《这是在前进》,有学生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大好形势,有学生写新中国成立来各条战线的伟大成就,甚至有的写中国革命斗争史或社会发展史,这些材料确实都能反映“这是在前进”的主题,但是由于选材太大,写作时力不从心,效果很差。有个同学注意选小材料:自己家庭的变化过程。以三张照片为线索,反映“时代在前进”,题材虽小,却深刻有力。

        2、选材取少舍多。“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是指打仗而言,写文章选取材料时,往往要反其道而行之,要以少胜多,以精逞强,从而使材料典型,中心明确。著名作家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重点用了三个材料:书堂站战斗、马玉祥烈火中勇敢救朝鲜儿童、志愿军战士就雪吃炒面一席谈话。这三个材料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爱国爱民的内心世界。而最初,作者写作这一通讯的时曾用了二十多个事例,反倒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3、选材取深舍浅。记叙文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有一定的思维深度,那些思想容里不大、不痛不痒的材料,最好不要选取。例如写《误会》,好多同学写少了文具用品而发生争吵,或因某句话某件事让朋友间产生了隔阂等,这些一般化的“误会”,读后使人觉得平淡,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有一位同学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医院护士长的继母一向关心我。后来继母却把家里的牛奶、鸡蛋、水果等我喜爱的食品带到医院,我与继母产生隔阂。两个月后一位从海防前线回来的军人找到我家,原来,继母常为军人的老母亲输过血,并长期担任了她的家庭护理工作,还送去了牛奶、鸡蛋、水果等食品。全文通过我对继母的“误会”,写出了继母的高贵品质,使文章有了较深的思想教育意义。

        如果同学们注意把握选材典型的方法,一定能写出具有较深思想意义、能感染人的好文章。

  • 《“科教兴国”,不能偏“科”》
  •     “科教兴国”是我党确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之一。它把兴国的条件定为科技和教育的发达获,这是党的英明决策,但它在实践中却偏了“科”。

        首先,“科教兴国”。这一缩写不规范;理解易偏“科”,易理解为“依靠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从而使国家兴旺发达”,实质上在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的解释为:科教兴国,是指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樱在经济、杜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护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书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萦荣强盛按此意应缩写为“科教兴国”。

        其次,很多文献在具体论述。科教兴国气时也偏向了“科技,和以科技教育万,如*些报纸在对科教兴国州的论述上认为:科教兴国,抓住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科教用以兴祠,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作用;。才能实现科教工作者报国为民的宏愿。一兴国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其正找到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既然科投和教育并重,怎韶厚此薄彼呢?呵时教育包含了人文教育(培养人的完美犬格,个性、道德等人文素质的教育)和科技教育两个方面,而在具体论述教育时。虽强调了把德育(含在人文教育内)放在首位,但没有说明德育重要的原因,也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科技教育上,从而使教育实践也严重地偏向了“科找教育气忽视了人文教育;可这种偏向是极端错误的。

        其一,科技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科技的确给人类带来了翻天砚地的变化,许多国家也依靠它走上了强国之路,但它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环境遭到空前破坏,高科技犯罪,人格分裂、异化,人际关系冷淇等,正如1955年52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发表的、《迈瑙宜官》所说的:我们愉快地贡献我们的一生为科学服务了我们柑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生活之路。但是我们怀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但这些又不是科学的过错。怎样才能使科学这个既可行善又可作恶的工具只造福于人类,少遗祸于人周呢了关健还在于掌握和控制科技的人,如果这些人其有完奖的人格,个性、道德等人文素质妥那不就解决了问题吗?在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饱尝只重科技教育的恶果之后,在40年代就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教育从。“学会生存护转为”“学会关心”这就是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并盆的教育思想一如美国“强调道德品质的培葬与学习知识、技能相结含的教育思想自然或应该是当今美国的教育基础”。

        其二、找们的国悄更让我们不能时人文教育掉以轻心: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单是高等教育方面,就已硕果峨累,但这些成果也是我们的悲哀:众多科研成果有多少被开没了?顶尖的人才又有多少在国内企业效力?纵然里面有一些体制和颇导的原因,但是否有快乏挑战旧势力的勇气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呢?斯德说科学固然橄有国界,但科学家应该把他所有的力量献给他的祖国,为什么国家花大代价培养的学子们总在忙出国?他们要么“去不复返”要么弄个外国公司代理回来,即使出不了国的,也首先在粉能不能投人外企的怀抱,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在外企工作,’但这又太有点,“子嫌母丑”了,甚至还有人不讲人格、道德地帮外企蚕食中国企业,帮老外偷税、漏税,非法出口转内销等,他本人是富了,他家也富了,但众多老百姓和国家呢?还有腐败间题,时下某些官员有个开脱的说法:腐败是“黄袍加身”不得已,如此冠冕堂皇的腐败真是太可怕了!难道真不腐败不行吗?陶渊明还不为五斗米折膝呢!徐度有天纵之才,照理可在曹营飞黄腾达,但为了道义却默然~生、古人之所以高风亮节补在于古代教育重人文价今人如此背离传统道。德。。在于轻视人文教育。看到缺乏人文精神的严盆后果,一我们还能只要“科技教育”吗?

     

  • 《举例分析“分论点”的确立与使用》
  •     前面我们向同学们详细的讲解了“分论点”的概念问题。

       下面举例分析一下“分论点”的科学确立与正确使用。

        首先,同学们要想成功地写好一篇议论文,自身应在素质上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的成熟性: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哲学理论观点在议论文中的运用,没有成熟的思想,不可能写出成功的议论文,因为议论文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是非曲直的一种哲论文章。

        2.观点的正确性:也可以说是以辨证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具体问题的方法,它取决于你能否有成熟的思想为基础。只有思想成熟,观点才能正确,才能够提出正确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见解、主张、看法。只有观点正确,你才可能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提出正确、有理、有据的论证材料来,你的论据才会雄辨有力。

       3.剖析问题的全面性及深刻性:即具体问题要作具体的分析,而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另外对提出的每一个总论点、分论点、论证,都要作全面的、多角度的反复分析,并且应自立自推地验证一番,才能确立下来。

        4.目光的敏锐性:指看问题要透过表面现象,去看其本质的部分,抓住问题的实质与内在的有机联系。

       上边四个方面的写作素质一定要在平时的基础知识学习中和素质训练中去逐步培养。

        如何科学的,正确的划分确立分论点问题,是一篇议论文的写作基础和成功的保证。可是由于以前在学校学习时,对于议论文的分论点问题,有的老师根本不讲,有的即使讲了,也是蜻蜓点水一般,讲不到位,以至造成广大学生都不会写和写不出好的议论文来。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同学们不懂如何科学的分分论点;在写议论文时,有的只写一个分论点,有的写了二个分论点,有的写了三个分论点……。可每个分论点又都不在满分踩分点上。②同学们只在数学中使用逻辑推理,而不会在语言逻辑方面和文学哲理方面使用逻辑推理。③同学们常常搞不清是立论还是驳论。④同学们不知道议论文写作的真实动机和目的。⑤同学们的思维领域太狭溢,不知从大的方面着眼。

       下面我们举例来分析讲解,如何科学地划分确立“分论点”问题:

         例一:《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按照常规.同学们将会这样去写它、第一步写时间概念及其重要性;第二步写时间对于我们的学习如何重要;第三步写时间对于我们的工作如何重要,最后作结论: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写,在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可以算是满分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写议论文,是犯了不会划分“分论点”的毛病。那么《时间就是生命》一文的正确划分分论点应该是怎样呢?

        《时间就是生命》的正确分论点应这样划分“分论点”①为时间是自然发展的生命;分论点②为时间是社会发展的生命。分论点①的主体“自然”+分论点②的主体“社会”=人类世界。因为文题涉及的是“整体”或者是其中的某一领域,所以必须采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来分分论点。

        《时间就是生命》是一个大的主题,所以在论证过程中,无论是论证观念的确立,论证的取舍选择,都要着眼于大的范畴,从大方而着眼、下手。就本例前边的常规现象的写法,把时间的宏大概念局限于学习和工作的小范围之中,这是一种错误,也是写议论文最隐秘的跑题现象。学习和工作这两个概念只是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大领域中很微不足道的两个方面。它们不能成为分论点的主体来论证《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大的主题。分析表明:时间与生命均属大的主题,而学习和工作则是整个世界和社会大主体中的一部分,因而以学习和工作两方面来确立“分论点”,论述《时间就是生命》的主题,就是跑题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它呢?

        一、有关检查议论文的跑题现象,我们后面向同学们介绍四种检验的方法。这四种检验方法是当你已经写完作文和在确立分论点时应用的方法。

       二、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如何杜绝最稳秘的跑题现象发生呢?

        其实,这是一个写议论文的逻辑思路和指导思想的问题。也是写议论文总体水平素质的问题。我们在写一篇议论文时,不应一看文题,便下笔书写,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胡写,总认为仅仅是每句话都别离开文题,最后扣上文题就算不跑题了,那是极端错误的。所谓最隐秘的跑题现象也就出现于这种表面的现象掩盖之中。所以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

        1.要先从大的方面着眼,先从文题进行分析,看文题的主体涉及什么,是哪一方面的主体,如果是涉及到“整体”和世界或其中某一领域,这就应该用相互联系的二个方面来分分论点。如果是涉汲到意识形态领域,有关人的见解、看法、主张、认识、观点、立场等,就要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来分分论点。《时间就是生命》,表面看来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认识观念,但实质并非如此,而是一个阐述人类发展永恒规律的世界和社会的大领域的主题,所以必须采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来分分论点。根据你的写作角度可以选择“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理论”与“实践”来分分论点。

        2.对那些大主题小论点和小主题大论点的现象同学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以往的失败多产生于此。对于主题与论点,一定要选择匹配,均衡。有特殊时,不论是大主题,小论点,还是小主题,大论点,一定要把握住火侯,作到论证得当。

        例:《坚持就是胜利》

       这是一篇议论文的文题。如果同学们冷眼一看,认为这是一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内阐述看法、观点为主的,就确定采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来分分论点,并且,分论点①A=B为“坚持就是胜利”;分论点②A=C为“不坚持就是失败”。这样来写这篇议论文,能够得分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文题是立论呢,还是驳论。分析表明,从文题乍看是对的,可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出路了。文题的总论点是坚持,如果是正确的,科学的观点、看法、主张、见解、立场,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不是正确的、科学的、那我们还是一味的坚持下去,会不会是胜利呢?肯定是事与愿违的,最终是失败的。所以单纯地认为坚持就是胜利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