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画倦,而创意就是那神奇的画笔,给这幅画倦增加更多的色彩与活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记得有一次学校举办手工制作比赛,我决定做一个独特的纸雕作品。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按照常规的样式去做,而是突发奇想,把家里废弃的彩色卡纸、旧杂志纸和一些小珠子都翻了出来。我先把卡纸剪成花瓣、星芒的形状,一层层拼接成花朵的轮廓,再用旧杂志的彩页剪出带着纹理的叶子,最后把小珠子串成细链,点缀在花蕊和叶尖上。指尖沾着胶水的黏腻,台灯下的纸屑堆成小丘,折腾了三天,一朵“会发光”的纸雕花终于立在了桌角——花瓣叠着光泽,珠子在光下闪着细碎的亮。
比赛那天,这个作品一摆上桌就惹了眼。当我把它举起来时,同学们的惊叹声裹着好奇的目光涌过来,连老师都笑着说“把废品变活了”。那一刻,我攥着衣角的手都热起来,心里胀着满满的成就感。
创意还体现在家庭生活里。上个月家里的旧衣服堆成了小山,妈妈对着衣柜叹气:“扔了可惜,留着又占地方。”我扒着衣堆灵机一动:“做成布娃娃吧!”于是我翻出剪刀和针线,和妈妈蹲在沙发上忙活:用爸爸的旧毛衣缝成圆滚滚的娃娃身体,拿我的碎花旧裙子裁成小裙子,连袜子都剪成了毛茸茸的娃娃帽子。针脚歪歪扭扭,娃娃的眼睛还缝成了一大一小,但当几个“丑萌”的布娃娃摆在飘窗上时,阳光一照,连空气都软乎乎的。妈妈把最小的那个挂在包上,出门时总有人问“这娃娃好特别”,她笑着说“是我家孩子的创意”。
创意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生活里藏着的趣味小门。它不用多华丽,哪怕是废纸变花、旧衣成娃,都能让普通的日子浸着甜。每当看见这些带着温度的小创意,我心里都像揣了块糖,甜滋滋的——原来只要肯多想一点,生活就能变着花样的好看。
今天真是初冬里一个特别的日子,感觉像是大自然悄悄给我们开了一个温暖的玩笑。早上起床,推开窗户,本以为会迎来一阵刺骨的寒风,没想到迎面而来的竟是柔和而带着几分暖意的风,就像是春天提前来串门了。
走在路上,我穿着原本为初冬准备的厚外套,却感觉有些多余。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仿佛能驱散所有的寒意。路边的树木,虽然大多数已经褪去了绿装,但在这温暖的阳光下,枝头似乎也多了几分生机,偶尔还能看见几片倔强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和冬天玩着捉迷藏。
回家的路上,我特意绕了远路,想多感受一会儿这份温暖。街边的小店门口,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冬天并不总是那么寒冷和漫长,它也有温柔和煦的一面。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羽毛球场被金色的阳光洒满,我站在那里,成功地接住了发球机发出的羽毛球。那一刻,我回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失败,心中真正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记得第一次尝试接球时,我刚靠近球,就因为握拍的姿势不对,把球拍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那“砰”的一声,仿佛是我失败的宣告。我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水泥地让我身上多了几处伤痕,衣服也破了几个洞。我看着掉漆的球拍,心中五味杂陈,有对自己的嘲笑,也有因为疼痛而站不起来的无奈。但我知道,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撑着球拍,缓缓站了起来,对自己说:“学什么东西能不失败呢?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一步一步接近成功。”
于是,我再次拿起了球拍,改正了握拍的姿势,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坚持不懈地练习,虽然有时机器发球慢了,但我从不松懈。有一次,机器突然卡住了,我全神贯注地打着球,没想到两个球同时飞来,我心中一慌,但随即用出了我练习已久的高强度动作,把球扣了回去。从那以后,我开始练习走步、扣杀,再到过网、挑球,最后是走二点。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练习走四点,突然一个球飞到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几乎想放弃了,但我还是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打了一个漂亮的回球。虽然最终我还是失败了,但我的心中却前所未有的轻松。
就这样,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又无数次地重新开始练习。虽然我最终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步。即使生活中总有过不去的河,但我还是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达到我的目标。
我有很多玩具,但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可爱的毛绒小熊。
它有一身像板栗一样的棕色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好像云朵,特别舒服。小熊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明亮黑宝石。它的鼻子是黑色的,小小的,很可爱。小熊总是咧着嘴,好像在对我笑。每天晚上,我都要抱着小熊睡觉。当我感到害怕时,只要紧紧抱着它,我就会觉得很安心。在我开心的时候,我也会和小熊分享我的快乐。
这样可爱的小熊你们喜欢吗?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刚写完作业,收拾完书包,准备休息,却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一只蚊子在我耳边嗡嗡地直叫,吵得我心慌意乱,心想:这蚊子真烦人,吵得让人不得安宁,真想拍死它。
我脑海里全是拍蚊子的“妙招”。我本想用拖鞋拍死它肯定容易的,于是我就拿起拖鞋,用力地向它拍去,谁知它瞬间从墙上飞走,于是我又追到窗帘边,这样折腾了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这个办法不好使,可怎么办呢?
这时,爸爸来了。他好奇地问“怎么了?”我把刚才的经历都说了一遍。爸爸笑着说:“小小蚊子,我分分钟钟就给它干趴下。”我用不相信的眼神看着我爸。
我爸气势汹汹地追着蚊子,用我的本子连着拍了十几下,都没打到蚊子。此时,蚊子嗡嗡地叫着,仿佛都在嘲笑我们没打到它。我都快气爆了,爸爸喘着粗气望着我。
这时,蚊子飞到书架上了,我想:还是我上阵吧,小小蚊子还想逃过我的火眼金睛。于是我继续拿上拖鞋,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架旁,挥动右手,迅速落下拖鞋,啪的一声,蚊子硬生生地被我拍在了书架上,翅膀微弱地煽动了一下便不动了。小小蚊子还想跟我斗,最后还是我的手下败将了吧。
你有过和蚊子大战的经历吗?也和我们聊聊吧!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在我经历的一个关键时刻得到了深刻验证。
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了一场重要的演讲比赛。赛前我满怀自信地准备着,然而当我真正走上舞台,聚光灯打在身上时,声音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心跳如擂鼓般加速。紧张和恐惧瞬间将我淹没,我甚至忘记了演讲词。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的表现糟糕透顶,最终没能完成演讲。下台后,沮丧和羞耻感包裹着我,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站在那个舞台上。
就在我陷入自我否定时,海明威的话在我脑海中响起:“勇气是顽强的力量。”我告诉自己,不能沉溺于失败的泥沼,要勇敢地面对它。
我在书中寻找力量,尼采的“你必须燃烧自己,才能点亮别人”给了我鼓舞。于是我开始每天在镜子前大声朗读,努力让每一句话都充满自信地表达出来。我还主动寻求朋友和家人的帮助,让他们做我的听众,给我提出改进的建议。
渐渐地,我在模拟的“舞台”上越来越从容,不仅演讲技术有了明显提升,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声音节奏,运用肢体语言和观众建立连接。虽然站在真实舞台上时仍会有些紧张,但我已经懂得把这种紧张转化为推动自己的动力。
我明白了,成长需要勇气和决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逆境是检验者的试金石。”我们必须直面内心的恐惧,才能真正实现成长。经历了这次失败与蜕变,我对“长大”有了新的理解:它意味着勇敢地正视内心的胆怯,在追求进步的路上勇往直前。未来的道路上,我将怀揣着这份自信与勇气,迎接更多挑战,因为我知道,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都是成长最清晰的印记。
夜深了,一轮夕阳在天空中悬挂着,好似一个害羞的少女,蒙上柔柔的云纱,露出半边绯红的脸颊,我踩着悬浮踏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
沿着幽静的小径,我首先来到一片果园,这是我儿时的乐园。一旁的小溪依然潺潺流淌,仿佛蒙上了薄纱,格外清澈凉爽。突然,一个机器人走过来,温和地说:“欢迎光临!我是智能语音系统,系统加载完毕,欢迎回家,请进!”“这机器人真帅!”我惊喜地喊道。它递给我一颗灯笼红的苹果,咬一口,清甜自然,那熟悉的家乡味道瞬间涌上心头。更令我吃惊的是,一旁的石狮子,变成了智能3D无人车,我坐上3D无人车,向广场驶去。
3D无人车正在平整的石砖上快速地飞驰着,来到大广场,只见爷爷正与机器人打着篮球,智能地砖随着篮球的弹跳发出清脆的声响,如跳动的音符在空中飞舞。我兴奋地冲到爷爷身旁,只见他戴着模拟VR眼镜,惊喜地说:“你回来了,这眼镜让我看得很清楚了。”
“哇,这是个好东西!”我试戴了一下,一块块虚拟方块组成了清晰明了的现实画面。
傍晚时分,我和爷爷坐着3D无人车回到了家里,月色深浓,可一栋栋房子依然灯火通明,原来每一砖一瓦上都装着智能月色灯,既环保又美观。爷爷欣喜地指着那栋温馨的房子说:“那就是我们的家,厉害吗?”我竖起大拇指,推开家门,迎来的不再是烟灰弥漫,而是格外清爽。老旧的电视变成了智能浮屏,一个家务机器人在厨房忙碌地做饭,它熟练地翻炒着菜,香味飘香,真是香飘十里。我舒适地坐在按摩沙发上,没一会儿,一盘盘美味的菜端了上来,我尝了几口,“真好吃!”我不禁感叹道。
哈哈!旅程结束!我踩着悬浮踏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未来的家乡。我回想着刚才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着憧憬和希望。我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二十年后的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
黑夜,寂静的小道口伫立着一个有些佝偻的身影,她手中提着的灯发散出淡淡的光晕。柔和了深夜的冷硬,我又一次看到了外婆藏在细节里的深情。
小时候,每一天上下学我都要途经一条长长的小道,外婆每次都会站在小道口等我,与我一起归家。夏天,小道旁高挺的树上结满杨梅,树下浓绿的树篱中总怒放着鲜妍的野花,我笑闹着跑在前头,捶捶树干,捡捡杨梅,又摘下几朵小野花蹦蹦跳跳地给与外婆别上,外婆总慢慢地跟在我身后,无奈地笑,任由我将她银白的发装点的五彩缤纷,然后捧着一衣襟的杨梅回家。秋天,我牵着她温暖的手,踩着小道上枯黄的落叶,听着脆响朝外婆笑。偶尔,几只黄褐色的小鸟停在篱笆上,如同几片枯零的叶。我看到了又要去捉,长长的小道,洒满了金秋的暮色和我们欢快的笑声。我幼稚地想,要与外婆走一辈子小道。
长大后,曾经漫长到没有尽头的小道变成了短短几步就能跨越的路。我不再需要外婆的陪伴就能回到家中。担心她累,我拒绝了外婆,选择一个人回家。放学时间延迟到了晚上的一天,我第一次走夜路,看着眼前黑漆漆一片的小道,道旁的树仿佛如鬼魅一般张牙舞爪,四周寂静得只剩风吹落叶的沙沙声,我突然有些犹豫了。回想起以往外婆等待我的身影,牵着我的大手,和她讲的故事,我眼眶一热,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慢慢蹲了下来,我抱住自己,我在寒风中无助地呜咽,面对前路的未知和黑暗,恐惧又迷茫。
直到我听到了一声呼唤,抬起朦胧的泪眼,我看到外婆奔来的身影,她穿着早晨那件针织衫,提着一盏旧灯,摇摇晃晃地跑来,我突然像找到巢的鸟,没了恐惧,起身扑进了她的怀抱。委屈似潮水,汹涌着叫啸着,又逐渐归为平静。望着外婆担忧焦急的眼神,记忆深处那些日日夜夜的陪伴,风雨无阻的脚步和足够抵挡一切的背影都浮现在脑海中。我牵着外婆的手,和她又一次穿过长长的小道,回到了家中。
我从不在乎的那个身影,却无数次给我面对一切的底气和归家的欣喜与期盼。外婆站在小道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着我,只要我转身,就能扑进她温暖的怀抱。那些隐没在时间里的细枝末节,那些无尽的守候,都蕴藏着深情和爱,只等着我们发现。时间不能冲淡爱,因为那是我们生命里最厚重的底色。
(指导老师:汪涛)
一个脏脏的毛发凌乱的小狗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的脑袋带回家。这可是我喜欢的小狗呢!
我回到家,把它洗了一遍又一遍,一看,它居然是一只白色的小狗,我摸着它的头,小声说:“以后你就叫露露吧!”妈妈回到家,见露露正在用布擦桌子,动作有些笨,引得妈妈发笑,她揉了揉露露的小脑袋,喊:“娜娜,这小狗叫什么呀?”我小声回:“露露~”露露在家里转了圈圈,还把衣服踩了个小脚印,吐出小舌头让妈妈看它的厉害,还时常抬脚像在和人打招呼。
今天我们出去玩,天空万里无云,而大地像是热锅热的很,露露吐出小舌头散热,我们爬山,这座通往“天空”的山,可真高啊,越爬越高。我的露露已经累得走不了了,嘴里乱叫着狗语:“汪!汪~汪!”像在说这山好高好难爬,我把它抱入我的衣服里,当它睡了。
它眼睛发困着,但时不时往外边瞅着,好像很想观看这里的风景,雪白的小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刚爬上最后一个台阶,露露开心地从我衣服中跳了出来,在地上蹦蹦跳跳的,小尾巴一摇一摇的,小脚不停地动着,一刻都停不下来,指指这指指那,我花了15块钱买了3根热狗给它吃,它吃得津津有味,可真好吃呀!
下山了,它迫不及待,高兴地冲了下去,比谁都跑得快……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森林里的动物小学迎来了愉快的假期。活泼机灵的松鼠和美丽优雅的孔雀,决定比试一番,看看谁的尾巴更好。
比赛正式开始了,松鼠神气十足地说:“我的尾巴可好了!在烈日炎炎下,它像一把天然的遮阳伞,为我挡住阳光;要是突然下起雨来,又能摇身一变,成一把天然的雨伞,稳稳地帮我挡雨!”孔雀听了,不慌不忙地抖动着五颜六色的尾巴,优雅地将它展开,骄傲地说:“我的尾巴才好呢!它虽然不能挡雨也不能遮阳,但是你看——展开时这么光彩夺目,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有了这漂亮的尾巴,我能结识好多好多朋友呢!”
松鼠听后不服气:“你这尾巴,也就好看……”话还没说完,就被孔雀得意地打断:“那你还是觉得我的尾巴好,是不是?”松鼠被孔雀傲慢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忍无可忍地双脚一跺,大吼道:“比你的尾巴好的,多了去了!”孔雀也生气了,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扯着嗓子喊道:“你的尾巴一点也不好!”
正当它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山爷爷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温柔地说:“孩子们,你们各有各的好处。就像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你们该和谐相处,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而不是为这点小事争吵不休呀。”
听了山爷爷的话,松鼠和孔雀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老师点评:这段文字充满了童真与趣味,将松鼠和孔雀的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神态描写,展现出两者的性格特点——松鼠的直率不服输,孔雀的骄傲得意,跃然纸上。
情节简单却富有教育意义,山爷爷的话语温和而有力量,自然地传递出“各有所长、和谐相处”的道理,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理解,又蕴含朴素的价值观。整体语言活泼流畅,充满画面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是一段充满童趣且寓意美好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