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到了姥姥家,我经历了一次独特的乡村劳作—跟着姥姥姥爷去沙参地里拔草。
刚到沙参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大片绿油油的沙参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然而,在这片绿色中,还夹杂着不少不速之客—杂草,它们肆意生长,抢夺着沙参生长所需的养分,必须除掉。姥爷递给我一把小锄头,目光中满是期许。
我满怀信心地走进地里,蹲下身子,开始拔草。有的草扎根不深,轻轻一拔就起来了;但有的草根系发达,紧紧抓住土地,我用上小锄头,费力地把它们挖出来,再放进小桶。不一会儿,我就累得满头大汗,腰也酸了。看着只清理了一小片的沙参地,我心里有点沮丧。
太阳越升越高,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我感觉自己就像蒸笼里的包子,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后背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难受极了。我直起腰,用手擦了擦汗,看着还有那么多杂草,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姥爷,这草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拔完呀?”姥爷直起身子,一边擦汗一边说:“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你看,咱们每拔掉一棵杂草,沙参就能多吸收一份养分,长得更好。”听了姥爷的话,我又有了动力,弯下腰继续拔草。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地里的杂草被我们清理得差不多了。看着整洁的沙参地,沙参苗似乎都精神了许多,在微风中轻轻点头,仿佛在向我们致谢。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这次拔草的经历,让我明白每一份收获都需要付出辛勤努力,也让我体会到了田园劳作的辛劳与不易。那带着泥土芬芳的沙参地,以及小桶、小锄头,成为了我暑假里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