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假途灭虢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1 08:03:49
  • 《假途灭虢的成语典故》
  • 【成语】

    假途灭虢

    【拼音】

    jiǎ tú miè guó

    【释义】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解释: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物啊!”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

    【近义词】

    假道灭虢

    【反义词】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即位。晋献公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十九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晋献公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富氏子弟及桓庄之族, 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

    晋献公说:“早先我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晋国讨伐我们,又收留晋国逃亡公子,终将作乱。不加诛灭,将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于是命令荀息用屈地出产的良马为礼物向虞国借路。虞国同意借路,晋国就讨伐虢国,攻下下阳后凯旋而回。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请求借路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说:“不能借路给他,否则将灭亡虞国。”虞君说:“晋国与我是同姓,应该不会攻打我们。”宫之奇说:“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走,因而未能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季历的儿子,当过周文王的卿士,他们的功勋记在王室,藏在保存盟书的府库。晋军将虢国都要灭掉,哪会怜惜虞国?再说虞国与晋国的亲近能胜过晋国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君竟全部诛灭了他们。

    虞国与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虞公不听劝告,就答应了晋国。宫之奇便领着家人离开了虞国。同年冬天,晋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君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而派人办理虞国的祭祀。荀息牵来以前送给虞君的屈地所产的马呈给晋献公,晋献公笑着说:“马还是我的马,可惜也老了。” 成语典故“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就出自此。

    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在历史上,假道伐虢也经常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为强兼弱、大吞小过程中所惯用的策略手段。比如公元963年,北宋赵匡胤“假道荆湖”,袭占荆、湖,并灭南平、武平两地割据势力,就是显著一例。当然,此战中所反映的唇亡齿寒的另一层道理,也为后世弱国联合以抗击强国的斗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造句举例】

    这分明就是敌人的假途灭虢之计,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好一招假途灭虢之计,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竞争对手分解,真是大开眼界啊。

  • 《假途灭虢的成语故事》
  • 假途灭虢的成语故事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典故】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二年》

    【释义】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成语示列】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假途灭虢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