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学们讨论着在家里过生日的事情,有的同学说,过生日时爸爸会送他一个玩具,还有的同学说,他过生日时有一个大大的蛋糕。
小明独自坐在座位上,看着远方,心想:如果我过生日时也有一个大大的蛋糕那多好啊!可是我爸爸妈妈去远方工作了,回不来。想着想着,他就不开心了。
细心的班长看见了,于是,班长对同学们说:“小明快过生日了,他的爸爸妈妈回不来,那我们给他一个惊喜吧!”有位同学说:“他喜欢篮球,我们……”班长听了后说:“好!”
到了生日的那天,小明来到了学校,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都在座位上坐好了,他心想:是我迟到了吗?然后就听见老师说:“小明,你今天迟到了,罚你拆一个快递。”小明不紧不慢地拆开快递,突然,他看见了一个大大的篮球形状的蛋糕,上面写着:小明生日快乐!
小明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他的生日,这个蛋糕是同学们送他的生日礼物,他心里开心极了!
周六的下午,我在家里做粘土手工,要做一片美丽的草地和小羊。
我先拿出一大块绿色的粘土,把它小心地压平,做成了一片软软的、像地毯一样的草地。接下来该做小羊啦!我用白色的粘土,先搓一个椭圆的球当身体,再搓了一些小圆球粘在小羊的身体上,打造出羊毛的效果,接着用黑色的粘土做出了小羊的脸和耳朵,就像小羊肖恩一样,最后给它粘上眼睛,一只淘气的小羊就做好啦!
小羊做好了,可草地上空空的。我又用浅绿色的粘土,搓出一根根小草立在草地上,再用黄色的粘土做了几朵小花,点缀在绿草中间,就像星星落在了草地上。
瞧!我可爱的小羊,好像在开满小花的草地上吃草呢!妈妈走过来看见了,笑着说:“做得真好看!”我心里美滋滋的,做手工真开心呀!
我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港湾,家里有两个我最爱的“神人”,他们用各自的方式爱着我,让这个家变得很不一般。
爸爸是个做工程的,他就像动画片里的大力士,块头大大的,个子高高的,站在我面前时,像一堵稳稳的墙。爸爸的工作特别忙,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七八点钟,他的身影才会出现在楼道口。有好几次,我抱着枕头迷迷糊糊睡着,半夜醒来,才听见他轻手轻脚走进我的房间,帮我掖好被角。
记得有天晚上我突然咳嗽起来,胸口闷闷的,有点喘。爸爸刚从工地回来,满是灰尘的脸上还带着疲惫,听见我的声音,他一下子就清醒了,抓起外套就把我往怀里裹:“别怕,爸爸带你去医院。”夜风凉凉的,他抱着我往楼下跑,脚步又快又稳,我把脸贴在他汗湿的后背,突然就不害怕了。在医院排队时,他一直用大手搓着我的小手,生怕我冻着,直到医生说没事,他才松了口气。
妈妈是个茶艺师,她和爸爸不一样,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她有好多件美美的旗袍,穿在身上时,走路都像在轻轻飘。每次她泡茶,我都爱蹲在旁边看:她先把小小的茶杯洗干净;再捏起茶叶,轻轻撒进茶壶,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最后提起茶壶,茶汤像金色的细线,一圈圈绕进杯子里,整个屋子都飘着淡淡的香味。
妈妈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喝茶的学问,在余杭径山开了家茶文化公司,还办了培训班。她经常出差,有时候去贵州,学习茶艺技艺;有时候去大上海,分享交流茶文化;上周她还去了日本,把我们的茶艺发扬光大。她的手机里存着好多和朋友的合照,有和妈妈一样穿旗袍的姐姐,还有去各地出差的活动照片。妈妈在手机上也开了账号,每天拍视频,总有好多人点赞,我每次看到都忍不住喊:“妈妈,你好厉害!”
这就是我的家人,爸爸像沉默的山,用肩膀扛起家;妈妈像温柔的茶,用香气温暖家。他们可能不是最富有的,也不是最有名的,但在我心里,他们是最厉害的“神人”。这个普通的家,藏着世界上最满的爱。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有三位可爱的家人,他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各有各的光芒,共同点亮了我生活的每个角落。
爸爸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就像一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时,他已经起床准备一天的工作。他的责任感如同大树的根深深扎在土壤中,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表现出极大的认真态度。夜晚归来,尽管疲惫不堪,他还是会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那双被岁月磨砺得粗糙的手,轻抚我的头顶时总是温暖而有力,让我感受到他对我的关爱和关注。
妈妈则是一位温柔的天使,她把我们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爱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细腻。妈妈做的饭菜总是那么可口,每一道菜都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香喷喷的红烧肉,色泽红亮,吃一口,那香味仿佛在舌尖上跳舞;那鲜嫩的青菜,每一片叶子都饱含着妈妈的爱与关怀。她总是细心地照料着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耐心地倾听我们的烦恼,给予我们温暖的安慰和鼓励。
哥哥是我们家的:“运动健将”。他喜欢运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他都很擅长。每次在球场上,他总是活力四射,尽情地挥洒着青春的汗水,矫健的身姿在场上穿梭,像一道光。
他的爽朗的笑声也总是回荡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这就是我的家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我们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共同组成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在我的家里,有一只企鹅玩偶叫“小总懂”。
这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好朋友小贾送给我的。“小总懂”的头和背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两只眼睛圆滚滚的,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它的两双脚是橙色的。
我常常把它放在宿舍。因为在宿舍里,它是我们最受欢迎的玩偶,有时候我会借给其他同学。可是它有点脏,这让我非常苦恼,用肥皂搓,“小总懂”体内也会有肥皂,只要有黏的液体就会有剩下的,只能用清水洗,那些圆圆的白色海绵也会出水,体重增多了,而且水还很多,很难晾干。所以只能回家洗“小总懂”。
我不喜欢它被有些人弄坏和挤压变形。记得四年级上学期被一个同学扯坏了,真的很难过,还有人把它头放进身体里,让它变成了一个“篮球”,我说:“不要再打了。”他们还不听,“借我们玩一下。”他们说。正好值日老师来了,才把“小总懂”还给了我,然后就当无事发生,生怕值日老师扣分,幸好值日老师只是提醒,不是扣分,不然他们受罚,我的“小总懂”也会被老师拿走,又要批评我不让带“小总懂”。
每星期的周末,我也会带“小总懂”一起回家,只要它在,每一天都很快乐。
午后时光
9月21日 星期日 晴
午后,我和妹妹在家里玩过家家。
我们把五只胖乎乎的小白鹅布偶并排摆在客厅地板上,它们圆滚滚的身子,亮晶晶的眼睛,像是迫不及待要开始上课啦!
妹妹当起了幼儿园老师,用小黑板教小鹅们数数,还有模有样地给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小红花。我则扮演鹅妈妈,用泡沫砖块搭出小鹅的家,用塑料水杯给小鹅们喂食。突然,妹妹喊:“不好啦,圆圆生病啦!”我们赶紧用纸巾当被子帮小鹅盖上,用玩具听诊器检查,细心照顾它。
最有趣的是“白鹅选美大赛”,我们用珠串套在小鹅脖子上,再各自给小鹅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假装是小鹅,替它们比赛唱儿歌,最后选出第一名,贴上小皇冠。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照在笑作一团的我们身上,此刻的我们是多么快乐啊!
我家里有一只小猫,名字叫“团子”。它的毛是灰白色的,又浓又软,摸起来像一团暖暖的棉花糖。它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
每当我打开零食,它就用小爪子轻轻挠我的手,好像在说:“小主人,给我一点吧!”如果我不给它,它就用头来顶我的脚,还在地上打滚撒娇,逗得我哈哈大笑。
有时候,我在写作业,它会把我的铅笔偷偷藏到沙发底下。我发现后很生气,可它却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马上瞪着它,它就乖乖地把铅笔推了出来。从那天起,它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虽然它不像老虎那样威猛,但它一直像朋友一样陪着我,给我带来快乐。我真喜欢我的小猫“团子”!
早晨我刚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就发现家里格外安静。接着我大喊一声:“妈妈,我饿了。”可是没人回应我。我来到妈妈的房间,发现床上只有那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这时我才想起妈妈今天要去上班,看来今天只能靠我自己了。
我穿好衣服下楼去买面包,在去超市的路上我遇到了一条大黄狗。我十分害怕狗,之前每次遇到狗,妈妈总是站在我身前将狗赶走。这次妈妈不在,我只好一边硬着头皮往前走,一边在心中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可是不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条狗看到了我,并冲着我汪汪大叫。我赶紧马不停蹄地向超市奔去。那条狗在后面紧追不舍。好像要把我吃掉一样。最后还是狗主人把那条狗带走了。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回到家没有了往日那番喧闹的氛围,而是十分安静。我多么希望妈妈可以在家呀。一个人在家真得好孤独。
我盼呀,盼呀,终于到中午了,妈妈下班了。开门的那一刻,我就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想跟着外婆去菜市场买点儿菜。
我来到菜市场,想好了要买些什么,就开始找买我想要吃的菜了。我在菜市场里卖土豆的好几个摊位看了一遍,看准了一个一直有人买的摊位,准备去买土豆。我随便拿了几个要去付钱,外婆说:“拿土豆要拿黄的,不要拿有一点绿的,也不要拿发芽的土豆。”我又把土豆放了回去,换了几个黄的土豆。
我来到了卖螃蟹的摊位,我不知道螃蟹什么样子才算好,就去问外婆。外婆说:“如果是公螃蟹,就看它的“腹肌”是不是鼓起来的,如果是鼓起来的就说明它有很多肉,如果是母螃蟹,就看它的肚子,肚子越黑就说明肉越多。”
最后我来到卖青椒的摊位,我选了一个很大的,外婆说:“选青椒要选又绿又有水份的。”我重新又选了几个好的青椒。
这次逛菜场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小技巧,也让我懂了怎么买菜。
“家徒四壁”或“家徒壁立”——家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四面墙壁。这是形容极度贫穷的一句成语。《史记》和《汉书》记述司马相如贫穷时的家境,曾用过这样的话: “家居徒四壁立”。(徒,“只”或“仅仅”的意思。)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作家,他的辞賦写得很出色。可是当时的汉景帝(刘启)不喜欢辞賦,却爱打猎。司马相如当过陪录帝打猎的官(武骑常侍),不感兴趣,就到梁孝王 (即景帝之弟刘武)那里住了几年。当时的所谓梁,在今河南的开封,,商丘一带。梁孝王在那里修建了梁园,招纳了不少文士。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賦》,据说就是在那里写的。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就回到故乡四川。他是成都人,家里很穷,因为和临邛【qióng】(今四川邛崃县)的县官王吉相识,便到临邛去找王吉。王吉对他十分敬重,留他住了下来。临邛有个大财主叫卓卫孙,家里的仆人就有八百之多。卓王孙听说县官有贵客莅临,想趁此结交权势,并炫耀自己,便大张筵席,宴请司马相如和王吉。陪客的人到了好几百,席间非常热闹,司马相如还弹了琴,博得满座称赏。
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新寡在家。她爱好诗文音乐,偷听了司马相如的弹奏,对他很是爱慕;司马相如知道了,也对卓文君发生好感,可是卓王孙嫌司马相如贫穷,不同意他俩结合。他俩就在一天晚上,偷偷离开临邛,逃往成都司马相如的老家。司马相如的老家是怎么个情况呢?——“家居徒四壁立”,屋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可是卓文君并不嫌弃,愿意跟随司马相如过艰苦的生活。他俩开了一家小酒店,文君当垆,相如身穿犊鼻裈〔kūn〕 (无裤腿的裤子,即短裤或短围裙,形如犊鼻),亲自操作,一点也不以为苦。后来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的文章,十分叹赏,传诏把他召进京去,给了他官职,司马相如从此远近闻名。卓王孙的势利眼也不再瞧不起他了。
又,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 “仆故家徒四壁,恐后日不如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