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零零……”欢快的下课铃声响起来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过生日的事情。小青一脸满足的说:“我上个星期过了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巧克力蛋糕,那个蛋糕……”,“我的生日是和全家人一起过的。”小刚也不甘示弱地接过话题,同学们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谈得热火朝天,可李晓明却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李晓明回到座位上心事重重的看向窗外,此时一架飞机穿过天空,李晓明想:“我爸爸妈妈去外地了,要是能回来给我过生日就好了。”
这时,小青发现了李晓明的异样,忽然想起来明天是李晓明的生日,可是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不能回来给李晓明过生日,于是小青心里有了个想法:明天放学后,同学们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跟其他同学商量了一下,大家都同意了。准备了一些礼物带到教室,还买了一个大大的西瓜蛋糕。
大家还买了一束百合花,小青准备了一幅画和一个笔录本;小刚是自己折的小星星。我们一起来到李晓明的家门口,按起了门铃“叮咚叮咚”,李晓明把门打开了,我们一起说:”李晓明,生日快乐!“李晓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晓明的爷爷看见了连忙做了一桌子的好菜,我们所有人放下礼物,吃起来,吃好饭后,我们给李晓明戴上了生日帽,唱起了生日快乐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唱完后我们切了蛋糕,最后是吃蛋糕,拆礼物。
李晓明开心地说:“这可真是难忘的生日啊!”
金秋时节,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这天,“叮铃铃”下课了,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花花大声地说:“昨天我过10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玩具化妆桌,可好玩了。”我也不甘示弱地说:“过几天也是我的10岁生日,妈妈要邀请许多的人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大家讨论得好不热闹,这时,我回头一看,看见李晓明像一个孤独的毛毛虫一样呆在教室的墙角,我们全班都知道李晓明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没人陪他过生日,而明天就是他的生日,于是,我们大家商量着准备给他开一个不一样的生日派对。
第二天下午放学铃一响,老师就把李晓明叫去办公室订正作业,李晓明和老师一走出教室,我们就忙碌了起来:身强力壮的男生们负责吹气球,挂气球,挂彩带。手巧的小女生们负责在黑板上画画。一装扮完,大家就把礼物放在讲桌后,再把双层草莓蛋糕放在讲桌上。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就拿上礼炮等晓明来。老师和李晓明一进教室,大家就“砰”的一声放起礼炮,并齐声喊道:“生日快乐!”晓明见了开心地说:“谢谢你们!”生日派对正式开始,大家点上蜡烛,关上灯,一起唱生日歌,李晓明许好愿,把蜡烛吹灭了。就在这时,老师的手机响了,原来石晓明的爸爸妈妈打来了电话,对晓明说:“晓明生日快乐!”小明开心地说:“谢谢爸爸妈妈!谢谢大家!”
吃蛋糕的时间到了,老师把蜡烛拔掉,第一块蛋糕分给小明,大家再依次拿,这时不知谁把奶油抹到了晓明的脸上,顿时,奶油大战开始了,大家把奶油你抹到我脸上,我抹到你脸上,不一会儿大家都变成了小花猫。欢笑声飞出了教室,飞到了窗外的桂花树,引得桂花也纷纷探出小脑袋。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生日啊!
回忆童年,让我开心的事不计其数,可有一件事,格外让我开心、难忘。
那是一个晴朗无云的中午,英语课上,老师正在公布考试成绩。“课代表××分”“班长××分”……一个个名字和分数在我耳边飘过,我心里直发慌:好多同学都考了七八十 分,我平时虽说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可要是只考八十分,可就完啦!
“卢泽锟!”老师突然喊我名字,我猛地抬头,就听老师顿了一下,说出个惊人数字:“100分!”
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大喊:“太好了!”老师又说:“他是咱们班唯一一个100分,大家要向他学习。”这话让我更开心了,可同学们开始议论:“他是不是抄的呀?”“全班就他一个100分,不可能吧?”“他旁边的人都才80多分,肯定抄的!”
老师立刻接过话:“他最近一直努力学习,不可能抄。而且,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他配得上这个100分!”
后来证明,我的成绩是实打实的。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有付出就有收获。每每想起,我都会嘴角上扬,满心欢喜。
暑假里,天气热得像一个大火炉,太阳公公每天把大地都烤得滚烫滚烫的。一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参加了一次“缤纷夏日”活动,有吃瓜比赛、梦幻泡泡趴、创意手作、气球派对……
泡泡趴的水池里飘浮着一层层泡泡,就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洁白美丽。我迫不及待地脱掉凉鞋,光着脚丫踩进梦幻的水池。水凉凉的、浅浅的,刚好没过我的小腿,泡泡紧紧围绕着我,真舒服。小朋友们在水里玩起了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欢声笑语不断。我也加入了战斗,弯下腰,用手捧起水,瞄准一位小哥哥,用力一泼,水花像雨点一样洒在他身上。他也迅速还击,双手在水里一搅,一股水柱冲向我,我赶紧躲开,水花却洒了我一脸,凉凉的,痒痒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你追我赶,水花四溅,笑声在水池上空回荡。一下午,我们都累得气喘吁吁,大家看着彼此湿漉漉的样子,忍不住笑作了一团。
这场水仗不仅带来了清凉,更带来了快乐和友谊,成了我暑假中最难忘的回忆!
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我的手像轻盈的蝴蝶在纸页间滑动。忽然,一张让我魂牵梦萦的证书映入眼帘,我轻轻抽出它,思绪瞬间跌进了深深的回忆里。
那是个忙碌的夏日,我受老师推荐参加区内的演讲比赛。反复推敲后,我选定“家乡的变化”作为题目。为了积累素材,我特意去了乡下外婆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仔细记录下来。临近比赛时,我每天在家对着镜子朗读演讲稿,一遍遍练习手势和语气,力求自然流畅。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站在后台,手心直冒汗,心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乱跳。“接下来,请5号选手上台!”主持人的声音传来,我连忙拖着因紧张而有些发僵的腿走上舞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几百双眼睛像探照灯似的,照得我后背发紧。评委们坐在第一排,有的端着茶杯,有的和邻座低声交谈,我的心跳得更快了。手中的话筒像个顽皮的孩子,差点从掌心滑脱,我急忙换了个姿势紧紧攥住。
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我站在领奖台上,爸爸妈妈笑着朝我挥手,老师和同学围上来祝贺,评委们也赞许地点头。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激昂的乐曲在耳边回荡,我手中捧着烫金的证书……想到这里,我深吸一口气,脸上慢慢绽开微笑,神态自若地看向观众和评委,清晰地讲起了家乡的故事。随着我的讲述,身后的屏幕同步展示出一张张印证观点的照片——外婆家新修的水泥路、村口的文化广场、稻田里的新农机……
最后一位选手结束演讲后,比赛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我屏息凝神,眼睛紧紧盯着评委手中的圆珠笔,那几分钟的打分时间,慢得像过了一个世纪。终于,主持人拿着名单走到舞台中央,开始宣布获奖名单:“获得三等奖的有……二等奖的有……一等奖的有……”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怎么还没到我?”“获得特等奖的是——5号选手!”
“是我!”我几乎要跳起来,惊喜和激动像潮水般涌来。
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气里仿佛都飘着甜味。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那是汗水浇灌出的甜。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说:“看吧,付出了,总会有回报。”我满面春风地点头,心里若有所思:原来所谓的从容,都是无数次练习攒下的底气。
一转眼,我摇身一变,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就要毕业。莫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莫老师,您还记得以前那个文静,不怎么爱说话,下课除了阅读就是刷题的那个小女孩吗?是您引导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迈出第一步;是您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您的耐心和智慧为我打下了基础。
莫老师,以前那个害羞、幼稚的我,已经变成了我们班的班长了,我还会趁着学习之余,去帮助一些同学,学一些才艺,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每次考试,您说的话:“认真审题,仔细检查。” 这八个字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考试很重要的方法。
莫老师,我的文具盒里还放着您送我的笔呢!每每看到这支笔,您就好似溜进了我的脑袋里,微笑着看着我,这淡淡的笑,是那么温暖。回想起我生病的那一次,您把我叫到了办公室休息,细心地帮我量体温、打热水。您用着最严厉的语气,却说着最温暖的话,我的身子暖暖的,心却比身子更暖。
在我们上二年级的时候,您悄悄送给了我一支笔,并承诺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可是当我过完一个寒假,满怀欣喜地步入教室时,您那熟悉的身影,却不知到哪里去了,班里却出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我的心情从满怀期待一下子就像坐过山车一般跌入了谷底,我已经明白了一切。
到了现在,我的文具盒里还放着那支珍贵的笔,它如同一束阳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为我保驾护航。
窗外,桃花瓣如同轻盈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每一片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回忆,那模糊却又清晰的身影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绚烂多彩的春天,时间仿佛一卷缓缓展开的画卷。那天,爷爷陪我去上羽毛球课。我像只欢快的小鸟在前面飞奔,不停地回头催促:“爷爷,您快点儿,我要迟到了!”爷爷在后面吃力地跑着,喘着粗气说:“等等我,爷爷老了,跑不动了。”我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正想说些什么,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让我瞬间愣在原地。
“那是什么?”我心中充满疑惑,定睛一看:爷爷正慢慢地跑着,脸涨得通红,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他那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何时已经夹杂了许多白发;原本挺拔的腰板,此刻也显得有些佝偻;脸上更是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皱纹触目惊心。爷爷那瘦弱的身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吹走。
看着爷爷的背影,我突然说不出话来,一股酸涩涌上心头。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虽然不冰冷,却像一把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我的心。往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曾经满头黑发、严肃认真的爷爷,何时变得双鬓斑白?那个曾经腰板挺直、在我心中无比高大的祖父,何时变得略显佝偻?那个曾经说好了要与我在羽毛球场上大战三百回合的祖父,何时连我发的几个球都接不住了?那个曾经将我远远甩在身后的祖父,何时被我远远甩在了身后?
想着这些,我的眼泪不禁滑落下来……
窗外,桃花依然笑对春风,而爷爷那难忘的身影,也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永远的牵挂。
哈!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之间又是一个端午节,我想节日这天卖的最多的是艾叶草吧,吃的最多的差不多就是粽子啦。
大街小巷传来阵阵艾叶草的香味和粽子的清香味,我戴着妈妈给我买的五彩丝线编的手环,边走边轻轻转动着五彩手环,心想,这寄托着爸爸妈妈希望我平安快乐成长的心愿吧。
记得那年端午节的中午,我们去爷爷家过节,还没进门,香气就扑鼻而来,灶台上的大铁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粽香漫出厨房。艾叶粽子香,还有奶奶烧的各种美味佳肴的香味儿,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
哦,对了,还有妈妈采的栀子花,香味渗杂在一起,比香水还香还迷人。我奶奶帮我剥着墨绿的粽子外皮,晶莹的米粒间露出蜜枣红彤彤的笑脸,咬一口,糯米的清甜裹着苇叶的芬芳在舌尖绽放。我边吃粽子,边听爷爷讲诉端午节的由来:为了纪念古代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百姓怕鱼虾咬他,就把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
如今,每逢端午,总会想起那年的粽香,还有掌心里传来的温暖,这大概就是传统节日的意义——把最珍贵的记忆裹进时光的粽叶里吧。
年年端午总相似,临走时,我还带了奶奶包的各种口味的粽子,也带了些爷爷种的艾草,快乐幸福的一天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好舍不得啊!难忘的端午节。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会想起两年前上海举办的民族文化节。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也让我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前年暑假,我同父母来到上海,发现在上海外滩处组织了一场“民族文化节”。举办方告诉我们,每个家庭都要准备一个民族的特色展示。我们一家抽到了苗族,而我被选为“小讲解员”。一开始,我对苗族的文化几乎一无所知。为了完成任务,我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和妈妈一起动手制作苗族的银饰头冠。虽然头冠是用彩纸和锡箔做的,但戴在头上时,我仿佛成了真正的苗族少年。
活动当天,外滩变成了五彩缤纷的“民族长廊”。维吾尔族家庭跳起欢快的舞蹈,藏族家庭带来了酥油茶,我们一家子则展示了苗族的刺绣和芦笙舞。最让我难忘的是小女孩一家的小卓玛,他穿着藏袍,教大家用藏语说“扎西德勒”。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所有人都学的特别认真。
正当我讲解苗族的“拦门酒”习俗时,一位戴白帽子的老爷爷笑眯眯地问我:“小朋友,你知道苗族为什么用牛角杯敬酒吗?”我一下子愣住了,脸涨得通红。妈妈赶紧帮我解围:“这是象征把客人当自家人一样尊敬!”老爷爷点点头,原来他是回族人,还邀请我们去尝他做的馓子。金黄酥脆的馓子蘸着蜂蜜,甜到了我的心里。老师说过,每个民族都有智慧的结晶,今天我终于懂了。
午餐时间,我和哈萨克族家庭的阿依娜分享了妈妈做的馕饼。她咬了一口,眼睛亮晶晶地说:“和我奶奶做的一样香!”我们还约定,下次要去她家乡的草原骑马。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尽管我们的语言和服饰不同,但笑容和善意是相通的。
民族文化节虽然只有一天,却让我明白:中华民族就像一棵大树,五十六个民族是它的枝干,紧紧相连才能茁壮成长。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多交朋友、多学知识,让团结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因为只有手拉手、心连心,才能共同筑起最美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成长中的难忘的事,我也不例外,我最难忘的回忆就是一件事。
那天是秋天的假期。我的母亲感冒发烧,到了中午,我的母亲拖着生病的身体,要去做午饭,我问到:“妈妈,你感觉好点了吗?”妈妈答道:“好点了让我来做饭吧。”母亲微笑着。看到母亲的微笑,我的心好像有一把小刀刺到,感觉自己应该长大了,应该为母亲做点什么了。我说:“让我来吧!”“你长大了,那我去休息了,你小心点。”我觉得很紧张。
我来到厨房,小心地把火点开可是突然想以前做炒饭时的那一次,不小心把油滴在火中,突然爆炸。使我因为这件事,从此不再碰灶台。但是我想到妈妈连生病都要做饭给我吃,我感觉自己一定要给母亲做一次饭。顿时我充满信心。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把油倒入锅中,将蛋搅散,倒入锅中,放入番茄炒匀,最后三上二少盐、糖。最后盛到碗里,尝了一口,和母亲做的没什么两样。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把饭盛到碗中,送到桌上。母亲吃了一口说:“很好吃,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说完我觉得心中有一股暖流流淌全身。
那一刻,我长大了,觉得母亲为我做的事,很辛苦,让我想起了首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指导老师:祁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