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日时,妈妈给我买了条小狗,我太高兴了,拿到狗笼时,它显得很害怕,一直叫着,这也不禁让我后背流汗。
我小心翼翼地拿骨头喂狗,它好像不敢出来,我只好走远一点,在它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看它,它也一步并作两步地走过来吃起骨头,它叼起骨头回到狗笼子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两三个月后,它慢慢地从只敢在狗笼里附近玩到现在整客厅乱跑。有一次,他朝我躺下,好像让我给他抓抓背,黄白色的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它舒服地躺在我的腿上,它是那么可爱,那么忠心,那么纯真,像个小孩子一样。
我给它喂食时,它也放开的吃了,给它吃点猪肉和大骨头,也没有很害怕的样子,吃得狼吞虎咽。
我带狗出去了,它像个好奇宝宝似的,这看看,那看看,我带着它在小区跑一圈,我俩停下来休息,小狗吐着舌头散热,看着它的样子,我微微一笑,说:“看你这样子,就叫你‘舌头’吧!”它似乎懂得了我的话,一直欢的不行,再玩了一会儿,我准备回家了,说了一声:“舌头,走了!”它很快跟上我的脚步。
春风拂过我的脸,转望向天空的云,好像是一个人正牵着一条狗快乐地散步.......
在我出生的那天,外婆给我做了一条百家被。所以,我从出生那天开始,就一直抱着百家被睡觉。后来,我给百家被取名叫阿贝贝。一直到我五六岁时,我晚上不抱它还是会睡不着觉。
我至今还记得,在六岁那年夏天,我妈妈带我去外面玩,我还是把阿贝贝也带上了。白天,我把阿贝贝放在酒店里,我们就去玩了。晚上,我又抱着阿贝贝睡了一觉。早上起来,我们回去了。在车上,我和妈妈聊着天,突然发现我的阿贝贝不见了,我都快急哭了,找了十几分钟,阿贝贝始终没有。哥哥说:“会不会是被你忘在酒店里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早上把阿贝贝放在枕头旁边,忘记带了!
于是,妈妈又开了十几分钟车,带我去酒店里拿回了阿贝贝。找到了阿贝贝,我把脸埋进阿贝贝里深深吸了口气。之后的日子里,我还是每天抱着阿贝贝睡觉。那年九月,爸爸说要把我和哥哥都送到启东去上学。因为我一直跟我的外婆感情是最好的,所以,我不想走。但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爸爸说启东的教育质量好,为了我们兄妹俩的明天,还是去启东学习。
走之前,外婆跟我说:“宝贝,这个百家被是外婆在你出生的时候给你做的,你还把它抱着,看到它,就会想到外婆了,在那边好好努力学习,别忘了过年来看外婆哈。”临走的时候,我跟外婆抱了抱。从老家转到启东来读书,结果发现,我还是把阿贝贝忘带了。
如今阿贝贝在老家,应该满身是灰尘了。如果那一天,我没有忘记拿,那现在阿贝贝还在我的怀抱里。我很想她,她是我最心爱的阿贝贝,我的心里,一直都有她的位置,我的阿贝贝,你在老家孤单吗?我好想你啊!
点评:
这篇作文情感真挚,叙事流畅,展现了小作者对"阿贝贝"这条百家被的深厚感情。从出生时的相伴("一直抱着百家被睡觉")到两次遗忘(酒店事件和转学事件),再到如今的思念,完整呈现了成长中的情感依恋。建议可适当点明"阿贝贝"象征的亲情纽带(如补充外婆缝制时的细节)。
真棒!妈妈送给我一只小猫,它粉白的小脚总往我脸上踹,黏人极了。
妈妈说,它是一只混血的小猫,但更是黏人!每天晚上10点一般是我们睡觉的时间,那个时间都会把小猫关进笼子里。准备关灯睡觉了,它总会对着我喵喵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我怕黑”似的。
我们熟睡过夜,便被几声猫叫声惊醒了,结果正是小猫坐在门前用小爪子敲着门呢!我又惊又喜,想着小猫为何会从笼子里跑出来,便去瞧瞧看,却因浓浓的困意,忘记了锁笼子的门,聪明的小猫借用敲打玻璃一下就把门打开了,我哭笑不得,原来小猫那么聪明!
“哟,你可真胆小!”我抱着小猫来到门外,自顾自地对小猫说。我一向喜欢用语言来玩逗小猫。
这天,我一个人在家,除了小猫,家里人都走了,我闲着无聊,逗着小猫玩,心里突然有了个猜想。我用一脸和善的微笑慢慢走向小猫,顺手还拿了一根猫条来骗骗它,嘴馋的小猫果然上当了,我一把抱起它,大步走向门口,小猫还没回过神来,呆呆的样子太可爱了,可能心里在想:嗯?我的猫条飞走了?呜呜呜……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它真的是太胆小了,我把它抱出门,它见自己出了家门后震惊无比,害怕地往我怀里使劲地躲,我没想到它反响那么大,便看了看小猫缩成球似的身体,就突然感觉它好肥,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亲近的暖意。亲近,增加了猫和我彼此的信任。
盼星星盼月亮,妈妈终于在网上给我买了一张小台球桌!拆开快递时,我就迫不及待拉着爸爸一起组装,虽然螺丝拧得我手都酸了,但是看着稳稳立起来的台球桌和五颜六色的小球,我心里就特别激动。
刚开始打球时,我闹了很多笑话,球杆握不稳,碰不到目标球,甚至还把球打出桌面,滚到沙发底下。看着白球在桌上乱撞,我急得直跺脚。爸爸笑着说:“别着急,先练瞄准。”我照着爸爸说的,身体慢慢弯下去,手轻轻握住球杆,眼睛盯着白球和目标球,慢慢瞄准,一杆、两杆、三杆……终于,“砰”的一声!我把一个小号球打进了球袋!那一刻,我蹦得比台球桌还高,我终于学会了打台球。在我的不断练习下,我已经能连着打进好几个球了,爸爸直夸我进步快呢。
这张小台球桌不仅让我学会了新技能,还教会我做事要有耐心。我要继续练习,将来成为家里的“台球小高手”!
这个暑假,妈妈送给我一本厚厚的书——那就是《埃隆·马斯克传》。翻开书页,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梦想、勇气与坚持的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埃隆·马斯克从小到大的成长与奋斗。他在南非度过童年,常常遭受校园欺凌。但书中说,比起这些,父亲带给他的情感创伤更为深刻。正是这样的童年,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人——他内心既有无比坚定的力量,也藏着敏感与柔软。而正是这样一个男孩,却早早立下宏愿:要让人类登上火星。
最让我震撼的,是猎鹰1号火箭的故事。马斯克为了这一刻,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几乎投入全部资金。然而前三次发射,都失败了。尤其是在第三次失败后,公司几乎已没有钱,希望变得渺茫……但他没有放弃。他用剩下的零件组装出第四枚火箭,就像在绝望中点燃最后一束光。他终于成功了——火箭飞入太空,也把他的信念带进了星辰大海。
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自己。有一次,我面对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想了很久都没有思路,几乎要放弃了。那一刻,我忽然想起马斯克——他即使在最难的时刻也没有退缩。于是我静下心来,一步一步重新思考,最终解出了答案。那种喜悦,我至今难忘。
合上书,我心里充满了感谢。谢谢你,埃隆·马斯克。你让我明白:真正的重要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失败之后还能站起来;不是梦想有多大,而是你愿为它付出多少努力。你让我相信,哪怕被人笑“不切实际”,也要勇敢做梦、踏实追梦。
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一个不怕难题、不停思考、永不放弃的小学生。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从小小的坚持开始。
暑假里,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战争时期,战士们没有电的时候,居然能用土豆发电!我听了感到特别神奇,就缠着爸爸来陪我做这个实验。
我们首先准备了三个土豆,几片小小的铜片和锌片,还有一个小灯泡。爸爸教我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进每个土豆里,再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等到最后一个导线连接上金属片时,我紧张地盯着小灯泡,突然,它发出了一丝微弱的红光。“亮了亮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爸爸说:“这是因为土豆里的酸性物质和金属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电能。战争时期,战士们就会用这种方法来制造小亮光,传递信号的。”我摸了摸发烫的小灯泡,突然觉得这些不起眼的土豆变得特别了不起。
我把土豆电池放在了我的书桌上。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些在困难时期想出这些聪明办法的革命战士们。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再困难的问题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叫夏宇泽,我的名字是爸爸给我取的,“夏”是爸爸流传下来的姓,“宇”是宇宙,他们盼我心像宇宙一样宽,“泽”是恩泽,希望我当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温暖。
我是一个新五的小学生,小巧的鼻子上架着一副蓝色眼镜,有一团黑不溜秋的头发,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是我接收外面信息的重要器官。
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学生,有一次晚托时有一个同学忘记带零食了,我主动送他了一瓶牛奶,让他避免了挨饿。
我有一个粗心的坏毛病,让我十分懊恼。有一次英语考试时,题目明明写了对的写“T”,错的写“F”,我却写成了“✓”“x”,被老师扣了10分,原本能考99分的,现在只有89分了。
我的脾气非常火爆。有一次大课间时,男女生比赛拍篮球,同学们都拍完了,我还没拍完,同学们都对我说:“夏宇泽,你快点,你太慢了。”瞬间我的脸涨得通红,双眼圆睁,像一只被激怒的小狮子,双手紧握拳头,愤怒地咆哮道:“不玩了,你们去玩。”然后狠狠地把篮球砸在了地上。
我有一个兴趣爱好,喜欢研究手机里的软件。过年的那段时间爸爸说:“deep seek非常火。”我就想试一试非常火的deep seek到底怎么样?我在妈妈手机里小心翼翼地安装了一个deep seek,用deep seek和即梦AI做了一个过年相关的AI视频。妈妈欣赏了我的视频后,就表扬我说:“宝贝,真厉害。可是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要玩手机,现在学习好了,以后就可以选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你每天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帮你工作了。”我只好默默地把手机还给妈妈了。
这就是我,你们喜欢我吗?
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个游泳班。到了游泳馆,我望着一大片湛蓝的池水,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特别害怕,怎么也不敢把脸埋进水里。教练一点儿也不着急,耐心地教我动作,还不停地鼓励我:“别怕,慢慢来。”他先让我在岸上练憋气、蹬腿。我明明想做好,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总是蹬不对劲儿,急得我直跺脚。
练了一段时间,我终于能套着臂圈在水里慢慢游了。教练总站在旁边,笑眯眯地夸我:“不错不错,动作越来越顺啦!”有一天,他突然说:“摘了臂圈试试吧?”我一下子慌了神,刚一松手,身体就往下沉,“咕咚”呛了一大口水,鼻子辣得像着了火。教练赶紧扶住我,让我别慌,用力蹬腿。我深吸一口气,咬着牙再试——这次,手脚好像突然听话了,居然游出半米远!后来越游越稳,像条灵活的小泥鳅在水里钻。
现在我都能在泳池里转圈啦,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呀,只要勇敢一点,真的能学会新本领呢!
早上,我告诉妈妈,我用的矿泉水瓶都有味道了,于是妈妈给我拿了一个新杯子,它是玻璃的,有两个饮用口,还有一个蓝色防烫圈,特别很好看。妈妈让我带上,并嘱咐我一定要小心,因为它是玻璃的,万一打碎了,怕扎到我。我兴高采烈地拿着新杯子就去上课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我迫不急待地和同学们介绍着我的新杯子,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当我演示完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时,不知道是谁撞了一下桌子,杯子瞬间四分五裂。我很难过,同时又担心妈妈会不会训我?老师急忙把碎片打扫干净说准备上课了,我顾不得伤心,急忙回到座位上。坐到座位上我的眼眶就红了起来,流出了伤心的泪水。
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完了下半节课。就在我刚刚平复了一点情绪的时候,突然从远处飞来一颗鸡蛋大的球,一下击中了我的右眼,眼睛一下就肿了起来,我嚎啕大哭。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急忙带我去医院检查,幸好没有大碍,可是我变成了熊猫眼,视力也跟着下降了。这把妈妈急得一中午嘴上就起了两个大泡。尽管很疼,我还是对妈妈说,“不要着急,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妈妈望着我受伤的眼睛,留下了心疼的泪水!
这一天的经历实在是太倒霉了,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了!
爸爸给我讲"上海三千孤儿"的故事时,我正捧着一杯温热的奶茶。当听到内蒙古大草原的阿爸阿妈们,敞开怀抱收养了三千多名南方孤儿,用羊奶和马奶把孩子们养大,我的眼眶突然就湿润了。原来,在遥远的过去,就有这样一群人,用最质朴的爱,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了祖国的土地上。
去年冬天,我在博物馆看到一张老照片:一位蒙古族阿妈跪在蒙古包前,怀里抱着一个汉族小女孩,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温暖。讲解员阿姨说,这就是当年收养孤儿的真实场景。那些只有两三岁的孩子,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寒风呼啸的草原,是草原的父母们用蒙古袍裹住他们,用自己孩子省下的口粮喂养他们。有个叫张凤仙的奶奶,为了让收养的汉族女儿喝上鲜奶,硬是学会了骑马挤奶,在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里,走十几里路去给孩子找医生。
这些故事让我想起班上的蒙古族同学朝鲁。他刚转学来时,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总把"老师"说成"老西"。我和同桌每天教他认字,他就教我们说蒙古语。记得有次我感冒发烧,朝鲁悄悄在我课桌里放了一包奶片,还留了张字条:"我阿爸说,吃这个就像喝了热奶茶!"现在每当看到他在运动会上像小马驹一样奔跑,我就会想起那些在草原上长大的孤儿,他们一定也像朝鲁这样,充满力量地成长着。
上个月,我们班排演了情景剧《草原上的家》。我扮演收养孤儿的蒙古族额吉(妈妈),把自己的围巾裹在"孩子"身上;朝鲁则用马头琴演奏起悠扬的旋律。当台下响起掌声时,我忽然明白,当年那些草原父母的选择,就像马头琴的琴弦,把相隔千里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也许不识字,却用最本真的善良,书写了民族团结最动人的篇章。
如今,那三千名孤儿早已长大,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教师,还有的继续守护着草原。他们的故事就像草原上的格桑花,在岁月里静静绽放。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虽然不用像前辈那样经历风雨,但可以像他们一样,用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小伙伴。因为我知道,五十六个民族的情谊,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递下来的,就像永不熄灭的篝火,永远温暖着我们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