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题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5-02 09:03:49
  •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诗经•秦风》有一首题为《无衣》的诗,共三节,这里抄录一、二两节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襗)。•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袍,是穿在外面的战袍;泽,同“襗〔zé〕”,是穿在贴身的衬衫。于,作“往”的意思。戈、矛、戟,古代常用的主要兵器。诗的大意是这样的:怎说没有衣服。战袍、衬衫,彼此都可以共着穿。国王有令要去打仗,快把我们的兵器准备好,和你同去报仇,一起来干。

    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秦国军中的诗歌。春秋时,楚国的申包胥向秦国哭求救兵,秦哀公颇受感动,同意派兵援助的时候,念了这首诗。因此后来研究《诗经》的学者,有的就认为这是秦哀公的创作(例如明、清之间的著名学者王夫之说),但是还不能作为定论。

    不过有句成语倒确实来源于这首诗,那就是“同袍同泽”,比喻军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称部队中的同伍关系为“袍泽”。

    另一句成语“同仇敌忾〔kài〕”的“同仇”一词,也是从这首诗的“与子同仇”而来。至于“敌忾”二字的出处,则在《左传•文公四年》的一段故事里:

    卫国的宁武子聘问鲁国。鲁文公设宴款待。席间,命乐人演奏《湛〔zhàn〕露》和《彤〔tóng〕弓》两首诗歌。宁武子既不辞谢,又不賦诗回答,这按当时外交礼节来说,是很失礼的,文公叫行人(管理礼宾事务的官员)悄悄探问原因。宁武子说:“我以为那是你们的乐人为练习而演奏的呢!因这两首诗歌是天子的宴会才用的。从前诸侯在正月里进京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赋《湛露》,以表示诸侯愿为天子效命。‘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诸侯一致抵御天子所痛恨的人,并献出了自己的功劳),这时,天子就賜给他们彤弓、彤矢(红色的弓和箭)以表彰他们,同时举行盛大宴会,而奏《彤弓》。现在我来到鲁国,是为了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我岂敢接受如此大礼而自取罪过呢!”

    宁武子这样委婉地批评了鲁国僭用天子的歌乐。原来并不是宁武子失礼,倒是鲁国严重违反了封建礼制。宁武子以上所说的话中,“敌王所忾”一语,后来缩简为“敌忾”,与 “同仇”合而为成语“同仇敌忾”。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

  • 几年·吉他
  • 一文题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的挚。”这话平平淡淡,却有真情,而情真意浓的话多得是,就它伴了我几年,直到今天。

    我有一把吉他,很少人知道;我会弹这把吉他,很少朋友知道。哼哼小曲,还能有人欣赏。于是吉他连同写作便成了我公开并天然保密的秘密。其实是我人如此,哼哼小曲儿,便够了。我也忘了当初为何会想去学这一门乐器,母亲告诉我是她在前一年让我去学,后一年我就想去学了,意思好似起始点是她。也许,不过我记得不是。于是,就真的忘了。

    在门口徘徊了一阵,看到有人要出来时,眼光故意朝另一方向望去,余光还是瞥着那人,站姿极不协调,就差没听见心跳。中间空出了一块,然后已经开始学了,首先是抱吉他的方法:坐于板凳一半的位置,挺胸收腹,左腿掌放上脚凳。身上有五个点支撑着吉他:左、右大腿中部左右;右手尺骨;胸部;左手掌。这些最基本的动作难我了好久,半年之后才完全掌握。刚开始时,不是忘了挺胸,就是哪儿哪儿没放好。勉勉强强过了关,开始练指法,一路磕磕绊绊。后来我哥来跟我一起学,我便有了对手,有了竞争高低之情。在几个月的基本指法练习后,我开始弹分解和弦,自觉得弹得不错,的确超越了他一点点。我骄傲而不言,我晓得只有一点点而已。那时的我,还没有梦,有些茫然。

    老师的教法很是轻松,将曲子弹一遍,便由我自己练,其中定是有道理的。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就又弹一遍。老师从不说特别有创见与深意的密门,反正就是要多练,用心去感悟。好啊,我便多练,用心去感悟,感悟什么?老师说:是一种感觉。近段时间,在去新华书店买书时,路经琴房,听两人聊道,中国吉他落后别国几十年什么的,听着心里怪怪的。我对老师有很大的敬意,什么世界级大家的曲子由他弹起来,真听不出有什么差别,可感觉不同,因为世界级的大家跟一个小小的以技艺为生的吉他老师的技艺能比么?这简直是天理不容!

    我跟哥哥的竞争持续了一年多,他忙于应付考试,于此的时间少了,加之他说他所在的中学不允许带乐器入校,故每星期就练两天了。我亦是住校五天,周末回家的学生,因为学校并没有下禁令,我便坚持拿着吉他练习。

    如此过了一年,我弹会了《爱的罗曼史》,看着活动还不太熟练的手指,听着断续的音符,我还是无可抑制的激动着。就在那一年,我拿下了三级。考级时,我有相当的压力。我是跟三位师兄一起去考的。走进考场之前,我看着眼前的高楼,真不了高雅艺术的殿堂,竟在这么个马路旁的脏兮兮的楼上。里面其实多不错的,地面瓷砖铺着,墙壁多明净的。那里很正规,负责收钱的人在缴费后发一张零碎的小纸条,纸条上歪斜地写着个数字,可能是号数罢。糊里糊涂的,我已进了考场,里面来了几个家长在我们几个考生的座位上正襟危坐着,我跟师兄们会了会眼神,神采各异。在一个考生考完的间隙,师兄硬硬地道:“到后面坐会儿。”坐了会儿,随着一个数字的声音传出,桥师兄信步走去,他的体态稍有“体胖”,不料正好映衬了他那张英俊而腼腆的面庞,所以全体就和谐了。他端坐着,凝思些许,弹着幽邃的《拉利亚祭曲》,眼如深泉,九指轻捷。一声沉重和弦起头,音符就若流水般响着,和弦弹得缓急轻重有秩。我只有聆听这美的曲,只有出神地望着他。他弹得正如老师所言,从容不迫,连最难的要左手连续跨两个八品的地方也轻松弹过。我想起他已弹会八级的《阿尔汉布达拉宫的回忆》,弹这五级的曲子,信手拈来即可,当然,这是好几个月后我开始练此曲时才晓得。一阵轻盈的分解和弦弹过,开始了五级的轮指技法,这才是真正的流水!然后另两位师兄前去,弹的皆是《阿尔汉布达拉宫的回忆》,这又是一曲潺潺溪水,流动着沉郁的快乐。在心旷神怡时,我忽的惊醒,我还有一处指法弹得不顺畅!几经思量,我决定硬碰硬了。心中定是虚的。在我考试时,我只觉全身都在颤瑟,我竭力克制,好在这些举动没有扰乱我的乐音。我牢牢按着“稍缓”的金律,因为我是新人。到了最难弹的第二段,我将速度放到最低,我紧紧记着缺漏,却在弹奏时不慌不忙地忘却。我的手一直在抖,到了那段,我聚精而奏,不料一个细微抖动,将难点一带而过,分外轻松。我不能放纵,直至弹完,行礼后,微笑了。现在,我也品味着毕淑敏老师所著《女心理师》中的一句话:“前面是一堵墙。当你以为头破血流之时,却穿墙而过。”我也从不曾想过,原来紧张还有这般功用。

    试后,有关负责人专门在老师面前大大夸奖了三个师兄,我就在旁边听着,我很欣喜啊。可在他的言辞里,没有我的名字,他也没看我一眼。我想怪他、想索求一些荣誉,我的心真的十分渴慕,可我不敢怪他、不敢索求,我的努力还没到高处,我的收获必不会多。老师说要他们三人排练个三重奏,他还是照顾了在一旁坐着的我,告诉我说:“等你级别够了,就来个四重奏啊!”我当即思潮翻滚,愤愤地想着:总有一天的。那声音一字一顿,无比清晰。

    过了一个月,我进修四级的《小罗曼史》,这是不为老师所知的。我一边完成老师的任务,一边拓展,竟发觉像在做数学语文似的,而且更自豪。在我晓得三位师兄也曾如此时,我不由得笑了,这笑跟以往的不同,太不同了······于是,我有了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月后,我对此曲已较熟练。老师仍在教我弹基础的练习曲。我请他教我这曲。教完了第一小段最简单的,他的眼色有些惊异。我不是很笨拙么?第二段最难,可我弹了几个月,稍微弹几分钟试试手就熟练了,老师仍让我再练练,看到我欲弹最后一段时,他说:“最后一段才是全曲的精华,先把前面的弹好。”呵,全曲大致分三段,首段最易,中段最难,末段只有些许难。待我全曲一并奏完,他终微微点头。课时已尽,走时,他嘱咐我道:“再练熟些,下次来一个音都不许错!”这句话里明显浅藏着我所需要的东西,便道声再见,望了望蔚蓝天空,慢步离开。

    在学了一年半时,哥哥彻底放弃了吉他。些许日子过去,发觉师兄们已没来上课,偶遇桥师兄时,才晓得他们已很久没到老师那儿去练琴了,他还淡淡称赞我真刻苦,我强颜一笑而过。

    五级的《拉利亚祭曲》我已弹完,终弹不出师兄们的感觉,轮指也不够熟。还是转过身去弹《小罗曼史》,尽管弹得不怎么样,可这是我弹得最好的一曲。起初沉沉欲睡,中段若惊雷突炸,而不离悲情浪漫,然后一段抒情,似北风持续吹拂枫的枝叶,火红的叶翩跹而舞,落地无声。我通过自我灵魂的创造仿若看到了新生,看到了神圣。感觉还是感觉,总会消逝。

    其实哥弹吉他,本是源于继父,不是因为他自己。我是因为我自己,——我想了,我便做了。我发现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若没有一个自我的意识与一个必须的理由,他的这件事会做得很唐突,不能够长久。呵,哥的那把吉他是继父买人情给买回来的,一千块一把烂吉他,不过可以靠这把吉他多做一点儿事或是为做些事儿多打一些基础。这个人情的好处不知体现没有,反正自己的孩子已拿着把贵重的烂吉他消磨了一年多时间。

    我的自我意识来自我的性格,我的必须的理由源于我的梦。我想做一个作家,我想得到的是千万个灵魂在我的笔下旋舞,我将会有一个小世界,我是它的主人,我的思绪所指,也就是命运的所指,也就是无数生死。而我亦是这个世界,我们同生同殁。我更希望,在我死后,它依然能保留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仅源于别人的灵感是不够的,我需要自己创造,而条件不允许,课业太繁忙,书籍是一类,我要寻求另一类文化来提高。那就是音乐,我也不清楚它到底给了我什么,反正有那么一种感觉,仿佛是在指引。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是戏曲家,其获诺贝尔奖的经典《吉檀迦利》的意思是“献诗”,他将“生命之诗”献给“歌之神”,他让音乐文学合二为一。法国著名剧作家、戏曲家大仲马小仲马父子不也是如此?在潜意识之中,我便感到音乐与文学,本是一体。我这人较笨拙、粗心,遇事啰嗦,看上去活一弱智书生,风吹即倒似的。我偶尔又思索到一些世间玄秘,引发情绪,变得有些癫狂,文字已无耐心写了,每每这时,音乐竟会潜意识似地涌出,成了平息的药剂,我就不药而愈了。

    爷爷对我学吉他一事好似不高兴,他觉得弹吉他赚不了钱,婆婆一听此话立刻反驳:“只要孩子喜欢就好!陶冶情操,哪不好啊?”唉,我一年也难得到那里去一次,两位老人相守相伴几十年······

    《阿美利亚的遗言》我已练了些时日了,这六级的曲子弹着还挺轻松。其中音色凝重,还要将六弦降调。我浮想起一段灰蒙蒙的天空阴云变幻,忽然,人工泛音如数绞清光从九天泄下,均匀有秩,上下起伏而波澜不惊,最终遗言已尽,魂灵沉殁在低沉的泛音余声中了。就像那阿根廷曾经的第一夫人艾薇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般的浪漫,那是高尚的生命在说话,不过阿美利亚的遗言更婉约一些,没那么宏壮。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的挚爱”,我为什么如此铭记这句话?或许正如我对吉他的喜爱,只是一个指引、一种感觉,只是一捆捆无解的缘罢。

    ——连江

  •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
  • 在三月十二号,我们举行了一节主题为《珍生命,关注安全》的班会,让我知道了交通安全等等,我全都记住了。你看!

    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自行车。消防安全:小孩不玩打火机,着火快打“119”。学会使用灭火器、着火时会逃生自救。饮食卫生安全:放学路上不在路边小摊小贩买三无产品的食物和油炸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生冷的食物,不暴饮暴食。校园安全:上下楼靠右行,拐弯处莫急跑,不滑楼梯和护栏,窗台边离开点,体育课守纪律,课间要做文明游戏,不追打哄闹,遇矛盾告老师,不要武力来比拼。这学期的期中考试,学校的老师带领了33位免考生去参观“石门坎消防中队”。 同学们了解了一些消防知识,学会了自救本领和正确使用灭火器。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安全教育立安全意识。同学们,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掌握安全教育知识,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幸福愉快地学习,茁壮健康地成长!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有你,有我,这个世界才变得更精彩!

  • 《腌黄瓜的任务》
  • 学校最近开展了主题为“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活动,我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太阳”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用有活动要求为借口,终于说服了从不舍得让我动手的妈妈,并且在星期天让我捕捉到了一个让我一试身手的机会,使我亲身休脸了做家务的辛苦与乐趣。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腌黄瓜。唉,新鲜黄瓜才8角钱一斤,而并不复杂的腌黄瓜却卖三元一斤,哪值那么多钱呢?真贵!可全家人又喜欢吃它。于是,我便产生了试做腌黄瓜的念头,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妈妈的赞成。

    我拿着钱列菜市场找到卖黄瓜的摊子,和商贩讲好价钱后,用5角钱买了一斤弯腰驼背、头大身子小的“黄瓜残兵”。我提着新买的黄瓜一溜小跑地回了家。首先进行第一道工序——给黄瓜“洗澡”。我忍着被黄瓜刺扎手的疼痛,一遍又一遍地洗着黄瓜,终于洗干净了,我又用干布帮“残兵们”把身上的水擦干净。接着进行第二道工序——切黄瓜。为了保险起见,我翻出了我的劳动书,参考第14课《做五香萝卜咸菜》的旋刀横切方法。嘿,刀法太哭,柞但没有保住黄瓜的“全尸”,还把黄瓜切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时爸爸走过来一看,叫道:“天哪,晶晶,你在干什么?你天天吃腌黄瓜,还不知道腌黄瓜是切成条的吗?”说着,便拿起菜刀做了个示范。“好啦!好啦!我明白了!”我不耐烦地叫着,“看我的!”我夺回菜刀,从黄瓜头开始切,唉!真是眼高手低。在爸爸手里那么灵活的菜刀到了我手里怎么就变笨了呢?只会走直线,该拐弯了,它也不听指挥,害得我没能把黄瓜平分,不过和刚才切的小黄瓜块儿比起来可是专业多了。“唉……”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黄瓜终于切完了。该进行第三道工序——放佐料了。我先切了一个青辣椒和几片姜放到盛黄瓜的盆里,。然后放入一勺盐和煮好的酱油、醋、糖、味精,在盆里使劲一搅和,好了,我的工作完成了,就等它慢慢地腌了。

    第二天午饭,妈妈夹出一盘小黄瓜头,淋上香油,我急不可耐地捏了一块儿放到嘴里,嗬,真好吃,只可惜不好看!我正吃着,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便不解地问妈妈:“您为啥不夹成条的吃呢?”妈妈笑着说:“一是它们太好看,舍不得吃;二是它们太咸了,不好吃。”我一听,倒乐了,真是歪打正着,小黄瓜块进盐味慢,吃起来比那“专业”的黄瓜条还好吃,于是我得意地唱了起来:“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要用美国的话来讲,就是very good!”妈妈看到我兴奋的样子,会心地笑了,并嘱咐我:“小厨师,以后咱家腌黄瓜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了。”“绝对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我臾快地答应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高兴极了。

    实践证明不管什么事,只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去尝试,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经过这次活动的锻炼,我对自己充满了心,现在无论遇列什么事情,我都敢自豪地说:“我能行!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 《2024广州中考作文题目》
  •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命题作文,题目如下:

        请以“出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象征式救人》
  •     这幅题为《象征式救人》的漫画,很有教益。

        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最底层画的是水。从画面上那只挣扎着,露出水面的手来看,水是很深的。水中之人,已处在万分危急之中。画面右侧的水边,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画了一个人,他双膝跪在石头上,身子向那只伸出水面的手探去。他,一只手紧紧抠着大石头,生怕落入水中淹死,而另一只手,摸着一根系着气球的线,象是要递给那只勉强露出水面的手,显而易见,意在救人。

        这幅漫画的主要意思是说,在一个人快要淹死的时候,而另一个人却要用一个气球来救他,这真是太可笑了。这幅画讽刺了那些人‘他们在情况严重危机的时刻,仍然只顾自己,敷衍了事,表面应付,不肯真出力,对问题不做彻底解决.批评了这种错误的态度和表现。

  • 《无题,以无题为题的作文》
  • 人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爱情、自由,这三个名词都是我平常非常想解释的,现在我终于有了些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了。也许人们正是在思考这些问题,或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才渐渐长大成熟起来的。

    生命,什么是生命。或许可以浅显易懂地理解为“活着”,“活着”就有了生命。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有了生命,人才能去做一些事,这些李有伟大也有渺小,有高尚也有低俗,区别仅此而已,然而却已经能够衡量一个人生命的价值。高尚的人大多数时问是为别人活着的,他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更是属于别人的。这样活很累吗?或许是的。但是大凡做人都是要累。我想,为别人活着的人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反而觉得不累;相反只为自己活着的人,处处只想自己,费尽心机只是为自己捞取一点点好处,这样却是再累不过了。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同别人分享,使它在别人身上得到无限的延续,这就是所谓生命的意义吧。

    爱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或许我没有资格去谈这些,我只是一个普通中学生,更没有亲身经历过爱情,但是我还是想谈谈我不成熟的想法。爱情难道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吗?不,爱情更多地是责任,是义务,对所爱的人负责任,并为与之共同面对新生活、新未来尽义务。没有责任、没有义务,那些朦朦胧胧的感觉什么都不是。如果我现在对某个人有好感,我情愿先把它深埋在心底,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对她表白,因为爱情并不是一触即发的,一触即发的是冲动,况且我们这种年龄,爱情的责任和义务不是我们能够承担的。也许五、六年后我走在大街上,偶然遇到她,而她依然能使我悴然心动,我想这才是爱情到来的时候;而如果我发现我对她再也没有什么感觉,那还是选择当好同学、好朋友吧。毕竟蒙娜丽莎虽美,可还有维纳斯呢!总之,再等等吧!

    自由,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放荡不羁没有约束,这其实并不自由,因为没有外在和内在的约束,人就会变得自私、可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别人,剥夺了别人的自由,而别人再以牙还牙,这样冤冤相报恶性循环,到最后反而都不自由。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自由也一定是社会性的自由,在你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必须为别人的自由着想。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实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自由,因为随着生命的消逝,自由也随之消逝了,自由对没有生命的东西毫无意义,他们是为了别人,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

    裴多菲的名言已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了,但是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对真理也应该有自己的认识,你说对吗?

    作文点评

    作者虽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敢于对“生命”、“爱情”、“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认为“爱情更多的是责任”,极具深刻性,可见其对生命的探索与追求。全文语言纯朴,感情真挚,极易引起共鸣。在结构安排上,亦显得思路非常清晰与严密。开头以引用装多菲的诗句入笔,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议题,接着谈了自己对这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理解,结尾又与开头呼应,这样的安排使全文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 《腌黄瓜》
  •     学校最近开展了主题为“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活动,我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太阳”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用有活动要求为借口,终于说服了从不舍得让我动手的妈妈,并且在星期天让我捕捉到了一个让我一试身手的机会,使我亲身休脸了做家务的辛苦与乐趣。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腌黄瓜。唉,新鲜黄瓜才8角钱一斤,而并不复杂的腌黄瓜却卖三元一斤,哪值那么多钱呢?真贵!可全家人又喜欢吃它。于是,我便产生了试做腌黄瓜的念头,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妈妈的赞成。

        我拿着钱列菜市场找到卖黄瓜的摊子,和商贩讲好价钱后,用5角钱买了一斤弯腰驼背、头大身子小的“黄瓜残兵”。我提着新买的黄瓜一溜小跑地回了家。首先进行第一道工序——给黄瓜“洗澡”。我忍着被黄瓜刺扎手的疼痛,一遍又一遍地洗着黄瓜,终于洗干净了,我又用干布帮“残兵们”把身上的水擦干净。接着进行第二道工序——切黄瓜。为了保险起见,我翻出了我的劳动书,参考第14课《做五香萝卜咸菜》的旋刀横切方法。嘿,刀法太哭,柞但没有保住黄瓜的“全尸”,还把黄瓜切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时爸爸走过来一看,叫道:“天哪,晶晶,你在干什么?你天天吃腌黄瓜,还不知道腌黄瓜是切成条的吗?”说着,便拿起菜刀做了个示范。“好啦!好啦!我明白了!”我不耐烦地叫着,“看我的!”我夺回菜刀,从黄瓜头开始切,唉!真是眼高手低。在爸爸手里那么灵活的菜刀到了我手里怎么就变笨了呢?只会走直线,该拐弯了,它也不听指挥,害得我没能把黄瓜平分,不过和刚才切的小黄瓜块儿比起来可是专业多了。“唉……”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黄瓜终于切完了。该进行第三道工序——放佐料了。我先切了一个青辣椒和几片姜放到盛黄瓜的盆里,。然后放入一勺盐和煮好的酱油、醋、糖、味精,在盆里使劲一搅和,好了,我的工作完成了,就等它慢慢地腌了。

        第二天午饭,妈妈夹出一盘小黄瓜头,淋上香油,我急不可耐地捏了一块儿放到嘴里,嗬,真好吃,只可惜不好看!我正吃着,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便不解地问妈妈:“您为啥不夹成条的吃呢?”妈妈笑着说:“一是它们太好看,舍不得吃;二是它们太咸了,不好吃。”我一听,倒乐了,真是歪打正着,小黄瓜块进盐味慢,吃起来比那“专业”的黄瓜条还好吃,于是我得意地唱了起来:“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要用美国的话来讲,就是very good!”妈妈看到我兴奋的样子,会心地笑了,并嘱咐我:“小厨师,以后咱家腌黄瓜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了。”“绝对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我臾快地答应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高兴极了。

        实践证明不管什么事,只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去尝试,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经过这次活动的锻炼,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现在无论遇列什么事情,我都敢自豪地说:“我能行!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 《以生命桥为话题的作文》
  •     今天,我读了一篇题为生命的文章,读后我深受感动

        本文记叙了有一群羚羊被一个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其中一只老羚羊让一只年轻的领养蹬着自己的背跳到了另一个悬崖的对面,年轻的羚羊得救了;而老羚羊却像一只断翅的鸟一样笔直的坠入了山涧;后来其他小羚羊和年轻羚羊一个个都像这样踩着老羚羊的背上跳到了对面的悬崖上。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捕杀了这些动物可以食用药用,但是,过量捕杀这些动物他们将濒临灭绝。如果按生长顺序的话:动物就是“大哥哥”,而人类就是“小弟弟”,而小弟弟却没有善待大哥哥,反而对大哥哥进行捕杀。世界上本来有七八种老虎,后来由于过量的捕杀,现在只剩下三种;中国的大熊猫也将濒临灭绝……如果世界上没有动物,人类仿佛没有蓝天白云……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动物,我们虽不能从猎人的枪口下救下动物,但我们可以从小事作起,善待所有的动物,那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美好啊!

  • 《文章有时候是改出来的》
  •     何为同志在一篇题为《散文与我》的文章中曾谈到《第二次考试》的构思和创作的经过,认为“文章有时候确实是改出来的”。

        1956年,上海合唱团招考团员,何为同志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去应试,终于被录取了。过了几个月以后,何为同志听说有一个女学员因为在杨树浦抢救火灾倒了嗓子,影响了考试成绩,最后还是被录取了。这件事在何为同志心里动了一下。他那时经常住在医院里,认识一个医学院的实习医生,朝夕相处,发现这个年轻的女医生身材修长,亭亭玉立,喜欢穿嫩绿色毛衣和咖啡色裤子,全身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像春天早上沐浴在阳光里的一棵青葱小树。何为同志撷取了生活中的这些素材,花了大约两个昼夜,写了一篇3000字的散文。写完了就往抽屉里一搁,让脑子冷却一下,有空就拿来看看,总觉得不理想。那是1956年秋天的事。

        不久,《人民日报》文艺部去信向何为同志约稿,由于版面的关系,希望作品最好在2000字以内。何为同志想,这等于他手头刚刚脱稿的一篇散文必须砍掉三分之一,这可是一个“大手术”。于是,他重新构思,结构上重新调整,用最经济的手法勾勒出了两次考试场面。从题材来说,也可以写成小说,但他仍作为散文处理(因为有人物也有情节,篇幅又短,后来也有人在评论时称之为小小说)。为了不超过2000字,他得

        “惜墨如金”,从第一段第一句话开始就得抓住读者,于是采用了悬念手法。文章处理时又运用了电影镜头调度,包括对要人物不同角度的描写。教授凝视那个学生的报名照时用的是一个特写镜头,如此等等。那不是修改,而简直是一次花了很大力气的重写。写完了,2000字还不到。

        直到现在,何为同志还很感谢《人民日报》文艺部的同志们.他说:“如果当时没有从3000字压缩成2000字,这篇散文发表后也许只是一篇平庸的作品。”所以他认为:文章有时候确实是改出来的,而对一个作者来说,每一篇作品都是一次严格的考试。事实上,这篇散文在1956年12月26日于《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后,便引起读者注意,被译成外文,选入语文课本,编入多种选本,以后又改编为电影和广播剧。不久,这篇散文又被中央人民人民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小说”,改编者为了使作品具有现实意义,把作品的背景改成粉碎“四人帮”以后。对此,不少听众提出了异议。何为同志本人也认为这样的改动是对原作的不够尊重。固然,改编是一种再创造,但既然是改编,也还得征求一下原作者的意见,至少应该打个招呼。这又告诉我们: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改,却是改不好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