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不能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0:53:07
  • 《我想对您说》
  •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能不能不要在我说话的时候看手机?每次在我说话时,您总是拿起手机,您总是说您在聊天,您总是说您在回领导信息,您总是说您在定闹钟,您总是说您在看时间,您总是说,您总是说……您总是说一些理由来反驳我。妈妈,能不能不要再在我说话的时候看手机了,这样我特别难受,我的心都在流泪。

    而且我告诉您啊,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您就得要先尊重别人,如果您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么就说明你没有尊重别人。就像玩手机,如果您在别人说话时玩了手机,就等于不尊重他。

    您还记得那一次吗?我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件趣事,我想跟您讲,而您却缓缓地拿起了手机。我叫了一声妈妈,您皱起了眉,我再叫一声妈妈,您不耐烦的大手一挥,说:“别叫了,别叫了,马上就好了。”过了一会儿,我问,您为什么不跟我聊天?而您回答我:“哎呀,我在跟我领导发消息。”我难过地“喔”了一声就去房间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该吃晚饭了。我照常打开了ipad听故事,而这时您却说吃饭就好好吃饭,你为什么要听故事,你不是很多话要跟我说吗?我缓缓地关掉了故事而您却又拿起了手机,这这次您又是在跟领导发消息。过一会儿,您慢慢地放下了手机,走过来跟我一起聊心事。我特别喜欢你这样做。虽然有些时候,您会不尊重我,但是您会尽力去弥补。

    我爱您,妈妈!

    【简评】

    文章真诚、感人,表达了小作者对母亲经常看手机而忽视自身感受的不满和伤感。小作者列举了具体的情境进行描述,有详有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为孩子渴望母亲关注的这种感受,从而产生共鸣。总的来说,文章表达了孩子的情感和想法,同时也展现了对母亲的理解和爱。(施民贵)

  • 《游仰慕已久的三国城》
  •  署期,有机会一游仰慕已久的三国城,不能不说是件幸事。 汽车将近目的地时,远远地,青山中已现出三国城的轮廓。在平阔的土地上,千百块巨大而平整的城砖垒砌出青灰色的城墙,厚实而宽阔,似有万夫不当之固。走近才发现,原来城墙是被黑色的漆划分开的,可远看真像用巨石垒成的一样,心里不禁暗暗称赞建筑者们构思的奇巧。 进了城,我们首先赶往结义亭。踏着碎石铺出的小径,慢慢向上走,小径两旁都是桃林。左边桃林尽处,是一排假山石,有些向内拱着,形成一道屏风。屏风前摆着一张乌黑的供桌,供桌上陈列着仿真祭物。再向上走,就真的到了结义亭。

     亭子不大,呈四角形,亭中只有一张放大了的巨幅三国演义剧照,照的正是桃园结义的情景。只见刘备身披黄色布袍,头罩土黄色绢帕,慈眉善目,居中而跪。左侧跪着关羽,一身绿装,红脸长髯,眼角眉梢透着飒飒英姿。右侧一人,黑衣黑袍,胡须绕领,威风凛凛,正是张飞。三人全都跪在地上,端着酒碗,神色庄重,嘴微微张开,仿佛是在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中国古代历史上像他们这样忧国民的人还少吗?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到此,我的心中不禁豪气四溢。 在朋友们的催促声中,我们离开结义亭,去观赏其他景点。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着三国中的故事一,颇为开怀。我们看了香烟缭绕的甘露寺,游了神秘莫测的七星坛,这时,我们的故事也已说到赤壁水战了。一抬头,哈,吴背水寨已在眼前了。 我们就近登上一座哨岗楼,从高处俯瞰吴营水寨全貌。这时的太湖水面开阔,十分平静。

     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好似无边的白玉在这片开阔的水面上, 岗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把这片水域点缀得颇有生气。下了哨岗楼,我们来到水寨大门前。水寨的大门是城中最大的一座哨岗楼—钢筋水泥的身躯,坚固的三角结构。它好像强壮的卫士,把持着水寨的大门。进入水寨,登上帅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的情景:一座座哨岗楼成了巨人,它们中有结对的,有两三座一群的,水域被它们守护得严严实实。我站在船头,仿佛成了执掌水军大权的大将。吴营水寨真奇景也。这时的我真想在船头高歌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古朴凝重的吴王宫、马声嘶鸣的赛马场和精巧奇特的战船缩微模型区……这些景致交融在一起,将东吴的盛景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些都给我们以启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加拿大的中文报纸》
  •     说到《加华新闻》报,我不能不提起加拿大的中文报纸。

        我在加拿大发现,一些大陆新移民出于找工作、租房子等实际需要,经常阅读的报纸不是英文报纸反而是中文报纸。根据我的了解,中文报纸在加拿大至少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年来,台湾、香港以及当地一些商业团体先后出资办过近百种中文报纸像《快报》、《城市周报》、《经济时报》、《晨报》、《大中报》、《大公报》、《侨报》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办了两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就因没有读者和资金,无声无息地停刊了。中文报纸真正形成气候也就是近20年来的事情,从多伦多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目前主导全加拿大中文报纸市场的主要有三份报纸,它们是《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微长一些,《明报》自1993年5月在加问世,两年后打开市场,三年后形成与《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三分天下的局面,并后来居上,成为目前阅读人数最多的中文报纸,每日拥有5万多读者。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大报纸各自使出自己的绝招以吸引读者,它们在自己的广告宣传中都称自己在华人读者群中占有最大发行份额,结果1999年年中,有人曾控告它们三家的广告有欺编读者嫌疑,并上诉法庭,闹得纷纷扬扬。

        多伦多华裔人口3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9%,就在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上,应该说三大中文报纸已属于供过于求,现在仍不断有新的华文报纸面世,于是像《大中报》、《电视报》、《健康时报》等小型报刊的竞争更是激烈,在中区唐人街的“龙城”,每个周末都可以领取到免费的《大中报》和《健康时报》,它们主要靠广告维持。在蒙特利尔,资格比较老的《华侨时报》、《路比华讯》与异军突起的《华侨新报》,瓜分了蒙市的中文读者市场。在首都握太华,竟然有《加华侨报》、《加京华报》、《中华导报》等多份中文小报同时并存,这些小报从十几版到40多版不等,或者月刊,或者周刊,或者双周刊,或者不定期发行,共享这个仅仅有3万多华人的中文报纸市场。这些地方性报刊的发行量一般在数千份至1万份之间。

        加拿大标榜新闻自由,但是所谓新闻自由并不是说新闻界的活动可以任意而为,不受任何限制.1982年的宪法就规定,这种自由“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树立公民的价值观,传播政府所必要的新闻、观点和评论,保护、丰富和加强加拿大的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目前全加有英文报纸100多种,总发行量约300多万份,尽管报界常爱标榜独立于政府,实际上根据“加邮政法”,报业自1867年以来一直享受优惠邮价,再加上70%的报纸被一些大的报业集团垄断,实际上这些报纸都严格地控制在政府手中。

        要在主流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和享有上述变相的补贴政策,对于全加各地的中文报纸从业人员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负盈亏,自生自灭。除了地位牢固的三大中文报纸以外,小报的创刊或者停刊,都算不上什么新闻。说到办报的辛苦,一家报社负责人对我说,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拉广告和赞助上了。没有广告就没有报纸的生命,而为了生存,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和助手身兼发行、编辑、广告、校对、联系印刷等多职,以求按期出报。

        我住的地方有个华人邻居英文名字叫阿登,他自称办过报,当过主编,报社就在他家的地下室,不到一年就停办了。就我所知,有的报人在一个地方维持不下去,就换个有华人的城市继续办。我在安大略省一些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发现,只要有几千华裔人口,就能“养活”一份小报。这些小报的衣食父母,主要是当地的华人厂商,他们所刊登的广告内容也从商号开张、拔牙看病、商品降价,到生老病死的服务,应有尽有.

        说到底,中文报纸在加拿大能够生存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各大中型城市都有唐人街,报纸有一定的发行市场;二是移民中有不少“老报人”,其中不少人原来就是《人民日报》、新华社或者其它专业性大报的知名记者或者编辑,有的还具有主任或者博士的头衔,他们移民加幸大后,在找不到其它工作的情况下,只好重操旧业,靠办报为生;三是中加经济贸易关系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主流社会意识到华人及其文化的价值,发现华人市场有无穷的潜力,纷纷通过广告向华人推销其业务或者产品。但是,加幸大华文报纸的记者职业收人并不高,更没有人们所想象的特权和荣耀,在加拿大的中文报社当记者,与其在大陆的感觉可以说完全不同。

         说到当地华人办报纸,不能不提一下1999年5月新创刊的《加华新闻》(Chinese Canadian Post)。这份随《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全加发行的中文周报,一问世就引起各地华人社团的关注和兴趣。在创刊号上,《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写的报头和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的祝贺信分外引人注目。在以往的加拿大中文报纸市场上,港台报纸一直占主导地位,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5月在多伦多发行以来,格局发生了变化,而《加华新闻》作为另一份立场、观点都很鲜明的地方报纸,更成了在加华人“了解加拿大社会的窗口,联络祖国感情的纽带,表达留学报国的园地,提供社区服务的媒体”。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的贺词是:“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加拿大政府向《加华新闻》的创刊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加拿大人为众多本地报纸在我们国家、社区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之重要角色而深感自豪。这些出版物为国家及社区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权威的洞察,及时报告新闻与事件,与我们的每日生活息息相关。我相信《加华新闻》会越办越好”。安省省长夏里斯指出:“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安省政府,向《加华新闻》的创刊表示祝贺,她的问世意味着华人社区在安省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多伦多市市长赖士民写到:“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多伦多市的议员们及市民们向《加华新闻》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热烈的祝贺。这份令人兴奋的新报纸向我们提供了加拿大华人社团极具价值的新闻和信息。我相信她将是华人社团极重要的新闻来源。她的出版,加强了海外和本地华人的联系,为我们多伦多带来了活力。作为本市最新的一份出版物,她不仅满足了我们加拿大华裔社团的多样化需要和兴趣,同时丰富了我们城市的文化,她的出版既服务于华人社团,又意味着是我们城市成功的一个生动部分”。

       《加华新闻》自创刊以来,接到许多读者来信,其中既有热情的赞美也有善意的批评,还有积极的建议,这些都表现出读者对这份报纸的关心和爱护。1999年7月10日发表的一个新移民在给《加华新闻》的来信中指出:“近来读到几份随《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的《加华新闻》,阅后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是一份品味较高,有自己观点,有丰富含金量,也很有发展前途的全国性报纸。我们作为华裔移民,很想融人主流社会,也很想了解主流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这份报纸栏目较多,不但介绍了加拿大文化,还有各地华人新闻和关于祖国的报道,既解了我们的思乡之情,也有助于了解加拿大最新政治、经济动态,从而积极适应新的生活。不足之处是信息量还不够多,有的文章笔记篇幅较长。在此特别感谢贵报编辑辛勤劳动,并祝愿贵报办成有特色的中文报纸”。

        从《加华新闻》的征稿启示可以看出办报的艰难,没有任何稿费:“《加华新闻》是一份为加拿大广大华人服务的报纸,她随《人民日报·海外版》向加拿大十个省份发行。《加华新闻》社区版,设有华人社团活动消息栏、’欢迎加拿大各地各社团来稿,本报免费刊载.本报同时设有读者来信及大众论坛,欢迎全加拿大各界人士对自己所关注的加国大事或社区问题发表意见。稿件体裁不拘,字数在500字以内,稿件发表后,将送上当期报纸以表谢意”。

       稿件本来不够,而办报经费有限,难以付给稿酬,又影响稿源,特别是对新移民来讲,生存第一,投稿的积极性不是太高。我在《加华新闻》发表了几篇探讨新移民问题及台湾问题的文章,并以“特约记者”的名义发表了一幅摄影作品,但没有因为这些拿到一分钱稿酬.林先生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加拿大的总代理和《加华新闻》报的负责人,在我临回国前坚持专门设宴为我送行。我为该报的两件小事感到钦佩,一是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受金钱诱惑,拒绝刊登“法轮功”组织的“纯商业性”广告;二是对国庆50周年活动的报道非常及时,在刊登10月1日上午市政厅广场升中国国旗仪式的报道及图片后,在第二天国庆华人大游行之前,全体编辑、记者包括社负责人,都已经开始向游行者分发刊登这些消息的报纸。

        多伦多是移民城市,移民故事永远是新闻好题材。中文报纸在过去10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生存空间已经显得越来越小,总的发展趋势是,办份报纸并不算太难的事,但要真正能够维持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留学移民问题》
  •     在探讨大陆技术移民的问题时,不能不探讨与此相联系的大陆留学移民问题。

        从背景特征来分析,在近年新来的大陆移民队伍中,“大陆留学移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大陆留学移民”既不同于以往的老一代大陆移民,也有别于前面分析的“大陆技术移民”,其所具有的鲜明特色至少可归纳为下列三点:

        一是群体构成复杂。

        首先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暂时撇开老移民不谈,“大陆新移民”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拿大对大陆移民政策开放后出现的崭新现象,而“大陆留学移民”则开始于80年代中期中国基本国策实现对外开放之后。自那时起,一批批优秀学子漂洋过海只身求学于异国他乡,由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比较其它国家更为宽松,因而不断有人学成之后来加拿大谋求更大发展,1989年时的特殊情况又使一批留学人员在加拿大定居。90年代中期之后,伴随着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进一步开放,这股留学移民潮也有日渐升温之势。

        其次从人员构成来说,“大陆留学移民”中既有占比例比较大的自费留学生,也有一些公派留学生;他们不仅是最终在欧美获得了各类学位的佼佼者,而且包括了拥有大陆学位、职称和地位的进修人员、访问学者.他们的留学生涯时间长短不一,而各类国际学院的大专生、语言学校的少年留学生不是这里研究的重点,除非他们进一步深造最终学成。

        再次从专业构成来看,可以说与“大陆新移民”一样,他们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科学领域,但不同的是,除了电脑、工程、法律、医学等学科外,他们所从事的专业,还有一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精尖科技领域。

        二是移民渠道多样。

         与“大陆新移民”直接来自中国大陆各省份不同,“大陆留学移民”主要来自三大渠道。一是在加拿大留学后申请移民而得以定居下来;二是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成后申请移民加拿大;三是从国外学成归国尔后又移民而来.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来自何方,“大陆留学移民”的申办程序比较简易,不象“大陆新移民”那样几乎毫无例外地依托移民公司,他们大多自己直接向加拿大驻外使领馆申请而获得批准。如果说还有一些“大陆新移民”“当初怎么就那么糊里糊涂地听人游说”来到加拿大的话,可以说,“大陆留学移民”的目标较为明确,更多的人“移民来到加拿大,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争取更多的自由,谋求更大的发展。”

        三是适应能力较强。

        尽管同样是知识型移民,但与“大陆新移民”相比,“大陆留学移民”本身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其原因在于:首先,他们大都受过欧美发达国家系统完备的高等教育,即便进修人员也对这种先进的教育制度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大都拥有被承认的学位,其中不乏博士学位拥有者,有些甚至做过博士后项目或者拥有双学位。在接受教育的方式、资历与程度方面,与加拿大的社会现实较为一致;其次,他们在申请移民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流利的英语,而且因为程度不同地深人过西方社会的各个角落,因而对这种社会及其文化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再次,留学生涯训练了他们具有一定适应性的思维方式,无论是曾打工苦读的自费生,还是有一定资助的公费生,他们在一段只身闯荡的经历中体验了人生、磨练了意志,从而炼就了适应加拿大生存的本领。有些人还与有关方面建立了某种联系乃至合作关系,有些人因某种发明创造而引起重视,这些都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是有益处的。

        从现实状况来看。以大多伦多地区为例,相对于“大陆新移民”而言,“大陆留学移民”目前在加拿大的处境主要表现为:

        首先,较易于找到就职机会。由于他们的学历背景及语言能力,他们一般没有像“大陆技术移民”那样饱尝失业与转行的痛苦滋味。尽管他们在寻找工作的初期也曾遇到不顺,有的甚至半年以上未能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并一度灰心丧气,但总体而言,他们的痛苦期明显短于“大陆新移民”,而且他们不愿意像“大陆新移民”那样,为了养家糊口而简单出卖苦力到制衣厂做工。一旦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加拿大社会中工程师年薪多少万的追求似乎就离自己不远。有的虽对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不满意,但他们想的是如何向更适合自己的部门跳槽,因此要不断冲电,在工作之余而继续攻读以吸取新的知识营养,或者考取新的证书以挑战命运。但与“大陆新移民”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愿为了临时就业而轻易放弃原先所学习的专业。还要指出的是,“大陆留学移民”中除了谋职者外,目前有不少人已经在加国开办有自己的事业,像律师事务所、移民公司、贸易公司、理财顾问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等等,规模大小与经营效益各异,因而他们在加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于“大陆新移民”。但是,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留学移民”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些“大陆留学移民”面临的困境与“大陆技术移民”相同。

        其次,较主动融人主流社会。一般来讲,“大陆留学移民”对中西文化都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在他们的印象中,自己不是寄人篱下,而是要融人主流社会,因而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并没有局限到华人企业,而将主要目标定位于洋人公司,他们在阅读报刊时也没有局限到华文报刊,而更多着眼于从英文媒体中获取信息,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有益的社区、文体活动,而且有意深人洋人圈子,在几乎所有的公共场合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

        第三,较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据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在多伦多各种新兴的大陆移民社团中,比较活跃的人士大都是“大陆留学移民”中的成功者。他们善于结合中、加两国国情,利用各自社团组织适宜的文体、经济贸易活动,颇受新来的大陆移民的欢迎。而且,他们的参与欲明显强于“大陆新移民”,他们敢于通过民主社会正常、合法程序实现自己的民意诉求。

        第四,较特殊的怀旧思乡情。加拿大的生活现实也促使他们改变留学期间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多年的远大理想与抱负仍然存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不停地拼搏永远是他们追求的境界。对于那些留学前曾在中国大陆创造过辉煌业绩者来讲,时常出现的怀旧心态是难以避免的。对家人“报喜不报优”似乎是所有人在留学期间就已经形成的习惯.而他们的赤子情、报国心可能比“大陆新移民”更为强烈,学成归国还是在海外发展,曾经是他们都遇到过的考题,他们在爱国不分国内国外的信念下来到加国定居,但是对祖国的深情依然是那样真切,已经并将继续以多种方式报答祖国,不排除有人在加拿大呆上几年后再度返回中国。

        通过对大陆留学移民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为大陆新移民所提供的启示在于,要真正融人加拿大主流社会绝非易事,这一过程更不会短暂,“大陆留学移民”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诚然,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各族裔可以平等和平地在这个国度里生活,但是,正如我1999年4月29日在握太华与加拿大遗产部多名官员座谈时所听到的那样,“从理论上讲,加拿大是多元文化,但是在事实上,这里存在有主流文化”,而“非主流文化既允许发展又要受到一定限制,至少以不影响主流文化为界”。可以说,如何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情况下融人主流社会,的确是值得人们探讨的一大课题。

        华人在加国的参政问题是近年来谈论比较多的话题,由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一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根据《渥太华公民报》1998年2月23日报道,有些加拿大人明确反对华语地位上升及华人参政进程。在华人的进一步努力中,“大陆留学移民”将来可能要比“大陆新移民”承担着更重的担子。各类型华人移民之间要团结合作,华人社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是我那句话,华人参政议政程度的提高,应有助于所有华人在加国的长远发展。

        对于如何沟通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友谊梁,如何密切双方的文化、经济贸易联系,“大陆留学移民”也应做出更积极的努力。而他们在加国的发展本身,也是对“先移民后留学”还是“先留学后移民”之争进行的一番检验,他们在加国的成功,显然对“大陆新移民”是个鼓舞与借鉴,而他们在加国所走的弯路,也应该为“大陆新移民”所避免。

     

  • 《光荣的卡里宁家族》
  •    读完了《大后方》,我不能不钦佩作者在这部小说的容量里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艺术概括。从小说的丰富的情节内容看来,实际上作者的主要描述并没有脱离一个城市、一个工厂的集体,甚至可以说,作者的笔锋的细致纹路,一直是集中在血统工人卡里宁家族的成员布这个历史时期的活动中。司是,作者却透过这种凝缩的容盆显示了他的高度概括性的艺术能力。他是那样善于把个人命运、个人性格的画面交融在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里,小说的每一篇章往往只集中在一个性格、一个事件的刻画和描述上,而且就是从一个性格的刻画来看,每一篇章所描写的,也往往只是它的性格生命在一个事件或一段时间里的变化和表现,然而,串连起分散篇章和整个情节画面的构图,却仿佛是铺开了卫国战争时代大后方生活的雄浑而广阔的历史画卷。这个战斗在为恢复工作战斗着的小集体所显示的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威力,仿佛并不只是“女布尔什维克厂”的写照,而是卫国战争期间整个苏联人民进行着忘我斗争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生动缩影。“光荣的卡里宁家族”的男女老少的血肉丰满的形象,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也分明显示出它们是苏联人民英雄性格的典型概括的结晶品。总之,在这个经过作家高度概括的社会生活断面里,却包容着整个卫国战争时代的伟大音响,动人心魄,响彻云霄。

        自然,《大后方》艺术成就的中心点,是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苏维埃人的英雄形象。象“女布尔什维克厂”的年轻的党委书记安娜,安娜的母亲老布尔什维克瓦尔瓦拉,安娜的父亲老印染工人斯捷潘,青年女工戈利卡,机械工人库洛夫,机械师每日柯夫等等,有的人物虽然着笔不多,却都写得富有个性,神采奕奕.特别是其中的两个妇女形象—青年的安娜,老一代的瓦尔瓦拉,可以说是苏维埃妇女光芒四射的深刻典型。

        年轻的安娜·卡里宁娜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小说的激动人心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个活跃的妇女形象而展开的。作为“光荣的卡里宁家族”的一员,安娜继承了她父母的传统的性格特征—父亲斯捷潘宽厚、率直、幽默而乐天的个性,母亲瓦尔瓦拉的严峻、刚直的性格,都给了安娜以很好的熏陶。这个顽强、乐观的先进女工,走过了幸福的共青团员的青春时代,而她现在所面临的却是祖国遭受危难的严重时刻。就安娜的个人遭遇来看,她的私生活更是不幸.故争夺去了她家族中许多人的生命,不忠实的丈夫又在困难中离开了她。然而,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却使这位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在最危难的日子里,在经受着繁难艰巨的斗争考验中成长起来了。

  • 《麒麟石粉》
  •     我想,我再不能不关注安徽了。尽管我只在安徽的滁州逗留了几天;尽管盛情的主人,用汽车将我载往“定风嘉”,浏览得那样匆忙;尽管我岁岁踏旅途,一年年做新客,天南海北都有亲朋好友,我还是觉得,安徽于我,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出席“醉翁亭”散文节的人中,唯有我祖籍四川。就象那些散落在安徽农村,将后半生的日子同异乡人拴在一起的万千新娘一样,我们都是客居他乡的巴蜀姑娘!进安徽之前,我怎么也投想这块荟萃着华夏文化、浸润着烈士血迹的古老土地,收养了我那样多的姐妹,她们的命运,实在是比神秘的黄山,妩媚的花鼓灯,更勾我的魂魄,让我牵杨挂肚,不可淡忘……

        四川人多,属个国第一。四川出人才,也居-中华之首。文人骚客,元帅将军,册着指头数,连十岁的娃娃也能成打成串地讲出骄傲,道出自豪。作为四川人,我从没有过自卑感。在我定居的大连,更没有人因为这个籍贯而对我加以歧视。当初,我的父母,是到东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来的,是带着知识和文化来开发这座被殖民主义者践踏的城市的;无论我们在大连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不幸,直挺挺的脊梁骨里,却有创造和贡献的尊严在支撑,而且可以毫不羞愧地将大学的高深、厂矿的宏伟、经济的活跃,看成是离乡背井来大连的四川人与当地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事实上,定居大连的四川人很少,少得几乎相互间全认识,但这人数不多的群体,却从未背叛、迁徙的动机。冥冥之中,我常常被一个声音提醒:要想被大连人承认和亲热么?那,就让花里有你智慧的芬芳,果里有你劳作的甜蜜吧,唯其如此,才会将呼吸和血液与当地人融为一体,才会与这馨香四滋的美丽城市同在。

        很偶然的,在安徽人向我介绍他们的成就时,我听到一个不能不算是让我心惊肉跳的数字:四八00,也就是,仅凤阳一个县,近年来,就接受了4800个四川姑娘,给她们栖身的屋脊,饱腹的餐桌。4800人!差不多相当于两个野战军作战团,如果呼拉拉开来两个团的队伍,就是吃他一餐饭,也够凤阳人忙活的。可是要吃掉的岂止是一餐!倘若不是粮满仓、柴满垛,能行么?!如今的凤阳,再不是花鼓乞丐羞于启穷故乡了,而是成了不种粮食坐吃两年也能有温有饱的好地方。怪不得四川姑娘脚跟脚地往凤阳走,怪不得四川民政厅派人来接,她们还要躲树林藏茅房的,不愿回去……

        凤阳人说起这四八00好得意噢,就好象金灿灿的土地上,长出了绿A盈的梧桐树。十里八村的小伙广,昂脖挺胸夸耀肴富足,喜自难禁地w醉娶德之乐!可是,我不能不涌上一个四川人在这种情况下特有的感慨……我理解风阳人的得意 ,在任何地区,任何人都可以把给予别人温饱和生计当成荣耀,因为粮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房子不是地下钻出来的,为了这可以炫耀的温饱,凤阳人民冒着风险,实行“大包干”,为全国农业形势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提供了典型经验。那开创的勇气,奋进的豪迈,是足以让人心悦诚服、钦佩之极的:可是,4800个四川姑娘,又是怎样走出天府之国,成为凤阳人的妻子、儿媳,又是怎样结束女儿生涯做了母亲的呢?有过送亲队伍的热闹么?有过喝嘱的情话的诗意么?有过昭示后代的文明婚约么?她们,背上驮着“逃”字,嘴上张着“饿”字,手上伸着“讨”字,心里翻滚着“苦”字,以生儿育女、延续烟火为代价,稀里糊涂地做了温饱乡的新娘。那通往洞房的路,究竟是鲜花铺就、鼓乐相随,还是滴泪击拍、涕零涤尘?

        我不嫉妒安徽人的成就,却为家乡的耻辱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就象听到美国友人赞扬华工为开发美利坚合众国做出贡献而报以微笑,却又不能自已地想到“猪仔”这个词,而心颤情哀。比喻是整脚的。可谁又能让我为四八00的事实欢呼雀跃?!我永远也不能原谅那策动她们脚步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任何原因。不原谅,绝不。

        看来,我的心绪被主人觉察了。一在凤阳化肥厂的酒桌上,精通农村经济理论的县委书记王予新同志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位读了初中的四川姑娘,脸白体美,姿色动人,被七拐八骗,落脚凤阳。姑娘20岁,男人27岁。成婚之后,丈夫怕她识文认字道道多,能巧逃归乡,就日夜不离左右,下田时,自己躬腰劳作,让媳妇遮着阳伞端坐田头。转过年,姑娘有了身孕,提出要回家看看,丈夫就殷勤地替她打点行装,并为岳母、舅舅备了厚礼,送她上路。到家后,姑娘露了离婚之意,可母亲不依,说她吃香穿新还怀了人家的娃娃,怎可这般绝情,也不管当初丢女儿时如何伤心,亲自将女儿送回安徽。住了些日子,她又随母亲回四川,不久,携母亲、弟弟举家迁来,同时,介维同村的两个女友做了邻里人家的媳妇。

        我全神贯注,捕捉王书记的话音和神情。

        在场的凤阳人,七嘴八乱作着补充:“我们安徽人拿媳妇高贵,她们比在四川享福,有人在家当太太哩。”

        “凤阳的四川姑娘不算多,全椒县足有两万!”

        “这里哪象四川山区那么苦哟,小磨油天天都有得吃!”

        我象远道赶来的娘家人,悬着的心慢慢放平,舒坦,而又微半醉了,不禁在脑海里描幕出一幅八十年代安徽农村特有的风俗画:一个秀关少妇,被她的母亲、兄弟和女伴簇拥着,脚步款款地走在稻香袭人的田野上,刚出生的婴儿,张开粉红色的小嘴,贪婪地吸吮着空气中的欢笑,他的父亲,一个愁厚壮实的安徽农民,正站在村口,眺望着从艰难的蜀道上走来的幸福……这想象来自耳闻,也出自目睹,酒桌之外,我过街进舍,洞微探幽,时常看到那种满足和憨厚的笑容。

        仿佛是为我的想象特意加的注脚,王予新阿志又说。“我们县没有一个四川姑娘打离婚回家。”

        啊,但愿拴住她们心的,不仅是白米香油,还有爱情和尊严。

        王书记很理解人,不等我深问,继续说:“四川姑娘留恋安徽,喜欢凤阳,我们县委就作了决定,由县妇联正式写信给四川一个县的妇联,请她们协助,将年满18岁以上尚未婚配的姑娘介绍过来。我们表示,来多少娶多少!”

        “怎么,来多少娶多少?”我愕然了。

        主人赶紧解释:“凤阳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小伙子娶不着媳妇呀!”

        噢……是世代俗成的饮食习惯造成了男婴成活率高、雄性生命力强,还是源远流长的凤阳花鼓送走了能歌善舞的凤阳女儿?或者……我想到了电影《黄山来的姑娘》,嘴上却问:“那个县妇联答应了吗?”

        王予新同志摇了摇头。他眼神中的沮丧,是比代儿求婚遭到失败的父亲还要深刻复杂的一种情绪。我为之感动:凤阳县委的动议,无疑是为了铲除皖蜀联姻中那用粮票、谎言、绳索、棍棒所标志的野蛮,无疑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想寻找一种亘古未有的形式,达到实现精神文明的目的。可我家乡的那个县的父母官,毕竟有他们思虑的角度。哪个做父母的不愿自己的儿女丰衣足食,婚姻美满?从大连来安徽,路经上海。

        ……酒席散了。我惦记480。个姐妹,真思看看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孩子,无奈时间不允许了。我劝解自己:县委对她们的关怀,要比我的看望实惠。于是,就兴致勃勃地游览皇陵去了。当我步入皇陵古道,被象征着灿烂文化,记载着历史功过的石刻所吸引时,突然,又被四八00扯动了思绪—我见到了一尊巨大的石麒麟……历尽波折,石麒麟终于体肤归全,但左腿下方,却有硬器抠括的伤浪,似乎就在刚才,还有人从那里窃取了石粉。凤阳县委宣传部长说,这是那些想让老婆生儿子的人抠走,拿回家给孕妇吃,麒麟送子嘛I我笑了,笑着品味女人的悲。

        凤阳男女比例失调,家喻户晓,但是凤阳境内,仍有人祈祷神明,求助IN麟为他生养儿子—男,他们为何不忧儿子娶不上媳妇,为何不耽心,倘若有一天四川姑娘不再思皖……看来,男人再多不为患呐!我不禁耽心,四八00之中有人肚子不争气,生下女娃儿,那她还能不能继续当太太被丈夫宠爱?我想象,也许有人正被逼吞咽没有些许医药价值的石头粉末,我真想看看她脸上的表情,是布满信赖,还是印着愤概。其实我的忧虑应该扩而展之,突破四八00的限度而想到万千安徽姐妹、亿万中国女人。我们女人的身价,在一定意义上,是要靠生育的品种来升降的!中国,刚刚吃饱了饭的中m呵,我们不需要象李自成起义大军那样来焚毁皇陵楼殿,更不能象中央文革小组的“信男善女”那样来砸坍石马石像。但是,我们须得动员全体人民,彻底埋葬“男尊女卑”,铲尽封建主义的余毒,建设一个男女平等,相互理解,高度文明的伟大国家。

        我摩要着石麒麟腿上抠括的痕迹,心里默默强化着触觉的印象,我需要这种提醒,需要。为了4800个姐妹,为了我和她们共同神往的未来。

  • 《写抒情诗》
  •     读了你寄来的十多首抒情诗,我不能不佩服你在艺术表现能力上所显露的才华,但我却为你思想感情的茫然、抑郁与忧伤过多而惋惜。试举一首《黄昏》为例:铁铸似的篱笆围子已没入浓浓的暮霭中。小木牌,失去了支撑,在苍茫中微微浮动。‘禁止',严肃、庄重,最末一道斜阳刷上“热情”。那“拔刺”的水响,朦能,是鱼儿吞那胭脂的红.

        这样的抒写,全是个人的东西。我不是反对并且极力主张抒情诗中必须有“我”。这样的诗才有真情,才有个性和特点。但是我要说,这个抒情主人公“我”。决不可以离开我们所处的时代而去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如果是这样的话,读者就不了解你是生活在什么时代的诗人‘五四'.怒我直言.读着读着你的诗.我儿乎以为是生子“五四”时代,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的印象派诗人写的诗呢!我是不赞成印象派的那种思想倾向的。队我不排挤从以往出现过的各种流派,包括印象派在内,吸取某些可资借鉴的艺术手段来丰富我们新诗的写作技巧,阻必须以它来反映我们这个时代。所以说你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我们时代的脉搏就不那么合拍。这样的,我想是引不起广大读者的共鸣的。今年五月九日《光明日报》第三版上刊登的,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当代诗歌讨论会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诗中的‘我’总是有一定社会性的人,因此,还必须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诗歌无疑要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审美评价和理想追求,应在诗中袒露自己的胸襟,这样才能和读者进行感情交流,产生感人的艺术力_但是诗人应当和人民息息相通,用自己的声音反映出时代的脉搏,历史的要求。如果不注意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片面强调个人的情绪、幻觉、哀怨,和人民的步伐不能合拍,也不会引起厂’大读者的共鸣。这样的文学主张也会把某些人的创作引入政途。”

        清你很好地思考一下量,这段话,用以对照自己的看看我是不是说过头了。